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拍照历程
我之所以不叫摄影历程而叫拍照历程,是因为觉得前者似乎属于专业的叫法,譬如摄影家、摄影作品、摄影协会;而后者比较平民化,只是一般的玩玩而已。
第一次知道照相机的名称可能源于我妈妈的抱怨,原因是我大哥刚刚参加工作就以300元的高昂价格买了一架“蔡司”相机。五十年代的300元肯定是个天文数字,不菲。至于钱的来源是不是有亲友赞助或者当年有没有分期付款这种形式,那就不得而知了。
稍长,对美景有了长期留住的念头以后就开始对拍照上心了。看到有人拿着相机拍照心里十分羡慕,开始观察琢磨拍照的一些基本知识大概始于那个时候。先是知道了120和135胶卷的区别(还有一种127胶卷普及度不高):当年的120胶卷装进相机要比135胶卷方便,它可以在自然光下进行,但是只可以拍4.5×6的照片16张或6×6的照片12张,至于135胶卷,那可以拍35张,但是买回来胶卷后先要在黑暗的环境里倒进暗盒,这个就有点麻烦了,而且画面很小,印相不放大的话看起来有点吃力。
135胶卷倒进暗盒那个操作有点意思的,因陋就简的做法是用被子蒙住胶卷和操作者的手,这个需要有人帮忙将被子的边和角压住,不可以漏进一点点光,双手在被子里摸索着将胶卷封袋拆开,把胶卷倒进预先准备好的暗盒里,满头大汗后终于大功告成,欢呼一声,把倒好胶卷的暗盒装进照相机里,就绪以后就可以把相机挂在胸前(甚至挂着相机也是一种拍照的姿势),呼朋唤友,出去寻找合适的镜头留念了。倒胶卷的过程有时候也可以到照相馆去请那里的老师傅帮一下忙,那时候社会风气好,照相馆里的店员很厚道,帮忙顾客做点事情不收钱的,那边有专门的暗箱,二只手伸进去在眼睛看不到的情况下就弄好了,那个方便,多年后流行的“暗箱操作”这个词大概就是源于这个过程——不让人看到但是事情做好了。
六十年代还没有傻瓜(自动)相机,拍照时需要靠经验来手动调节光圈、速度、距离,有人也会用曝光表先测被摄物体的感光度的,但是一般的拍照这个步骤就免了,当然,仔细一点的操作还要考虑景深(成像清晰的前后距离)。当年使用的相机都是借的,而且说好归还的时间的,也有去照相器材店租的,按小时计价,而且要押工作证或者户口本之类有效证件的。因为这是一个大件,十几岁的我似乎还没有置一个属于自己的相机的念头。
拍完照后胶卷就拿到照相馆去冲洗,胶卷冲洗好印照片的步骤可以考虑在照相馆里印还是拿回家自己印,前者效果肯定要比后者好,专业的嘛,但是后者有一份乐趣。我自己印照片的过程很简单使用工具也很简陋:用一个皮鞋盒子当曝光箱,里面装一个白炽灯,面上开一个方口,用白玻璃压着就是曝光口了,至于曝光的时间那是要靠白炽灯开关手动控制的。显影和定影的材料是在上海冠龙照相器材商店里买回来的,记得显影粉是F76,定影粉是D72,按照说明冲成液体待用,照相纸有1号至5号区别,根据底片的厚薄(拍照时曝光的差别形成底片的深浅效果)选购,但是那时候只有靠向家长要的一点零花钱,很寒酸的,一般就买中性的3号照相纸通用了,不大会买齐五种规格的相纸,印照片时针对底片的厚薄靠曝光时间的长短来弥补。没有暗室的,印照片的过程都是在晚上进行,换上一只红色的灯泡操作,会围着一些朋友或同学,看着影像慢慢的显现出来,不停的可以听到欢呼声。有次一个在空军部队当兵的同学给我带回来几卷120的航空胶卷,27定1/400速度的,据说部队里是象电影胶卷那样整卷的,他找了一些用过的隔光纸和卷轴在暗室里弄好带回来的,这个好,拍照时只要把光圈缩小二档或者速度适当提高就可以,拍出来的照片细腻清晰。其时还想过自己做一只土的放大机,终因原料缺这少没有实现。
下乡后有了一点自己的收入,一个偶然的心血来潮,在上海南京路上的冠龙照相器材商店花了86元买了一架拍120胶卷的海鸥牌折叠式的相机,这是平生置办的第一个大件,家庭的大件在各个时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是当年一般谈婚论嫁的人家在添置大件的时候是不会考虑照相机的,太奢侈太消费太小资了。
下乡的村子离县城要几十里路,再也不可能拍了照片把胶卷拿到县城的照相馆去冲洗了。正好,在冠龙照相器材商店看到有冲洗胶卷的塑料的冲洗盒卖,斟酌再三买了一只。它用起来的步骤是这样的:在暗处(可以再次借助被子)将冲洗盒盖子打开,拿出里面铁丝做的有螺纹结构的一只架子,把拍摄好的胶卷倒进这个螺纹结构的区域里(螺纹是预防胶卷互相粘连),然后将螺纹结构装入盒子拧上盖子就可以拿到自然光里了,中间孔里插上一根温度计,将调好的显影水从孔里倒进去,倒满,观察温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温度低下来就赶紧把冲洗盒放进有热水的洗脸盆里让温度升高一点,反之就用凉水降温,有点手忙脚乱的。显影时间到了赶紧换清水冲洗,再用定影水定影,再换清水冲洗,完了就可以把胶卷拿出来用木夹子夹在宿舍内的晾衣绳上晾干了。麻烦是麻烦,但也是乐在其中。
就这样,那只海鸥相机跟了我好多年也走了好多地方。当年经常有人来借用,虽然说相机也算是一个“高档品”且持有的人家不多,但是我总是很大方很乐意的拿出来借给人家,原因是想到在以前我借相机时的困难和尴尬。
渐渐地来借相机的人少了,一些游玩场所一些风景区拿相机的人多起来了,而且开始流行135胶卷彩扩了,那种新式的相机造型也好看,小巧玲珑颜色深沉线条流畅,有的甚至有自动卷片功能,我已经有点不好意思在公众场合拿出我那只装120胶卷的老式相机了,我知道,我的黑白120相机应该进入收藏程序了。
我对135胶卷彩扩跟风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次去杭州的时候,当看到游人大拍特拍西湖美景时砰然心动,就近到西湖边一家照相器材商店选购了一架国产的凤凰牌相机,这时候的135彩色胶卷已经是装在暗盒里的了,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有倒胶卷进暗盒的过程,当即轻车熟路的拍了好多。看着冲洗放大的彩照,视觉上确实感到比以前那种黑白的照片好看多了,由衷感谢科技的进步。
这个时候的照相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已经不是奢侈品了。
我长期以来总不屑那种不需要手动调节光圈距离速度的自动相机的,觉得那是对摄影的亵渎是偷懒。
但是潮流是不可抵挡的,事实上那个时候我已经在不经意间、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开始接受傻瓜机了。先是市场上流行一种“TOMA”的傻瓜相机,装135彩色胶卷的,拿出来就拍,根本不需要考虑当前光线的因素的,那次在南京实习,有个同学就是带了这个相机,拍出来的效果非常好。正在我蠢蠢欲动是不是也购置一只的时候,那种装胶卷的傻瓜机又被数码相机代替了,那是不需要装胶卷的,无疑减少了使用者的消费。
我买数码相机的时候正值反日消费的高潮,堂堂炎黄子孙不用东瀛之物,就毅然选购了一架美国的品牌——柯达数码相机,810万像素。但是购机不久就发生了美国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事件,天哪,我总不能立马把那新买的相机砸了扔了吧。怪只怪国货太不争气了,上不了台面,使我选择科技产品的目光总不能从海外拉回来,想爱国而无处下手,让我情何以堪?据说若干年后我国的设计理念制造工艺产品质量都将赶上和超过世界一流水平,到时候再说吧。
说起来那架柯达牌子的相机确实不错,虽然没有日产的精致小巧,但是色彩还原好成像清晰,在电脑上放大观察,比不同牌子而同像素的相机拍的图像锯齿出现晚。不幸,有次突然失灵了——镜头打不开,一时还没有来得及找地方去修,过了一段时间,得知上海柯达经销处有以旧换新的服务,付了差价换了另一个型号的柯达数码相机,像素升到1000万了,但是总感觉没有以前那台好。
玩了数码相机以后增加了好多乐趣:照片可以在电脑上渲染编辑,可以在网络上接收发送,当然仍然可以去照相馆印。出外旅游朋友聚会甚至偶尔留个备忘都离不开相机。2009年我们几个当年一起下乡的知青结伴回了一次第二故乡黑龙江黑河,八个人带了五只数码相机,采风当年生产队环境的变化,选择美景留念,和当年老朋友合影,拍得不亦乐乎,再也不用考虑胶卷的剩余和再买胶卷的费用了,事后我们将拍的数码照片整合了一下,有一千多张,挑选删除了一些,刻录了光盘,自备和送人,以留作纪念。
我对单反相机的认识较晚,一开始没有听懂,为什么照相机叫单反?抑或是拍的照片是反过来的?只知道那是携带不大方便且价格很贵的相机。后来才知道,单反相机是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简称,它是用单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单反相机与旁轴相机相比的优点在于所见即所得,不过我想,我等只是一个想把美景留下日后有个美好回忆的普通拍照爱好者,并没有追求高精尖的意识,所以也就没有想过要花大价钱去装备一个单反。前年女儿在公司的年会抽奖中得到一只微单,奥林巴斯的,据说微单是索尼的好,也不管了,聊胜于无吧,但是我几次出游考虑再三还是带卡片机,方便、轻巧,懒惰的习性总使我落后一步。
也许再往后会改变观念的,什么时候也会去装备一只单反的,因为先进的东西不存在是不是能够被接受,只在于接受的时间的早晚和接受所具备的条件。看着游友们背着带变焦镜头的单反,觉得很酷很有与时具进的派头。
多年来我对拍摄高速物体将会损失景深,而要得到长的景深又会影响成像清晰的现象很纠结,觉得这是一个哲学的辨证的问题,还怕操作时顾此失彼,现在好了,单反自动相机的快门优先或者光圈优先功能较之在前的傻瓜机有很大的提高,参数自动匹配功能几趋完美。等着吧。
作者季之浩系赴黑龙江瑷珲上海知青
作者作品链接
【青春在上马厂】黑龙江瑷珲上马厂公社知青2017迎新团拜会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宅豆聚惠
点击“阅读原文”
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