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鼎钧回忆录 | 读懂20世纪中国人的生死流转

先知书店 少数派文库 2022-08-23


因历经1940年代各种战争,王鼎钧先生看到了人性最可怕、最丑恶的一面,可以说识尽人间愁滋味,他洞彻人生和人性,但不否定人生和人性,他永远坚持纯洁,但绝不是天真。真乃智者。

王鼎钧完整经历了那个年代长途奔波的曲折和坎坷: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在天津被俘、俘虏营训练、徒步行走胶济铁路全线至青岛、最终从上海远走海外……


一路上,各种危机、冲突频发,各种艰难、意外互相纠缠,一个个场景震人心魄。


王鼎钧说:“我没有那么重要,我是想借自己的受想行识反映一代众生的存在。希望读者能了解、能关心那个时代,那是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 


少年王鼎钧面临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局面,在集体话语体系下,他困惑不已。后来王鼎钧去到台湾,又因为“历史问题”,长期被监视居住。即便五十年代后台湾经济起飞,社会环境活泛了许多,在王鼎钧看来,仍然有无形的网罩着一切。


1978年,王鼎钧受邀到美国大学任教,临行前,这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知识分子向几位高级特务坦言,“蒋家第三代不宜再执政了,因为人民会厌倦”。 


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经过大破大立,王鼎钧最终认同了现代文明价值。这条路饱含着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希望,他走得很苦,但是最终毕竟突破了大山阻隔。


1992年,年近七旬的王鼎钧开始撰写个人回忆录,2009年,四卷回忆录收笔。王鼎钧借凯撒的话来表达自己对这近一个世纪激荡的观感:“我来了,我看见了,我也说出来了!”


他说自己是用“等了一辈子的自由”,写尽二十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抗战八年一本书,内战四年一本书,台湾三十年一本书,移民出国也是一本书,这就是这套“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由来。
 
“得到”电子书首发第一书就是“王鼎钧回忆录”。
 
林达:鼎公是我最喜欢的中文作家。
 
陈丹青:最近天天读台湾旅美散文家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好看极了,生怕读完。
 
作家亮轩:《昨天的云》,写他的童年和家乡。《怒目少年》,写他抗战逃难的初期。《关山夺命》......所见所闻,所受到的刺激,精彩绝伦。我们都人云亦云了一辈子,到读到王鼎钧才算打开我们的眼睛。《文学江湖》他写在台湾被特务折磨的经历,我们才知道什么叫白色恐怖的恐怖。各位,教科书都扔了吧,好好读王鼎钧的回忆录,比什么书都有用。
 
席慕蓉:谁在告诉我们真话,谁在告诉我们每个人真实的心理所受到的伤害,那大概只有王鼎钧这4本书。鼎公一点一滴的把“历史上最大的骗局”给我们解开。我们不能够明白的问题,父母不能讲的场景,都在他的书里出来。


这部书堪称20世纪中国百年史的博大题材,能真实呈现,就殊为不易,而鼎公的文笔,以台湾散文“崛起的山梁”著称,以格局和气象见长,更让这部书洛阳纸贵。

三联编辑李昕说,“这部书,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当即决定加入版权竞争。同时,我承诺,尽最大努力保持作品原貌不变。”这才有了这套书的大陆版。幸!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王鼎钧回忆录”:其中《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最佳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这套书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写透鼎公的人生哲学,别的地方,看不到!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