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了百年前的博物画展,还收到一本珍贵的植物图鉴
前天去了重庆自然博物馆,这是我第一次来,正好遇到北疆博物院的馆藏的博物画在此巡展,来不及看馆内展区分布图,就风风火火直奔这个展厅而去了。
北疆博物院
植物科学画展
北疆博物院是天津博物馆的前身,由法国著名博物学家桑志华创建,是国内唯一一个跨越百年时光还保存完好并对外开放的博物馆。这次的博物画展也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北疆博物院的工作人员画的,大部分是近百年的原作,还有部分标本和少量复制品。
这是我与博物画的第三次交集了。第一次看是几年前在浙江省博物馆的博物画展,当时汇集了老中青三代博物画家的展品,有曾孝濂老师的白鹇,也有我的朋友青年博物画家橙子的作品(公号名:橙子好吃又好玩)。所有展品基本都是那种让人看了就目瞪口呆,不自觉惊叹:“天哪,怎么会有这么美的生命。”的感觉。然后就完全忘记了来看画展之前在脑子里计划的“要看看大师是怎么画的”这个目标,直接放弃了。因为那种来自心底的“我一辈子也学不会”的血脉压制感,让我觉得能看一次原作的福气也很难得,不要想东想西,好好欣赏才是正事。
曾孝濂老师的白鹇
第二次是参加浙大草木学社组织的植物科学绘画培训班,由中科院的孙英宝老师给我们授课,才比较系统的了解了植物科学绘画这一特别的画种,作为绘画基础为0的小菜鸟,对博物画的感觉就是好严谨啊!因为老师让我们拿尺子去量叶子的长度,力求每个部位的比例关系都达到精准。当然,至今仍记得孙老师的九字真言:“要练,要耐心,一点点画。”但真的很难,后来也就根本没练过了。
这一次看到北疆博物院的展,感觉非常不同。
一是画的风格不同,之前看过的博物画都是繁复精美的,让人看到就觉得“欣赏就好,画就算了”。但这次北疆博物院的展品风格是比较简单的,色彩也很朴素。可能因为一百年前的条件和颜料所限,主要由线条的细微变化和颜色的深浅对比来表达植物的特征。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精准和美感,我完完全全可以通过画直观感受到叶子的厚薄,是纸质的还是革质的,含水量是多还是少。这种感觉非常神奇,尤其我今年上了一门画画课,此时正在新皈依者狂热阶段,就一幅幅地仔细看百年前的画师是怎么下笔的,是如何表达的。
看着看着就突然感觉到,这不是技巧的缘故,而是观察的结果。这次展品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常见物种,北方有,西南也有。因此我可以精确的找出它们的典型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毫无遗漏的一一表现在画作之上了。这不是绘画技巧的表现,而是观察力的集中体现。
这次观展还回答了一个疑惑,现在拍照技术如此发达了,以后科学绘画还有必要存在吗?正好,展厅旁边就是鸥科鸟类摄影展,看到了前来过冬的棕头鸥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姿态,照片很美,但是要看很多张以后,才能综合起来在脑海中构建出它的360度映像,而旁边一张棕头鸥的科学画就让我看到了它的全部特征。这也让我明白博物画绝不是抄照片或者画的和实物一模一样,而是要非常精准地提炼物种的特征,使之神态气韵可以在细微的变化中纤毫毕现地留在纸上,最终目标是确保物种能被准确鉴定出来。
二是看画的感受也很不一样。当年的画纸质量没有现在好,很薄,墨留在上面都是浸透纸背的,画到精准就更不容易了。经过近百年的岁月,纸都已经泛黄了,纸边的纤维都有点松散起毛了,颜色也是有点暗淡了,要么装裱在镜框里,要么放在玻璃展柜里,就那么静静的在那里,想到当年的植物所工作人员就是如孙英宝老师说的那样,对着标本或者植株,耐心地,一点点地画,心里就肃然起敬。这或许就是工匠精神吧。
看画时不时听到小孩的欢笑声由远及近,然后戛然而止,是大人和孩子进来了。然后又会听到此起彼伏的“好美啊!”“画得好好啊!”或者幼儿园孩子的声音:“是萝卜!”“是丝瓜!”也会有大人的惊叹:“这个标本做得真好!”“原来做生物学家也要先画画。”还有他们的相互交流:“好难得看到,还好来了。”或者大人引导孩子以后想画得这么好那现在就要坚持画画。也有一些有趣的误会,每个首先看到小花黄堇标本的人,发现它是罂粟科的后,都会贼兮兮的喊同伴来看,然后同伴又都会很不屑的表示不认识也不想认识。按捺住强行科普的冲动,暗赞我国的禁毒教育做得还是不错的。
来之前和自然博物馆的陈老师约好了,看完展意犹未尽地出来,陈老师已经来接我了,然后我们愉快地交谈了两小时,并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重庆缙云山维管植物原色图谱》,陈老师是这本书的主编。
认识陈老师是个偶然又曲折的故事,年初我第一次去爬了物种宝库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后拍回来一堆不认识的植物,查都下不了手,在“银河生物鉴定群”(一个神奇的活跃的年轻博物高手们聚集的群)里请教,一个群友给我推荐了在西南大学读研的研究缙云山物种的行家缙云野老熊老师。他给我N多指点后和分类知识科普之后,还顺手甩了一本缙云山植物志给我。啊!这简直是来自大佬的投喂啊,不能辜负,于是就去了好几次缙云山,拍了不少照片。熊老师当时参与编撰《重庆缙云山维管植物原色图谱》,发现我有的照片质量还可以,问我愿不愿意提供一些给他们。那当然是一万个愿意啊,赶紧打包发过去了。而我刷缙云山的文字熊老师转发后也让陈老师看到了,就加了我微信。
这次见到这本书,才反应过来陈老师是主编。然后听他讲这本图谱从起心动念到构思到整理资料出版,用了足足十八年。修改了原《缙云山植物志》上鉴定有误之处,采用了最新的分类方法重新调整了物种的分类,保留了物种的曾用名和俗名土名等,收录了大量原生物种和新发物种。
我仔细看了,这本书凝结了历代科学工作者的积累,文字简洁易懂,配图直观,是一本非常好的集专业性和科普性一体的书。正爱不释手,陈老师说:“这本就送你了。”又惊又喜紧紧抱着生怕一会儿陈老师反悔了,也不太敢相信,毕竟最后只用了一张我提供的照片而已,而且我都认不出来哪张是我拍的了。陈老师很开心,难得有喜欢的人,这本书本来就是为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而出的。哈哈哈,这真的是一份宝贵的新年礼物了,第一本印有我名字的正式出版读物,虽然我就是个照片提供志愿者,也觉得非常荣幸。
讲真,我是能理解这样一本正式的专业的图谱类书籍能出版有多不容易。我带去了在良渚自然学堂时我们出的良渚二十四节气物候地图,陈老师看了也十分赞赏。但我深刻明白它的形成过程有多不容易,从吴雯老师筹款二十四节气活动开始构思,到我加入执行项目,然后新的老师、同事、志愿者和新的项目加入,还有各方支持,汇集了大家的心血,才有一本不算尽善尽美的小册子。别的不说,光我拍照收集资料这一项任务,就让我从最开始欢天喜地去,到后面诸事缠身后全靠责任感在支撑了。所以抱着眼前这本厚厚的图谱,我心里真的是百感交集。
陈老师是自然博物馆的专家老师,对自然教育的研究也侧重在自然科普方面。陈老师对自然科普的理解很深,感慨于公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总在想办法让丰富的自然知识和情感能够让普通公众理解和感知。因为物种保护法重新修订了,所以他有许多想法,比如筹办本土保护植物科普展等。我被他的对科普工作和对自然环境保护的热情深深感染,我所知道的教育学原理和体验式环境教育理念也让我们交流起来更为顺畅,两个小时一转眼就过了。这次交流整合了我关于自然科普许多细碎的理解,受益匪浅。得知陈老师会经常上山去,赶紧请他下次带上我一起,陈老师答应啦!
这次去自然博物馆真的是满载而归,够消化好久了。抱着宝贵的新年礼物快乐地回家,仔仔细细读过之后,更喜欢缙云山了。物种宝库,年后见啦。
关于缙云山还有这些:
阅读更多请点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系列丨身边的自然系列丨读书如行路系列丨视频系列丨猫咪张念九的专栏丨过日子系列丨尘世间系列丨在自然里玩系列丨浮生偷闲系列丨游学记系列
慢 慢 写
微信号
nuonuo_1125
怕什么真理无穷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