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三部佛经,点醒迷执人生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
本文为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坛经·心经·金刚经》前言
△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坛经·心经·金刚经》
岳麓书社出版
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灿烂的中国佛教文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民族新文化,理应对中国佛教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认真地加以发掘、继承和发扬光大。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它本身是由多种要素组合而成的。但不论是在何时何地流传的佛教,“佛”“法”“僧”三宝都是其最基本的三要素。佛,即觉悟了宇宙人生真谛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后来也泛指通过修行而觉悟的一切佛;法,即佛陀向人们宣说的各种教义教法,广义的佛法也包括后来发展起来的各种佛教义理;僧,即释迦牟尼所建立的僧团,后来泛指一切皈依佛门并继承、宣扬佛教教义的僧众。用佛教的话语来说,佛教就是由“佛”“法”“僧”三个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佛教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文化现象,它包括教义学说、清规戒律、仪轨制度、僧众组织、情感体验以及教主或神灵崇拜等多方面的内容。一般而言,在佛教的各种要素中,最为重要的,也是起着主要作用的,是它的信仰。但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丰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为了论证其解脱的理想及解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佛教展开了其富有哲理思辨的理论和学说,并相应地提供了一整套的解脱途径和修行方法。意蕴丰富的名相术语、细密繁琐的逻辑推理和高度思辨的哲学论证,构成了佛教的一大特色,也是其理论学说的重要特征。
佛教的理论学说,内涵十分丰富,佛门中号称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大致可归为教、理、行、果四大类。教,即指佛教的全部典籍,包括经、律、论三藏;理,是指佛典中所阐明的佛法之义理,既包括佛陀所宣说的种种教法,也包括佛弟子及后世宗师、历代学者对佛之教法的阐述;行,指依佛理而修行,包括各种解脱人生痛苦的途径和方法;果,即修行圆满所证得的涅槃解脱之果。“因教显理,依理而行,由行而果”可谓十分形象地描述了教、理、行、果相互联系的逻辑递进关系。
以上提到的经、律、论三藏,即佛教的典籍,既是佛法义理的经典依据,也是底蕴丰厚的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两汉之际,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大量的佛典也先后译介至中国。魏晋以后,在佛典继续大量译出的同时,中国佛教学者也开始著述发挥佛教义理。到隋唐时,中国化佛教宗派相继建立,中国佛教思想家的理论创造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成果。在众多的佛教典籍中,《金刚经》《心经》和《坛经》,都是中国佛教史上尤其是唐代之后最为流行的佛教经典,对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金刚经》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也称《金刚般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一卷,属于《大般若经》的第九会。异译本主要有北魏菩提流支和南朝真谛的同名译本、唐玄奘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义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等。此经“也可看成是般若的一个略本,因为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它都有了”。它主要通过佛陀与“解空第一”的弟子须菩提的问答来阐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般若性空的道理。其主旨在于破除人们的虚妄执著,强调世界万法皆虚幻不实,故对现实世界不应有任何执著或留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金刚经》虽然只有一卷,但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在汉地佛教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例如禅宗六祖惠能就对此经十分推崇,认为“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修般若波罗蜜行,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
《心经》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略称,一卷,仅二百多字,是般若类经典中最短的一部经,但它在中土的影响却很大,共有七种汉译本,其中以《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该译本一说为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一说译者不详)和唐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最为有名。《心经》原出于大部《般若经》中有关舍利子的各品,围绕着佛与舍利子关于般若的意义和功德等问题的问答而展开。全经文句简练,但被认为总摄般若之大义,《心经》之“心”即喻核心、纲要和精华,意谓该经为《般若经》之心要。《心经》主要论述了四谛、五蕴、十二因缘皆空的道理,强调“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特别强调以般若之智,度一切苦厄,得究竟涅槃。由于《心经》短小意深,易于诵持,故在汉藏地区都十分流行。唐代以后为《心经》注疏的本子极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心经》在中国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近现代以来,又有贡嘎仁波切和霍韬晦等先后翻译过此经。
《坛经》是《六祖坛经》的简称,不同版本的《坛经》往往名称也不完全一样。此书主要记载了禅宗六祖惠能的言行说教。据《坛经》记载,六祖惠能在黄梅得法后回到南方,曾住曹溪宝林寺,后应韶州刺史韦璩等人的邀请,到韶州大梵寺说法。门人法海将其说法的内容记录下来,汇编成《坛经》一书。由于惠能的弟子视惠能如佛,惠能的法语犹如佛语,惠能在法坛上说法,因而称《六祖坛经》。“经”在佛教中本来专指佛的说法,中国僧人的著作被奉为经的,唯此一种。《坛经》成为惠能南宗的代表性著作。
《坛经》形成后,随着惠能的名声日起,禅宗南宗门下各禅系在修订补充《坛经》的过程中,进一步抬高惠能或加入了有利于自己一系的东西,再加上古代的印刷业不发达,经书的流传往往靠心记手抄,这就难免出现笔误。因此,《坛经》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众多的版本,现存主要的有敦煌本、惠昕本、契嵩本和宗宝本等。它们出现于不同的年代,各版本之间在字数上也有差异。唐代的敦煌写本全名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共一卷,约一万二千字,为现存最早的本子;北宋的惠昕本题为《六祖坛经》,共二卷十一门,一万四千字;契嵩本全称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一卷十品,二万余字;元代以来比较通行的宗宝本题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也是一卷十品,二万多字。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坛经》的内容也在日益增多。
《坛经》的版本很多,但大致都由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惠能自述生平,二是惠能讲法授戒说般若禅,三是惠能与弟子的问答等。前两部分的内容大体上是惠能在大梵寺讲法的记录,各本《坛经》的出入并不是很大,基本上反映了惠能出身贫苦、黄梅得法、南归传禅的生平事迹以及以空融有、直了心性、顿悟成佛的禅学思想和禅法特色。第三部分,即惠能平时与弟子的问答及临终嘱咐等,后出的本子在内容上增加了不少,但考之于禅宗史传中有关惠能弟子的记载,这部分内容基本上还是可信的。
各种版本的《坛经》虽然在文字及排版上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反映了惠能的思想,《坛经》及其流变是我们全面理解惠能思想及其流传的主要依据。惠能的思想大致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以空融有、空有相摄的心性理论;二是即心即佛、自在解脱的解脱论;三是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修行观。《坛经》奠定了南宗禅的主要理论基础。《坛经》的禅法思想,把佛性拉向了人们的当下人心,将累世修行缩短为刹那顿悟,为日后惠能南宗将禅修、悟境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提供了理论源泉。
如果说《坛经》奠定了惠能南宗独具一格的理论与禅行之原则,那么惠能门下众多弟子的努力,则将这种原则贯彻到了禅宗的宗教实践中去,并在实际的禅行生活中促进了禅宗的进一步中国化。在这个过程中,惠能思想中的现实性格得到了进一步落实,惠能南宗将其禅修融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使得讲求出世的佛教最终实实在在地立脚于小农经济这块现实的土地上,从而促成了“人间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惠能禅宗在惠能以后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流传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中国佛教宗派,而承载惠能基本思想的《坛经》所起到的理论力量及其积淀传承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关于《坛经》的注疏,历来很多。比较重要的有契嵩的《法宝坛经赞》一卷、天柱的《注法宝坛经海水一滴》五卷、袁宏道的《法宝坛经节录》、李贽的《六祖法宝坛经解》、亘璇的《法宝坛经要解》、益淳的《法宝坛经肯窾》五卷、青峦的《法宝坛经讲义》一卷、丁福保的《六祖法宝坛经笺注》一册、无著道忠的《六祖坛经生苔帚》三卷等。其中丁福保的《坛经笺注》因20世纪60年代有重刊本而流传较广。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则是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郭朋的《坛经校释》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杨曾文的《敦煌新本六祖坛经》。本人也在前些年推出了《〈坛经〉注评》(凤凰出版社2010年12月版)。除了各种汉文版《坛经》之外,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坛经》也已先后有多种外文版问世。
正如佛法的教、理、行、果是一个整体而密不可分一样,《金刚经》《心经》《坛经》看似三部不同的经典,其实也从不同的角度构成了一个整体。《心经》和《金刚经》是空宗经典,但其解释者和接受者后来注释《金刚经》《心经》时强调以有融空,而《坛经》的出现适逢这一潮流,以空融有,以空宗的般若空观,将晋宋以来流行的佛性妙有倾向日益融入人们当下的现实之心,从而实现了佛教发展的一大飞跃。这大概也是后来人们往往将此三部经典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和传播的深层原因吧。从对经典理解的难易程度而言,《坛经》《心经》《金刚经》是逐步递增的,因而本书的编排上也采用了这一顺序,这是便于读者的处理。
岳麓书社推出“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将此三经合为一册进行注、译、导读,这是现在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方向下,非常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好事。对此三经进行注、译、导读的作者丁小平博士,是我的学生,他曾经在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两年。他在对《金刚经》《心经》进行注、译、导读的时候,还对历史上一些高僧的著作进行了整理,选编了《金刚经注释集》(附有《心经》注释)共十四篇,五十五万多字,由此可见他为注解工作下的功夫,这也使得其立论大体都有所依据,书写比较严谨。对《坛经》进行注、译、导读的时候,因为此经在历史上的注释相对较少,所以有许多是他自己的理解和发挥。他在2012年曾经对近代胡适以来学术界有关六祖惠能和《坛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对他今天的注解显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我本人的学术研究中,《坛经》和六祖惠能的思想研究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现在见到丁小平博士的著作即将面世,深有随喜之感,故乐为之序。
洪修平
2016年5月22日于南京大学港龙园公寓
△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坛经·心经·金刚经》
岳麓书社出版
推荐阅读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坛经·心经·金刚经》
编 著:[唐]惠能 等
导读、注译:丁小平
定 价:¥29.00
《坛经》《心经》《金刚经》是中国最为流行的佛教经典,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中,《坛经》是中国僧人的著作中唯一被尊奉为经的作品,主要记载了禅宗六祖惠能的言行说教,奠定了禅宗的理论基础,使之成为流传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中国佛教宗派。《心经》《金刚经》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前者仅以二百六十余字,后者仅以一卷篇幅,便深入阐明般若性空等要旨,成为佛教史上的重要经典。
本书按从易到难的顺序,将这三部经典合刊为一册,并加以导读、注释和翻译,以便读者更好的读懂经典,理解佛教思想。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关注一个呗!
(长按识别左方二维码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坛经·心经·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