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庄子:自由就是最大的牢笼

人文英华 2021-08-31


庄子:自由就是最大的牢笼文:林光华  编:先知书店
萨特说,自由也是不自由,但选择决定存在。自由总是有代价的,选择才能活出自己。不断突破笼子,朝向天空,像鲲鹏一样飞去南冥,这是庄子倡导的自由的人生。成功不是外在的成功,不是符合社会的标准,成功是内心的自我满足。
自由是相对的,天空是最大的笼子,不停地跳出自己的小笼子,精神才能一步步走向逍遥。现实与自由并不是矛盾的,而只是在考验我们的内心,拷问我们自己。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否敢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庄子讲过一个泽雉的故事,泽雉就是野鸡。他说,“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它走十来步才能找到点吃的,走上百步才能找到喝的,但是呢,它不想被关在笼子里。为什么呢?
庄子说:“神虽王,不善也。”关在笼子里,有吃的,有喝的,精神看起来很旺盛,不用劳神去找吃的、喝的,但是这样不好。因为不符合野鸡的天性。野鸡,就该在野外自由自在地生存。虽然有些艰辛,但符合本性,就像外篇《马蹄》中说的野马一样,就适合在野外跑。
庄子用野鸡做比喻,我们也可以说成是鸟,庄子用这个来说明天性的重要,自由的重要。小的时候,我们就不喜欢被束缚。几个月的时候,不喜欢被裹在包被里,不喜欢被缠住腿,会挣扎,会反抗。
长大一点,不喜欢穿鞋,不喜欢穿袜子,不喜欢穿很多衣服。我女儿很小时候不穿衣服就跑出去了,我给提溜回来,她问我:“猫咪为什么就可以不穿衣服?”我说因为它们长毛了。第二天她又光着身子往外跑,我又给提溜回来,她说:“我长毛了。”小孩子好想做自由自在的小动物,最好连衣服都不用穿,这就是我们的天性。
你看,小时候的我们多少有点野,因为我们不喜欢被束缚。长大了,束缚多了,慢慢妥协,慢慢麻木,对自由可能就不敏感了。更严重的是,对很多造成自己不自由的原因也懒得去追问了,顺从和奴性渐渐就根深蒂固了。只要能凑合,就不去反抗什么了。加上物质的极度发达,只要有吃有喝有房有车,好像其他的都不重要了。人对内心的自由的呼声越来越听不到了,有时间就刷手机,懒得去思考什么。



什么是天性?庄子《秋水》篇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牛和马是四条腿,这就是它们的天性,就是天然的样子。你给马戴上辔头,给牛穿个鼻孔,这就是人为,人要利用它们,所以束缚它们。
我小时候经常看到钉马蹄掌、牛蹄掌,就是为了让它们能走远路。我那时候就在想,牛和马会不会疼呢?咔咔地往脚底钉铁掌,牛和马会不会不舒服呢?它们穿着铁掌走路,会不会不习惯呢?庄子虽说的是牛和马身体上的事,但比喻的是人被各种东西束缚。

在国外,有些女性解放运动,其中有一个就是脱掉高跟鞋运动。她们认为高跟鞋是为了满足男人的审美,是对女性的束缚。其实医学早就有过研究,穿高跟鞋对女性的脊椎非常不好,而且还会影响脚骨。女性朋友们可能都会有这个感觉,当你穿着高跟鞋走了一天之后,脱掉高跟鞋的那一刻,瞬间可以感受到解放和自由。这是身体直接的感受。
可能站在儒家的立场会说,人当然要被束缚,这样才有秩序,才好管理。从这个角度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哲学则提供不同角度,你适合哪个角度是自己的选择。


道家的角度恰好与此相反。人释放天性,不意味着去干坏事,而只是干符合自己真性情的事。比如你的正常的爱好,自然的长相,简单的生活方式,真实的情感,等等,这些是应该捍卫的,这是基本的自由。
庄子《骈拇》篇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野鸭的腿虽然很短,你不能给它续一截上去吧;仙鹤的腿长,你不能给它截去一段吧。庄子讲的天性,是这个意义上的。
更高的层面是个人的性情。庄子自己选择“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他不喜欢当官,尤其在乱世,他就不当。后来陶渊明也是这样。这就是自己的天性。所以,养生的关键,是尽可能做适合你的事,你喜欢的事。有一些是我们不得不做的,是无奈,是义务,这个可以理解。庄子的意思是在你哪怕有一点选择的余地的时候,选择符合天性的会更快乐。


笼中之鸟代表衣食无忧,但没有自由。空中之鸟代表衣食无保,但有自由。
假如生存与理想之间发生冲突,你会选哪一个?我们提供几个可能:
第一,做空中之鸟。意味着先最大限度实现自由,接受生存上的不稳定。像很多歌手年轻的时候,背着吉他北漂。我有个大学的同学,为了做音乐,就在北漂,后来在网上出的音乐唱片也没有多少人关注。他就在饭店刷盘子,生活很艰辛,天天熬夜,身体也搞垮了。坚持了5年的理想,最后放弃了,回到自己的小城市,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结婚生子,从此放弃了理想。
第二,做笼中之鸟。一辈子都在妥协,它的代价是压抑,总是在为了什么而委屈自己。这个自己的小宇宙也会爆发的,像《巨婴国》里说的那些好人。武志红说很多有心理问题的人去咨询,都是心理压抑型人格,都是好人。做好人的代价是把自己累疯了。
第三,先做笼中之鸟,再做空中之鸟。以自由换物质,不停地妥协。很多人想的是等我赚够1000万,我就退休,学音乐,学画画,周游世界。经常听到有人说我要赚够多少多少钱,提前退休,做自己热爱的事。问题是,等你赚够了一定的物质,就再也不想买你从前想买的东西了。青春逝去,你可能再不会背着吉他去流浪了,也不会痛痛快快地去爱你所爱了。
第四,先做空中之鸟,再做笼中之鸟。但是,你在年轻时做过所有自己想做的事,不惜一切代价,体会到了自由的快乐,还愿意再过非常束缚的生活吗?
第五,一会儿做空中之鸟,一会儿做笼中之鸟。这就是说,有钱的时候就赶快去享受自由,没钱的时候再安心赚钱。但这是不稳定的生活,很难建立和经营一个需要稳定的家庭。
第六,自己做笼子,别人做笼子里的鸟。这是个企业高管给我提供的意见,就是自己先强大,做老板,让员工在笼子里很不自由地为他服务。问题是,现在哪有那么多笨的鸟愿意一直待在你的笼子里?

庄子在思维上很通透,在情感上很洒脱,在生活中很有趣,他解构了世间所有的尺子,生成了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
庄子思想具有极强的自省与批判精神,以语言、卮言、重言的独特写法,生成了一种最不容易被概念化与意识形态化的活泼文本。
庄子在中国人生哲学的成就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庄子思想的原创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无人能及。” 庄子为我们打开了很多扇门,道术,生死,天人,美丑,善恶,真假,梦醒……每一扇门都是通向自由的方便法门。身处工业化与信息化时代的我们,时常陷入焦虑、困顿、颓丧等困境,人们求助于各种心灵鸡汤,唯独忘了庄子的智慧。


 
市面上庄子的书籍版本繁杂,质量参差不齐,或内容不完整,或词不达意,甚至误读庄子本意。为此,先知书店诚荐: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一本书读懂庄子。本书一经问世,行销四十余年,豆瓣评分9.4分。 陈鼓应老师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曾师从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殷海光,学贯中西。他为我们系统讲解了《庄子》,让我们通过自省与批判,解除心灵枷锁,享受快意人生。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一并选购《老子今注今释》)来源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文章作者:林光华。感谢原作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