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什么病,就吃什么水果!一种水果治一种病,比吃药还管用~
水果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是我们常吃的食物。当身体出现状况的时候,很多水果就能帮助我们对抗这些疾病。
生什么病就吃什么水果,一种水果治一种病,这份“水果治病大全”送给你,建议收藏!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吃75克苹果干的妇女,一年后总胆固醇水平会降低14%,“坏胆固醇”降低23%,而“好胆固醇”能提高4%。
美国注册营养师杰西卡·夏皮罗博士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苹果肉中的果胶,犹如一把“天然牙刷”,可以清除血管中的胆固醇。
香蕉中所含有的膳食纤维、钾元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6协同工作,能确保心脏处于最优的工作状态。
火龙果的果肉中有很多黑色籽粒,这些水果籽大多是纤维类,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它们会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道内容物更快地排出体外。吃火龙果有助于润肠通便,常有便秘问题的人很适合吃火龙果。
此外,常吃火龙果还能抗衰老、预防脑细胞变性,抑制痴呆症发生;美白皮肤、养颜;减肥、预防大肠、预防大肠癌发生等。
龙眼肉既补心脾,又益气血,甘甜平和,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适用于心脾两虚证及气血两虚证患者。
龙眼还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甘蔗有着“天然复脉汤”、“补血果”等美誉,能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皮色深紫近黑的甘蔗,性质温和滋补,能充饥、止咳、健胃,补充体力,但喉痛热盛者不要吃。
此外,甘蔗糖分高,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及血脂高的人,要谨慎食用。
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梨确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急性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现咽喉干、痒、痛、音哑、痰稠、便秘、 尿赤均有良效。
梨又有降低血压和养阴清热的效果,所以高血压、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处。
高级营养师胡旭明表示,桃子的含铁量较高,能够补血,是缺铁性贫血者的理想辅助食物。提醒:桃是温性水果,有上火症状的人,要少吃;多病体虚的病人以及胃肠功能太弱的人,也不宜多吃,会增加胃肠负担。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常吃桃助降压。而日本细胞生物学副教授宇都宫洋则表示,桃子中富含的多酚等物质,可能直接影响激素的分泌和活性,从而起到降低血压,保护心脑血管的效果。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吃草莓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管炎症危险。草莓中还含有有益心脏健康的叶酸。多项研究发现,体内叶酸水平低的人得致命冠心病危险会增加。
柚子清甜爽口略带苦味,深受人们青睐。中医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凉,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
另外,柚子皮更含有柚皮甙和芦丁等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对脑血栓和中风等 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近期研究发现,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对预防感冒非常有效,而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
中医认为,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之功效。建议整瓣连白络一起吃,可滋润喉咙,效果更好。
榴莲是热性水果,食用后可以起到活血散寒、缓解经痛的作用,特别适合体寒痛经怕冷的女性吃。同时,榴莲的热性可以改善腹部寒凉的情况,促进体温上升,对寒性体质的朋友非常有帮助。
榴莲被称为”水果之王“,还能够健脾补气,补肾壮阳,温暖身体,属滋补有益的水果。一般健康人都可食用。病后及妇女产后可用之来补养身体。
芒果中的膳食纤维和果胶含量高,它们有助于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
芒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有助清除消化道内的废物和毒物,从而有益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保护消化系统。此外,芒果中还富含钾,缺钾会引起体液失衡,并且导致便秘。
美国《老年医学:生物学》杂志刊登密歇根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吃葡萄(包括葡萄干)可以降低高血压。原因是,葡萄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压功效。
现代医学则证明,葡萄中所含的多酚类物质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地调整肝脏细胞的功能。葡萄中的果酸还能帮助消化、增加食欲,防止肝炎后脂肪肝的发生。
西瓜是很好的降温“凉”方,也是中医的天然退烧药。台湾知名老中医陈旺全说,如果他觉得自己额头有点发热,就会赶紧喝杯西瓜汁,西瓜利尿,很快就能把体温降下来。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表示,清甜多汁的西瓜不但清热解暑,还有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效。
大枣对身体有很多补益作用,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红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而红枣最大的效用是补血,也就是补充气血亏损。
血气虚者情绪波动也较大,容易处于焦虑、烦躁等状态,自身也往往因此而失眠,而失眠又会加重血虚,如此恶性循环不断进行下去,最后身体不堪重负。此时,我们就能通过使用红枣来进行安神调理。
当我们身体欠佳的时候,更应该对症吃些水果。生什么病就吃什么水果,这一份“水果治病大全”,很全很实用,送给你,建议收藏!你也发给身边的朋友,让大家受益吧!
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来源:"养身参考(ID:ysck00)"综合自科技日报、大河健康报、家庭医生在线,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