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火红的年代》幕后故事 康泰遗憾错失赵四海 孙永平施计救于洋
▲
如今,只要大家一说起《火红的年代》这部电影,我的眼前,就会立刻浮现出于洋的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以及他的那张如钢铁一般坚毅的脸庞。
还有他在片中的那一大段慷慨激昂的独白,我想,也一定深深地印刻在了无数影迷的心中了吧?
是的,仅凭这段独白,于洋就足以能够在1974年的中国大银幕上,直接“封神”,成为“最佳男演员”的不二人选了。
1974年春节,《火红的年代》上映后,曾引起过极大的轰动。
这其中当然有当时的故事片太过稀少的缘故。但也与影片所传递的正能量,以及它所表达的“自力更生”的主题,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于洋那充满激情的表演,也是大家所喜爱这部电影的重要原因。
时隔50年,仍有无数影迷,对它津津乐道。回忆起这部影片的经典桥段,那也是滔滔不绝。
那么,大家可知道当年这部电影是如何诞生的?男主角赵四海的扮演者,为何会从康泰,换成了于洋?另外,影片的两位导演傅超武和孙永平,为了拍好这部影片,究竟承担了怎样的风险?
今天,且听雅清,一一揭秘。
一、
1974年春节,一部《火红的年代》,算是为上影厂,开了个好头。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时其他的电影厂,在恢复了故事片的拍摄之后,都纷纷一马当先地干了起来,比如长影厂一连拿出了《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等好几部影片,北影厂也拍出了《南征北战》(重拍版)等电影,八一厂也紧随其后拍出了《闪闪的红星》这样的优质作品。
却唯独上影厂,似乎显得行动有些滞后。
这当然与当时上影厂大部分影人,都被集中安排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有直接的关系。
毕竟在特殊年月,上影厂算是“重灾区”,从二三十年代走过来的影人人数,实在是太过了。
但当兄弟厂都纷纷出成绩的时候,上影厂当然也不甘落后。
这不早在1972年,上影厂就已经拟定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拍摄一组表现“工农兵”生活的影片。
他们首先选中了上海儿童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剧本《钢铁洪流》,准备将其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
这个本子的基础很好,立意也不错,讲述的是钢铁工人赵四海,在党委书记王坚的支持下,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道路,经过种种磨难的考验,最终炼成了特殊钢材“争气钢”的故事。
这个剧的主人翁,是名工人,也与当时的银幕要求,极其吻合。
但是这件事情,交给谁来做,比较稳妥呢?大家一致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孙永平。
孙永平,16岁参军,19岁随部队进入上影厂,根红苗正。他曾在一系列经典老电影中出演过“小字辈”的角色,如《渡江侦察记》中的小马、《南岛风云》中的小杨、《老兵新传》中的小东子、《金沙江畔》中的唐小苗等,全都那么栩栩如生。
但孙永平60年代尝试做了导演,并显示出了一定的艺术才华。所以上影厂的领导们经过研究认为,由孙永平担任编导,一定能够不负众望。
那时候讲究“开门办学”,也就是请各行各业的人,直接参与到电影的创作中。《钢铁洪流》就是这样。除了孙永平等一些专业人员之外,他们还请工厂的领导、工人以及冶金方面的专家等人,参与了剧本的讨论,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钢铁洪流》的电影剧本,于1973年的初夏出炉了。
当时观众可看的电影实在太少了,于是领导们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在国庆期间,与观众见面。
在导演的人选上,上影厂决定由执导过《前来信》、《鸡毛飞上天》、《金沙江畔》等电影的傅超武,和孙永平联合执导。如此一来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两方面,都会更有把握。
创作团队组建好之后,接下来就是选演员。
但演员的定夺,却令两位导演大费周章。
二、
那时候选演员,可不像现在,想用谁就用谁。首先要出身好,其次要没有“历史问题”,再其次要演技过关。所以首先就把赵丹给排除掉了,那时他还属于被“监管”的对象,不许“乱说乱动”呢。
不过我觉得剧中男主角赵四海,还真挺适合赵丹的。
结果,选来选去,他们选中了康泰。
康泰是赵丹的学生,各方面条件都很出色,尤其是表演,充满激情,而且形象也很英俊。傅超武几乎已经联想到,康泰用激情飞扬的声音,朗诵剧中那一大段“独白”的样子了。
但还是有人觉得康泰太“文气”,演知识分子可以,但演“工人”,就有些缺乏“劳动者”的气质了。
无奈之下,只好另选他人。
傅超武和孙永平陆陆续续跑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演员,但要么形象不过关,要么表演没灵气。这很令两人有些沮丧。
有一天,孙永平突然说,要不然咱们请外厂的演员来试试看?
一句话提醒了傅超武,他的脑海中,立刻就闪现出了一个人影。
他就是北影厂的于洋。
为什么会是于洋?
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于洋演技好,演啥像啥,而且表演充满激情。《英雄虎胆》中的曾泰、《水上春秋》中的华小虎、《暴风骤雨》中的肖队长,演得多好?
另一个原因,便是前不久,傅超武还有在北京见过于洋一面。那时于洋还在接受劳动锻炼。只见他穿着厚重的棉袄,手握铁锨干得十分起劲。一个“战天斗地”的劳动者的形象,赫然眼前。
所以傅超武觉得,选择于洋出演赵四海,一点问题都没有。
孙永平听了傅超武的想法后,也非常赞同。而且他跟于洋更熟。两人还同为山东黄县的老乡。他说,如果选择于洋,这部电影就成功一半了。
但问题是,如何才能请到于洋?
因为于洋当时也处于被“监督”的阶段,要选他,第一上影厂不一定能同意,第二北影厂也不一定会放人。
孙永平对傅超武说,你不用急,我来想办法。
他所想到的办法就是“众擎易举”。
孙永平来到了北京,但他没有直接去找于洋,而是先找了自己相熟的两位导演谢铁骊和钱江。
为什么孙永平会先找这两个人呢?因为他们俩,当时拍出了一系列出色的“样板戏电影”,正是电影厂的“红人”,说出话来,很有分量。
孙永平从两位导演处,得知了于洋最近的情况。原来这时的于洋,因为在劳动中表现比较好,所以还升了“官”,负责干校的后勤工作。孙永平心想,这不正好吗?刚好给自己借人,提供了理由。
孙永平希望自己到北影厂领导那里去借人的时候,谢铁骊和钱江都能够在场,有人助阵,他的心里就更有底。
大家别看孙永平在电影里,通常扮演一些“乳臭未干”的“小战士”,但真要办起事儿来,他却显得格外老练和沉稳。
果然孙永平去北影厂借人的时候,谢铁骊和钱江也都在。他向领导说出了自己想借于洋的请求,并着重强调“《钢铁洪流》这部电影,上级非常重视,选了好些演员,都认为只有于洋最合适,这也算是政治任务。”
北影厂的领导原本并不想借,但听孙永平这么说,也无话可讲,便征求谢铁骊和钱江两位导演“你们看怎么样呀?”谢铁骊和钱江都异口同声地称这是好事情,电影拍好了,北影厂的脸上也有光。
领导这才勉强同意。
孙永平拿到“借调函”,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于洋家,这次见到了于洋的妻子杨静,但没见到于洋。他就对杨静说“赶快通知于洋,马上赶往上海,越快越好,以免夜长梦多”。
于是没几天,于洋就风尘仆仆地从北京赶到了上海。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就算于洋已经出现在了摄制组,可是能否让他演赵四海,却依然存在不同意见。
有的领导,还在不断地向傅超武和孙永平推荐演员。
这让于洋备受打击。但他心里,对自己专业,还是充满了信心。他心想,一切还是在“戏”上见吧。
所以来到上海没多久,他就提出进入工厂体验生活。他用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和钢铁厂的工人兄弟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受到了炼钢炉旁,那热火朝天的干劲。没过多久,他不仅熟悉了各工种,而且从内到外,都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改变。再站到镜头前,他的心里,就更加有底气了。
这时傅超武和孙永平都觉得,赵四海这个角色,非于洋莫属了。
但仍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于洋是文艺黑线下的22大明星之一”,不能让这样的人继续“占领”大银幕,更不能让他演一号人物“大英雄”。这时傅超武据理力争,讲出了于洋在北影厂已经被落实政策的实情。后来见还是有人不服气,孙永平就搬出了一个更大的“人物”来。
当时上海市的领导也很关心《钢铁洪流》的拍摄进程。于是孙永平就以“汇报工作”的名义,找到了市里的领导,对他说“我们的演员已经定了(其实还没定),就选于洋来演赵四海。”领导一看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哪有不同意的道理,于是就点头道“于洋很好,他很适合这个角色。”
孙永平要的,就是领导的这句话。
“大人物”都发话了,下面的人还能说什么?
可有的演员因为没演成男主角,还是不服气,于是就采用了当时非常流行的一方法,贴大字报,称“有的演员,拍过大毒草,现在还不思悔改,妄图卷土重来。”这无疑是直接向于洋发起了“炮轰”。于洋有些胆战心惊,就找到孙永平说,要不我还是回去吧。孙永平讲,你放心,这事儿我来处理。
他稍一琢磨,便计上心头。
他转身就去找了“专管大字报”的人,对他们说:大字报我看了,你们就是针对我的,因为演员是我找的,但最后定夺是上级领导定夺的。你们这是对领导有意见吗?没意见的话,最好赶紧把大字报给盖上。
说完,他人就走了。但第二天,他发现所有的大字报都给盖上了。把他笑得不行。
孙永平所做的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挽救”了于洋的艺术生命。所以他一生都非常感谢孙永平。
于洋在《红火的年代》中的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尤其是“炉前回忆”那场戏,他演得是那样的酣畅淋漓。而那长达8分钟的独白,更是演绎得声情并茂,跌宕起伏,时而如涓涓细流,时而又如火山爆发。着实令人赞叹不已。
记得拍摄这场戏时,许多演员都前来观摩。很多人最初对于洋是不服气的。但在现场看过他的表演之后,却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连一些曾经对于洋产生过误会的演员,也悄悄地对于洋伸出大拇指来。
可大家有所不知的是,为了演好这场戏,于洋几乎使出了自己所有的看家本领。他一整天的时间,都没吃饭,始终沉浸在人物的情绪里。
而也正是从《火红的年代》开始,于洋又迎来了自己艺术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他又接连主演了《第二个春天》、《万里征途》等电影,全都是妥妥的男一号。
而男主角定了之后,那剩下的演员班子就好搭了。
上影厂多的是陆续从“五七干校”返厂的好演员,他们几乎各个久经沙场,演技精湛,拿起来就能用。于是温锡莹扮演厂长白显舟、高博扮演谭工程师、中叔皇扮演海军军官、沙莉扮演赵母、李玲君扮演刘大姐、张雁扮演应家培。
另外,青年演员刘子枫、梅兆华、洪兆森、张金玲等也都有份出演角色,还外请了西影厂的郑大年,在剧中饰演党委书记王坚。
这个演出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而也正是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钢铁洪流》在改名为《火红的年代》上映后,才能获得观众们的普遍认可。特别是演到“炉前回忆”那一段时,很多观众都情不自禁地眼含热泪。
三、
那么时隔50年之后,大家是否依然对影片中的经典桥段记忆犹新呢?
而影片中的主创人员,如今都有怎样的变化呢?
扮演王坚的郑大年,他原本是西影厂演员,曾在银幕上成功塑造过一系列的干部形象,所以又有“银幕干部专业户”的美誉。拍完《红火的年代》后,他又在《开山的人》中饰演过周政委。然后做起了副导演,曾参与执导《山道弯弯》等电影。2016年12月6日因病离世,享年83岁。
扮演白显舟的温锡莹,影迷非常喜爱的老戏骨。他在《万紫千红总是春》中所扮演的刘根发,在《鄂尔多斯风暴》中所扮演的乌力记,在《年青的一代》中所扮演的林坚,和在《庐山恋》中所扮演的耿峰等角色,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008年12月14日,温锡莹去世,享年88岁。
扮演赵母的沙莉,她是昔日上影厂的又一位硕果累累的老艺术家,我们所熟悉的银幕角色有《战斗的山村》中的陈秀梅、《万紫千红总是春》中的蔡桂贞、《年青的一代》中的肖奶奶等,青衣和老旦都能胜任。2009年1月25日她在上海病逝,享年85岁。
扮演谭工程师的高博,演啥像啥的好演员,《林则徐》中的邝东山、《早春二月》中的陶慕侃、《红日》中的丁政委、《好事多磨》中的刘政委、《流亡大学》中的古湘平等,全都那么性格鲜明。他1992年4月16日因病离世,享年74岁。
扮演海军军官的中叔皇,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曾在《渡江侦察记》、《长虹号起义》、《地下航线》、《红日》、《独立大队》、《兵临城下》等影片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男性魅力。他后来成为了导演,参与执导了《白莲花》、《飞来的女婿》、《月亮湾的风波》等电影。
而应家培这个角色呢,被设计成了影片中唯一的反派。他的扮演者是金鸡奖影帝获得者张雁。这位气质憨厚的老艺术家,戏路之宽令人咂舌。既能将“坏人”演得入木三分,又能将“农民”演得神形兼备。他后来成为北影厂演员,1997年11月4日因病去世,享年79岁。
扮演陈友根的刘子枫,后来又演了《黑炮事件》、《启明星》、《求求你,表扬我》、《天狗》、《楚汉传奇》等影视剧。他是第6届金鸡奖影帝称号的获得者。2022年5月7日因病离世,享年83岁。
除了以上7位已经去世的老演员之外,目前参演《红火的年代》仍健在的演员有于洋、娄际成、李玲君、梅兆华、张金玲等。
娄际成在片中扮演的是老田师傅,他是来自上海青艺的演员,拥有丰富的表演经验。之后又出演《杜十娘》(饰孙富)、《唐明皇》(饰李林甫)、《汉武大帝》(饰刘安)等众多影视剧,如今90岁。他是著名导演娄烨的父亲。
李玲君就是曾在《渡江侦察记》中和孙道临做搭档出演刘四姐的那位女演员。她此后以出演母亲或奶奶的角色为主。她于90年代息影,如今93岁,近况不详。
梅兆华原本是来自天津人艺的一位演员,演完《红火的年代》后没多久,便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78班。后来还有在《万里征途》、《顾此失彼》、《大海在呼唤》等电影中出演过角色。
而张金玲呢,当时刚被上影厂选中,准备在《渡江侦察记》(重拍版)中出演刘四姐,所以临时拉来出现在影片结尾的部分,担任群众演员。由此,新旧两版“刘四姐”也就有了同时出现在一部影片中的机会。张金玲后来成为了红极一时的大明星,还是“北影三花”之一,和刘晓庆、李秀明齐名。如今她也早已息影,73岁的她已成画家。
大家最难忘的,还是扮演赵四海的于洋吧?他后来成为了导演,所执导的《戴手铐的旅客》、《大海在召唤》等电影,同样深受影迷的喜爱。如今老爷子94岁,身体很好。难得的是,他的妻子杨静95岁了,两人恩爱了大半个世纪,始终不离不弃。
还有执导该影片的两位导演傅超武和孙永平,也都离世了。但却把《蓝光闪过之后》、《白莲花》等电影,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此刻,当我们再次说起这部《火红的年代》时,不知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呢?欢迎朋友们,通过留言区,与更多网友,进行互动。我是雅清,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咱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本文由DJ雅清原创,未经允许请勿抄袭!违者必究!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52位女明星少女照曝光 王文娟清丽 刘晓庆纯真 李秀明质朴 何赛飞娇媚
《舞台姐妹》60年,女主演曹银娣近况如何?84岁老太太三观太正了
随着孙正阳离世,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主演,仅剩3位健在,他们近况如何?
这十位天才女演员 个个绝代芳华 却全都英年早逝 怎不令人怀念和痛惜
又一版《红色娘子军》曝光,男主角比王心刚还帅?女主角比薛菁华漂亮?
67年前的“毒草电影”,三次修改,两度被禁,幕后故事远比电影更耐人寻味
他拍的电影 捧红无数大明星 没想到他已去世19年 晚年曾饱受病痛折磨
他创作的歌 捧红了多少歌唱家?没想到他已去世27年了 女儿如今72岁
郭允泰:我们欣赏的好演员 性情中人 一生光明磊落 也一生吃尽苦头
昔日貌美女星 颜值不输王晓棠 王心刚老搭档 只演两部电影 71岁便去世
李炎和王心刚:割舍不断的战友情,如今一个91岁,一个已去世26年
《艳阳天》一波三折拍了七年 男主角原定庞学勤 为何换成张连文?
记得《保密局的枪声》中老三扮演者吗?帅气男星如今82岁近况如何
70年前的银幕女神 拍戏不多昙花一现 但清水出芙蓉的模样 真好看
两位大明星,用15张照片,告诉所有年轻人: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好不好看,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