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熹、吕祖谦、周敦颐、程颢、张载……编著这本书的牛人太多了,现在看还来得及!

张京华 岳麓书社 2021-01-14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



如果将我国的历史比较直观地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段,则上古可以视为儒家的创兴时期,中古可以视为儒家的中兴时期。创兴时期有孔、曾、思、孟,中兴时期有周、程、张、朱。任何学说、思想、学派,要想长期发挥它不偏不倚的积极作用都是不容易的,需要适应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理学便是儒家在中古时期获得更新之后的一个新形态。在这次成功的更新之后,儒家思想学说便得以恢复其新鲜的活力,从而继续主导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社会在近古时期的发展历程,并且将社会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当然,儒家学说还有其更早的渊源,就是“二帝三王”的王官之学。创兴时期,孔子集大成,萃聚“二帝三王”的典籍,成为“六经”;中兴时期,朱子再次集大成,萃聚孔、曾、思、孟的著述,成为“四书”;而周、程、张、朱的著述,到了近古时期,流行极广,几于人手一册,这就是《近思录》。


所以,儒家学派就有“四书”是“六经”之阶梯、《近思录》是“四书”之阶梯的说法。也就是说,了解儒家思想学说,最为正宗的路径应当是从《近思录》上溯“四书”,再由“四书”上溯“六经”。


事实上,在宋元明清时期,《近思录》是影响最大、最广的入门性的学术书,不仅在中国如此,在古代朝鲜、日本、越南,尤其如此。


朱熹曾经对他的弟子们说:“《近思录》好看。‘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清代江永称,“凡义理根原,圣学体用,皆在此编。……盖孔、曾、思、孟而后,仅见此书”。四库馆臣称,“宋明诸儒若何氏基、薛氏瑄、罗氏钦顺,莫不服膺是书”“实为后来性理诸书之祖”。



孔、曾、思、孟的主要概念是“仁”,周、程、张、朱的主要概念是“理”。孔子多讲“仁”,而孟子多讲“义”,“义”是“仁”的一种体现,本质上仍然是“仁”。宋儒讲“理”,又讲“道”“性”“心”,讲“理”是强调天地万物具有共同的规律性,讲“道”是强调道统在人间的传承,讲“性”是确信人类具有向善的本质,讲“心”是强调自身的感知是一切学习的起点,因此只是侧重不同,并无实质之别,“道”“性”“心”仍然是“理”。


儒家是永远的儒家,只是各个阶段的形态展现有所不同。但大致上说,出于历史的因素,创兴时期的儒家具有更多的政治和制度的因素;时隔一千余年之后,世异事异,事异备变,中兴时期的儒家具有更多的抽象性和哲学性,因此也更加灵活,超越时空而具备普世价值。



《近思录》的编订是在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夏天,编订者是朱熹和吕祖谦。朱熹和吕祖谦相约,在福建建阳的寒泉坞相见,共读北宋五子之书。由于对内容早已稔熟于心,所以只用了十天时间,不仅全部条目基本选定,而且条列了卷次,写定了各卷标题。


编订之后,二人各有一篇《书〈近思录〉后》,又称《近思录后序》。


朱熹在《后序》中说:“淳熙乙未之夏,东莱吕伯恭来自东阳,过予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相与读周子、程子、张子之书,叹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而惧夫初学者不知所入也。因共掇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以为此编,总六百二十二条,分十四卷。”


从朱熹的话来看,他的《后序》应当也是同时写就的。但吕祖谦的《后序》题款写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是一年之后写定的。在书成以后,朱熹和吕祖谦二人为此还有信函往来,相互磋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晦庵集》中有乙未八月与祖谦一书,又有丙申与祖谦一书,戊戌与祖谦一书,皆商榷改定《近思录》”。《朱子语类》中提到,朱熹曾说:“《近思录》首卷难看。某所以与伯恭商量,教他做数语以载于后,正谓此也。”由此可以相信,《近思录》是朱、吕二人精思熟虑的作品。




《近思录》的作者和编纂者共有七人,即被称为北宋“五子”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和南宋的朱熹、吕祖谦。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后改敦颐。道州营道(今湖南永州道县)人。晚年爱庐山风景,傍溪筑室以居,取故乡“濂溪”命名,世称濂溪先生。历官洪州分宁县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郴州桂阳与南昌县令、合州判官、虔州通判、永州通判、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本路刑狱等,有治绩。为宋代理学鼻祖,从政之余传道授业,程颢、程颐均从之受业。博学力行,黄庭坚称其为人“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精于易学,发明太极之蕴,能“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朱熹盛赞周敦颐“《太极》之旨,周子立象于前,为说于后,互相发明,平正洞达,绝无毫发可疑”。史称“两汉而下……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然后道之大原出于天者,灼然而无疑焉”。后人称道周敦颐“濂溪之学,精悫深密”(蔡元定)。“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诸大儒辈出,圣学大昌。”(黄百家)“孔孟而后,千有余年,圣人之道不传。道非不传也,以无传道之人耳。汉四百年得一董子,唐三百年得一韩子,皆不足与传斯道。至宋周子出,而始续其统,后世无异词焉。”(贺瑞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周濂溪集》《周元公集》《周敦颐集》。


程颢(1032—1085),字伯淳,河南伊川(今河南伊川)人,程颐之兄,世称明道先生,或称大程子,与程颐并称“二程”,其学派被称为“洛学”。进士及第,历任鄠县、上元县主簿,晋城令,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太常丞,知扶沟县等职。《宋史·道学传》称他:“资性过人,充养有道,和粹之气,盎于面背,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遇事优为,虽当仓卒,不动声色。自十五六时,与弟颐闻汝南周敦颐论学,遂厌科举之习,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秦汉以来,未有臻斯理者。”著有《识仁篇》《定性书》《陈治法十事》等,后人合编为《程氏遗书》《二程全书》《二程集》。


程颐(1033—1107),字正叔,程颢之弟,世称伊川先生,或称小程子,与程颢并称“二程”。历官崇政殿说书、管勾西京国子监等职,为洛党领袖。自年十八上书阙下,游太学,后经近臣屡荐,入京侍讲经筵,党争起,窜涪州,移峡州,最后以宣义郎致仕。时人称其“有特立之操,出群之资,洞明经术,通古今治乱之要,有经世济物之才,非同拘儒曲士,徒有偏长,使在朝廷,必为国器”(吕公著)。“道德纯备学问渊博,有经天纬地之才,有制礼作乐之具,实天民之先觉,圣代之真儒。”(朱光庭)《宋史·道学传》称他:“于书无所不读。其学本于诚,以《大学》《语》《孟》《中庸》为标指,而达于‘六经’。动止语默,一以圣人为师,其不至乎圣人不止也。……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著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等,后人合编为《程氏遗书》《二程全书》《二程集》。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作“关学”。史称张载“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本跅弛豪纵士”,“又出入于佛老者累年。……精思力践,毅然以圣人之诣为必可至,三代之治为必可复。尝语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任之重如此”,“学古力行,为关中士人宗师”。朱熹称赞他“早悦孙吴,晚逃佛老,勇撤皋比,一变至道”。历官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著有《正蒙》《西铭》《东铭》《易说》等,后人合编为《张子全书》《张载集》。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谥康节。北宋著名理学家、易学家。祖先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先曾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故学者又称百源先生,其学派被称为“百源学派”。后隐居河南洛阳安乐窝,创立易学象数学派,屡授官不赴。史载邵雍在苏门山,“布裘疏食,躬爨养父之余,刻苦自励者有年”;“冬不炉,夏不扇,日不再食,夜不就席”;在洛阳,“蓬荜瓮牖,不蔽风雨,而怡然有以自乐,人莫能窥也”;“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任意所适”。评价说“周、程、张、邵,五子并时而生,又皆知交相好,聚奎之占,可谓奇验。而康节独以《图》《书》象数之学显”。程颢称之为“振古之豪杰”,又称之为“内圣外王之道”,朱熹称其“胸襟中这个学,能包括宇宙,始终古今”。著有《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先天图》《皇极经世》及《伊川击壤集》。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考亭、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侨居建阳武夷山。二程四传弟子、周敦颐五传弟子。进士及第,曾任泉州同安主簿、知南康军、秘阁修撰等职,“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在官之日虽浅,而政事可观。“所至兴学校,明教化,四方学者毕至。”史称朱熹“得程氏正传……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孔、孟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道之正统待人而后传,自周以来,任传道之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熹而始著”。一生著述极富,有《中和说》《观心说》《仁说》等,并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作章句集注及或问,为《太极图说》《通书》《西铭》三书作解,为《周易》作本义及启蒙,为《诗经》作集传,为《楚辞》作集注及辨证,编订《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又著《孝经刊误》《小学集注》《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朱子家礼》《朱子文集》《朱子语类》等,著作共二十五种六百余卷,后人辑录有《朱子语类》,今人汇编有《朱子全书》。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世称东莱先生。进士及第,历官太学博士、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著作郎、直秘阁,主管冲祐观及明道宫等。屡以圣道、治体进谏宋孝宗。与朱熹、张栻为友,一时齐名,人称“东南三贤”。年少时性情卞急,一日诵《论语》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忽觉平时忿懥涣然冰释,遂终身无暴怒。朱熹曾说:“学如伯恭,方是能变化气质。”其学以关洛为宗,而长于兼取众长,举人之善,旁稽载籍,不见涯涘,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史称吕祖谦“平心易气,不欲逞口舌以与诸公角,大约在陶铸同类,以渐化其偏,宰相之量也”。著作有《东莱集》《东莱左传博议》《东莱书说》《吕氏家塾读书记》,编纂《皇朝文鉴》《古文关键》。


所以,《近思录》既是一部北宋五子的语录,同时也反映了编选者朱熹、吕祖谦自己的思想,是七名宋儒的共同思想的精华录。




《近思录》全书共收语录六百二十二条,分类编纂,共十四类,编为十四卷。叶采最早为《近思录》作注,并概括了各卷大意。他说:


卷一:此卷论性之本原,道之体统,盖学问之纲领也。


卷二:此卷总论为学之要。盖尊德性矣,必道问学。明乎道体,知所指归,斯可究为学之大方矣。


卷三:此卷论致知。知之至,而后有以行之,自首段至二十二段,总论致知之方。然致知莫大于读书,二十三段至三十三段,总论读书之法。三十四段以后,乃分论读书之法,而以书之先后为序。始于《大学》,使知为学之规模次序,而后继之以《论》《孟》《诗》《书》。义理充足于中,则可探大本一原之妙,故继之以《中庸》。达乎本原,则可以穷神知化,故继之以《易》。理之明,义之精,而达乎造化之蕴,则可以识圣人之大用,故继之以《春秋》。明乎《春秋》之用,则可推以观史,而辨其是非得失之致矣。《横渠易说》以下,则仍语录之序,而《周官》之义因以具焉。


卷四:此卷论存养。盖穷格之虽至,而涵养之不足,则其知将日昏,而亦何以为力行之地哉!故存养之功,实贯乎知行,而此卷之编,列乎二者之间也。


卷五:此卷论力行。盖穷理既明,涵养既厚,即推于行己之间,尤当尽其克治之功也。


卷六:此卷论齐家。盖克己之功既至,则施之家,而家可齐矣。


卷七:此卷论出处之道。盖身既修,家既齐,则可以仕矣。然去就取舍,惟义之从,所当审处也。


卷八:此卷论治道。盖明乎出处之义,则于治道之纲领不可不求讲明之。一旦得时行道,则举而措之耳。


卷九:此卷论治法。盖治本虽立,而治具不容缺,礼乐政刑有一而未备,未足以成极治之功也。


卷十:此卷论临政处事。盖明乎治道而通乎治法,则施于有政矣。凡居官任职,事上抚下,待同列,选贤才,处世之道具焉。


卷十一:此卷论教人之道。盖君子进则推斯道以觉天下,退则明斯道以淑其徒,所谓“得英才而教育之”,即“新民”之事也。


卷十二:此卷论戒谨之道。修己治人,常存警省之意,不然,则私欲易萌,善日消而恶日积矣。


卷十三:此卷辨异端。盖君子之学虽已至,然异端之辨尤不可以不明,苟于此有毫厘之未辨,则贻害于人心者甚矣。


卷十四:此卷论圣贤相传之统,而诸子附焉。断自唐虞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道统相传,至于孔子。孔子传之颜、曾,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遂无传焉。于是楚有荀卿,汉有毛苌、董仲舒、扬雄、诸葛亮,隋有王通,唐有韩愈,虽未能传斯道之统,然其立言立事,有补于世教,皆所当考也。迨于宋朝,人文再辟,则周子唱之,二程、张子推广之,而圣学复明,道统复续,故备著之。



儒家教人读书,最讲究因材施教,循序而进,不躐等,不陵节,经传注疏,原原委委。《近思录》的编纂也是如此,全书各卷无不体现着“次第”的意图。


所谓万事开头,先要讲明道体,以总摄人生,所以第一卷是“道体”。


明白道体,然后就懂得学习的重要,儒家自孔、孟、荀以至汉唐诸子,无论主张性善还是性恶都首重“劝学”,所以第二卷是“为学”。


懂得学习,就需要读书求知,经传注疏,各有次序,慎思审问,都有方法,所以第三卷是“致知”。


儒家主张“学以为己”,最反对“记问之学”,而倡导“反躬自省”,书读得熟了以后,该要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优柔厌饫,切磋沉潜,所以第四卷是“存养”。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力行,儒家学不外行,“学至于行而止矣”,既读了书,又能反躬,下一步就要力行,所以第五卷是“克治”。


古人十岁曰幼而学,三十曰壮而有室,四十曰强而仕,所谓“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在读书、反躬、力行之后,就可以经营家室,所以第六卷是“齐家”。


古人以家事国事为一体,所谓“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果真三十能立,就可以学优而仕,而出仕先要明了世事人情,审时度势,自处于中道,所以第七卷是“出处”。


懂得了自处,又可以利人,该要手援天下,济国济民,这就首先要清楚治道,明白大体,所以第八卷是“治体”。


明白了治道之大体,还要能具体而微,长于法术,足于策略,所以第九卷是“治法”。


孔子称“人之道,政为大”,立国须有规模,为政务出淳厚,正德、利用、厚生,总称“三事”,所谓“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而载舟覆舟,不可不慎,所以第十卷是“政事”。


既能治学,又知为政,老而致仕,要当以教学育人为己任,如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之例,而孟子亦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所以第十一卷是“教学”。


君子以天下为怀,勇于改过,清洁自守,善始善终,所以第十二卷是“警戒”。


儒家治学,讲究醇而不杂,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辨异端而辟邪说”,为的是不失根本而传之久远,“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故凡大儒均以传道、阐道为职志,而以溯源导流为当然之理,所以第十三卷是“辨别异端”。


儒家所谓“仁道”亦可解释为人道、人文,而做人要当以圣贤自期,以君子自处,“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儒家以君子圣贤为最高境界,所以第十四卷是“总论圣贤”。


总之,全书十四卷首尾相济,次第整齐,体现着明显的递进关系。但只有第一卷“道体”在全书中的次序有些特殊,是一个例外。这一卷是依照儒学体系的重要性为标准,而不是入门阶梯的先后次序而设立的。特别是第一卷的第一段话,全文选录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文中开篇第一句话,便是“无极而太极”。若论这句话以及《太极图说》的篇名,乃是儒学史上家喻户晓的文献,但若说到人们对它的理解,则极其有限。究其原因,乃在于“无极而太极”本属儒家学说中形上之学的部分,而形上之学的精微之处又并非抽象思辨的逻辑推理,而是介于形上与形下之间的转折与连接。“无极而太极”意谓无极即太极;称之为无极,是强调它的形上作用,由此而获得“不已”的性格;称之为太极,是强调它的形下作用,由此而衍出“生生”之学;中间一个“而”字,意谓无极与太极亦一亦二,亦分亦合。如朱熹所说:“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夫天地万物之根也。周子因之而又谓之‘无极’者,所以著夫无声无臭之妙也。然曰‘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则非无极之后别生太极,而太极之上先有无极也。”又说:“无极即是无形,太极即是有理。”接下来的几个概念也是如此:相对于无极而言,无极是形上,太极是形下。相对于阴阳而言,太极是形上,阴阳是形下,如朱熹所说:“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相对于一阴一阳而言,一阴一阳是形上,阴阳是形下,如朱熹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气,不是道。所以为阴阳者,乃道也。……阴阳非道也,一阴又一阳,循环不已,乃道也。”这样一种既无极又太极、既无形又有理的关系,特别是这种抽象论辩的学术意义究竟何在,远不是初学者所容易体悟的。如吕祖谦所指出的,“阴阳变化性命之说,大抵非始学者之事”。所以,第一卷“道体”的编纂,是出于“名义”的需要。论难度它最难,论内容它最重要,所以必须放在卷首。在《近思录》编成之后,朱熹曾明白表示,第一卷最不易懂,建议学生先看第二、第三卷,慢慢再回头看第一卷。他说:“《近思录》首卷难看。……若只读此,则道理孤单,如顿兵坚城之下。”“看《近思录》,若于第一卷未晓得,且从第二、第三卷看起。久久后看第一卷,则渐晓得。”



《近思录》自南宋至清代,各种注本有21种之多,陈荣捷先生称“除儒道经书之外,注释比任何一书为多。……笔记讲说无数”。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叶采和张伯行的《集解》、茅星来和江永的《集注》。


叶采,字仲圭,号平岩,曾任朝奉郎,监登闻鼓院,兼景献府教授。其父叶味道为朱熹弟子。朱熹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其后约20年,叶采开始撰写《近思录集解》,“朝删暮辑,逾三十年”,至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书成,对后世影响最大,并且成为《近思录》流传至今的最早版本。


张伯行,字孝先,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历官江苏按察使、福建巡抚、江苏巡抚、户部侍郎、礼部尚书、入直南书房,以居官清廉著称,御选“天下第一清官”。所至建书院,置学舍,搜求刊布先儒文集,御赐“礼乐名臣”榜。卒赠太子太保,谥清恪,光绪初从祀文庙。史载张伯行“方成进士,归构精舍于南郊,陈书数千卷纵观之,及《小学》、《近思录》、程朱《语类》,曰:‘入圣门庭在是矣。’尽发濂、洛、关、闽诸大儒之书,口诵手抄者七年。始赴官,尝曰:‘千圣之学,括于一敬,故学莫先于主敬。’因自号曰敬庵。又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老氏贪生,佛者畏死,烈士徇名,皆利也。’在官所引,皆学问醇正,志操洁清”。著述有《困学录》《困学续录》《正谊堂文集》《居济一得》。刊印《正谊堂丛书》,纂辑集注宋明诸儒著作,计有《濂洛关闽书》《性理正宗》《二程语录》《朱子语类辑略》《近思录集解》《续近思录》《广近思录》等。张伯行《近思录集解》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重在梳理义理,务使五子原意圆融贯通,平易、细腻而又接近原意。


茅星来,字岂宿,浙江归安(一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康熙间诸生。受命于其父茅默存的遗教集注《近思录》,自序作于康熙六十年(1721),后序作于乾隆元年(1736),前后有15年之隔,“殚一生之精力为之”。他的《近思录集注》广采宋元来《近思录》版本,校正异同得失,于名物训诂考订援据,不惮其烦,而备著汉唐诸家之说。其书篇幅较之叶采增大几近一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不仅“于名物训诂,考证尤详”,而且“其持论光明洞达,无党同伐异,争名求胜之私”。


江永,字慎修,江西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家贫不仕,好学深思,精通“三礼”,又长于比堪、步算、钟律、声韵,戴震称“自汉经师康成(郑玄)后罕其俦匹”。江永《近思录集注》的特点,是清理了明代各种流行本的谬误,依据朱子而论断谨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凡朱子《文集》《或问》《语类》中,其言有相发明者,悉行采入分注。或朱子说有未备,始取叶采及他家之说以补之。间亦附以己意,引据颇为详洽。”乾隆七年(1742)成书,之后即成为流通最广的一种注本。




《近思录》十四卷的标题,首先有朱熹最先草拟的字句,比较详细,见《朱子语类》卷一百五“《近思录》逐篇纲目”。叶采删繁就简,但又过于简短。茅星来也加以规范,但仍不整齐。其他如江永完全依循朱熹的标题,张伯行完全依循叶采的标题,今人陈荣捷则二者并存而以朱熹为主。


常见的三种标题是这样的: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本书是《近思录》的选注,限于篇幅,首先选取了有关修养、学习的部分,即第一卷至第七卷、第十一卷、第十四卷这九卷的全文,而暂时舍去了有关政治、宗教的部分,即第八卷至第十卷、第十二卷至第十三卷这五卷的全文。全书依次排列为九篇,标题也重新规范为四字句。希望本书成为《近思录》的一个比较简易又比较接近作者原意的读本。


张京华

2017年7月于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本文为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近思录》前言


推荐阅读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近思录》


导读、注译:张京华

定    价:¥30.00


《近思录》是宋代大儒朱熹和吕祖谦合编的理学入门书,全书分类精选北宋周敦颐、程颢等五位大儒的思想要义,按次第编排,共十四类六百二十二条,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最广的儒学入门书,也是今人学习儒学、研究儒家思想的必读之书。

本书是《近思录》的注译本,作者在参考权威注本的基础上,融入多年研究心得,全书既有字词疏解,又有义理辨析,是一本简明且接近作品原意的儒学普及读物。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当当购买戳👇

京东购买戳👇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10个来自《山海经》的美丽传说,你听说过几个?

周作人:寂寞之上没有更上的寂寞了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关注一个呗!

(长按识别左方二维码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近思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