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圆梦小康——北京市政协委员李京一为您讲述光伏“照亮”脱贫路的故事
点击蓝字
2020
关注我们
08
光伏“照亮”脱贫路的故事
北京市政协委员 华北电力设计院发电部副总工程师
李京一
大家好,我是北京市政协委员李京一,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扶贫故事是“光伏‘照亮’脱贫路”。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平坊乡于营村村民孙国忠老两口儿说,“感谢村里的光伏项目,让我们脱了贫。”孙国忠夫妻俩都身患残疾,丧失劳动力的一家人始终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活会因为一个项目而改变。
孙国忠家墙上贴着《精准脱贫结对帮扶连心卡》,上面显示,2018年孙国忠老两口儿总收入15145.94元,其中来自县级光伏受益以及合作建光伏受益就有4200元。这是2018年落地的60兆瓦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带来的红利。
从滦平县城出发,开车到于营村只需要十几分钟。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于营村却长期成为“发展盲区”:离县城虽近,但自身没有任何产业,无法形成发展链条,多数村民的营生仅靠着家中的几亩玉米地,正因为此,于营村成了平坊乡的贫困村之一。贫困户的困境亟待解决,于营村的状况亟待改变。发展产业,成为帮助村民脱贫的关键。北京市的对口扶贫,恰好为他们带来了这样的机会。
2016年11月,北京中科新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滦平县国有控股平台公司瑞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按照9:1的出资比例,共同成立了滦平晶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施60兆瓦光伏扶贫发电项目——这既是一个产业扶贫项目,也是地方精准扶贫攻坚工程。于营村紧紧抓住机会,引进了这一项目。项目承诺通过土地流转、庭院卫生奖补、合作建光伏等多种形式,辐射带动包括于营村在内的全县2000户建档立卡户稳定增收。
于营村村后的山场建起了光伏电站,迅速改变了村子的状况,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2018年6月30日,项目并网发电,当年便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实现收益。受益的不只是于营村,按照计划,60兆瓦光伏扶贫发电项目,每30千瓦可带动一户贫困户,可带动2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每年可获得扶贫资金3000元,共计600万元。2018、2019年扶贫资金1200万元,已经支付至滦平县扶贫办,并发放到贫困户手里。今后每年,项目将按照滦平县政府要求支付扶贫资金,持续扶贫20年,累计支付扶贫资金将达到1.2亿元。
位于京冀蒙三地交界处的滦平县素有“北京北大门”之称,它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环首都重点贫困县之一。数字显示,2017年经过河北省组织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后,全县还有贫困人口3.1万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滦平县委常委、农工委书记王建文曾经表示,“破解之道就是建立一条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把贫困户紧紧地绑在产业链条上,让他们能真正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
围绕光伏产业扶贫项目,结合滦平县的实际情况,滦平晶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还实现了“一地生四金”的产业扶贫模式: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企业得股金、务工就业得薪金、发展产业得现金。
于营村8组社员康瑞芝,20多年前,其家属因为脑血栓丧失劳动能力,养活一家人的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康瑞芝原本借钱买了个板车在滦平卖水果,一个月平均收入能有2000块。而现如今,她回到村里,在光伏电站上班,负责大家一日三餐的伙食,一个月能挣3000块。目前于营村超过200人次在滦平晶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务工,人均月增收3000多元。
2017年以来,滦平共获得北京市帮扶资金超1.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1个,直接带动、惠及滦平当地3万贫困人口。2018年,滦平县通过河北省贫困退出考核验收,2019年5月,河北省政府正式公布滦平退出贫困县。
北京政协
近期要闻
● 识别二维码 关注北京政协 ●
聚焦北京政协工作|反映委员真知灼见|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尽在“北京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