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程|用《西游记》告诉你初学写作者的问题根源

2016-07-06 悟恩居士 疯言疯语2016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

[请关注本公众号ID:kokyo98 疯言疯语2016]


写作初学者

问题根源


文|悟恩居士  图|源自网络



有些写美文(通常是心灵鸡汤)的作者,起了一个很抢眼的标题,用心写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却在读者刚刚有兴趣读下去的时候,文章戛然而止。就如同你点开音乐播放器,前奏旋律很美,听众此时满怀期待地竖起耳朵等着人声进入,配乐进入,更多元素进入,然后享受高潮,此时,居然没了,这与强jian人的耳朵没有什么区别。


这是很多初学者犯的毛病。


从技术上说,犯这种毛病主要是因为缺乏文章的结构性思维。心灵鸡汤属于散文类,散文依然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这是中学就教过的。


所以,无论你写什么体裁,文字风格怎么变,一些基本的文章结构还是有用,这是文章的骨架,有了基本的骨架,再往上加肉,通血。这是最符合读者阅读习惯,最安全的写法。(如下图)



当然,并不是所有文章都要按1.2.3点来叙述,这样显得刻板无味,成论文了。散文不需要如此,但在内容上依然要体现出来: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然后再提炼、升华突出你的中心思想。这样的文章就结构分明,而且层层深入,令人信服,避免了内容杂糅,逻辑混乱。


除了写作技巧的问题外,就是不够耐心。很多作者在引言部分长篇累牍地提出观点,到了论证观点时,万丈豪情已经少了80%,于是意兴阑珊,问题还没展开,就草草收尾,如此文章便显得空泛,没有说服力。

所谓文如其人,文章的虎头蛇尾,意味着你的急于求成,心不够定。我把我们编委出一本书的大概过程给你们说一下,你们就会意识到,耐心有多么重要:


列采访提纲→采访(1-2H)→听录音,记录成文字(时间不定,2H-1天不等)→写初稿(3天—1周)→根据对方修改意见修改(2—3次)→确认稿→排版公司排版→校对3次修改3次→出版社校对修改3次→付印


前前后后,起码三四个月的时间。


而如果产出一篇让自己满意的文章,没有几个小时是不行的。说句不要脸的话,我在我们编委会是被认可的快枪手,曾经用半个小时帮领导写好一篇杂志的卷首语,而且是优质的,得到了领导的称赞,但是,我自己依然逃不了修改三遍以上的命运。




谨记,慢工出细活。现在很多网文写手头脑里盘旋的只有推荐量,阅读量,评论数,各种乌七八糟的指数,唯一没有的就是那一颗真正写出一篇好文,让读者受益的心,写出来的文章才成了四不像。


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是在选题上面选择一些接地气的,能引起人共鸣的话题,并把问题说深,说透,并不代表你在写作时可以敷衍了事。有数据表明,虽然现在是碎片阅读时代,很多人看的都是一些几百字的心灵鸡汤,甚至是一些心灵鸡汤的词句罗列,但转发量、收藏量最大的,依然是有深度,有内容,能让读者有启发,有裨益的好文。



昨天看书,看到《西游记》第一回写道:


美猴王为参访仙道,来到一座山前,问樵夫哪有神仙。樵夫说:“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


其中的“灵台”、“方寸”都是“心”的别称,“斜月三星”说的是,一弯斜月的上方点缀着三颗星星,也正是“心”字的象形。




明白了吗?实际上樵夫的回答是说,佛法仙道就在人心之中,即心是佛。


一起唯心造,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修行,就是修自己的心。作者更需要修心,因为写作是脑力劳动,你的浮躁,嗔恨,贪婪都会让你的心不安定,根本没法思考,又何来的文思泉涌?


技巧上的问题可以通过学习提高,但是心,只有靠诸位自己修了。


我是悟恩居士,一个会写字的修行人。愿诸位修心圆满,写作顺利!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可以免费欣赏更多小说,还有小说创作教程哦~)

作者简介

悟恩居士(公众号kokyo98),自由撰稿人,编辑;从事文字工作逾十载;曾以小说创作为主,以故事散文为辅;现在专注人物,略涉文案策划;接受过杂志专访;发表文字超过200万字(不计书稿)。个人微信(liulianke2016)新浪微博(http://weibo.com/yylxqx)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