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叶 辛 题名的长篇小说】摇曳的凤尾竹(第二章)

2017-04-19 作者:徐建忠 知青情缘




引言: 

  我的第二故乡西双版纳,有很多很多翠绿美丽的凤尾竹。每到傍晚,在夕阳的余晖里,寨子前河滩上的几丛高高耸耸的凤尾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尤如绿孔雀开屏时的长长尾羽迎客招展,也更象是在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的傣家少女。小说《摇曳的凤尾竹》叙说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生在这摇曳的凤尾竹下的知青的爱情故事。

第  二 章


  俗话说,手上不得闲,时间过得快,这话一点也不假。张坚他们刚刚才用包装纸糊好女宿舍的墙,还没来得及歇上一口气,太阳就已经开始悄悄地躲到西边的山峰后面去了,天色也渐渐朦朦胧胧起来。

 

 “队长应该来叫我们吃晚饭了吧?我真好想尝尝这西双版纳傣家菜的风味。”陈永生望着门外慢慢降落的夜幕,说着,他说着话还不忘咽着口水。

 

 “你小子肚子里的馋虫又爬上来了?”张坚笑着说:你想要吃傣家菜,这太方便了。我们来这儿不就是插队落户,扎根边疆吗?你赶紧娶个傣族姑娘当老婆,按傣家的风俗习惯,应该说是当上门女婿,深深地扎下根来,这样,就可以保证你天天都能吃到傣家菜,还让你吃个够。

 

 张坚的话让方芳刘颖用手捂住了嘴巴直笑。

 

 “还不知道谁当上门女婿呢,没准儿当上门女婿的就是你张坚。”陈永生做了个怪脸,说。

 

 刘颖不高兴了,说:“说你呢,你想当上门女婿你就当,别扯上张坚。”

 

   “是啊,你陈永生早点相上个傣族姑娘,快去当上门女婿,别扯上别人。”方芳笑着说。

 

 “刘颖方芳,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想让我和张坚早点当了上门女婿,腾出屋来,你们两人就可以在知青房招个上门夫婿了?”陈永生说。

 

 “去你个陈永生。”方芳在陈永生背上捶了一拳。

 

 “好了,别闹了,说点正经的。陈永生我告诉你,今天我们去队长家吃饭,是客气的,你小子可千万不能像西伯利亚饿狼一样,看到什么都急着往嘴巴里塞,塌我们上海知青的台。”张坚玩笑着说。

 

 “你放心,在外人面前我决不会丢失礼数,人要面子树要皮嘛,阿拉还是要讲究面子的。”陈永生拍着胸脯保证。

 

 “你还不失礼数?你也讲什么面子?在这来的一路上,就是你的肚子里装得多,把刘颖和方芳的饭菜差不多都让你包销了,一起出来的知青大家都说你的饭量大,夸你能吃呢。”

 

 “那可是她们两个人晕车了吃不下,不吃也浪费,倒掉了这多可惜?最高指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要是倒掉,还不如装进我的肚子里,这是节约。方芳,刘颖,你们说对不对?”

 

 “我就不明白了,你小子吃得那么多,咋就不长个儿?到现在还是一米六五的个头,看上去又瘦又小,跟个猴精似的,不长个也不长肉。我说呀,给你小子吃,吃下去了又白吃。你这吃了不发挥任何的作用,还不如少吃,不吃。要我说呀,给你吃了,这多少也算是个浪费。”张坚说。

 

 “个子长不高和吃饭多少,这根本就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这可是严重的自然灾害,能怪我吗?要怪还是得怪我爸我妈,他俩咋就这么矮和矮的配在一起,这样生出我来,身材能高吗?这可不是数学上负负得正的公式可以用得上的,人类嘛,一定需要改良才行。”陈永生一脸委屈。

 

 “你这是说些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方芳笑了,圆脸上的那对酒窝一现一现的。

 

 “这是现实嘛。如果当年我那一米五不到的妈嫁了个一米八高个子的我爸,或者是我那一米六三的爸娶了个一米七五高个子的我妈妈,我陈永生就一定不是只有一米六五的个头了。我算是吃了这个大亏了。方芳,刘颖,你们以后可要吸取这惨痛的教训,千万不要犯和我父母那种相同的错误。”

 

 “那生出来的还叫陈永生吗?”张坚他们三人让陈永生逗乐了,特别是方芳和刘颖,硬是笑得把眼泪都挤出了眼眶。

 

 “张坚,等会去吃饭时别忘了把这带上。”方芳从行李中拿出个塑料包递给张坚。

 

 “方芳,你这是干啥……”张坚不解。

 

 “队长请我们吃饭,我们也不能空着两只手去呀。这是临上火车前我妈给我买的上海大白兔奶糖,正好今天给带上,他们让我们尝尝傣家风味,我们也让队长他们尝尝上海的风味。”方芳说。

 

 刘颖接着方芳的话说:“方芳说得没错。我这儿还有两包白糖雪花云片糕也带上。”

 

 “对,对,空手上门没礼貌。用我们上海话说这叫上门发,可就是我们男生不爱吃零食,我爸我妈啥也没给我买。”陈永生拍着手直叫好。

 

 “陈永生,不是你爸妈不给买,而是买多了。我都看见了,火车没开时你流着眼泪叫姆妈,火车一开,你就打开了旅行袋大吃特吃,怕是火车还没开出上海,你就吃完了吧。”方芳笑他。

 

 “你说得那也太夸张了吧?我好歹还是吃了三天。火车到昆明站时才刚刚吃完。”陈永生急于表白,可越表白越出洋相。

 

 张坚接过奶糖和云片糕,说:“还是你们女生想得周到。我包里也有一些上海的蜜饯,一起带去。”正说着,岩坎拉来叫吃饭了。张坚最后一个出来,把门带上,犹豫了一下。他想,这门没锁,咋办?岩坎拉一下就看出了张坚的心事,说:“在我们这儿根本用不着锁门,你放心吧,我们寨子里没有一家锁门的,你只要寻根铁丝把门缠着,免得猪啊狗的闯进去就行。”

 

 张坚用铁丝绑了门,他们四人跟随岩坎拉进了寨子,来到了他家的竹楼下。

  

 其实,这竹楼的叫法其实并不确切,应该说是木楼。立柱是木头的,楼栅是木头的,梯子是木头的,楼地板是木头的,屋顶的梁也是木头的。整个楼是用木樨穿斗而成,毛竹片只是二楼隔墙而已。傣家竹楼,下面一层四周没有隔墙,只见几根立柱,养着一些黑毛猪和鸡鸭家禽,每家每户在楼下的一角安放着一个石臼舂米用。人居住在二楼,可能与西双版纳雨季时间长地下潮气重有关。这竹楼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极好,不怕地震,也不怕洪水。一九七六年西双版纳勐腊县发生了六级地震,没有倒塌一间竹楼。一九七七年雨季,南腊河下游洪水暴涨,整个曼赛附近一片汪洋,还差两个楼梯踏步,洪水就漫上了住人的二楼,有两幢地势低些的竹楼已经被洪水挪动了十几米,可这竹楼硬是没有一幢散架的。

 

 张坚他们四人学着岩坎拉的样子,在楼梯下边脱了鞋,上得楼来。楼梯这一侧是过道,一直通到草排顶檐外的晒台,晒台上凉晒着尼龙丝的围网,看样子岩坎拉刚从河里打鱼回来不久,那网还在不停地往下滴着水。楼梯口左侧是一道木门,推门进去,这便是竹楼主人的家。一堵竹笆墙把这家隔成了内、外两间。内间是岩坎拉和家人的居室,根据傣家风俗,内间除了家人,外人是不允许进去的。

 

 外间是吃饭烧水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只见屋子中间的楼地面上,火塘里的炭火烧得红红的。生铁铸就的支锅架上,水吊子正在"卟吃卟吃"向外喷着热气。火塘上方,熏挂着一块块条状的腊肉干巴。火塘边上的两只圆型的藤桌上,早就摆满了各种傣家的菜肴。有包烧鱼、包烧鸡、炸牛皮、烤牛肉干巴、烤鱼、包烧青苔、炒酸菜、凉拌茄子、烤鸡块、炒鸡蛋、清水煮苦笋等等,还有几小碟各种味道的"南呒咪"(水质调料),有蕃茄南呒咪,鱼腥草南呒咪,还有酸辣南呒咪,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口味,沾用各种口味的"南呒咪"调味。沿着桌边还摆了几个小酒盅,每个小酒盅边放了一双筷子,盅是喝酒的,筷是夹菜的,吃饭是没有碗的,用饭铲在饭笼里挖出一块糯米饭来,捏成饭团再掰成一小块一小块地吃(这就是傣家的手抓饭)。闻着这傣家菜的特有香味,让人不由得垂涎三尺。

 

 岩坎拉让张坚他们在圆藤桌前就坐。刚到西双版纳的张坚、陈永生不会喝酒。

 

 岩坎拉从草绿色的军用水壶中为张坚、陈永生每人倒了一小盅酒,说:“多少也得喝一口,这是我们这儿酿的苞谷酒,男人都爱喝。你们汉族不是常说,男人不抽烟,白在世上颠,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吗?”岩坎拉说完,也为自己倒了一盅,然后举起杯邀他俩喝下。岩坎拉从张竖和陈永生喝酒的表情看出他俩的确不会喝酒,就不再强邀,便招呼张坚他们先吃手抓饭。

 

 张坚他们见岩坎拉的家人拿着竹饭铲,从蒸饭桶里铲出一铲糯米饭,放在左手上随便来回捏捏,很快就变成一个饭团,而且手上是粒米不粘。捏好后,用右手掰下一块送入嘴中。陈永生好奇又性急,也赶紧用饭铲从饭桶内铲了一把糯米饭,放入左手用力一捏,怪了,这饭尽粘手,而且这糯米饭粘得手心里,手指上到处都是。

 

 陈永生望着在自己手中根本就成不了团的糯米饭,心里暗暗嘀咕,“他妈的,这糯米饭也会欺负我们陌生人。”

 

 岩坎拉看到了,他铲了一铲糯米饭,边捏边对陈永生说:“你捏饭的方法不对,刚捏时一下子用力太大了,这米饭就会粘手。要这样,一开始捏饭团时,千万不要使太大的劲,要轻轻地捏,待糯米饭被捏成松团了,再慢慢用力,就不粘手了。”

 

 张坚他们学着一试,果然没粘手,掰下一块放进嘴中一嚼,真香。

 

 “你们吃鱼、吃鸡,慢慢吃,不要客气,要吃饱了。”岩坎拉咪了一口酒,乐呵呵地看着张坚他们吃。

 

 “吁—!”陈永生挟了一块鸡肉塞进嘴才嚼了两下,便直哈冷气,眼泪儿也闪出来了。

 

 “怎么啦?味道真的很好?”张坚问。

 

 “辣!这菜实在是太辣了。”陈永生不断地伸着舌头。

 

 “辣了好。我们西双版纳湿气大,多吃些辣的,既去寒又驱潮,对身体有好处。就是不会吃辣的也要学会吃,大家都吃,会吃辣了就不会生病。陈永生,你再来一块。”岩坎拉说。

 

 “还吃呀?我可不敢再吃了。”陈永生直摇头。

 

 大家给陈永生这样一闹腾,吓得都不敢动筷子了。要知道,上海人是爱吃甜食不喜欢吃辣菜。

 

 “吃一口是辣,吃两口也是这样辣,多吃几口就不觉得辣,而且会觉得有味了。我敢肯定,习惯以后,你们反而还会觉得不辣的菜不好吃呢。陈永生,不相信你再试试。”岩坎拉自己夹了一块,故意叭嗒叭嗒地吃出声来。

 

 陈永生见了,又夹了一块鸡肉放在嘴中,果然感觉好多了,再吃,反而觉得十分有味起来。张坚他们看陈永生吃得来劲,也都慢慢吃着,刚开始觉得口中辣得火烧火燎似的,后来越吃越有味儿,浑身上下暖暖的,如喝了酒似的。当然,傣家菜并不是都十分辣,烤鱼、肉干巴什么的只是微辣,吃过辣子炒鸡块后再吃烤鱼,只觉得又鲜又香,特别的好吃。饭后,岩坎拉拿上了香蕉、菠萝蜜等水果让张坚他们吃了个够。

  

 晚饭后回到知青房,在微弱的手电亮光下,张坚从行李中翻出了两个装盐的玻璃小瓶。这两小瓶子盐是张坚的妈妈听街坊邻居说云南这地方吃矿盐,这种盐含碘少,久吃了会得甲状腺病,所以特地装了两小瓶海盐让张坚带着。没想到海盐还没有吃,这玻璃小瓶子倒先派上了用场。张坚把海盐和岩坎拉刚给的那包在芭蕉叶里的盐巴倒在一起,然后和陈永生一起用铁钉在铁皮瓶盖子上凿了个小孔,从垫褥中抽出一小块的棉絮,卷成棉纱线穿在了瓶盖孔洞中,又把刚从队长家拿回来的煤油倒了一些在瓶里,盖上瓶盖,划了根火柴一点,亮了,两只小煤油灯成了。张坚叫开了女宿舍的门,把一只灯递给了方芳,便回到自已的屋内。他摊开了信笺,给父母亲写起信来。

  

 敬爱的爸爸妈妈:

 

 离开你们十天了,你们好吗?

 

 我们坐了七十二个小时的火车到了昆明,又从昆明乘了五天多时间大卡车到了西双版纳的勐腊县,今天县里又派车把我们送到了曼赛寨子。这是个傣族山寨,少数民族对我们很热情,今天晚上,生产队长岩坎拉家特地杀鸡捕鱼的招待我们,我们也吃到了傣家的菜,这菜真辣,也真好吃。这儿的傣族老乡一年四季吃糯米饭,我们也吃糯米。这糯米饭吃起来真香,就是他们烧的菜比较辣,一开始有点不大习惯。

 

 我们宝山五角场这次来西双版纳插队落户的知青有一百多,到了这儿就都分开了。我和陈永生、刘颖、方芳四人分在一起,他们三人是我初中到高中时的老同学,他们都曾经来过我家,你们看到过。我们到这儿时,生产队早就已经为我们盖好了四间知青房,这房子很有特色,全部都用毛竹盖的,柱子,屋架,房梁,门窗,墙板都是毛竹,就连床,桌子椅子也是毛竹搭成,一到屋里,就能闻到一股毛竹的清香味儿。这儿做饭烧水用木柴。做饭烧的柴火和这个月的口粮(糯米)队里也已经给我们准备好了,不过分的不是米,是谷子,要我们自己用石臼舂成米,才能煮饭。这里是山区,没电,所以不用碾米机碾米,晚上照明也只能用煤油灯。

 

 西双版纳的水果真多,香蕉菠萝甘蔗的,和居委干部说得差不多,头顶香蕉脚踏菠萝,还有一些从来没听说过,也叫不出名的水果,今天在队长家吃了当地傣族自己种的香蕉和菠萝蜜,味道真好,比在上海吃到过的更香更甜。这几天寨子里农闲休息,我们这两天也没事,也在家休息。等哪天有机会,借只相机来,拍几张照片寄回去,让你们二老看看我们住的毛竹搭设的知青房,看看西双版纳的竹楼,看看勤劳好客的傣族乡亲。

 

 爸爸妈妈,我不在你们身边,你们要照顾好自己。特别是妈妈,这些日子你一直腰部酸痛,去医院看看,别太累着。我在这儿一切都好。敬礼。

 

 你们的儿子坚

 

 张坚写好信,又仔细看了一遍,改了两个错字,然后折叠好,塞入信封,在从家里带出的那版接见红.卫.兵的八分邮票上撕下一张来,邮票背面用口水沾湿了,往封口那儿一贴,放在桌上,准备明天去大队部商店时寄出。

 

 半夜,方芳听得刘颖在床上翻来复去的没睡着,关切地问:“刘颖,半夜三更的还不睡,怎么啦?”

 

 “我想上厕所。一个人不敢去,天黑我害怕。”刘颖不好意思地说。

 

 “去吧,我也正想上厕所,正好有个伴。”方芳起了床,拉了刘颖,两人胆战心惊地朝三十米外的厕所跑去。

 

 这一切,让隔壁宿舍的张坚听了个一清二楚。第二天去大队部商店时,专门为方芳刘颖买了个脸盆,让她俩晚上用,免得担惊受怕。这事让方芳刘颖感动了好几天。

  

 第二天清晨,在公鸡的打鸣声中,刘颖起了床。她拿了洗刷用具来到南腊河畔。只见得眼前一片青山绿水,清澈的南腊河水潺潺地流着,像在诉说,像在歌唱,偶尔可以见到一、两条鱼儿在水中追逐戏耍,卖弄似的把那银白色的肚皮翻得一闪一闪的。初到西双版纳,对没有离开过上海的知青来说,觉得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那样的好奇。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要是在这山青水秀的地方过上一辈子,倒也不枉这一世的人生。”刘颖心里暗暗感叹,她还没有体验到农业劳动的辛苦和山区生活的艰难,对以后的生活想得有些浪漫。

 

 依娇挑着两串竹水筒来到河边的水井上打水。她见了刘颖,笑着点点头,打了个招呼。这水井水位很高,一弯腰就能打水。依娇给竹筒打满水,挑着,迈着轻盈的脚步,走了。刘颖望着依娇远去的身影,淡蓝色的紧身上衣,紫红色的落地通裙,再加上高耸的发髻,在晨曦中显得更加婷婷玉立,刘颖觉得有点自愧不如。

 

 刘颖回到知青房,见陈永生正蹲在火塘前鞠着屁股在点柴火,火一时没烧着,倒弄得满屋尽是烟,呛得刘颖连连咳嗽,退出了门外。

 

 “怎么不进屋?”张坚和方芳从寨子那边过来,他俩各拿着一个小筐,里面放着南瓜冬瓜丰收瓜等一些蔬菜。

 

 “你们这是……,”刘颖看到方芳和张坚一起从外头回来,心里冒出了一股子说不出的味道。

 

 “我们是去寨子里问老乡买了点蔬菜。见你睡得正香,我就和张坚去了。”女人是十分敏感的。方芳从刘颖的口气中仿佛听出了什么,连忙抢着回答。

 

 “看我睡的。”刘颖笑笑,说:“你们咋不叫醒我?”

 

 “反正又没有多少事,你就多睡一会呗。”张坚说着,便进了屋。见陈永生还没点着火,他放下菜筐用砍刀又劈了好些小柴火,很快就点燃了,屋内的烟雾,也渐渐散去。

 

 “这柴火你一点就着,我怎么老点不着?”陈永生挠着头皮。

 

 “你刚才小柴火用少了。小柴火多劈些,点燃小柴火,再让小柴火引燃大柴火。”张坚说。

 

 “张坚,你先做饭,我上趟厕所。”陈永生说。

 

 “去吧。一有事就拉屎撒尿,就你小子事多。”张坚说。

 

 “报告组长,领导管天管地,不管拉屎放屁。”陈永生说。

 

 “张坚,你要换洗的衣服呢?”刘颖把自己换洗的衣服放在洗睑盆中,问。

 

 “张坚的衣服他一早就洗好了,你没见已经在外面晒着了?我的脏衣服还没有洗,刘颖,你就帮忙洗了吧。”陈永生走远了,听见刘颖的话,还回过头说。

 

 “去拉你的屎吧。你的衣服你自己洗去。要不,让方芳帮你洗,或者请个傣族姑娘也行。”刘颖白了陈永生一眼。

 

 没一会儿,陈永生回来,放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问张坚:“今天你们拉过屎没有?”

 

 “陈永生,你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刘颖拿着洗脸盆就要往陈永生头上扣,被陈永生机灵地躲开了。

 

 “什么不吐象牙?今天我就吐只象牙给你们看看。我刚刚才发现,云南这个辣椒,进去的时候辣,出来的时候更辣。”陈永生说。

 

 张坚笑了:“你小子说说,你这吐出来的是象牙吗?”

   

(待续)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为小说《摇曳的凤尾竹》题写的书名







作者简介


    徐建忠,笔名:海上清风,文学爱好者。1953年出生,1969年12月赴云南西双版纳水利二团上海知青。目前是《华东文学》(小说)编辑,《浦东文学》(小说)编辑,上海市浦东新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作者作品链接


【长篇小说】南腊河畔的青春

【知青回忆】我过的泼水节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宅豆聚惠

点击“阅读原文”

抢起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