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学者陈平原:中国人的精神与命运

人文英华 2021-04-24


在晚清、民国的那个年代,有这样一群人,常常引起人们的讨论:

譬如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


温和幽默的林语堂;


还有当老师时,喜欢在教室外高声诵诗的闻一多;


以及性情旷达,写得出“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的苏曼殊......

自在、多情、飘逸、执着......我们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许多令人向往的人格魅力,他们也往往不负所望,无论是才气,还是思想,大都与名声相匹配。

 

这种综合而来的气质,或许可以用“名士风流”四字来概括。

 

胡适


按理来说,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应该更加深刻,可事实上,我们对他们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了消费、八卦的层面上,正如研究他们的北大学者陈平原所说:

 

“对于文人学者来说,没有逸事可供传诵,是一大遗憾。因为,几句隽语或一件雅事,其影响可能远远超过苦心经营的专门著述。


林语堂与夫人


反过来,逸事太多,同样也是一大遗憾。因为大众乐于品味并传播逸事,无暇阅读著作,更不要说努力理解其精神了。”

 

这样的情况导致了“餐桌上的逸事,由于被过度消费,甚至成了阅读的巨大障碍”的社会现象。

 

譬如名满天下的辜鸿铭,大众最津津乐道的是他“晚清怪杰”的这个标签,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辜鸿铭早在一战期间,就有了欧洲人民需要“在中国这儿,找到解决战后文明难题的钥匙”的先见;

 

又比如一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名言,让蔡元培成了大众心目中的理想校长,但事实上,如果你不了解在蔡元培身边扮演“黑脸”的蒋梦麟,不知道他艰苦推行的治校主张,你就无法对民国教育有实质性的了解;

 

再如风流倜傥的僧人苏曼殊,有多少人着迷于他“行云流水一孤僧”的境界,局囿于他的情场逸事,却不知道他和近代以来中国小说艺术的革新,有着深深切切的联系。


在他们人格魅力、精神世界的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上下求索、学术研究。如果我们抛弃了他们的著作和思想,只会和最真实的他们失之交臂。

 

有感于此,我们经过几个月的筹划,特别推出了由现代研究晚清、五四名士最为深入的教授之一、北大学者陈平原主讲的音频课《陈平原·中国人的精神与命运——品鉴20位近现代名人风貌》,一边结合他们的学术、思想内容,一边让你在真正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之余,也能深深领会到他们的思想价值。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


 

课程亮点


01

名家眼中的近现代文人风貌,

还原立体的中国人精神


鼎鼎大名的他们,内心深处又怎样的光明面与阴暗面?跟随知名学者,打破标签化认知,在政治与学术的成就之外,真正读懂他们的价值。


02

从文学和学术著作的解读,

直抵思想的来龙去脉


他们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的进程,他们有着卓越的文学/学术成就。我们为你解读他们的作品,透视他们在时代中的处境,探究其思想的来源和去向。


03

20位人物+N种启发,

让你在这个时代不再迷茫


精选20位近现代名人,他们特立独行的精神气质、趣味和人格魅力,为处在变化中的年轻人提供N种突破平庸的思考路径与借鉴样本。


 

为什么要听陈平原讲?


陈平原

 

陈平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重磅学者,也是最了解这些人的当代学者之一,他的名声之大、地位之重,早已是文学圈里的共识。更早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他就和钱理群、黄子平合著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一书,并在书中提出了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命题,在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如今,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是每个中文系学生都再熟悉不过的词,这多多少少都归功于他。



在研究、著述之外,他更是一位兢兢业业、勤于授课的老师,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他常年为北大学子授课,桃李满天下。


 同时,他的学术足迹遍布全世界,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海德堡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各大名校,都有他研究、教学的身影。


陈平原教授也有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一方面有北大特有的、浓厚的文气,诗词、逸事等典故信手拈来,颇有“美学散步”的美感;


另一方面,他能将自己讲述的逸事和学术紧密结合,既有趣,又深刻。听他的课,总能让人获益良多。


这一次,我们不光邀请了陈平原来主讲,还邀请了他的学生,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杨早,来和老师一起搭配献声,走进师生之间合作、继承与碰撞的第一现场,相信也会给大家带来更加深刻、别样的感触。


 

课程结构



 

课程大纲



👇打卡全部章节还可获赠陈平原著作

《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陈平原·中国人的精神与命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