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27:活动分组背后的逻辑和意义

张诺诺 张诺诺的缙云风物 2022-06-08

一点絮絮念

这个系列停了蛮久了,因为之前一段时间并没有什么在教育方面或者自然方面的感受需要记录。


学了一段时间的专业课后,发现有个有趣的事,就是曾经在教育实践中观察到的一些细小的现象,忽然就与书中的概念对应起来了。


这样的发现对艰难啃书的我,是很惊喜的。这些素材就是活的教材,可以帮助我理解书中的概念。于是我决定将这个解释和理解的过程记录下来。一方面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也让对自然教育感兴趣的人,多一个看待自然教育的角度(学生视角,哈哈哈)。


最重要的:这仅仅是我在学习阶段的笔记,甚至都不能作为一个明确的观点来提出。所以有不对的地方或者不同的观点,敬请指教,感谢大家。如果想要拍砖的话,且看在标题里的“实习”二字上,请轻一点,仔细手疼。


自然活动不是拼盘


前一段时间,在体验师同学野地衣的朋友圈看见一段话,觉得特别好:“自然教育的内容不是像水果沙拉拼盘一样活动的拼接,而是具有系统思考路径的,一个个问题一层层剥开的理解,和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然后再形成一个系统的闭环。像调酒师,调出一杯有机结合、有特定目的、精心设计的鸡尾酒。


关于水果沙拉拼盘的比喻,我真的是要拍着大腿叫好。自然教育活动的“模块化”已经是一个现象了:破冰、分组、开场小游戏、转入主题活动、自由探索、分享、回家,一气呵成。这里面每个模块都是可以自由组装的,所以我常看见拼接式的活动,随便换哪个环节都不违和。以至于参加一个自然体验活动,最让人尴尬的环节是硬性破冰,每个人突然从大人变成孩子的幼稚状来介绍自己,于是只好在内心提醒自己:“这是在参加活动,扮演好你的角色。”


我曾经请教过老师们,活动是不是一定要破冰?老师说,每个环节都是下一个环节的导入,每个环节都有其对应的目标。比如破冰,是为了让大家唤醒热情、放松、认识彼此,为后面的小组成员间的配合做准备。如果整个活动中没有小组配合,那其实没有必要为破冰而破冰(可以换由其他形式激发热情)


分组的考量


既然要小组完成任务,分组是少不了的。分组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参加体验师培训时经历过举手吸附法、自由分组法、性别分组法,我组织活动时用过抽树叶和抽纸条的方法,还有做绿色生活营志愿者时直接看着孩子资料挑选的方法,等等等等不一一例举。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式学习(完成任务)。


举例说明。比如绿色生活营我们挑孩子的时候,一个小组里固定数量的孩子,兼顾年龄、性别、个性是最基本的,还有爱好、特长等也要综合考虑,最终形成一个营员与营员之间能力水平有差异,可以实现能力水平高的孩子带动能力水平低的孩子的组合。要特别强调一下,孩子的能力差往往是由他们的年龄差异构成,而非引导员主观判断。孩子在我们眼中是一视同仁的。


成年人的分组更有趣


成年人的分组活动有意思得多。因为成年人的活动分组一般都是自主随机的,但是这样也就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意思是,每个人有不同的背景、个性知识层面等等,呈现的结果甚至是完全不可知的。甚至会出现“系统性目标偏差”这一有趣的现象。


比如我曾经参与过的两次活动中的小组讨论,都出现了“系统性目标偏差”。第一次是培训中有一个承办方工作人员,在讨论模拟带活动的时候,给我们说了他的工作经历,也说了他参加培训的目标,深感他的感受,我们小组集体把目标改成了好玩,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变成了搞笑,但逻辑不通。另一次是活动中有两位伙伴都特别擅于表现自己且相对强势,其余人的意见皆一一否决,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也对目标的解读片面化了。


当然,这只是个有趣的现象,但并不值得为之惊讶。活动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都是有价值的,千万不要追求唯一答案啊。况且,为了让学习回归到目标上,也是有办法减少这样的现象的。


分组背后的逻辑


我们知道,组员一旦选定,这个组的沟通模式就有了一个确定的形态,就像薛定谔的盒子被打开了,猫是生是死就确定了。为了让学习更充分,短程讨论换组员是很好的办法,在盖娅的初级培训中,每天更换组员的课程设计超级棒。



而长程学习与讨论,反而需要确定性,所以在中级培训时,组员选定也就不再更换了,我们要共同完成一整套课程设计,这中间需要充分的时间沟通、碰撞、甚至争执,还有修改、返工、放弃等等,这需要小组成员有一定时间的相互了解和磨合,而在这过程中,各组员的性格、能力都会充分激发,也可以达到“能力水平高的成员带动能力水平低的成员”。同理,绿色生活营也是不能更改小队成员的。


我曾经负责过的绿马甲植物达人训练营,也只分了一次组,也是基于这样的基础,让固定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六次学习任务并设计讲解路线,他们都各自建了组群,每个组很快都可以展露出擅于学习和观察的人,极大的带动了其他学员完成作业的频率。



此外,学习的性质也是分组效果的影响因素。我曾负责过的绿马甲自然笔记达人训练营,在绘制地图那一课的时候也有分组,经过四期培训,并没有出现非常大的组间差异。我曾设想过如果从一开始就分组,会不会起到合作学习的促进作用,后来从群里大家的活跃程度看,分组并不会有太大效果。这大约与绘画这种学习具有独立性有关,不需要太多互动与探讨。

总结


所以总结一下:1、分组是为小组合作学习做准备的,如无分组学习的必要,则没必要分组。2、分组的形式与需要完成任务的时长和性质有关。短程式学习可以用频繁更换组员来让讨论更充分,长程式学习需要固定组员充分磨合。


理论依据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①内化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都是由外部集体活动内化形成的。

②最近发展区:儿童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理论应用:

①支架式教学:设置任务时要设置有挑战性的任务和支架(支架=教师或更有能力的同伴),随着任务的推荐,支架逐渐减少,直至学生独立。

②合作学习:将学生按能力分组,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分到一组,使能力高的同学成为能力低同学的支架。


1


PS1: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文章更新后不再按照推送时间排序,而改成了看人气推送。如果你还是时不时会想念我的文章,不想失联的话,需要你在每一次阅读后点“在看”。谢谢!


PS2:如果不方便点在看,也没关系,我的公众号偏重个人记录和分享,并不在意人气。更何况,人生是一条长河,我们各自在路上走,他日有缘又相逢,也是一件乐事。



阅读更多请点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系列尘世间系列猫咪张念九的专栏在自然里玩系列浮生偷闲系列过日子系列游学记系列



慢 慢 写


微信号

nuonuo_1125


记录真实的人间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