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博物馆最新发展译丛”(第二辑)首发!7场直播解读世界博物馆发展新动向

未曾读
2024-09-14


2022.11 .22 | No.569




不论是博物馆展览掀起的一阵阵观展打卡热潮,或是各家博物馆的周边文创引发的热议,这些都显示出,博物馆在当下已经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2021年,全国博物馆数量达到6183所,而在1981年,只有365所,博物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天,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机构的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实现它的功能?带给观众更好的体验?这对幕后博物馆人的管理、运营能力提出了要求。

近日,“世界博物馆最新发展译丛”(第二辑)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译丛由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宋娴博士主编,精选国外博物馆领域最前沿的管理及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旨在帮助业内同仁了解世界博物馆的最新发展,以期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服务公众、传播文化、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使命与功能。

接下来3天
丛书主编、顾问及分册译者的7场直播
带你了解「世界博物馆新发展」
记得来收看~


22号直播分享嘉宾:邱文佳 蒋臻颖
23号直播分享嘉宾:胡芳 厉樱姿
24号直播分享嘉宾:余智雯 沈嫣 罗跞





“世界博物馆最新发展译丛”(第二辑)

博物馆人员与项目管理:有效策略
博物馆影响力与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
实用评估指南:博物馆和其他非正式教育环境的评估工具(第三版)
博物馆的系统思维:理论与实践
当代博物馆的领导:理论与实践
当代策展与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学习:作为促进工具的理论和研究

今天开始预售啦!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

预售期间享6.5折



丛书主编简介


宋娴,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全国科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参与中国博物馆协会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承担过二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人民日报》等媒体上发表了三十余篇文章,著有《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机制研究》《国内外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案例与评析》等,主编“世界博物馆最新发展译丛”并获得第二届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唯一获奖译著类丛书)。曾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受到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美国盖蒂领导力(GLI)基金支持,入选“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开发计划”。


专家推荐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力量。本套译丛精选国外博物馆领域最前沿的管理及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打开了国内博物馆从业人员、博物馆相关文化机构人员了解和把握全球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窗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这套系列译丛将让我们以更广的视野、更深的层次、更开放的姿态,了解、吸收国际博物馆同行的经验,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王旭东(研究馆员 故宫博物院院长)


本套译丛内容翔实,收录的7本译著都是以全新的角度来记录博物馆领域近年来在观众参与、创新管理、终身学习等方面涌现的新发现和新探索,有助于国内博物馆界在把握行业趋势发展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博物馆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未来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具体做法和策划建议,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提供了新的思路。

——段勇(教授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



现代博物馆在数百年发展历程中,其定义、形态和功能经历多次演变,社会的发展也推动着博物馆不断地拓宽自身边界。本套译丛主题涵盖博物馆学习、策展、项目人员管理、领导力等多个维度,有助于我国博物馆基于自身优势特色,参考国际理念和做法,更好地发挥其在服务公众、传播文化、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使命与功能。

——安来顺(教授 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



 01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博物馆人员与项目管理:有效策略
【美】玛莎·莫里斯 ( Martha Morris) 著
译者:蒋臻颖
审校:潘守永

· 内容简介 ·
随着博物馆及其他非营利机构对管理不断增长的认识需求,《博物馆人员与项目管理:有效策略》一书应运而生。它是作者对其长期教授的博物馆管理系列课程的总结,也包含了其他从业人员的经验与教训。在回顾了当今博物馆发展环境,对高效管理体系的需求与面对的挑战之后,本书在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博物馆在初期建设与战略规划阶段基于现代管理理论的详细策略步骤。第三和第四章从博物馆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出发,阐述了包括人员架构、招聘、培训发展与行业特殊性在内的博物馆员工管理策略, 以及21世纪博物馆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能力与责任。本书在开头提出现代博物馆的具体工作多数以项目制展开,因此第五到第九章着重讲述博物馆中的项目管理,介绍了一系列可实际运用的项目启动和前期规划,项目详细计划(例如人员、时间表、运算、评估等)的制订,项目团队的建立,团队的管理和维护,以及项目后期评估的策略。最后,作者展示了九个不同类型与规模的博物馆的真实项目案例,使读者不仅可以看到项目背景、管理模式、项目成效及管理者的经验分享,也能引发其对全书内容的深层思考。本书适合包括博物馆在内的非营利机构的管理者阅读,也可作为博物馆学及图书馆学的参考书目。

· 作者简介 ·
玛莎·莫里斯(Martha Morris),乔治·华盛顿大学荣休副教授,拥有超过45年的博物馆管理经验。她的职业生涯始于科科伦美术馆的藏品登录与管理工作,后在史密森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担任副馆长。她还是中大西洋博物馆协会理事会成员,以及建筑博物馆研讨会的创始项目主席。她在工作和教学中一直专注于管理实践,包括战略规划、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员工发展和设施项目,并在藏品规划与管理、展览开发、人员配置、博物馆设施项目、博物馆合并以及21世纪领导技巧等主题上设计工作坊,进行演讲和写作。

· 译者简介 ·
蒋臻颖,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美国肯塔基大学教育学硕士,先后参与国内多项省部级课题和项目研究,撰写多本学术专著与科普读物。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行为分析学、特殊教育、早期儿童教育。

· 审校者简介 ·
潘守永,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



 02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博物馆影响力与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
[美]约翰·W.雅各布森(John W. Jacobsen) 著
译者:厉樱姿
审校:潘守永

· 内容简介 ·
20世纪后期,为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博物馆价值研究和评估实践应运而起。然而随着当前博物馆类型、定位、使命与服务对象日趋多元,加之博物馆业务的复杂性,业界深感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对博物馆影响力及绩效进行评估。约翰·W.雅各布森基于其数十年博物馆分析与规划工作的经验,汇集了全球博物馆行业组织、基金会、代表性博物馆、研究机构、学者等的实践与建议,形成了涵盖1 025项指标的博物馆影响力与绩效指标(MIIP1.0)数据库,并构建起一套普适性的博物馆行动理论和操作指南。本书所构建的评估框架为博物馆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资源平台和工具,可因馆制宜地考察各博物馆在公共领域、私有领域、个人及机构等方面的影响力与价值所在。

· 作者简介 ·
约翰•W.雅各布森(John W. Jacobsen),白橡木研究所首席执行官,拥有逾四十年博物馆分析、策划和制片工作经验。曾任波士顿科学博物馆副馆长,任职期间博物馆年接待观众量达到220万人次。主持过百余家博物馆的战略规划和营销活动,在Curator、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Informal Learning Review等专业期刊及美国博物馆联盟、科学技术中心协会、儿童博物馆协会等举办的行业会议上发表多篇博物馆学著作。

· 译者简介 ·
厉樱姿,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馆员,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展览展示策划、博物馆评估等。

· 审校者简介 ·
潘守永,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



 03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实用评估指南:博物馆和其他非正式教育环境的评估工具(第三版)
【美】朱迪·戴蒙德(Judy Diamond)、迈克尔·霍恩(Michael Horn) 、(David H.Uttal)大卫·乌塔尔 著
译者:邱文佳
审校:潘守永

· 内容简介 ·
博物馆和其他非正式教育机构的管理者通常需要以某种具体、可视化的方式证明机构或项目的有效性,因此进行科学性的评估尤为重要。通过评估博物馆和其他非正式教育环境,我们可以回答很多关键问题。

基于实际需求,本书讨论了在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科学中心、青少年项目中分析观众行为和学习效果的具体方法。本书分评估的设计和实施、评估工具的选用、数字媒体和其他新兴技术的作用、评估结果的展示和分享四个部分,形成一套可操作、可实行、易学习的多合一评估工具资源,尤其适用于博物馆和其他非正式教育机构工作的专业人员和相关专业的师生。

本书第三版新增了有关数字互动展览评估的全新章节。此外,评估工具中新增了关于使用视频记录的内容,评估工具的访谈部分也新增了其他国家最新的研究。

· 作者简介 ·
朱迪·戴蒙德(Judy Diamond),教授、生物学家、科学教育工作者,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州立博物馆非正式科学教育策展人。发表有关非正式学习的论文及著作40余篇。长期在科学博物馆工作,曾担任旧金山探索馆评估员与项目协调员、圣地亚哥自然历史博物馆公共项目副主任等职。
迈克·霍恩(Michael Horn),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和教育与社会政策系联合副教授,主持有形交互设计与学习实验室。十多年来一直为博物馆和其他非正式学习环境开发基于技术的创新学习体验,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作品曾在波士顿科学博物馆、加州科学院、菲尔德博物馆等单位展出。

大卫·尤塔尔(David Uttal),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发表论文和著作章节50余篇。主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课题,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思维发展,尤其是符号和空间推理。

· 译者简介 ·
邱文佳,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助理研究员,国际博物馆协会大学博物馆与藏品委员会理事会秘书长(2019—2022)。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博物馆的管理与研究。

· 审校者简介 ·
潘守永,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



 04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博物馆的系统思维:理论与实践
【韩】郑柳河(yuha Jung),【美】安•罗森•拉夫(Ann Rowson Love)编著      
 译者:胡芳 李晓彤
审校:付文军

· 内容简介 ·
系统是指一个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开放的网络,它将处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中的人、事、物连接起来。系统思维认为世界是开放的、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各部分处于整体环境之中,塑造整体;可简单概括为整体大于其各部分之和。博物馆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部分都处于不断变化和波动的环境中,需要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予以推动和促进,才能使内部更联通、与社区更联结、使整体更强大。博物馆系统思维研究的就是如何达成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组织架构,如何权力共享,如何提升社区参与度。

《博物馆的系统思维:理论与实践》一书由两位主编及世界各地多位作者、多家博物馆共同完成,包括相关领域的学者、顾问、教育者、博物馆从业者以及相关专业毕业生,涵盖了十九组作者的观点和看法,理论结合实践地对系统思维如何在博物馆各类实践中发挥作用进行了探讨,包括相关概念与理论,具体的方案、方法及案例。本书共十个部分,从不同的切入点探讨博物馆系统思维,包括管理结构和领导层、人事管理、对外交流、展览和计划、社区参与、筹款和财务可持续性、物理空间以及未来博物馆人才储备等;展示了系统思维是如何应用于该领域,并响应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其他部分。相信本书将带给博物馆从业者,相关专业研究者、学习者,博物馆投资者、合作伙伴,教育工作者等许多启发,帮助博物馆以更加开放、活跃、善于学习的状态运行,提高博物馆的组织效能和公共价值,从而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 作者简介 ·
郑柳河(Yuha Jung),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管理专业助理教授。拥有美国锡拉丘兹大学博物馆研究专业硕士学位、美国佐治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艺术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探索在艺术与博物馆管理和教育中纳入系统理论与组织研究的有效方式。已在诸多领域发表了大量论文,这些领域包括文化多样性、鼓励不同受众参与、系统理论、组织文化以及在艺术与文化机构中营造非正式学习氛围。
 
安·罗森·拉夫(Ann Rowson Love),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艺术教育系博物馆教育和以观众为中心型展览项目负责协调的教员,兼任约翰与梅布尔瑞林艺术博物馆的教员联络人。作为博物馆专业教育人员、策展人和管理员,已在博物馆界拥有逾二十五年的行业经验,在策展协作、观众研究和艺术博物馆释展方面出版了大量专著并做了大量报告。

· 译者简介 ·
胡芳,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科学传播研究部部长、副研究员,《科学教育与博物馆》期刊副主编,从事博物馆科学教育相关研究。主持十余项省部级及各级各类课题,出版多部著作,发表二十余篇论文,曾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三等奖,译著获评第二届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

李晓彤,上海科技馆展览研发中心策划设计部副部长、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博物馆科学传播、展示策划、展示教育等相关研究,累计参与十余项课题、项目,发表多部/篇著作、论文、科普衍生读物等,曾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一等奖等。

· 审校者简介 ·
付文军,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师,博物馆领域爱好者。



 05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当代博物馆的领导:理论与实践
【美】玛莎·莫里斯  Martha Morris 著      
译者:沈嫣
审校:潘守永

· 内容简介 ·
本书在梳理营利和非营利机构领导力、改革管理、个人领导力特征、组织运营等文献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博物馆领导力的定义、标准和实践,讲述了当前面临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变化、创新机遇和下一代领导力变革。作者认为,与各种组织机构一样,博物馆同样存在生命周期,不同周期面临不同的特征和问题,领导力体现在生命周期的各个层级,创新的领导变革必须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内部结构、外部联系等,这些都需要博物馆领导者具备热情、勇气、灵活、专业等个人特征和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本书共分为八大章节,第一章总体介绍了新时代背景下领导面临的挑战和博物馆领导者需要取得的成就;第二章对领导力进行了详细的定义以及在非营利机构特别是博物馆领域领导力的标准和个案;第三章阐述了领导力理论和管理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变化的领导力角色;第四章介绍领导力转型以及变革期间临时领导者发挥的作用;第五章提出中层领导力概念,解释了博物馆等非营利机构如何从中层管理者入手引领组织改革;第六章则聚焦创新这一未来领导力特质,具体阐明了其过程和结构;第七章在创新背景下,探讨下一代领导者所需的技能。第八章则选取九个博物馆领域典型领导者进行案例分析,简述了他们对各自博物馆进行的创新实践和可供借鉴的专业化发展方法。

· 作者简介 ·
玛莎·莫里斯(Martha Morris),乔治·华盛顿大学荣休副教授,拥有超过45年的博物馆管理经验。她的职业生涯始于科科伦美术馆的藏品登录与管理工作,后在史密森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担任副馆长。她还是中大西洋博物馆协会理事会成员,以及建筑博物馆研讨会的创始项目主席。她在工作和教学中一直专注于管理实践,包括战略规划、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员工发展和设施项目,并在藏品规划与管理、展览开发、人员配置、博物馆设施项目、博物馆合并以及21世纪领导技巧等主题上设计工作坊,进行演讲和写作。

· 译者简介 ·
沈嫣,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助理研究员,从事科学传播和博物馆研究。先后参与数项省部级课题和项目研究,撰写多本科普读物。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教育与科学传播等。

· 审校者简介 ·
潘守永,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



 06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当代策展与博物馆教育[德]卡梅纳·莫尔施(Carmen Mörsch) [德]安盖利·萨赫斯(Angeli Sachs) [瑞士]托马斯·西贝尔(Thomas Sieber) 编         译者:余智雯审校:王思怡

· 内容简介 ·
在过去的30年里,“新博物馆学”理论对博物馆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新博物学的核心观点来看,博物馆从来都不是中立的,来自观众和社区的声音向博物馆权威发起挑战,打破了博物馆内部“策展”与“教育”的固化层级。“策展”与“教育”不再被视为一种服务,而是作为文化生产者的博物馆的自主实践,博物馆开始成为基于参与的知识交流平台和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纽带。

在此背景下,苏黎世艺术大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举办了“当代策展与博物馆教育”国际研讨会,讨论当策展和教育被理解为一个整体概念时,博物馆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本书收录了研讨会中的部分文章,案例涉及瑞士、德国、荷兰、葡萄牙、奥地利、瑞典、英国、加拿大、南非、智利、厄瓜多尔等国家的艺术、建筑、设计、民族志、历史等各类博物馆,期望“策展与博物馆教育”能成为一种启发式的命题,为相关学科的内部讨论和社会发展的实践提供支持。

· 作者简介 ·
卡门·莫尔施(Carmen Mörsch),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艺术教育学院教授兼院长,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作为一种霸权主义批评实践的历史和现状。

安盖利·萨赫斯(Angeli Sachs),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艺术教育硕士课程和策展研究专业主任、教授,瑞士苏黎世设计博物馆策展人。

托马斯·西贝尔(Thomas Sieber),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教授,在艺术与艺术教育本科/硕士专业、策展研究专业课程中教授博物馆、展览和教育的历史与理论。

· 译者简介 ·
余智雯,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上海博物馆,先后参与数项省级课题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理论、博物馆教育、博物馆藏品管理等。

· 审校者简介 ·
王思怡,考古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讲师,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委会委员。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07 



点击卡片,即可购买博物馆学习:作为促进工具的理论和研究
[英]吉尔·霍恩施泰因(Jill Hohenstein)
[英]特安诺·穆苏里(Theano Moussouri)著 
译者:罗跞
审校:王思怡

· 内容简介 ·
《博物馆学习:作为促进工具的理论和研究》从教育学、博物馆学、心理学、社会学、考古学等多个视角,基于不同领域的各种理论,来探讨博物馆展览、展品、活动与参观者身心的相互影响,建构从个体到群体、从内部特征到外部环境的研究光谱。

本书首先阐释理论、博物馆实践和研究之间的关系,让读者对博物馆研究可能涉及到的方法和研究对象全貌有所了解,并采用主题章节的形式,分别从不同的主题切入阐述,如意义建构,叙事与对话,真实性,记忆、联想与回忆,自我身份,动机,文化和权力。各主题章节以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实践案例为引导,结合相关理论,综述此领域的博物馆研究成果,再回到案例进行回顾总结,并在每章结尾,拓展该章探讨的理论与实践,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博物馆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关系。

· 作者简介 ·
吉尔·霍恩施泰因(Jill Hohenstein),伦敦国王学院教育、传播与社会学院教育心理学的高级讲师。作为一名发展心理学家,她的研究调查了儿童和成人在非正式环境中的学习方式,包括博物馆,特别关注语言和认知发展。

特安诺·穆苏里(Theano Moussouri),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博物馆研究的高级讲师。她曾在博物馆担任过观众研究员。她目前的研究调查博物馆参观者和非参观者的动机和意义形成,博物馆专业人员的发展和知识的共享,以及研究者-从业者的合作研究。

· 译者简介 ·
罗跞,教育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为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科普研究人员,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科学教育、科普、博物馆教育等。

· 审校者简介 ·
王思怡,考古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讲师,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委会委员;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宋汉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国际教育政策硕士。现为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外事秘书及国际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项目协调专员。




延伸阅读


点击卡片,即可阅读

点击卡片,即可阅读

点击卡片,即可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未曾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