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潜规则
历史的潜规则
文|张链靖
当我们有一天离开校园的时候,慢慢地会发现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十几年来学到的历史原来有问题。
对于喜欢思考的学生来说,或许在读书的时候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对那些冠冕堂皇的权威教科书,一直表示极大的怀疑。这也是“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给学生上课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红的原因。
所以,袁腾飞的历史著作《这个历史挺靠谱》,相比教科书,这些书好看多了,幽默风趣,语言生动,人物饱满,简直就是在看故事、读小说,感觉十分过瘾,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看完之后,又觉得自己收获很丰富,吸收了海量的知识,好像是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中国古代史大普及。
吴思的《潜规则》就是这类书。他的文笔直白得让人心生寒意,犹如一把手术刀,冰冷的刺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他的分析入木三分,鞭辟入里,让我们学会用理性看待身边的环境,让我们能够真正的看穿历史,洞悉一切。
▌历史的潜规则:
潜规则,这个词在现代社会实在是太流行了,因为这个词居然跟娱乐圈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潜规则,就是三流男导演与三流女演员发生的不正常非道德关系。
真正的潜规则,作者吴思在书中有详尽的阐述:“在仔细揣摩了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之后,我发现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经常与他们宣称遵循的那些原则相去甚远。
例如仁义道德,忠君爱民,清正廉明等等。真正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在更大的程度上是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
这种利害计算的结果和趋利避害的抉择,这种结果和抉择的反复出现和长期稳定性,分明构成了一套潜在的规矩,形成了许多本集团内部和各集团之间在打交道的时候长期遵循的潜规则。这是一些未必成文却很有约束力的规矩。我找不到合适的名词,姑且称之为潜规则。”
简单地说,潜规则就是在我们的现实“规则”之后所隐藏着的另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才是人们(尤其是官僚权势集团)真正遵循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与他们的利害计较紧密相连。
任何一个社会,总是存在掌握少数资源的平民和掌握多数资源的官僚,在利益博弈中产生的灰色地带,官员有权力做这些事,平民能承受这些事,这个摆不上台面的规则就能运作。
几千年来,我们这个民族都有一个青天大老爷的梦想,包青天,海青天……一个个都深入我们老百姓的心里。可是,跟我们期望的相反,历史上没有一个清官可以像民间公开宣称的那样得志得势,反而是经常遭遇被淘汰的命运,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大清官海瑞最后当到了吏部侍郎,相当于现在中组部副部长。
他去世之后,连丧葬费都凑不齐。监察部长助理王用汲去看,只见布衣陋室,葛帏还是破的,感动得直流眼泪,便凑钱为他下葬。
当时有一个叫朱良的人去海瑞家看,回来写了一首诗,其中有四句可以作为海瑞真穷的旁证:“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根。说与旁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
难道,这就是辛勤节俭了一生的清廉正直的官员应得的下场么?
雄才大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直坚决打击腐败,整顿吏治,奈何效果欠佳,他说,我效法古人任命官员,将他们派往全国各地。没想到刚刚提拔任用的时候,这些人既忠诚又坚持原则,可是让他当官当久了,全都又奸又贪。我严格执法,决不轻饶,结果,能善始善终干到底的人很少,身死家破的很多。
淘汰清官,选择贪官,淘汰贤良,选择恶棍,这正是中国历史上官场“潜规则”发挥效应的结果。
▌重新解释历史:
为此诚挚推荐吴思老师两本签名作品《我想重新解释历史》和《潜规则》。
吴思老师本是一位半路出家研究历史的,所以,与那些专业的历史学家不同,他不是为了完成什么课题项目,纯粹是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不断困惑,不断收获一些喜悦。按照他的说法,是一不小心“陷进去”。
读他的书,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让你拨开层层迷雾看清历史的本质与真相,让读者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洞穿历史的内核,还将尘封的历史复活,在历史人物命运及日常生活细节中,感受一种独有的来自历史本身的巨大的、悲天悯人的力量——这也正是历史本来应该具有的、但一直以来很少能有的力量。
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吴思老师亲笔签名作品:《我想重新解释历史》&《潜规则》。既看到知识,也能汲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