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36:你的举动是孩子隐性的课程

张诺诺 张诺诺的缙云风物 2022-06-08





在盖娅参加体验师培训的时候,有很重要的四个字“身正为范”,这与我非常喜欢的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异曲同工之妙。近日学到教育学原理中《课程》这一章节,看到了这四个字背后的理论逻辑。于是也就结合一些经历来说说这个原理。

你在做,我在看


我是在昆嵛山参加盖娅初级自然体验师培训的,有一天的主题是到山上学习自然观察的方法,并在山上午餐。出发头一天,老师提醒过尽量减少垃圾,于是第二天早上大家都拿出饭盒,从食堂提供的丰富食物种类中,打包了自己喜欢的食物。


6月的天气,正午的太阳还是很热的,我们坐在树荫下吃午餐。树荫有浓有淡,女孩子们都爱美,不想被晒黑,挤在树荫最浓处。大家放松下来,说说笑笑吃完了午餐。余下的垃圾按厨余和其他,集中在两个袋子里。


依然在轻松的氛围中,橙子老师在整理垃圾,把分错的放到分对的袋子里去,然后给我们展示,我们一餐饭产生了这么多垃圾。并将垃圾一件一件展示,比如给大家发了手帕和餐具,纸巾和湿纸巾其实可以不使用;比如黄瓜头可以吃掉,不必非得留这么一口,比如鸡蛋壳和垫包子的玉米皮可以统一在餐厅处理好,不必带上山等等。到最后,大家很惊讶的发现,其实全部的垃圾都可以不带上山,而大部分的垃圾其实可以不产生。


橙子老师给我颁发初级体验师证书


这样的情境教学,让我们都很震撼,对环境与我们的联系有了最切身的感受。除此之外,让我更有感触的是橙子老师的位置,为了方便每个人都能看清楚她的展示,她整个人一直暴露在大太阳下面。再看看其他几位老师的位置,也都比同学的差一点,都在树荫比较淡的地方。


培训中一直是强调大家都是平等的学习关系,老师们也都是作为引导员与大家一起参与活动,所以并不强调引导员应该有怎样的牺牲或者特别照顾参与者。但是从此以后我带活动时,都是站在太阳下的那一个。这并不是道德上的责任心什么的,而是在以实际行动展示,阴晴雨雪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与之接触并没有什么可怕的。这是自然体验师培训传递的理念里的一部分。


我在做,他在看


以自身行动为榜样,带给他人启发的事,我也有一次经历印象比较深。大学时课余做家教,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男孩。别的孩子找家教多数是因为成绩不好,他家不一样,这个孩子成绩非常好,家里经济条件、教育氛围都非常好,他父母给他请家教,是希望我能与孩子交流,讲课时能补充一些知识,让他的知识具有广域性。所以我更像一个伴读,与孩子交流也非常愉快。


有一次连续下了三天暴雨,又到了周末,和小男孩家约好了应该上午去上课的。看着暴雨不想出门,但想到之前约好了,临时毁约人家也不能临时安排别的事情,于是抓起伞冲进暴雨中。


从校门到公交站有500米,学校外面是在建的工地,厚厚的黄泥堆成了土坡,大家戏称黄土高坡。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几步,脚完全陷进泥里,漂亮的鱼嘴坡跟凉鞋变成了累赘,于是脱掉鞋提在手里,泥里的碎石子硌得脚底疼,终于走到了公交站。然而因为雨太大,公交车也不进来,就又走了两公里去镇上的公交站,一路上重温了童年泥浆从脚趾缝里滋溜出来的感觉。


这样的雨,来源网络


坐上公交车,站上了最高的台阶。进入市区时,站在下面那级台阶的阿姨开始挽裤腿。我还没反应过来,水就从车门灌进来了,阿姨的膝盖被淹没了。路边的扶桑花灌木只有一个尖还在水面上飘摇。英勇的司机开着水路两栖大巴,一路向前。路两边红旗飘飘,很是威武。外面新一轮暴雨又泼下来了,满天白茫茫,很壮观。 


到小男孩家时,已经迟到了十分钟,心里很忐忑。敲开门,果然一家人都在等我,看见我到了,小男孩很惊讶,崇敬的说:“老师,你太厉害了!孩子的父母也很高兴,他们原是以为我不会去了,立刻把孩子拉过来,说:“要像老师一样,言而有信。”孩子的母亲还特意做了最地道的海南菜给我们吃。


三人行,相互为师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话就是在说,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择其优点学习,让自己日益精进。这充分说明了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特点。事实上,无论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以及其他形式的教育中,具有这个特点。


在盖娅体验师培训的行前通知里,很清楚的写了除了上课,吃饭、休息、自由活动都是课程的一部分,同样的理念在他们的其他营队活动中也有。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为了方便管理,后来当我越来越多的感触和启发,都是来自于非上课时间老师们的举动和互动时,我开始慢慢理解“身正为范”这个词的意义。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在践行“教育的目标是有目的的培养人”这个理念的话,那“身正为范”这个词是离教育目标最近的概念和教学手段。


身正为范在墙上最中央


按照这个理念,再看我那次暴风雨家教的事,就会让孩子深刻的明白“言而有信”的含义。可以说,身正为范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另一个角度——三人行,我亦为他人之师。这也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个表现。


不显眼却重要的隐性课程


在《教育学基础》对课程的分类中,有一种分法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指的是教育系统或者教育机构正式实施的课程。隐性课程指的是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意外获得的教育经验。分为几种类型,一是观念性隐性课程,如校训。二是物质性隐性课程,如学习环境。三是制度性隐性课程,如学生守则,班级规则,小队自己制定的需要大家遵守的规则等。四是心理性隐性课程,比如师生关系、他人的行为方式等等。


上面的两个故事,都是心理性隐性课程的运用。物质性隐性课程用处也很多,比如整洁安全的环境会让孩子感觉舒适愉悦,在感觉安全后,就会有更多的探索。比如我去的小男孩家里,他姐姐出嫁了,父母还保留了女儿的房间原样布置,让女儿随时回来都有家的感觉。这也让青少年时随时都会被父母破门而入搜查,日记信件无一不被拆看的我,从那时候起明白了尊重孩子的父母是什么样子。


同时,也因为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我也因此学到了不少影响一生的理念。当孩子的父母对我如约到达热情接待,并没有因为我的迟到而苛责时,我也因为我的守信行为受到了鼓励,从此也更坚信“无信不立”的理念。小男孩的父母常常和他说:“要记得老师教过你,不可以忘师恩。”虽然我并不是孩子正式的教师,但小男孩还是和我保持了很多年的联系,前几年考上了南京大学,还特意在QQ里给我报喜。


师恩长记,这也是小男孩和他的父母给我上的另一堂隐性课程。


总结


所以总结一下:1、隐性课程指的是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意外获得的教育经验。分为四种:观念性隐性课程、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与心理性隐性课程。2、隐性课程常伴随显性课程或者实际生活出现,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作用。3、三人行,相互为师,身正为范。


理论依据


隐性课程的定义与特点(节选自《教育学基础》第六章:课程)


1、定义:隐性课程指的是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意外获得的教育经验。

2、类型:

①观念性隐性课程:如校训。

②物质性隐性课程:如学习环境。

③制度性隐性课程:如学生守则,班级规则,小队自己制定的规则等。

④心理性隐性课程:比如师生关系、他人的行为方式等等。

3、特点:内隐性、无意识性、伴随显性课程或实际生活出现、可转为显性课程。


PS1: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文章更新后不再按照推送时间排序,而改成了看人气推送。如果你还是时不时会想念我的文章,不想失联的话,需要你在每一次阅读后点“在看”。谢谢!


PS2:如果不方便点在看,也没关系,我的公众号偏重个人记录和分享,并不在意人气。更何况,人生是一条长河,我们各自在路上走,他日有缘又相逢,也是一件乐事。


阅读更多请点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系列尘世间系列猫咪张念九的专栏在自然里玩系列浮生偷闲系列过日子系列游学记系列



慢 慢 写


微信号

nuonuo_1125


记录真实的人间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