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35:小地方的孩子上大学,从来都不容易

张诺诺 张诺诺的缙云风物 2022-06-08

最近比较热的新闻是“顶替事件”,前段时间火热的词是“小镇做题家”。看了云南大山里的女校,也与一些家长朋友聊到现在的家校矛盾,以及共同探讨现在孩子共同面临的择校,教育模式等问题。今日学了中国学校教育改革历程,才知教育目标的设定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回忆一下我上学的过程,真是五味陈杂了,也让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一个新的角度。这一篇,就当故事看吧,也许看完了,你也可以少一点焦虑。







普及义务教育:现代文明与愚昧传统的恶战


95年的时候,我在家旁边的镇上上小学,走路五分钟就到校。学校在镇子最中央,几排漂亮的白墙青瓦房,被几株巨大的白兰花和槐花树遮蔽着,春天夏天都有花香,整日里书声琅琅,学习氛围很不错。瓦房后面还有几幢两层砖楼,也是教室,给高年级的学生用的。



同学们普遍比我大四五岁,一开始还挺奇怪,到二年级的时候,我就明白为什么同学们都比我大那么多了。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老师们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下乡去家访,说服家长把辍学在家的孩子送来上学。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于是,普九的横幅和大字就挂满了大街小巷。


但是对于从明朝就迁居到小镇的人来说,土地肥沃,温饱不成问题,山水养人,勤快一点生活就不差,读书有什么用呢?老教师们都是德高望重的本地人,年纪都很大了,往往还是孩子们父母的老师,去到家里家长自然也是客气的,可是拿什么去说服他们呢?那时候大学还没有扩招,小镇上的职业都是代代相传,读书确实看不到一个明晰的未来。家访的老师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连长辈威严都用上了,再加上国家规定法律要求。不管怎么说,早几年就该送来上学的孩子,总算回到了学校。所以许多同学比我大好几岁。


等到了四年级重新分班,陌生同学突然多了起来,才知道原来我上的学校是“高规格”的了,是镇上的“完小”,而陌生的同学们是在“村小”读的,最多只到三年级,等到了四年级,年纪大一些,体力也好了,就可以走远路相约到镇上来读书了。村小的同学们成绩普遍要差一点,也只开了语文数学体育这几门基础的课。但完小的孩子是从一年级开始语数音乐体育美术自然劳动课都有,教学设施设备也好了不少,每次音乐课一群孩子去抬风琴,是最有集体凝聚力的事了。到了三年级,学校还开设了微机课,大家学习用软盘启动dos系统。


我的老师们


我是非常喜欢学校的,老师们人很好,耐心又讲道理,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还会握着我的手教我写字。但是母亲和其他的妇女一样,并不喜欢我读书。她爱面子,也不能明目张胆把我扣在家里等老师上门,于是就用一些小手段。比如每次报名的时候就甩脸色给我看,等我去求她,然后把我训一顿后,再带着我去报名。平日里看我在看书写字,就安排个事情给我做,一生气就把我作业本撕得粉碎。


母亲有她的理论依据,小镇都是一个一个从明代就延续下来的古老家族,教育孩子的理念首要的就是顺从和认命,顶嘴是比败家还要命的大罪。母亲们把自己的生命价值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最怕孩子不听自己的。


所以那时候的家校矛盾最典型的就是:“我交了钱,老师有没有把我的孩子看好。”和“我的孩子有没有被老师教的不听我的话。”当低年级的小朋友用“我们老师说的”表达自我意志时,恼羞成怒的母亲们往往会愤怒的说:“你老师放个屁都是香的!我送你读书就是让你去听老师话的吗!”


古镇


七八岁的孩子,第二次发出了成长的信号,与父母艰难的角力过后,有的父母会妥协,然后慢慢变得开明,有的父母会更顽固,孩子的性格也就更乖戾,各种各样的童年问题都开始潜伏了,同时也会有自我厌弃,厌学等问题,慢慢的自己不愿意去读书了。







打工潮起:教育与经济的角力


小学毕业时,我有不少同学都十四五岁了,他们在打工的亲戚在外地也都立住了脚,回的家乡描述打工的好,总是五彩缤纷的,厌学的孩子小学毕业了,家人亲戚极力蛊惑下,也就半推半就的跟着亲戚出去打工了。镇上也有初中,入学的学生的总数总是低于小学毕业的学生总数的。


中学的老师都比较年轻,往往是小学老教师的子女们,通过读书去了家乡省里更好的师范学校,再回归家乡来教书。虽然老师都是一样的,中学还是按学生的资质分了快慢班,快班一个,慢班两个,我在快班里。


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规定了扩大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就是俗称的高校扩招。所以读书将来上大学这件事,才正式走入小地方。事实上,也是从我们那一届开始,上大学的孩子才多了起来,之前的品学兼优的孩子都去了综合性的中学,像师专的,中专之类。而其他的孩子全部在初中读完之后就终止了学业。


事实上,慢班的不少孩子,一来因为自身学业水平,二来因为教师家长的期望效应,三来因为打工挣钱变得容易了,在读了两三个学期以后就陆续外出打工了。







分水岭:从中考就开始了


虽然知道了可以上大学,但是在93年大学就不包分配了,我们也不知道读了大学可以做什么,不还得自己找工作吗?所以中考之后,走普高和走职高的人是对半的。初三的时候,班主任老师问我怎么选,我很认真的和她讨论了这个问题,老师建议我走普高,我的成绩可以上重点中学,考大学没问题的。我对大学毫无概念,反而担心大学后什么技能都不会,倾向于走职高学技术,然后再参加高考拿学历。老师说大学里也可以学实际技能的,还是建议我考高中,而且要填全县最好的高中,那是省重点,我听了她的话。


中考成绩很不错,大红纸上毛笔字写着成绩,我排在第二,第一的同学是教师子女加5分,所以总分比我多3分。一百多个同学中考,能考上省重点中学的,也就10来个人。其他的同学要么去了市重点,要么去了县重点。


我兴高采烈回去给父母说,母亲很不高兴的说:“乱说,你没有考上”。父亲说,你能考得上,那是你的能干,那就读吧。父亲去茶馆喝茶,老少爷们都知道我的成绩,也让父亲也着实高兴了一阵子。读初中时还有个插曲,快班的学习氛围是你追我赶的,有一个期末考试后,老师把班费拿出来做奖学金,给考前几名的孩子分,第一名大概20几块钱吧,我拿到了10几块钱,买了肉提回家。父亲问了领奖学金的细节,知道是在升旗仪式上,叫了名字去旗台上领,全校人都可以看见,钱不多,但是个荣誉,所以父亲特别开心。


坝坝茶


本以为能顺利去省重点读高中书了,然而又出了波折。因为成绩好,县重点高中的老师来我家里,对母亲说如果我改去他们学校,就给3000块钱。那时候这笔钱可以覆盖两年的学费了。家里虽然不缺这点钱,母亲十分兴奋,连逼迫带威胁让我去和县重点的老师谈,给5000就去,敢不去谈就不让我去上学了。


两所学校升学率天差地别,我拒绝了,母亲大怒。正好姑姑姑父赶来救了我,坚定的支持我去省重点,组织各亲戚给了足够一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还送了一床被子。母亲这才同意我去省重点,同时使了各种绊子,将我的生活费扣到最低,精确到每一餐都要严格按计划执行,一分钱零花钱都没有的地步,直到一年后才稍微松了手。







高考:一个双层的筛子


进入高中后,按中考排名分班,我考了全县第74名,也未能进入重点班。很快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成绩就出现了分流,一部分中考很好的小镇学生,成绩齐刷刷滑坡了。一方面初中与高中的学习内容难度有一个跳跃,另一方面也有人因为中考成绩而有了傲慢的心态,毕竟进了省重点就一只脚踏入了大学的门槛。


我的成绩也这样有了滑坡,然而因为生病,我需要休学一年,于是也就在病痛中慢慢调整了心态和学习思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推迟一年重新上高一,我的学习状态就调整过来了。休学前我14岁,复学的时候,我就15岁了,正好与下一届同学同龄。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一直到了高考前。即便是省重点,也有一部分人是注定考不上大学的,于是他们被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学校提前招走了,这也有利于保障本科上线率。



高考因为汶川地震,非震区试卷比平时的模拟卷简单的多,于是那一届分数线高的出奇。按往年正常情况,一个班应该有10几个一本线的。那年我考了全班第八,但是也很遗憾没有进一本线。大部分同学选择了复读,我坚定的选择了填志愿走。


拿到厚厚的一叠志愿填报参考资料,才知道什么是两眼一抹黑。那时候我虽然去网上混论坛,但是从来没想到过查一下报志愿的技巧,更不懂985、211意味着什么。在老师们日常给我们念叨的概念里,只有一本二本三本专一专二,以及清华北大复旦浙大这几所名校,其他的,我们都一无所知。学校每年会有一两个能上上面那几所大学的,其他的就都直接按一本二本三本这样粗暴的切了。


我知道我的成绩可以上一个很好的二本了。然而,什么是好的二本?没有信息源,这才真要了命。于是亲戚找了个职业中学的教导主任,摆了饭局来请他帮我填志愿。可是,这位教导主任,连最基本的填志愿选城市的规则都不明白,他帮我选了几个偏远冷门的学校备选。因为长辈的权威,我并不敢当场违拗,只按照喜好一志愿填了北京一所知名的二本,很遗憾差2分被退了档,最后被调剂去了海南。


上大学后再回看,才发现当初的初中学同学,上了二本以上的,统共加起来两个巴掌也能数完。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省重点高中里,市重点和县重点多数走了专科或者三本。







大学里:信息差和求知欲决定命运


大学里,每个人的行为习惯都非常不同,事实证明,如果读大学之前不知道读书的目标,那么上大学后,也不会知道。调剂的专业是我不喜欢也不擅长的,所以学习是能过就好了,也因此有了大量的时间,去自学我喜欢的领域。认植物,做家教,学设计,学黄梅戏,都是那时候开始的,也成了我毕业以后谋生的方式和关键时刻亮一手的技能。但也因为专业与所从事的职业不相关,工作中走了不少的弯路,也交了不少的学费再进行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培训。


而大学里的同学,大部分毕业后都从事了与专业不相关,甚至不用上大学也可以的工作,只有一个知识面很广的同学,家在二线城市的,毕业后考研直接去了北京一所高校。


毕业时我站在繁华的十字路口,特别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想着自己读书认字不贪婪不懒惰,老天总不至于饿死我,于是就按照自己的喜好投简历,开始了第一份工作。







人生路漫漫:终身学习才是王道


人生走到现在,有了一个小小的暂停,也在这暂停中回顾了走过的前三十年。总得良师益友指点,心绪几番变化,总算大致找到了想走的方向。虽然也常遗憾没有上更好的大学,走更宽的路,可这一路走来的际遇,无处不是前面的经历为后面的人生埋下了伏笔,所谓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和那一纸文凭,在完成了敲门砖的任务后,在生命里的分量变得越来越轻。而我后续自己学的东西、经历过的人与事,获得的指点,对我的影响与启发的作用越来越重。所谓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大约如此。


到此时,才明白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一是劳动力全面发展,二是智力与体力全面发展,三是先天与后天各种才能、道德、志趣等充分发展,即个性自由发展。个性的自由发展,往往由非正式教育来完成。


我毕业后所经历的,就是非正式教育,具有形式多样、丰富性、生活性、差异性等特点非正式教育与正式教育,共同构成了终身教育体系。推行终生教育,形成学习型社会,这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核心内容之一。



从1993年,教育的目的是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扫除文盲,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行终身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走过了27年。也就是说,从我妈撕我的作业本,认为读书无用,到她可以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甩开她的同事阿姨几条街,觉得有文化好,用了27年。


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从来都是缓慢而坚定的,人的发展亦是如此。如果人生可以倒流,我也不想再重新高考。如果接受了这个现实,是不是会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少些焦虑?这个问题我要好好想想。


理论依据


改革开放以后的学制(节选自《教育学基础》第六章:教育制度)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10年《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1


PS1: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文章更新后不再按照推送时间排序,而改成了看人气推送。如果你还是时不时会想念我的文章,不想失联的话,需要你在每一次阅读后点“在看”。谢谢!


PS2:如果不方便点在看,也没关系,我的公众号偏重个人记录和分享,并不在意人气。更何况,人生是一条长河,我们各自在路上走,他日有缘又相逢,也是一件乐事。


阅读更多请点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系列尘世间系列猫咪张念九的专栏在自然里玩系列浮生偷闲系列过日子系列游学记系列



慢 慢 写


微信号

nuonuo_1125


记录真实的人间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