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绪究竟是怎么死的?现代专业技术侦破了这一桩百年悬案

徐琳玲 岳麓书社 2022-04-02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



《光绪之死》

徐琳玲 著 / 岳麓书社出版

2020年11月 / 58.00元

ISBN:978-7-5538-1304-2


百年悬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正二刻三分,公元1908年11月14日下午6点33分,大清王朝第十一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湉(tián)在西苑瀛台的涵元殿驾崩,年仅37岁。


早在十年之前,这位大清名义上的统治者政治生命已被终结。余下的岁月里,他被软禁在西苑南海的孤岛瀛台上,形如一个沉默的木偶。


 光绪帝像


蹊跷的是,次日的未正三刻(下午2点45分),他的政治对手,养母、伯母兼姨母的慈禧太后在西苑的仪鸾殿去世。这一对利益、情感纠葛极为复杂的养母子相继离世,前后仅相差20小时12分钟。


在《清史稿》中,亲历过同光两朝的前清士大夫们微妙地将帝、后二人从病重到崩逝置于一个紧密的叙述框架内,以春秋笔法给后人留下了揣测与想象的空间:“三十四年十月,太后有疾。上疾益增剧……癸酉,上崩于瀛台……甲戌,太后崩,年七十四,葬定陵东普陀峪。”


对于光绪帝的死因,从时人笔记、稗官野史到民间故事,从民国到今天的清史研究学者,一直众说纷纭。人们大多猜测或相信:光绪帝是被毒杀的,主谋是慈禧太后——也有人认为是袁世凯,帮凶是慈禧太后宠幸的太监李莲英或者崔玉贵等人。


据戊戌年间参与维新的“帝党”成员王照在其所著《方家园杂咏纪事》记载:从光绪帝驾崩到大殓,到场的宗室王公、大臣乃至和他有至亲血缘关系的弟弟们,没有一个人有胆量揭开皇帝脸上的帕子看,“因后(隆裕皇后,慈禧亲侄女)在旁故也”。


一生忠于光绪帝的王照由此悲愤地叹息:当年同治帝身染疮疾而亡,朝廷追查连带责任,一共诛杀了五名宫中太监。光绪帝之死的疑点这么多,当朝诸王公大臣一个个都做宽容大度状,装作无事发生,上下一起“粉饰太平,足光史册”。即使是朝堂史官,也做不到秉笔直书皇帝之死的真相,“此五千年未有之奇冤,遂为五千年国体之结局”。


没有铁证,这依旧是一桩悬案。晚清的光绪帝之死,如同慈安太后、同治皇帝、嘉顺皇后的死因一样,成为深埋于紫禁城里的诸多秘事之一,供后人在想象中推演出无穷的可能。



2003年,这桩百年前的清宫悬案却因一位行外人士的介入,意外地得到了突破性进展。这一年,一位名叫钟里满的央视科教纪录片编导到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做采访。在那里,他获得一则不为外人所知的消息——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的文物库房保存着少量清朝光绪帝及其皇后遗体的头发、遗骨。


这些头发、遗骨的由来要追溯到1938年秋。当时,葬有光绪帝和其皇后的崇陵遭到一小伙不明身份的人洗劫。这伙盗墓贼的手法十分老练,对地宫情况非常熟悉。他们从哑巴院的琉璃影壁前端撬开砖石,挖了一个很深的洞,此洞直达影壁下方,然后不知用什么方法进入了地宫的墓道。


在进入墓道后,他们用松干木片从门缝顶倒顶门石,毫不费力地就进入了地宫的核心部分——“金券”,即停放帝、后梓宫的后殿。他们用斧头把光绪帝的梓宫正面砍开一个直径约3尺的圆洞,把他的尸身部分拖出棺外,盗走棺内的随葬品。至于同葬的隆裕皇后,则是从其梓宫上面打开盖子,掳走随葬物。此外,盗墓贼还打碎了外有沥粉贴金龙凤和花草图案的三层册宝箱,取走了里面珍贵的玉册和宝玺。


1980年6、7月,在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后,有关部门对崇陵进行保护性发掘。考古工作者进入地宫后,发现光绪帝的脚被盗墓者拉出棺外,遗体趴在棺内,身上的龙纹图案衣服较为清楚可辨,但贴身穿的衣服已腐烂不堪。尸体上的装饰品几乎全部被盗空,但在他左手上,还留有一件翡翠套环和一块莲花玉石。


考古人员随后对崇陵地宫进行清理,并重新封闭了光绪帝及其皇后的梓宫。在这次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前,他们做了一个颇具远见的举动——保留了少量帝、后的头发、遗骨和衣物在棺外,并悄悄地放进文物库房保存起来。


△光绪帝发辫


 光绪帝骸骨


时隔23年,这一有心之举对破解光绪帝的死因起了决定性作用。听闻这一消息后,职业的敏感和想象力,使这位编导萌发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可以做一部纪录片,把考古的检测手段和宫廷里保存的医案结合起来,用科学方法来破解这桩晚清悬案。钟里满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他最有兴趣也最擅长的是做“现代科学和古代文化的结合”的题材。


他随后牵头成立一个“调查光绪帝死因”的课题小组。在征得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的同意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后,课题小组先后采集两小束光绪帝的头发,又从他下葬时所穿的龙袍、贴身内衣和部分骨骸,以及同葬一处的隆裕皇后的头发中取样。


在钟里满的联络、组织下,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法医检验鉴定中心、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加入了课题组。他们按照法医工作规范,运用“中子活化”“X射线荧光分析法”“原子荧光光度”“液相色谱/原子吸收联用”等一系列现代专业技术手段,在光绪帝的头发、衣物、遗骨中发现高含量的砷化物,鉴定为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


他们推定:光绪帝腹部衣物上的砷化物是其含毒尸体腐败后直接侵蚀遗留所致,而其衣领部位及头发上的大量砷化物,则由其含毒腐败尸体溢流侵蚀所致。经科学测算,光绪帝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60~200毫克),同时参照对比隆裕皇后和同时代其他干尸的头发,最终得出研究结论:光绪皇帝属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毒而亡。


2008年11月,一部长达万字的《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正式对外发布——光绪帝被砒霜毒杀的结论成立。


这一桩百年疑案的侦破,被史学界公认为突破性进展,尽管仍有个别学者持有异议,或是认为需要有进一步的旁证来充分证实这一结论。



 《光绪之死》,岳麓书社出版


本文节选自岳麓书社《光绪之死》,作者徐琳玲。


推荐阅读



《光绪之死》


作    者:徐琳玲 著

定    价:¥58.00


本书以破案的方式揭秘光绪之死,并以此为起点,全面探究晚清政局中的诸多“疑案”:为何光绪帝遗骸中检测出巨量“砒霜”?光绪比慈禧早死一天,是历史巧合,还是另有玄机?慈禧是如何一步步登上政治舞台,操控政局的?……作品从新颖的角度,立体而真实地展现了光绪帝复杂多面的人生。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当当购买戳👇

京东购买戳👇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光绪是历史上“淡漠、忧伤的影儿”

光绪之死:悲情天子的挣扎与陨落
被夸大的“贞观之治”?“掺水”的仁义?
透视光环背后李世民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读懂中华谋略经典,走向开挂人生




 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关注一个呗!

(长按识别左方二维码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光绪之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