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程|手把手教你写期刊类的短篇小说(3)

2016-06-25 悟恩居士 疯言疯语2016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

[请关注本公众号ID:kokyo98 疯言疯语2016]


(第3节)

用什么视角来展开叙述?

文|悟恩居士

今天来说一说,应该用什么视角来展开叙述。


用来展开叙述的视角的分类以及优劣好处,注意,这些分类是按照我个人理解来分的,并不是很标准的基于文学创作研究的分法,我说过我不是文学科班出生哈。


01

上帝视角|全知视角


上帝视角就是有些人说的云端视角、全知视角,是现在大多数作者采用的叙述方式。


对于架空的、虚构的小说而言,采用云端视角是最容易展开叙事的,因为你可以洞悉所有人物的隐秘,可以随心所欲,不断转换地描写你想描写的任意一个场景,任意一个角色的外表,行动,乃至于微妙的心理变化——假如你是玩网络游戏的人,那你就是屏幕外的那个点击鼠标,控制着游戏的每一个角色的行动的人。


优点:采用上帝视角进行叙事的好处显而易见。叙述自由灵活,叙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你爱怎么来就怎么来,人物和事件可以自由变换,能让读者对人物、事件有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了解,最大限度地展示你要描写的对象。用上帝视觉叙述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完整讲述故事等方面显得比较有优势。


其实,还有人把上帝视角又分为第一和第三人称,但我不习惯这么分,在我看来,除了上帝视角是第三人称外,就是第一人称了。毕竟咱又不是搞文学研究,知道怎么用就行,对吧。而且我总觉得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然后又写别人的心理活动是很扯淡的行为——除非里面的“我”有读心术……

02

主观视角|第一人称


我有时候写小说会用第一人称。我个人感觉,用第一人称来写,会感觉更流畅些,但是第一人称来叙述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只能写自己(包括行为和心理活动,而写别人时就只能写你能听到、看到的对方的行为,而不能写对方想什么(个人理解,有的人认为这也是一种上帝视角,好吧,你果然是上帝)。

优点:在我个人看来,第一人称的叙述,一般都能写得感情细腻,真切感强,容易让读者接受,就像我前几天推送的悬疑小说《隐藏在手套里的诡谲草香》,这一部我在写的时候颇费了点时间,就是感觉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都不流畅,后来为了写出感觉,选择了第一人称——


因为该故事的最后凶手是“我”,所以用“我”来推进情节的发展,会让读者不会那么轻易猜到“我”是故事的核心,更好地隐藏了“我”的身份,这部作品有不少读者都惊呼完全没有想到结局,证明这个故事用这个视角是对的。其实这一部我从一开始就想到了最后一段的情境,就是“我”会坐在牢里,看着头顶窗户外面的月亮。

此外,第一人称里的“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这个可以按照你的故事灵活运用。


03

变化视角&摄影机视角




除了上帝视角(第一人称)和主观视角(第三人称)外,还有一些变换视角的叙述方式,不过不常用,有试验性质,有些期刊杂志偶尔会出现这一类文,就是用两个角色的角度去写。


还有一种是纯客观的视角,就是类似电影一样,把故事讲述出来,人,事,物,人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物体的变化,但不参杂作者除了“客观记录”以外的任何评论,也不会有心理描写。这种类似于摄影机一样的视角,其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故事发展的本来面貌,像纪录片,但也因为缺乏作者的引导,故事想要表达的东西需要读者自己去想象、揣摩。



04

总结




以上几种常见视角各有长短,实际写作中不要厚此薄彼,其实,用第一人称还是上帝视角(第三人称)来进行叙述各有优劣,我在写作的时候,会根据当时的感觉,或者说为了小说本身看起来更带感来选择第一还是第三人称。


好了,这一节就简单讲讲,毕竟写期刊小说不用太纠结于一些有的没的,你能够灵活运用第一和第三人称,已经足够你天马行空了。下一节会给大家讲一讲《小说的情节设置》问题。


我是悟恩居士,一个会写字的修行人。下节课再见!

作者简介

悟恩居士,自由撰稿人,编辑;从事文字工作逾十载;曾以小说创作为主,以故事散文为辅;现在专注人物,略涉文案策划;接受过杂志专访;发表文字超过200万字(不算书稿)。个人微信(liulianke2016)新浪微博(http://weibo.com/yylxqx)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