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年度期刊好文汇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外语学术科研网 Author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0年《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共刊发48篇文章,聚焦复语人才培养、“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外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教材研究、外语教学等热点话题。本期选取其中19篇好文,带您一起回顾外语教育研究中的前沿观点和独到见解~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年第1期
复语复合人才培养中的外语课程设计——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为例
徐浩 濮实 单志斌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要: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对复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等教育阶段的复语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由内而外”地促进学生主动寻求发展的意愿,使其积极地规划愿景、投入学习。本文聚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英法双语、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本科实验班,重点阐述该实验班基础阶段(即本科一、二年级)的外语课程设计方案。该学院基础阶段的外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基本意识和基本方法,课程设计遵循“内容依托、产出导向”的原则,力求将学生培养成自主学习者。本文结合实例详述外语课程的具体目标、内容和教法,并反思经验与问题。
关键词:复语复合型人才;外语课程;英法双语;产出导向;自主学习
综合性大学外语专业复语人才培养探索——以复旦大学英西双语模式为例
郑咏滟
复旦大学
提要:为对接“一带一路”教育共建行动,满足全球治理对多语种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在英语专业学生中探索了“英西双语”培养模式。本文首先从学习者、教师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多外语教育面临的挑战,接着介绍了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的“英西双语”复语人才培养模式,对照三个方面的挑战分析了该模式的特色。文章最后提出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自身特色,探索符合国家发展需要、能推动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多外语人才培养新路。
关键词:国家语言能力;多外语教育;英西双语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学术英语写作名词化教学研究——以促成教学环节为例
陈浩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文秋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要: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术英语写作文本缺乏学术英语的语体特征,名词化产出能力不足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改进名词化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在9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开展了一学期的教学研究,收集了学生的学习日志、访谈和产出文本,采集了4名同行教师的课堂观察和访谈数据。数据之间的三角验证表明“产出导向法”能有效促进名词化教学,提高学生在学术英语写作中名词化产出的数量和质量。
关键词:名词化;教学;学术英语写作;产出导向法
国家安全战略背景下我国外语测试安全规划路径研究
王立群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提要:在国家安全战略背景下,外语测试的安全问题成为外语测试规划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外语测试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建构既要考虑测试技术层面的安全问题,更要研究测试社会层面的安全隐患。我国外语测试安全规划路径应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从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高度构建中国外语能力测评体系;从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在外语测试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从语言安全的战略高度扩充我国外语测试的语种类别;从人才安全的战略高度积极推进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的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国家安全战略;外语测试安全;规划路径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年第2期
“产出导向法”驱动场景设计要素例析
文秋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孙曙光
北京体育大学
提要:呈现交际场景是产出导向法驱动环节的第一步,也是教师实践产出导向法遇到的首要难题。本文着重论述驱动环节中的交际场景设计,明确产出场景四要素——话题、目的、身份和场合及其各要素在不同场景中的作用,以案例说明如何设计具有交际真实性的产出场景,最后指出场景设计中的两个容易被忽略或误解的典型问题,即身份不当和身份不明。笔者建议外语教学采用显性方式培养学生的“身份”意识,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驱动;场景设计;场景要素;产出任务
“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设计标准例析
邱 琳
北京化工大学
提要:在产出导向法教学中,设计并实施促成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挑战。为帮助一线教师克服促成难题,本文在深入解读促成有效性的精准性、渐进性、多样性三个标准基础上,展示如何应用这些标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作者首先阐释促成的概念内涵,接着提出应用三个标准的实践难题和对策,最后通过教学实例展示如何有效地设计与实施促成活动。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促成活动;精准性;渐进性;多样性
“产出导向法”中师生合作评价原则例析
孙曙光
北京体育大学
提要:师生合作评价(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简称TSCA)是为“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创设的新型评价形式,然而目前尚未有文献专门深入地讨论如何在POA框架下实施TSCA。本文提出了TSCA实施原则,即:课前目标导向、重点突出,课中问题驱动、支架渐进,课后过程监控、推优示范。然后说明TSCA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问题,再运用课堂教学案例展示POA中的TSCA设计与实施,以达到“以评为学”的目的。
关键词: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以评为学;课堂研究
高校外语教师专题研修班的成效与挑战——基于教师反思日志的分析
段长城 常小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提要:大型短期专题教师研修班是在职高校外语教师进修的常见途径之一,但其培训效果还缺乏实证研究。本研究从研修班组织者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某期专题研修班207位高校外语教师的395份反思日志进行质性分析,考查研修班设计理念的实践应用和培训效果。研究发现,虽然研修班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都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促进教师学习内容应用与推动学习共同体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挑战。本研究针对研修班设计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高校外语教师教育项目改革与创新提供启示。
关键词:外语教师;教师研修班;教师教育;反思日志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年第3期
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研究
张虹 于睿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要:本研究分析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的内容和方式。研究发现:1)大学英语教材呈现的中华文化内容主要涵盖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2)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的呈现方式以翻译和选词填空隐性呈现为主。基于对大学英语教材的分析,本研究围绕大学英语教材应呈现的中华文化的内容比例和形式等展开讨论。
关键词:教材;大学英语教材;中华文化
中学英语教材阅读中的思辨能力培养:基于中德两套教材的对比
陈则航
北京师范大学
邹敏
北京理工大学
苏晓俐
四川外国语大学
提要:本文从思辨能力的视角出发,以阅读活动和问题设计为切入点,分析和对比了中德两套初中英语教材。研究发现,两套教材都关注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并循序渐进地将思辨能力融入阅读任务中,但它们对各分项技能的关注程度和发展方式略有不同。因此,本研究建议教材编写者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关注阅读活动中分析类、推理类和评价类任务的分布和类型,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适度质询,提升中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思辨能力;英语教材;分析;推理;评价
阅读圈任务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与评价中的应用
罗少茜
北京师范大学
张玉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提要: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素养教育在我国开始引起专家学者及学校教师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讨论的焦点主要围绕素养教与评的方式方法。在前人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介绍一项可供参考的教学和评价任务——阅读圈,探讨其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并就阅读圈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阐释,旨在为核心素养教学和评价实践提供一种可能的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与评价;阅读圈;高中英语
形成性评估的效度
顾永琦 李加义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提要:测评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形成性评估对于促进教学并最终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深远意义。但由于在形成性评估概念理解和应用上的偏差,难以达到理想的促学效果。本文首先强调明确形成性评估概念对形成性评估效度的重要性,其次详细阐述如何运用传统的语言测评质量框架和效度概念衡量形成性评估的质量,以期为教师的形成性评估实践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效度;外语教育
新时代教师教育: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张绍杰
东北师范大学
提要:我国现已初步形成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类院校参与的新时代教师教育新格局。这种新格局有利于师范院校外语专业在教师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也有利于促进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外语专业教师教育的内涵发展。同时,新格局也促使高校外语专业重新认识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推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目标。本文呼吁高校外语专业要顺应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承担起培养大国外语良师的重任。
关键词:教师教育;外语教师教育;机遇与挑战;外语专业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年第4期
中国的印地语教育
姜景奎
北京大学
提要:印地语是《印度宪法》确定的印度官方语言,是狭义的印度语。中国的印地语教育始于1942年,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1949年之前,1949—1965年,1966—1978年,1979—1999年,2000年之后。其间,有五代教育者为之努力,成就卓著。在近80个春秋的发展过程中,印地语教育起伏跌宕,其背后存在诸多因素,如中国因素、印度因素和中印关系因素等。值得庆幸的是,在新时代的当下,国家强调本科教育,国别与区域研究作用凸显,印地语教育因此受到重视。可以想见,在第四代和第五代教育者的共同推动下,中国的印地语教育必将更上一层楼,必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关键词:印地语;印地语教育;印地语教育者;印度语言;印度
英国基础阶段外语课程改革的政策与问题:外语教育的“科学性”视角
濮实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要:国家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外语能力的提升,国家外语能力的提升要求外语教育既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又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具体需求。然而,在教育实践中,这两方面往往存在矛盾,需要一定的宏观调控和规划。本文分析英国基础阶段外语课程改革的政策与问题,探讨外语教育规划中涉及的“科学性”问题。本文指出,近年来英国政府对基础阶段外语课程的改革虽体现了对学生个人兴趣的尊重,但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国民人文素质的提升、就业前景的拓展和社会的均衡发展这三个方面都是国家外语教育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提升国家语言能力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外语教育;英国;基础教育;中小学;国家语言能力
德国中小学外语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葛囡囡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要:德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关系到国家语言战略能力,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首先介绍了德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概况,然后以覆盖面和科学性两个指标评析德国中小学外语教育的特点:一是坚持多语教育政策,语种覆盖面广;二是中小学外语教育具有科学性。借鉴德国经验,本文提出两点建议:1)我国应在中小学倡导和发展多语教育,鼓励学习非通用语;2)完善中小学外语教育一条龙,多方面做好保障工作。
关键词:德国中小学;外语教育;覆盖面;科学性
韩国非通用语发展新战略评析——韩国《特殊外语教育振兴相关法》对我国非通用语教育的启示
汪波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要:韩国近年来制定颁布的《特殊外语教育振兴相关法》系列法令是韩国发展非通用语教育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发现该法的目的明确、意义重大,涉及语种范围较广,实施体系合理,经费投入巨大。该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的非通用语教育提供了三点启示:1)从制度上提高非通用语教育的地位;2)从体系上明确非通用语教育的结构;3)从经费上增加对非通用语教育的投入。
关键词:韩国;非通用语;特殊外语;国家语言能力
国家语言能力视角下科威特中小学外语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叶良英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要:本文首先简要总结了科威特的基本语言格局,然后运用文秋芳(2019)提出的“国家语言治理能力”的其中两个维度(“国家语言规划制定与实施”和“国家语言治理体系构建”)概述科威特中小学外语教育规划,同时根据文秋芳(2019)提出的“覆盖面”“科学性”和“影响力”三个评价指标,对科威特中小学外语教育的实施过程及其成就作出评价。总体来说,科威特中小学外语教育具有规划合理,覆盖面小、针对性强,培养过程科学、方法合理,以及影响力显著等特点,对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科威特;中小学外语教育;覆盖面;科学性;影响力
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方法
顾永琦 李加义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提要:有效的形成性评估对促进教学具有深远影响。然而,面向学习的形成性评估并不会自动促成学生的进步,形成性评估同样需要效度验证。本文简要介绍形成性评估的效度与效度验证,并着重阐述如何使用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框架以验证形成性评估的效度,为形成性评估的研究人员以及一线教师的评估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效度验证方法。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效度;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外语教育
【提示】在线阅读/下载:
1)点击“阅读原文”在期刊网页(http://www.celea.org.cn/class/25)阅读每期刊讯;
2)在CNKI下载论文全文: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WYQY(复制网址,粘贴到浏览器打开)
相关阅读: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公众号)
【声明】本文版权归《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035或发送邮件至fleic@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