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29:你参加的“自然体验活动”是自然教育吗?

张诺诺 张诺诺的缙云风物 2022-06-08


自然教育就是去自然里玩吗?

自然教育就是保护环境吗?

自然教育就是认识动植物吗?

自然教育是教育吗?

“保护环境,不许摘花”这是自然教育口号吗?

自然教育是体验各种自然美食、风景、探险吗?

爬树是自然教育,还是没有公德?

……







自然教育从业者的疑惑


上面的问题,是很常见的疑问了。到底什么是自然教育活动?这不仅是参与者或者旁观者的疑问,其实也是不少自然教育从业者内心的疑问。一旦有了这样的疑问,我们会去追寻自然教育确切的定义,也会纠结于要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和制约自然教育机构的活动水平。这样的疑惑在我全职进入自然教育行业的第一年时特别强烈。


盖娅的中级体验师培训是认真探讨过这个话题的。老师特别强调了自然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并不是其他教育的补充,活动的设计与开展,都要特别注意与目标的关系。这目标不仅是一次活动的目标,也是整个机构的理念。所以活动呈现中,参与者的反应是刺激、惊讶、惊喜、兴奋、感动等强烈的情绪反应,那要特别警惕活动的设计是否与目标一致,甚至活动目标的设置是否有问题。



话是听懂了,也明明白白写在笔记本上了,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也会自动在脑海里弹出来,提醒自己悠着点。之前,我并不理解这样做背后的逻辑,现在,书上关于定义给了我一些思考与启发。







自然教育是教育的一种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之前的教育大师们共同给出的关于教育的广义定义。教育具有最基本的两个特点:目的性和培养人。这两个特点是教育与其他活动的主要区别。教育对个体的功能是对个体产生积极的作用与影响。自然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也具有这两个基本的特点。


所以去热点雨林徒手触摸蝙蝠,让孩子觉得刺激、胆大,这个行为是自然教育吗?不是,因为目的是让孩子觉得刺激勇敢,这没有培养人。带孩子去割水稻,到了目的地每个孩子排队砸几下稻谷,各种拍照,再包个福袋就回去了,这是教育吗?不是,这只是活动,但是割水稻可以设计成很好的自然教育活动。知道了教育的这两个基本特点,也就明白了培训时老师们为什么一直强调目标,强调警惕参与者过度的情绪反应了。



自然教育中,体验式流派的自然教育是接受度比较高的,大家争论的科普活动是不是自然教育、身心灵流派的自然体验活动是不是自然教育,也都可以用目的性和培养人来解释一二了。区分的主要方法就是看目标。一次刷山认植物的科普活动,目标就是认识植物且懂得尊重自然,目标明确且培养人尊重自然,妥妥的自然教育活动。一场观鸟大赛,规定时间与区域,比赛观鸟种类多少,这也是自然教育活动。一个幼儿园通过让小朋友抱抱大树,听听大树,摸摸树叶,闻闻花香,让孩子对树林有认识与产生情感,这当然也是自然教育活动了。


绿色生活营打翻水的小朋友自己清理场地


所以从定义上来说,教育可以是很宽泛的,而与自然相关的活动只需要符合目的性和培养人两个特点,都可以称其为自然教育活动。







评价自然教育活动水平的方法


既然是自然教育活动,就要有办法去评价教育的水平。这要从教育的其他特点说起了。教育除了具目的性与培养人两个基本特点,还有具有社会性、实践性、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双向耦合性、动力性、历史性、文化性、情境性、反思性、人文性(温情性)、灵活性、综合性……这些特点不见得在同一个活动中都会体现,但是在一个长期的教育中,多少都会体现。


从教育的功能实现条件上来讲,教育要对个体产生积极的作用与影响,有“四个必须”条件。必须符合个体发展规律,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必须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必须调动老师的引导性,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比如实践性与情境性,老师对着PPT讲了40分钟甲虫的特点,用10分钟让孩子们观察甲虫,这是一个自然教育活动,但实践性与情境性不够。如果换成在野外观察的环境中,正好碰见了这种甲虫,老师再讲,实践性与情境性就提升了很多。还有生活体验,比如做一餐饭,孩子从讨论菜谱开始到最终吃饭都全程参与,比只让孩子切菜洗菜的情境性与实践性高得多。


比如动力性,是说积极发展具有方向性。分组活动中,组员的分布有能力差异,长者先幼者后,实现了支架式教学,可同时提升大孩子的引导水平与小孩子正向参与的积极性。


再比如灵活性,活动的形式与教学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各个领域的所长皆可拿来灵活运用。传授式、体验式、身心灵流派都可以相互结合。而温情性要求教育者关注到受教育者的状态,并及时给予切合实际的帮助等等。


绿色生活营引导员与小朋友谈心


此外,从对参与者产生积极的作用与影响来讲,教育必须符合个体的发展规律。自然教育活动的知识给予,也要符合孩子的特点。比如给幼儿园小朋友讲光合作用,讲叶绿素叶绿体这种初中的知识,或者让手指发育不完全的孩子制作标本,课程设计都是糟糕的。这一点盖娅绿色生活营做得非常,孩子们通过生活和劳作发现了物质教育的规律,无论孩子们总结得怎么样,老师们都是以学生的心态来看待的,绝不予以纠正或者补充。而且当老师和引导员变成了孩子们的学生,孩子们会特别有成就感,这是非常好的互动式教学。


其余特点不一一举例,将一个活动与以上特点对照起来看,活动的特点也就明白了。但最重要的是,要联系目标一起看,评价一个活动水平才会更客观。对于活动主办方来说,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也就不必陷入“自然教育是不是服务行业”、“家长到底喜欢什么”的泥潭了,重要的是,你的目标是什么?跟着目标走,你的引领者作用就可以顺畅的发挥出来。







总结


所以总结一下:1、判断一个活动是不是自然教育活动,要看活动是不是具有目的性与培养人两个特点。2、不同流派的自然活动,只要具有目的性与培养人两个特点,也都可以说是广义的自然教育活动。3、评价自然教育活动水平,要从教育具有的特点来看,而不是从参与者的情绪反应与组织者的服务来评价。


一点题外话:当我看了这些教育家的书之后,会有一种感动,教育如此宽泛,与政治、经济是同等的社会结构之一。不必关心概念的细微区分,更应该在意如何去实现培养人的目标,不同的教育有怎样的特点与局限性,应该怎样入手去改变……原本是很容易陷入概念之争的,却原来,概念之争更多的只是在维护自己的立场罢了。教育是足够包容的,放眼天地宽。



理论依据


教育的功能(节选自《教育学基础》第三版)

1、教育的个体功能定义:教育对个体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2、表现:①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发展。②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③教育促进个体谋生功能。④教育有享用功能。

3、教育对个体产生作用与影响的条件:①必须符合个体的发展规律。②必须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③必须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此处是广义的教育)。④教育必须调动教师的引导性,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教育的本质(节选自《教育学原理》柳海民版)

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特点:

①目的性:教育与其他活动的区别在于目的性。

②培养人:培养人是教育存在的特性。

③情境性:教育具有情境性。不同的环境、教育形式、教学方法、以及个体的不同状态,教育对其产生的作用不同。

④反思性: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以促进教学水平增长。

⑤人文性:也叫温情性,教育是温情的,是尊重的,是具有主动性而非强制性的。

⑥灵活性: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是多样的。

⑦综合性:教育具有教授思想、启迪心灵、关注思想与品行等,目标是综合完成的。

⑧其他特点:教育具有实践性、社会性、文化性、历史性、个体社会化与个体个性化双向耦合性、动力性……


1


PS1: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文章更新后不再按照推送时间排序,而改成了看人气推送。如果你还是时不时会想念我的文章,不想失联的话,需要你在每一次阅读后点“在看”。谢谢!


PS2:如果不方便点在看,也没关系,我的公众号偏重个人记录和分享,并不在意人气。更何况,人生是一条长河,我们各自在路上走,他日有缘又相逢,也是一件乐事。



阅读更多请点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系列尘世间系列猫咪张念九的专栏在自然里玩系列浮生偷闲系列过日子系列游学记系列



慢 慢 写


微信号

nuonuo_1125


记录真实的人间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