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历史课程》入选“2019年度博物馆主题优选童书”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精华的储藏室,是天然的学习空间。这里珍藏着民族的灵魂,抵御着岁月的剥蚀,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儿童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年纪,博物馆不仅可以通过实物传递知识,更可以激发兴趣、引导思考,是除了学校之外不可多得的大课堂。
而博物馆教育,除了在博物馆里,也在博物馆童书里。图书的阅读,深入挖掘了博物馆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在任何阅读场合和空间都能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
为提升我国少年儿童的综合文化素养,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拓展广大文博机构的公共教育维度及范围,促进广大出版机构和文博单位间的交流合作,近日首都博物馆联合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共同发起“首届博物馆童书阅读推广系列活动”。
活动面向广大出版单位征集博物馆相关童书,并邀请文博教育领域专家、优秀童书出版领域专家、金牌阅读推广人等多方面相关人员对出版单位选送图书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
评选活动现场
经过最终评选,评选出了不同年龄段(3—15岁)共30本博物馆童书进入“2019年度博物馆主题优选童书”,由湖南省博物馆编、岳麓书社出版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历史课程》(初中卷)系列图书入选。
书名: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历史课程(初中卷)、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历史课程指导用书(初中卷)
作者:湖南省博物馆 编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版次:1版1次
ISBN:978-7-5538-0963-2、978-7-5538-0965-6
图书主要内容
这套书基于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惊世发现”“生活与艺术”“简帛典藏”“永生之梦”四个单元的内容,结合初中历史课堂实际情况策划编写而成。
这套书分为“神奇的墓葬”“走进千金之家”“君幸食”“锦衣华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智慧之光”六课,旨在通过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简明扼要地为初中学生介绍汉代经济、文化、思想、艺术、手工业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增进学生对中国历史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索、动手能力。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历史课程》(初中卷)为学生用书,每课含引航导学、探究研习、创意手作、延伸活动四大部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历史课程指导用书》(初中卷)为教师用书,每课含参考资料、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四大部分。
图书特色
本系列图书依托马王堆汉墓丰富的出土资料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着眼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致力于打造“实物+探索”的博物馆学习机制,普及探究式的历史学习方法。
本书的编写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要求,以及《博物馆条例》“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规定,是对博物馆主题教育事业的具体实践与探索。
客观严谨的知识,活泼生动的内容,通俗恰当的表达,循循善诱的指导,是本系列图书的突出特点。如穿插在图书中的设计元素、精心设计的创意手作、嵌入音视频内容的二维码等,丰富了本书的内容,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当下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
长按扫码试试
听马王堆出土乐器合奏
👇👇👇
序言
序 一
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流连在湖南省博物馆的展柜前,专心致志地与那些跨越了历史长河的文物对话,作为文博人,我们既心生无限的欣喜,也深感任重道远。在青少年通识教育体系中,博物馆教育可谓举足轻重:对国家民族而言,是建立文化自信、共筑民族凝聚力的必须手段;对个体人格健全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湖南省博物馆发展至今,逐步确立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目标:从“构建多元文化认知体系”和“创设终身教育服务模式”两个维度,着力于配合中国传统文化、湖湘区域文明、跨文化交流、现当代艺术等四个展陈序列体系,通过教育活动联结观众与博物馆,通过外联合作拓展教育工作的层次,为观众完善以博物馆为平台的多元化社交体验,鼓励并引导全年龄段观众在博物馆中对历史、文化、艺术进行探索和学习。近年来,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博物馆教育也逐渐与时代接轨,形成了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互相融合的新模式。精美丰富的文物、愉快的参观体验与沉浸式的学习氛围,搭建起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促进了博物馆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效链接。
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省博物馆集结长沙市历史教师,组建了“博物馆之友”,开创了馆校合作的新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湖南省博物馆先后和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建立中小学生“实物+探索”的博物馆学习长效机制,开展一系列馆校合作活动,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多年来,我们对博物馆教育事业的探索从未停止,新时代湖南省博物馆的文博教育者,以馆藏资源为基础,研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博教育材料,《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历史课程》应运而生。
课程依托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悠久的历史背景与丰富的藏品资源,着眼于初高中历史学科知识,打破传统“教与学”模式的壁垒,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普及探究式的博物馆学习方法,完善中国历史系统学习体系,并运用新媒体传播模式,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
同时,我们还积极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博物馆教育人员与学校教师群体,利用博物馆藏品、展览来增加历史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提升。
2018 年底,文化和旅游部雒树刚部长在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要加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推动博物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把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有机结合,增强博物馆教育的针对性。回想我们在 2016 年迈出的第一步,心生无限感慨。感念初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博物馆是最美的教室,让更多的教师使用博物馆资源,让更多的学生走入博物馆,正是我们编写这套课程的初衷。
博物之地,应是育人之所。湖南省博物馆拥有全省最好的文物资源和国之瑰宝,我们将不断挖掘“不会说话”的文物、遗迹,让文物“活起来”,使文物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科学精神、时代价值走进每一位青少年心中。
段晓明
(作者系湖南省博物馆馆长)
序 二
得知《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历史课程》即将出版,真的很高兴!
湖南省博物馆一直致力于馆校合作,发挥博物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省博物馆集合了长沙市一批中学历史老师,名之为“博物馆之友”,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之后以此为依托,馆校联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中学生课外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如1994年组织了以“爱祖国、爱湖南、爱家乡”为主题的“省会中学 94 文物旅游知识竞赛”,有35000多人次参加预赛,686人进入决赛,活动得到《长沙晚报》的报道。1995年组织了“爱我家乡的文物”演讲比赛,现著名电视主持人何炅就是当年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进入21世纪,馆校合作迈上了新台阶。省博物馆在探索博物馆教育与学校结合的机制与模式上,进行了许多值得称道的尝试。今天,《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历史课程》的出版,是馆校合作的又一个进步。美国博物馆界著名文集《新世纪的博物馆》(Museums for a New Century)(CMNC,1984)有言:“若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马王堆汉墓陈列”无疑是湖南省博物馆典藏中的典藏,省博物馆选择以“马王堆汉墓陈列”作为馆校合作历史课程的载体,自有其充分的条件和深远意义。
当今时代,教育是博物馆服务社会主要的职能和手段之一,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被正式写进了《博物馆条例》。对于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更加有效利用博物馆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是我们必须和正在思考的问题。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要求“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明确“校外的社会资源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既包括物质资源,如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又包括人力资源,如社会各方面的人员。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开发各种校外课程资源,逐步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
湖南省博物馆与长沙市教育机构的合作实践充分证明,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是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为传播与解读历史文化知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博物馆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并推动其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历史课程》借势而发,必将大放异彩。
雷建军
(作者系长沙市雅礼中学特级教师、湖南省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完】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公众号: 岳麓书社
想及时获取最新书讯?
顺手关注一个呗!
(长按识别左方二维码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进岳麓书社官方店铺享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