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初入曾幕,曾国藩就凭这个字根治了他睡懒觉的恶习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
李鸿章初入曾幕
李鸿章的父亲,叫李文安,跟曾国藩是同年。咸丰三年(1853),曾国藩在练湘军,要往江西去,李文安就修了一封书给曾国藩,说把儿子李鸿章放到你身边,他在合肥这边也搞了一阵团练,有一点经验,但是还是要到你身边去历练一下。当然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在湖南做一个小官,曾国藩也把李瀚章奏调到自己的军营中,让他负责营务处。就这样,李鸿章从家乡合肥到了曾国藩军中。
李鸿章比曾国藩小十二岁,可以说差了一辈,叫一声曾叔叔是没问题的。按道理,在传统中国士大夫阶层,年纪就差十几岁,双方应该没有什么代沟,因为大家接受的教育几乎是一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比较趋同。可是李鸿章和曾国藩就有一个代沟,这个代沟就是起早床问题。那个时候的李鸿章,跟他未来的一个政治上的对手张之洞有些相似,起居无节,饮食无常,不爱起早床,反正就是每天生活没有太多的规律,才能大的人可能都这样。曾国藩不一样,从小就受家里的训导,自己三十岁以后就立志,一生都要早起,未明即起,起来以后就吃饭,吃完饭以后就赶紧开始处理各种事情。以前在北京就是读书,后来做官就是看公文、上班,现在在军中,就要处理军务。
曾国藩不仅自己这样,他对自己的朋友、手下,都有这个要求。朋友还好一点,只能劝说,说你早起对身体好,长寿,办事的效率也会提高。对手下,将领、幕僚,那就不是介绍早起经验,而是要求都跟自己一块,每天早上大家一块吃饭,一大桌吃饭。他是统帅,他要每天早上坐在一起吃饭,大家也不能让他在那等,于是大家都得起床。对这个,有怨言的人很多,他的朋友他的幕客,特别是幕府里面,都有怨言。将领好一点,因为将领习惯了早起练操,要检查军营什么的。主要是这帮幕府里面的人不习惯,李鸿章尤其不习惯。那不习惯怎么办呢?就找借口,要不就是打更的梆子没听见啦,要不就是头疼啦,要不就是前一夜写草稿做公文,做得太晚了太累了。反正要找理由不去吃那顿早饭,理由只有那么几个,翻来覆去总是找,找着找着,曾国藩听着也怒了。
有一天,先来一个亲兵,又叫李鸿章起床去吃饭。李鸿章说不行,今天头疼,太疼了起不了。不一会就来了亲兵营的营官,这就是叫你起床的人级别提高了,也就表示曾国藩对你重视程度也提高了,说大帅有令,今天务必一起吃早饭。这就没办法了,李鸿章只好披衣踉跄前往,人都没睡醒呢。一看满营文武,端坐在饭桌边,饭都备好了,菜也上了,但大家都没有吃。等他一来,曾国藩就看他一眼,一言不发,端起碗就吃,也不说话。大家一看曾国藩吃了,也就一起吃,吃的过程中也没人出声。李鸿章也不知道为什么,怎么会这样,没办法,先跟着大家一块吃呗,早上又不喝酒,吃那点饭也应该很快。曾国藩吃完之后,把碗筷一放,就对李鸿章说了一句话,他说少荃啊——少荃是李鸿章的号——你既然到我营中,拜我为师,那么我就要告诉你,我这里的规矩,只有一个字,就是“诚”。说完拂袖而去。
李鸿章在那饭桌边,坐了半天。几十年后,他跟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两人见面,就把这段故事讲给曾国藩的孙女婿听。讲完之后,他说,自那以后,我便习以为常,慢慢地也就觉得没有什么苦头,早起而已嘛。所以我后来自己办事,也能早起,身边的人反而也有不太适应的,我自己觉得这个早起,一生受益不浅。这是他对这一段早起的事情的一个评价,也就是说两人之间,初见面有代沟,但是这个代沟填平了。以后他对曾国藩很尊敬,曾国藩也爱惜他是个人才。军中有一句话呢,“李广才气无双”,这个“李广”就是指的李鸿章。
END
本文摘自《湘军崛起》
作者谭伯牛,岳麓书社出版
推荐阅读
《湘军崛起》
作 者:谭伯牛
定 价:¥68.00
作
者
简
介
谭伯牛,知名近代史学者,致力于研究清史,尤长于太平天国史、湘军史及曾国藩研究。先后出版《战天京》《天下残局》《湘军崛起》《盛世偏多文字狱》等作品。
内
容
简
介
晚清乱世,一群湖南人趁时而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成就“同光中兴”,虽未能改变历史走向,却上演了中国保守主义的完美谢幕。一群非常之人,领一支非常之军,经历非常之苦,成就非常事业。这,就是湘军崛起的故事。
本书以军事进程的开展为叙述线索,以主要人物为叙述焦点,虽然是讲故事,但处处显露出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本书提出并解答了一些湘军史上绕不开的问题,附加详细考证,将真相一一揭示。本书史料扎实、见解独到、议论平实,时而有令人耳目一新之处。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关注一个呗!
(长按识别左方二维码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速度get限量签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