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高考南京理科生中的语文状元:写作这件事,是拒绝机心的


高考总分384分,语文135分,语文单科成绩位居南京理科考生之首,被华东政法大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录取;平时大小考试,语文成绩一直排在年级前列,作文分数经常保持在60分以上;她还曾担任过学校学生文学刊物《微光》杂志社的主编……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尹子禾同学颠覆了普通人对“理科生”的印象。如何才能提高语文成绩并提升语文素养呢?


尹子禾同学


01


写作这件事,是拒绝机心的。


读书是写作的必由之路,难寻他途。抛却高考作文形式本身是否存在不合理不谈,任何一种写作都在要求着作者的阅读经验与储备。纵然一个人有支生花的妙笔,若没有阅读带来的知识储备和阅历,他笔底的文字也不过是徒有其表的炫技。其实退一步说,一个不读书甚至厌恶读书的人又怎么会练就强大的文笔呢,文字感觉正是在一次次的阅读体验中逐渐形成的。从隐约的感受到能够初步判断文字高下再到形成自己的行文风格,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断的阅读积累为强悍文笔的建立添砖加瓦。

 

而阅读影响的又不止写作。阅读这件事本身所探讨的问题显然远高于写作,它可以是意义,可以是人生。诚如教父柯利昂所说, 在我们短暂的生命里,“每个人都只有一种命运”,每个契机的选择终究只指引着一条人生之路。而阅读的神奇就在于,它以文字的形式拓宽了我们有限生命里的种种可能。阅读让人生的道路从循规蹈矩的一条路变得纵横交错阡陌相通。相比不阅读的马齿徒增,也许应该选择在阅读中经历书中多姿多态的人生,而后迅速成熟与蜕变。

 

再说回写作。固然不断的阅读是写作灵感之泉不涸的秘谛,但是当我们明白阅读有着比提高写作水准更加高远的意义时,它就绝不应该只以写作为目的。我承认考场作文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为了作文考试而读书的功用主义即便存在很大的弊端我也无立场督其之责,但是,断章取义地摘抄背诵不求甚解生搬硬套绝对是无效的,无论是对于考试还是考试之外的意义。有一件事很是吊诡,但我们又不能否认:我们无法熟练运用不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对于名家名篇的摘抄背诵运用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写作者只是为了达到老师要求的“要有引用要体现积累”而零零碎碎抄一些自己也不理解的句子然后机械地将它们移植到自己的考场作文中,一定会出现非常剧烈的排异现象。这不仅会导致文风和行文流畅度上的前后不一,也会让写作者的逻辑链被引用的片段生生扯断,若是引用片段与文题又并非严丝合缝,就更加容易落入偏题的窠臼。

 

故而,与其投机取巧选择看似减少工作量地背诵片段名句,不如踏踏实实地好好阅读一本书,静下心来,不只是读进去,更加是活进去。一部经典作品永远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述说的一切东西,我们要做的只是少一些机心,慢慢来,让原只属于经典作者的文字成为自己的,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等待某一瞬间的喷薄。

 

阅读经验让我们有资格执笔落墨,而使文章浑然玉成的,则是写作者一颗真心。

 

在写作过程中的某个时间点,流淌于笔尖的文字往往契合写作者生命中一瞬间的体验,区别只是在于自知和不知。遥忆前人吟风诵月,“层波万顷如熔金”和“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所咏无非同一抹月色,墨间却显见不同的情绪,大约全然是因为共婵娟下的人心并不尽相同。“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诚哉斯言。

 

记得香菱从黛玉学诗,斟词酌句务求句工词精时始终不得三昧,而后却是在梦中偶得几句终于艳惊四座。梦之所得实是心中郁结,以心入诗,怎会不出彩。可见写作实在贵在性灵,哪怕玩遍技巧词句极尽绮丽纤巧,凡不见真情者则不过内实败絮的在外金玉。只要执起了笔,我笔写我心总是最为珍贵。

 

许多文章,尤其是考试作文,几乎要成为梁文道先生口中“言辞和事实”的隔离。当阅读者再也不相信文字中的美好真实存在,当写作者再也不相信“如是我所思,如是我将行”,当大家都以冷漠的态度去对待言辞和事实的隔离,那么他们一定不会再轻信任何言辞和它们背后所表达的美好价值。反过来说,如果连写作者都不相信自己的文字,都不介意文字中的虚假,都形成了无意识地说假话的条件反射,他们又怎么捧出一颗真心写出让人有所感动有所思考的文字?

 

诚然,为应试而作之文确实会囿于考场时限字限与题干,但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一个有经验的阅读者总是能跳出桎梏寻找可以阐发真实感受的切入点,可以是远离人群的独特声音,可以是大事件中不易被察觉的小细节,可以是读完作文题后电光火石之间闪过脑际的福至心灵,可以是坐在考场上的写作者抬头的刹那看到的那朵游云。以真诚与思考取代写作者为了谋取高分而卖弄技巧写出的华丽词藻,这样的文字应当更有力量。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只要我们有笔有纸有心,我们总有选择说真话的权利。

 

不论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写作终究需要一点态度。并不是说特立独行,并不是说对考试不以为意,而是不仅仅注重文辞的浮华与名句的堆砌,真正地脚踏实地,始终怀揣真心去认真地努力。

 

写作其实只是一件小事,只不过要正心诚意地阅读,正心诚意地思考,正心诚意地书写,不怀机心。



02

高考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尹子禾同学,对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和学好语文的诀窍,她说……


作文佳作常常得益于“第一感觉”

“语数外三门考试中,写作文是最让我放松的环节。”尹子禾对作文的驾驭能力让人羡慕。今年的高考作文写“语言”,考场上,她从读过的圣经故事《巴别塔》联想到“世界语言”,通过场景闪现的方式,表达出“不同语言演绎的生命故事将成为整个世界共同的故事与传承”的观点,既有大境界,也展现出深厚的阅读功底。


“我写作文喜欢抓第一感觉。”尹子禾分享说,写作文时不要陷入“思考陷阱”,一味追求作文脱颖而出,导致不停改变主题,这样反而容易慌张。“与其花时间换主题,不如调整行文语言,比如将一些引用变成化用,使作文更有文采。”


记者与尹子禾交流时发现,她那些写作文时看似信手拈来的素材,得益于平时的积累。语文老师鼓励他们做读书摘抄并用自己的话去总结,作为作文的素材。尹子禾总是超额完成任务。翻开她的素材本,一些经典书籍如《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的摘抄已经被画得颜色斑斓了。“写作文时如果用到摘抄的素材,我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引用的频率一目了然。”除了经典名著,她的摘抄范围还包括语文课本,《楚辞》、《古诗十九首》,特别经典的普世的观点等。这些论述和分析在写作文时自然而然就能落到笔上。

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疯狂阅读

在尹子禾看来,写作和阅读是无法剥离的。读书是她最大的爱好之一。尹子禾几乎每天都要抽出半小时读书,甚至连高考前一天晚上,她还在读卡尔维诺的经典作品《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她告诉记者,虽然读的书与高考无关,但换个角度想,可能就是这本书将她代入一个语言环境,保持语感,所以语文科目发挥得还不错。


“初三时到达一个巅峰,读完了村上春树所有的作品。”高一时,尹子禾考进了南师附中的“巴金班”,而这个班的读书氛围非常浓厚,语文课最为活跃。尹子禾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读了不少书,没想到这个班有很多“书霸”,对一些经典著作能侃侃而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西方哲学史》甚至亚当·斯密的“大部头”作品……“我当时的感觉是震惊,后来开始读一些学理上的书,比如《全球通史》、《论法的精神》、觉得很有意思。”高一一年,尹子禾疯狂读书,阅读量大大增加。尹子禾建议,读书真的要趁早,并且一开始不要看太艰涩的书籍,最好是从自己喜欢的小说和散文开始阅读。


尹子禾喜欢在书上做笔记,写感想或是问题。“有时候前面想的问题看到后面就会出现解答,这样读书就像在与作者‘交谈’,说不定也会提出新问题,然后展开一项自己的研究。”


做语文笔记习惯举一反三

关于提高语文成绩,尹子禾给出了一些切实的建议。“抓住课堂就是最重要的秘诀。”尹子禾认为,语文课本其实很经典,比如《史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等,都是专家精选出来的读本,一定要好好听讲,不能错过。高考语文涉及的知识点,老师上课都会讲到,只要认真听讲、做笔记,必然能掌握。


尹子禾习惯在语文课本上先做笔记,回家后再进行整理,将重要的内容写到笔记本上。尹子禾做笔记的方法很特别:一是听老师讲,比如学《史记选读》时,她会标出重点的字词,并写出示意。此外,她还会联想这个词有没有出现在其他文章中,如果有印象,就飞快地记下来,是在哪一篇文章中出现过,课后再仔细想想这个词的意思,完善笔记。“很多时候一个词出现在不同的文章里,但是意思和用法却不一样,这样梳理,掌握得更扎实。”反过来说,学习的内容其实是环环相扣的,正因为对每一篇课文都读得很熟,才能很快将学过的内容反射到大脑。

学霸书单(节选)

卡尔维诺: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看不见的城市》

《命运交叉的城堡》

《阳光下的美洲豹》

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

《太阳照常升起》

维克多·雨果:

《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

《九三年》

《海上劳工》

编辑:葛杰

图:网络

声明:本文综合整理自《扬子晚报》,如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投稿邮箱:luntanzhongxue@126.com


长按上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添加小编微信15601588673作者&读者群

与大家名师零距离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