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公益之路

洁虹 慢读记 2019-08-24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写作营,是由一个叫“发展共学”的公众号发起的。已经记不起自己是在哪位朋友的朋友圈中看到了这个公众号的文章,翻阅了部分的历史文章,种下了欣赏的种子。在这个21天的写作营里,我再次去审视了自己,审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职业选择——公益。我把在写作营里写过的那些文字整理出来,汇成这篇文章,希望能与大家多多交流。

 

我,和我想叙说的故事

 

某日下班后赶去参加同城创始人的分享会,刚刚结束。他分享的也是自己的生命故事,2个半小时的分享,十分真诚,让我感受到他的自我力量感。这种自我力量感是来源于他的生命经历、他与这个世界的互动,以及他自己的不断梳理、记录和表述。我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做到这样的状态。

 

那天是刚完成入职一周,那一周,一边忙着跟进项目,一边进行从实习生到全职员工的角色调整。对“公益”这个话题,我还没有很深入的实践,只是从大一到大四,从志愿者到实习生、全职,和身边的不同程度参与公益的人有过或深或浅的对话,我的感觉是:专业化很重要,但人的感受、人的参与、人的连结也很重要。我想,我也希望,在这次自我叙事中,自己也去和更多的人交谈,不管是公益圈、受益对象,还是商业、学术、艺术等领域人士,去看更多不同类型的书和电影。目前的我,会感觉到自己视野的狭隘,我需要吸收输入更多,并且把那些新知和已有经验连接起来,织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

 

我还是一个不断形塑自己、不断探索自己的生长的人,我正处于人生的某个关键转折点,因此,我想沉到深处,先看见自己,看见自己和世界的联系,也看见自己目前处于公益第一年中的行动与成长。

 

自评:NGOer的修炼


 阅读了文章《NGOer如何修炼?|我似乎可以讲这个故事了》后,写下这些自评。


(文中的九宫格分析框架)


从“价值观确立与澄清”到“知行合一”我希望提升自我觉察力,增强内心的力量和专注力。每日阅读、写作、运动、与思想开放的人对话、与自己独处、多亲近自然,是我需要培养的习惯。

 

从“责任感”到“使命感”我希望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能力,让自己能更客观理性、用整全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主动地关心时事,主动培养新闻素养和资讯素养,主动与身边的人对话,主动将个人岗位工作与机构使命愿景联系起来,主动做目标规划,主动学习同事的优秀思维,是我需要不断练习强化的。

 

从“行动及经验”到“经验分享”我希望提升自己的系统思考能力,以免自己分享的东西片面狭隘。工作和生活上的定期总结反思,凡是学习必定要做思维导图和SSC行动计划,练习在对话或沟通中更有条理地表达。

 

我的工作


我的第一份工作选择,出了些意外?在离毕业还有一年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去支教的准备。而且,经过了近一年的线上线下培训,在即将收拾行李前往培训地点的半月前,我改变了主意。

 

但其实说出来,可能大家也不会太意外。我的选择是,满天星公益,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一个小小的项目专员。

 

和满天星公益的渊源从大一开始,然后就从该组织的各种志愿者,还体验了三个不同的实习生岗位,几乎整个大学都没有和这个组织,或这件事情——阅读推广——离太远。前面提到的支教的选择,很大层面上也是希望在乡村一线作为乡村教师尝试阅读推广,以行动研究的理念去做观察和反思。但大四下半学期,重新回到满天星公益实习后,我看到了更多阅读推广前辈的风采,也通过4次出差体会到乡村阅读教师的一些无奈与困境。

 

今年5-6月,我还在华洲图书馆与爱意教育合作举办的儿童友善课堂中担任志愿讲师,每周一次,与一群从幼儿园到三年级不等的孩子们共同学习仁爱教育。得益于这一次志愿讲师经历,我终于认清了自己——我其实,没有那么热爱教学。很多时候,我会被许多美好的教育理念所吸引,进而希望去行动,去马上把这些传达出去。儿童友善课堂结束后,我没有发朋友圈,也没有像很久以前那样写一篇推文,尽管这是一段很美好的经历。并不是不值得写,而是,当我还没理清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时,我选择不表达。现在我知道了,通过回忆自己和其他讲师的行动,我看清了真正热爱与孩子接触、热衷于探索教学方式的人是怎样的,那不是我,我也很努力、很用心,但我终于看到了自己的感受——用心准备教案课件、面对着小朋友们开始课堂、撰写反思记录表时的我,其实会感到勉强,感到压抑,感到失望,感到倦怠。

 

于是,我在最后两周,找了许多伙伴聊天,不管是满天星公益的,还是美丽中国的。聊得越多,越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朋友们都十分真诚,帮我做不同方面的分析:平台、资源、薪资、工作压力、职业生涯等等。我向来是个选择困难症,看着快餐店的菜牌都能站半天,但在这个选择上,我却没有太多犹豫。回应着朋友们的过程中,我也在告诉着自己:我更看重/关注的是什么,我愿意为了这些舍弃什么。

 

“图书馆”一直是吸引我来到并且和满天星公益保持着联系的最大原因,包括对这一份工作的选择。从小学高年级(忘记几年级啦)认得去县图书馆的路开始,我就很喜欢待在图书馆里的感觉。看到各种各样的书籍,我会感到激动和兴奋;在翻阅一本书时,我感到平静和舒适。

 

在家乡上学的时候,为数不多的几间小书店里摆满都是读者、意林等期刊杂志、学习辅导教材和改编版的世界名著。而在距离我家半小时脚程的县图书馆,有更多种类的书。我和最好的两个小伙伴,有时周末便会约着一起走过去,慢慢悠悠,说说笑笑,半个小时也并不长。到了初中,我能够骑自行车,便经常独自或结伴在周末去图书馆,缩短为20分钟的旅程,伴着一种心无挂碍的心情。在高中的图书馆里,我看到了《新周刊》《南风窗》和《三联生活周刊》等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期刊杂志,和更多的书。因为接受了一个香港基金会的助学支持,基金会的爷爷奶奶十分有心,不会光给贫困生的账户发钱,还会有见面交流的机会,而且不是作秀的那种,而是真正在倾听一个高中生的心声和困惑。有一次,我鼓起勇气举起了手,提到的自己的困惑是:来到这里,觉得比我聪明、比我优秀,还很勤奋的同学很多。图书馆里的书很多,我却不知道能读多少。那位身材娇小瘦弱的老奶奶对我说,“别怕,多去看书,多去交友。书是读不完的,有的书也不一定要每个字都细看。”具体的语句我已经记不清了,大体的意思如此。从那以后,图书馆给我的感觉更为不同寻常了,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值得珍惜的地方。后来在大学时,看到学校图书馆的社团招新宣传单上印着:“如果世上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那第一秒,我便被击中了。之后,便是加入了紫云读书社,先后体验了新闻部和志愿者部,后来因为社团公众号的诞生、跨校区的合并、部门架构的调整,慢慢体会到,高校图书馆处于行政体制下“戴着镣铐跳舞”的处境。

 

“图书馆”之外,儿童文学也是我所喜欢的。我是在大一,成为满天星公益阅读夏令营志愿者后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书叫做绘本,还有一类书叫儿童文学。夏令营期间,每天下午会有一个默读时刻,也就是自由阅读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静静地看书我还记得,那时候第一本读完的书是《佐贺的超级阿嬷》,作者用平淡中带着朴实的幽默的笔风,回忆着自己的外婆和童年。我很喜欢那样真诚的文字,简单,却不流俗。后来的经历,以及“大人来读儿童文学”的工作坊,把这样一种观念印在了我的心里:一个好大人,希望与儿童平视,内心有儿童,也有自己,愿意和儿童一起阅读、交流,那就去读儿童文学吧。当然,涉及“如何做”的问题,背后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但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观念。

 

回到我的工作。我希望在满天星公益做到的是,陪伴乡村图书馆馆长的成长,让馆长成为一个“眼中有儿童、有阅读、有图书馆”的人,因此影响到更多的孩子和大人。这并不容易,因为在目前的中国,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冒极大风险,也不一定有所成。但我还是应下了。既然这是机构会走的方向,这个方向又与我的理想一致,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做下决定的一刻,我对自己说:事在人为,顺从本心。超级阿嬷的语录中有一句,我挺喜欢:人到死都要怀抱梦想!没实现也没关系,毕竟只是梦想嘛。

 

就这样,我决定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到目前为止,入职刚满一月。有人问,和你当初想象的一样吗?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毕竟对这个机构没有过多不现实的想象,因此也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期待。我所需要的,是做好从实习生到全职员工的适应,培养职业习惯。忙完了教师研习营,然后是图书馆开放日,我终于要开始做图书馆方面的事情了,第一次开会时还没做好准备,还险些就陷入负面情绪中去。此处不多言,毕竟“绝知此事要躬行”。

 

最后,列出了些工作中的小事。让我开心/喜欢的事情:

1.       看书,尤其是儿童文学或阅读推广相关的书

2.       和伙伴们并肩作战,互相鼓励,彼此信任

3.       和老师们交流,了解老师们的需求、想法

4.       克服困难,完成挑战

5.       从伙伴们的言行中学习

6.       从我的小屋子到机构,走路10分钟即可到达哦

7.       每天都是我最早来到办公室呢

8.       伙伴们的爱心早餐面包/绿豆汤/下午茶/水果

9.       伙伴们的笑脸

10.    每天都在做自己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

 

让我有点难过的事情

1.       忙起来的加班,晚睡早起,身心状态受影响

2.       自己的能力还不够,觉得给大家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3.       看到身心疲惫的大家

 

我的公益认知


公益于我而言,一开始是新鲜和归属,后来是热爱和探索(其实前一阶段的感觉页依然存在),到现在,是一种认清自己的人生追求后的选择。

 

新鲜,是因为在大学以前,我从未接触过这个词。而可能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我对“公益”的认知,并不是从“慈善”开始的。尽管小学到高中,也会接触到像汶川地震那样的大救援新闻、献血那样的日常献爱心,但这些并没有让我联想到“公益”。不过,在高中时,我倒是挺喜欢《南风窗》《新周刊》之类的杂志,会关心社会议题,并且有客观理性的分析或深刻尖锐的专题。当然,那时候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公益”。

 

机缘是在大一,应该是刚入学,大约是10月份吧。刚好是我现在工作的这个公益机构,来到我的学校图书馆做活动。而当时的我,又是个喜欢图书馆的人,既是图书馆的常客,也是图书馆的志愿者。因此,那场我后来和其他同学提起都没多少人关注到的活动,就把我带到了公益的大门前。活动其实是由这个公益机构在学校的社团主办的,除了这一个机构,还邀请了其他不同类型的公益机构过来做聊天式的分享,我便在这些不同机构的创始人的分享中,模糊地捕捉到公益的模样——是由自己的一个愿望发生的,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而努力的,需要许多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完成的,美好的事情。而这些人,好像还都挺有趣,挺热情,挺包容的,有一种特别的气质。

 

后来,作为一个初出茅庐、年轻气盛的大学生,我就很自然地r被广州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吸引了。就凭着最开始的好奇心,我便在公众号上搜索,看广州还有哪些做着美好事情的公益机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参与。在学校里,也有做过自强社的爱心包裹、爱心宿舍这类传统的志愿服务,但却发现,许多明明大家都发现了并且愿意反馈给学生组织的问题,因为各种原因,一直都无法解决。做了一个学期后,我不愿意再相信学校体制下的志愿活动了,并不是抹杀那些活动的意义(我后来还专门利用做课程作业的机会,采访了校内几个公益团队/志愿组织的负责人,了解他们坚守的原因)。但我隐隐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公益(一种隐约的感觉)。这也可能是因为对比之后的选择。在学校之外,我参与的志愿活动,都会考虑自己的兴趣,也会考量这个公益组织是否靠谱(有没有做实事),而在那些活动遇见的人,思想都更为开放包容,会真诚地关心你,也会真切希望获得你的反馈意见,而不是仅仅把你当作来执行琐碎事情的工具。而且,从校外地志愿服务本身和那些人身上,我发现,可以学到不少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例如同理心、沟通,乃至某些专业知识。从大一到大三,我也在逐渐加深公益参与的程度,例如,不再参加单次短期的活动,而是成为一些志愿服务的长期志愿者,在大三时到公益机构实习。

 

到了实习阶段,我对公益的理解有了一个明显的转折。尽管在志愿者阶段,我也会重视“专业性”、“参与性”等概念,但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而实习过程中,我和机构的全职员工有了深厚的友谊,也了解到公益机构工作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观察着也初步体味着全职公益人的内心矛盾挣扎。一方面,我很欣赏这些伙伴们的担当,另一方面,我也心疼他们的难以言喻的付出。于是,我定下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论题——通过田野调查,思考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是很忏愧,这篇论文并没有完成得很好,至少远低于我自己的要求。不过,让我获益的不是最后的产出,而是准备的过程——因为准备这篇论文,我和这个机构的十多个员工、实习生、志愿者,都进行了访谈。也因为这篇论文,我需要查阅许多与公益、非营利组织管理相关的书籍、学习线上课程,我在不断建构自己的公益价值观。我想,我们在讨论“公益”的时候,可能会预先设置一个范围,要么是广义的“公共利益”,要么是狭义的“公益行业”。

 

“公共利益”,和“公民”联系在一起,不是一部分人,而是所有人的事情。因此,公益并不遥远,也不神秘,更不应该被利用。由此来看,我认为公益最重要的是以平等尊重为基础,然后是友善的、真诚的关系。若是要讲“公益行业”,那便是回应到“公益人、公益组织、公益行业”。

 

“标签化”是很可怕的,不管是外界给公益人,还是公益人自身给自身贴标签,在我看来,这也是因为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成熟。在我个人看来,公益行业的行业架构、知识体系和发展规划,都是零散的,大家都想做事情,却难以做得“专业”。甚至连“专业”的标准,也是众说纷纭。但跳出来看,不成熟的行业又何止公益行业?新兴的电子商务、新媒体等行业,不都是野蛮生长?行业内,也常常有人提“理想中”和“实际情况”的公益人/公益组织/公益行业,而我认为,如果只停留在对比的结果上,那这件事情意义不大。如果对比的落差很大,就意味着我们的期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被满足的原因,要么是自己的期待过高,要么是这个行业不成熟。我想,针对这两个原因,调整自己的期待、适应环境是最直接可以见效的,而如果要改变后者,那就涉及到所谓的“发展的视角”,这需要更主动和更深入的思考、讨论和行动。

 

如何看待公益行业中组织和个人的关系?我十分认同德鲁克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中,对组织使命与个人使命的结合的论述。组织是离不开个人的,而且在公益组织中,由于现阶段员工的薪资福利、发展成长等限制,个人的感受是更需要被重视的。组织下的每一个个体,都应该被重视,被看见,不管是员工、志愿者,还是受益对象。如果从个人角度思考,那么,个人也应该更主动了解整个组织的发展,梳理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是否和自己的使命、规划一致,从而考虑是否需要调整,如果有什么冲突,也应该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在公益机构/行业内获得过最大的支持,莫过于一种你“战场上可以把后背交付给对方”的信任,以及纯粹的关心。而得不到满足,但很重要的,是与工作相关的个人发展上的支持。不过,我不认为,这个锅要全由“公益行业”来背,自己的能动性也是一大影响因素。

 



很久很久以前,就想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公益认知的文章,但每次都会觉得跳不出前人的理论观点,得益于这次写作营,从自我认知到公益认知的循序渐进,帮助我梳理自己的想法。感恩写作营遇到的伙伴。停了一年多的公众号,现在又要开始折腾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