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次说“不” ——我的水稻生涯回忆之一(应宜逊)

作者:应宜逊 知青情缘 2024-02-02

 






                    

 

  

两次说“不”

——我的水稻生涯回忆之一


作者:应宜逊

 

   我在农场里干了18年,其中有11年是在种水稻。这11年又分为两个阶段,前5年,1965—1969年,搞大田栽培,最多时管理过400多亩水田;后5年,1971—76年,主要搞种子,即选种、育种;中间的1971年是两者兼而有之(1970年是在种啤酒花)。在从事种子工作期间,曾经两次与上级技术权威部门唱了反调。


  第一次是在1974年7月初的杭州市早稻良种评选工作会议上。


   老张,杭州市农业局的种子工作负责人。文革前,他曾经努力推广矮杆早稻品种矮脚南特号,为杭州市的水稻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文革开始后不久,他被打倒、靠边了。1973年解放、复出后,又竭尽全力地为杭州市的水稻丰产而奔波。


   为了实现早稻的早熟高产,并为连作晚稻争取“时间”,老张想到了早粳。于是,他从东北等地引入了100多个早粳品种(原产地主要是日本),在大观山农场北湖大队试种。在早稻良种评选工作会议期间,组织全体与会人员前往试种现场考察、观摩。这些早粳的生长期短、耐寒性强,6月中旬便齐穗了。7月初,正处于乳熟后期,青绿色的稻穗弯着头,挂了下来,再配上碧绿的叶子,煞是好看,令全体与会人员精神振奋。老张,则更是喜上眉梢。


   在会议讨论时,自然地抽出时间专门讨论早粳问题。讨论中,与会同志纷纷畅谈了现场观察后的印象,老张听完后问大家:“你们再说说,那几个品种今后比较有希望推广种植?”


  正当大伙们正在思索时,我冲出了一句,“有希望推广的一个都没有。”


  老张立即严肃起来,赶紧问我:“为什么一个都没有?”


   我给出了两大理由,“第一,早粳灌浆慢,从齐穗到成熟的时间要比早籼长5—7天,因而抽穗虽然早,但是成熟却未必早,加上不耐高温,一旦7月上中旬出现高温酷热天气,便很容易早衰,严重影响产量。第二,抗病能力过不了关。早粳是北方的水稻品种,实践表明,北方的水稻品种移植到南方后,抗病性趋弱,很难过关(注:反过来,南方的水稻品种北移后,抗病性通常是趋强的)。因此,这些早粳目前虽然长得很好看,但是十天半月后恐怕就未必好看了。”


   听完我的发言,老张神色凝重地问大家:“在早稻生产中,引种、发展早粳是不是方向?”由于当时处于文革时期,一听到“方向”两字,我心中不免一阵紧张,啊呀,不妙!有被批判的危险!


   经过几分钟的冷场,终于,萧山县的一位姓陆的技术干部站了出来:“我认为小应说得对,引种早粳不是方向……”看到有人附议我的观点,我松了一口气!


   会议中间休息时,杭州市农科所的早稻育种组组长小孔走过来对我说:“小应,你知道吗?刚才你把老张给得罪了!”我谔然,无言以对。


   十多天后,那100多个早粳品种,由于稻瘟病发生及早衰,好看的就没有几个了。就是这几个,在1975年再次试种后也无声无息了。没有一个扩大试种,更没有一个推广种植。


   其实,我在1972年冬,就从嘉兴农科所引入10多个同类品种,并于1973年上半年进行了试种,进而基本上掌握了这一类早粳品种的一般规律。


   第二次,是在1975年10月初的浙江省晚稻良种评选会议上。这次会议的实地考察的最后一站是绍兴东湖农场,会议讨论也放在东湖农场进行。


  当时,东湖农场种植了一大片竹莲矮。这个水稻品种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出来的中熟早籼,但也可以翻秋作为晚稻种植。那年,东湖农场翻秋的竹莲矮长得非常好,亩产估计在800斤上下,甚至可能更高一点。这次会议的讨论内容之一便是对竹莲矮进行评价,能否大面积推广。


   在讨论中,不少同志都给予积极、甚至肯定的评价。而我,则从自己的大田栽培经验出发,泼了一大盆冷水。我说,竹莲矮肯定无法大面积推广。主要理由是,竹莲矮是大粒型品种,叶子又偏宽,这类品种相当娇嫩,对水肥管理的要求极高,一旦水肥管理达不到要求,便会严重减产;而从目前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地方是达不到竹莲矮所要求的水肥管理的,因而它是难以大面积推广的。由于这次会议的“学术性”较强,讨论相当自由,最后,主持会议的省农业厅种子办公室负责人也没有对这一问题作结论。


   一年后,我离开了大观山农场,告别了水稻,因而未能直接看到结果;但是,其他同志告诉我,竹莲矮确实一直未能在农村中大面积推广种植。


          


作者简介

应 宜 逊 简 历

男,汉族, 浙江诸暨市人, 1940年12月出生于浙江永康市方岩镇。

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991年12月入会。

1959年高中毕业上山下乡去大观山畜牧饲养试验场,担任过小队长、副大队长。选育的水稻品种在省内多地创造过高产记录。

1966年7月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农学专修科(函授)。

1977年6月调入杭州市药品检验所当工人。

1983年9月调入浙江银行学校担任政治经济学教师。

1987年1月调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金融研究所从事金融研究。

历任普通干部、副科长、科长、副处级调研员。1987年评为经济师,1993年评为副研究员,2000年评为研究员。先后担任过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浙江省政协委员。2003年2月退休。

现在担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授、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财金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委财金委员会顾问。

退休后曾经担任过:浙江省资本与企业发展研究会理事长(2005-2010);以及一些城市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独立董事。

研究方向与特长:(1)宏观经济、金融问题,政治经济学问题;(2)金融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主要研究成果:公开出版经济、金融著作4本;在省级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获得各种级别的学术奖励多次。有多篇对策性研究成果得到朱镕基、温家宝、黄菊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与批示。


推荐阅读链接

【相逢是首歌】和浪花大哥相逢在杭州(快乐)

我终于落下了眼泪  ——献给所有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老友

(应宜逊)

一个比较“满意”的下午(应宜逊)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两次说“不” ——我的水稻生涯回忆之一(应宜逊)

作者:应宜逊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