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权力与身体,在历史上的博弈与斗争


《身体的媚术:中国历史上的身体政治学》分为上、下两编,从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身体事件和最著名的爱情故事两个方面着手。承袭法国福柯的身体社会学视角,选取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讲述权力与身体的博弈和斗争。

作者许晖1969年出生,自由作家,擅长写作历史类读物,笔下诞生过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如《乱世的标本: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人格症》《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古人原来是这样说话的》《植物在丝绸的路上穿行》等......多年的阅读与创作经验使得许晖有着对历史独到的见解。

他正是由不拘一格的新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和解读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和事件,还原其背后的真实与真相,探寻历史的奥秘和人性的复杂,洞察人类矛盾的文化思想和悖谬的行为姿态。许由、伯夷、叔齐、伍子胥、林冲、西施、貂蝉、鱼玄机等都被纳入了研究视野。


作者博学多才,为文恣意,融正史、野史以至虚构的文学作品(如《西厢》)于一体,让人读来酣畅淋漓。从身体与权力,到知识考古学,正是福柯的拿手好戏。

《身体的媚术》通过捕捉中国历史的细节,还原其原本的面目,赋予其灵魂和生命。从蛛丝马迹里求证、释疑,从正史、野史和神话传说里正本清源。

面对强权,人从利用自己的身体,到剥夺身体的权利和尊严,最后回归自己的身体,是对深刻的中西哲学思想的通俗演义,展现身体与社会、自身与身外的复杂关系。
 
◎选取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讲述权力与身体的博弈和斗争

上编侧重后宫政治与身体媚术,从身体出发,从四刺客再到林冲夜奔,荡舟逍遥于历史的五湖烟波浩渺深处。


◎《身体的媚术》于上编中写到耳熟能详的四刺客故事

刺客者,以身事人,为报知己,甘愿自残身体,以求一逞,讲究的是“士为知己者死”。吴国刺客要离在行刺逃亡卫国的吴王阖闾之子庆忌时,顺着风势用单臂刺庆忌,庆忌中创后大怒,将要离的头连续三次按入水中后将要离放置于膝盖之上,对周围人说到:“要离是勇士,我也是勇士,一天不可死两位勇士,放他回吴国,让他完成对吴王的忠诚吧。”庆忌遂死。

那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连被刺杀者都展现出如此之高的境界。庆忌因为欣赏要离的忠诚和胆识居然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让人放走要离。


下编钩沉叙写,从嫦娥、娥皇女英到李清照的二十二对男男女女的爱恨情愁。从传说到历史,再到文学,讲述了一段段故事,是为爱情考古。

◎《身体的媚术》描写了李清照与赵明诚相遇相知再到相离的过程


因一部《金石录》,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被后人羡慕地称为“金石良缘”,彼时李清照18岁,赵明诚也仅21岁,两人过着清贫的日子。赵明诚作为汴京城里的穷大学生,靠“质衣”典得500钱,在相国寺购得碑文和果实,回家与新婚妻子“相对展玩咀嚼”。

这不仅展示了一副“金石良缘”的动人画面,更是描绘了小夫妻之间的志同道合与对于美好生活的绸缪缱绻。

像是一个呼应,紧接着,灾难来了。金兵犯京师,逃难的生涯即将开始,两人四顾茫然,“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在也许是生死离别的关头,赵明诚居然把妻子的命运置于宗器的命运之下,宗器不在,李清照也不能独存。这是多么残酷的安排啊!


◎350多处引经据典,后附白话文解释和作者视角独特的解读

作者旁征博引,350多处引文皆出自《史记》《左传》《汉书》《国语》《古史考》等史学著作,《周礼》《汉官仪》《礼记》《大戴礼》《夏小正》等建制典籍,《九章》《西京杂记》《南村辍耕录》《风俗通义》《述异记》等文学名篇,《默记》《万历野获编》《茶香室续钞》《容斋三笔》《太平御览》等朝野遗闻,并附有白话文解释和视角独特的解读。
 

◎首次整理刊印(南宋至明)古籍中所绘美人图40余张,其中20余张难得一见

如唐伯虎笔下的嫦娥像,出自《新刊古列女传》的妲己像,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像,出自《明刻历代百美图》的褒姒像、息妫像、夏姬像、西施像、王昭君像、赵飞燕像、赵合德像、杨贵妃像和花蕊夫人像,改琦所作的的鱼玄机像,娥皇和女英像,李清照像等。

... ...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身体媚术的历史,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现实:在各种场合,官场、职场……都可以发现它的身影,如同陷入鲁迅所说的“无物之阵”——分明有一种权力包围,却找不到明确的权力。因此随时碰见权力形成的各种“壁”,却又无形。
 
鲁迅找到了反抗“无物之阵”的有效策略:用权力对抗权力,作家的权力就是写作,许晖的策略就是这本《身体的媚术》。
 
现实批判主义电影《熔炉》说:我们奋起反抗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这个世界改变我们。这也是《身体的媚术》的真正价值之一。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来源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南昌市青苑书店,作者:涵芬楼文化   


▍延伸阅读

杨奎松: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左右历史?

历史的轮回:文明的陨落与战争的余烬

历史的教训:越“进步”,越要警惕灾难

不撒谎,不原谅:历史在他的面前屈服

对欧洲历史的四大误解

民国的政治逻辑:历史难以超越时代的逻辑

历史思维的底层:不是事实,而是道德

总有一段历史我们不愿回忆

迟子建:真正的历史,比任何简单化的想象都复杂得多

历史真的危险吗?

杨奎松:历史,值得所有人细悟

“准国教”VS“丧家犬”:中国历史背后的文化密码

缠足:中国历史上最恶劣、丑陋的文化现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