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此删除,实属罕见


过去很多年,但凡要我推荐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书目,我都没有忘记推荐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不仅因为这本小册子只有几万字,文字清新优美,叙事明白流畅,而且因为蒋廷黻在这本书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近代史。我们可以不完全认同他的分析,但我们不能不佩服他的讲述有助于重新认识近代中国,重新理解一个国家曾经走过的路。


1938年春,蒋廷黻结束了两年驻苏联大使任期。一个闲暇时间段,使他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中国近代史的整体看法。他那时住在汉口,身边并没有多少图书,但是他的写作念头却越来越强烈,抑制不住。



于是他在没有多少参考书的情形下,几乎完全凭着记忆,一鼓作气写完了这部《中国近代史》,表达了他对之前整整一百年历史的系统看法,为当时正在进行的中日战争提供了一个全新观察视角和思考方向。即便今天读来,依然觉得清风扑面,有大梦初醒般的震动。


这本小书,蒋廷黻自谦是一个初步报告,却被何炳棣评价道:“半个世纪以来,又有几本近代史著作超过了它?当今专为获奖的‘皇皇巨著’,通通加起来也不及这本书的分量。”


《蒋廷黻回忆录》中他那份写于1938年的“遗嘱”,关于“国事”的一段文字令人震撼。蒋廷黻写道:“我生平有一大遗憾,即未阻止中日战争之发生……我对于国家大事,在观察上,我是平心静气的,我没有一次假为国求出路之名而为自己求出路。关于这一点,我于良心无愧。但是我有时知而不言,或言而不力。这是我的大遗憾。我望我的子女终身引为戒。


蒋廷黻的遗憾是真实的,他那中国读书人素有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也是坦诚无私的。他的专业分析令人信服,他在中日美苏外交界的人脉也使他有可能阻止中日战争的爆发,或者推迟爆发。在当年,蒋廷黻那些读书人确实有能力有机会对现实政治施加影响。他们的一支笔,就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可以影响中国,也可以影响世界。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叙事与我们今天所接触的近代史有着很大不同,他没有像后来的学者那样悲情叙事,讲述一个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沉沦的遭遇,而是从世界大势,以全球眼光讲述中国现代化的发生、发展的历史。


我们现在当然不能说蒋廷黻的见识一定比“半殖民地半封建说”高明,但也很显然,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叙事证实了历史学是一门主观性最强的学问,历史学不仅需要勤奋,而且需要天才,需要不一样的解读。历史的魅力在于历史学家凭借自己的智慧常说常新,在于从历史经验为大众提供启示。

  

可是,有很长时间,蒋廷黻这些观点受到严厉批判,直至结束了十年梦魇,大梦初醒,重新开始,学术界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重新关注了蒋廷黻和他的《中国近代史》。

中华书局版《中国近代史》


只是,由于历史条件限制,自从1987年岳麓书社大陆重印第一版,直至十年后1996年民国学术经典文库版,又过十年2006年江苏教育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团结出版社等多种版本,其实都悄悄删掉了一些重要内容。

  

其实,按照蒋廷黻所传承的新史学历史观,新史学就是要参与历史创造,而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和研究。如此删除,恰恰删掉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的学术灵魂,删掉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意思。



好在名著何时读到都不算晚,在中华书局的努力下,终于让读者有机会看到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全貌,算不上惊喜,但也多少折射了中国社会的曲折与进步。


中华书局版《中国近代史》是迄今为止最全本,只是所有删而未删之处,都用了空格□□,很容易就可“完形填空”。感兴趣的书友,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这套奇书(多次断货,所剩无几):



▍延伸阅读

历史学家马勇:蒋廷黻的这个看法虽说残忍,但确实是对的

读完这本“为汉奸翻案”的奇书,我的三观崩溃了

先知书店|2022年度精选书单

任剑涛:托克维尔影响世界的两个预言

凡是有权力的地方,就存在“潜隐剧本”

知识分子的责任不是改造社会,而是抵制乌托邦主义者的“迷人呼叫”

张宏杰老师的老舅真是位奇人,简直可以出一篇“老舅”语录

穿透真相的迷雾:有些话,只有《剑桥中国史》敢说

最后库存 | 《中国救荒史》:一部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灾荒史

梵蒂冈博物馆:极致的艺术,是对历史与信仰的诠释

给孩子的新年成长礼:五部可以受益一生的经典

这本书,请原谅我不便写书评(读完吓出一身冷汗)

“观察、等待、坚守、做事”:钱理群先生的四条新年祝福

这个县委书记太奇葩了

哈维尔:新年致辞
胡适:新年的几个期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