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魂系故土(王小玲)

王小玲 知青情缘 2024-02-02









有声朗读


   二零零六年三月的一天,我看中央十台《人物》栏目,一个年轻的男画家说他的女儿见到某某女演员会激动得浑身颤抖。当时,自己有些不理解,直至当年四月三十日,我算是明白了有一种感情会使人激动得颤抖、、、、、、

   我是四岁那年离开家乡的,如今我五十四岁,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我从未回过故乡。故乡在我的心中是那阳沟(水渠)中的柳叶船,是那沙枣树上的沙枣从院子的土坡上滚下,是集市坑的绳子上吊着的粉条,是道厅(客厅)里的八仙桌,是奶奶颤巍巍的小脚、、、、、、是什么?一个四岁的小女孩能记住什么呢?

   丈夫说,五一节旅游,你最想去哪里?我说我最想去的地方是静宁,那可是我半个世纪魂牵梦绕的地方啊!丈夫说,那我们去静宁——我发觉自己在颤抖,我悄悄走进洗手间,偷偷用围裙拭去溢出的泪水。

   我坐在开往家乡的汽车上,车前掛着的兰州——静宁的车牌已使我激动不已,在兰州,有静宁路,有静宁烧鸡,偶尔也能碰见老乡,这都使我兴奋;而今,我坐在满载着静宁人的车上,听着这亲切的乡音,啊,用心花怒放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

   走在静宁的街道上,我寻觅着儿时的印象,看着幼童们飞跑的身影,我在寻找当年一个四岁腼腆女孩的身影,我感慨岁月的飞逝,感叹世间的沧桑。


四岁的我


   走在静宁的街道上,我买到了家乡的“棋子”食品,那是我和弟弟当年最爱吃的一厘米见方的面块食物。我买到了家乡的点心——那用硬纸做衬底,下面大上面小,红色封皮的纸包装是我家乡独有的,我怎能不买?至于静宁锅盔,那是全国都有名的,口感甜甜的,,嚼在嘴里越嚼越多,越嚼越香,又酥又脆,余味无穷呀!听说最好的杨家锅盔一个饼要用很粗的擀面杖擀一千下,擀出花来,再用四个锅前后只烙一张饼,每个锅有不同的温度。杨家的锅盔一天只做七十个,家乡人把烙饼这件事做到了极致。烧鸡更是中华名吃,它以鸡体肥大,色泽金黄,鲜嫩浓香而誉满丝绸之路,它的烹饪方法独特——将涂过饴糖的鸡油炸,然后用香料制成的卤水煮制而成。满街的锅盔与烧鸡店,一家挨一家,满街飘溢着锅盔和烧鸡的香味。啊!我都要被这情、这景、这味迷醉了。街上更有现代的糕点铺,家乡的生意人很友好,爱人用静宁方言与店主人攀谈,我问店主人:“你看他是不是静宁人?”笑意盈盈的女老板说:“他是静宁人,你不是!”我买完糕点,她又笑着说:“他不是静宁人,你是!”我快乐极了。

   走在静宁的街道上,我说着家乡的方言问路,。家乡人友好地与我攀谈,我感到来到自己的本乡本土,这里是自己的根基,自己的源头,自己的心灵释放之地。在后街,问路时说起父亲的名字,(父亲曾在静宁一中任教)街上楼房的一扇窗户打开了,一个七十左右的老头儿动情地说他知道我父亲,他是父亲的学生。他说来过我家,说我和父亲长得象、、、、、、他太动情了,老远似乎能看到他眼中的泪光。啊!当时的我真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只觉得自己脸上的肉在抽搐。我知道父亲是极认真负责的数学老师,高中班的数学课他一人独当一面。在县上口碑很好。多年来,他的学生逢年过节经常来我家,提起学生,父亲如数家珍,父亲已去世十个年头了,一种很复杂的情感使我不愿再交谈了,我怕自己失态,遭人耻笑、、、、、、


父亲的照片

   我和爱人来到静宁一中,这是县上最好的一所中学。夕阳下,绿树丛中,一个个男生女生在背外语,在念课文。我们的到来,并没有使他们惊奇,他们自如地做着他们的一切,我和爱人在教室前拍照留念。一个碑引起了我的注意:“文庙建筑群”,我想起《静宁县志》上写过一九二0年我的曾祖王耀南曾与有关人士合议重修过文庙,据说“文革”中左倾之风盛行,家乡的许多建筑群被拆掉了,只留下这个碑是当年的见证。听人说,静宁一中要给我四爷王尔全塑像,这个工程将于今年九月二十四日完工。因为他一九四二年创办了静宁一中。我想到平凉有一个柳湖公园,那里原来叫柳湖书院,是我四爷当年讲学的地方。我想到我的祖先都是很优秀的静宁人——高祖王源瀚是光绪

 十二年进士(1886年),曾任江西南康令,当时县内多有盗贼出没,他到任后,先缉拿魁首黄某归案,又从重处理了专事告状为生的刘老九,人皆悦服。他外出视事,身着民服,轻装简从,不扰民居,不扰民耕,当地人民制匾,以颂其政绩。曾祖王耀南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曾参加著名的“公车上书”事件——七十六名甘肃举人联名写了《请废马关条约》的呈文,曾祖具名第九,是发起人之一。他曾任甘肃省第一届议会议员,资政院议员。


四爷照片


   在静宁县我滞留了十个小时,然后坐汽车去平凉崆峒山,车离开静宁时,我是那样地恋恋不舍,好像自己丢了什么东西,我想哭,想落泪,但这会让车上的人莫名其妙。泪水悄悄地溢出眼角,我默默地拭去。带着惆怅,带着留恋,我与故乡告别。心里在说,故乡我还会再来的。我与车上的乡亲交谈,觉得他们个个都是我的亲人。

    小巴士在家乡的原野上奔驰,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庄稼地,我看到了波光粼粼的东峡水库,这个水库是一九八四年开始动工修建的,一九八八年建成,我的堂哥王乃学当年是这个工程的负责人。夕阳下,微风中,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听着耳边熟悉的好听的乡音,我感到惬意极了。前排坐的一位女人给我和爱人一人一个西红柿,我想到西红柿和菜花引入甘肃有我七爷王尔黼的功劳——七爷一九三二年在兰州农校当校长,他从北京买上西红柿籽,买上菜花籽,在农校试种成功。在二0一四年一月三日的《民主协商报》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时兰州人不了解西红柿,只把它当作观赏植物,不敢食用。于是王尔黻校长大力宣传西红柿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吃法。夏天西红柿成熟后,他自己带头吃,让学生吃,还请校外的人来学校免费品尝。消息传开,兰州街头巷尾,一时间流传起了大家吃科学去的笑话。一些农民吃完西红柿,还向王校长索要种子,求教种植方法,回家后在自家地里种植。就这样,西红柿在兰州安了家。继而,西红柿这个新的蔬菜品种,就在甘肃全省适宜种植的地方推广开来”。


七爷照片


   我的身旁坐着一位身材修长的静宁女子,一看就是个麻利人——十分合体的枚红色外套,牛仔裤洗得发白,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她与新婚不久的丈夫去平凉旅游,怀着对家乡浓浓的深情,我们在车上交谈了两个小时,那是一种何等倾心的交谈,我们素昧平生,仅凭乡音,我们无话不谈。她谈自己的高中,学习很好却不是很用功,没考上大学,现在在一家私企打工,现在正在自学大学课程,当她知道我是教《大学语文》的,便与我谈起文学,我讲了很多文学知识和历史典故,也提到李广是静宁人,临下车时,她留下我的电话号码,说以后要与我交流,我喜欢这个好学的女子,我对家乡的一片深情,就留给眼前这个美丽的女子吧!

   从家乡回来的今夜,我写下了以上的文字,到如今,我才明白了海外游子为何要寻根?因为故土是人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一个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故乡的热土是永远不能忘怀的。


二零零六年五月二日                        
                                          

作者简介:

王小玲,女,1952年生,甘肃师范大学附属中学67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11月去甘肃省康乐县八松公社插队落户。1970年招工甘肃靖远煤矿。现在是兰州城市学院退休教师



作品荐读链接



那年,我十六岁(王小玲)

我的母亲(王小玲)

那年,我十七岁(王小玲)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松鼠音乐新推出成人钢琴线上课程,保证您三个月内就能弹奏业余三级水平的钢琴曲。


在这个三个月的时间里,您只需每周花45分钟上课,每周至少花上三个小时练琴,即可轻松达到三级水平。

前三名购买:第一个月课程只需99元(只有三名,每人限购一份)

前五名购买:第一个月课程只需199元(只有五名,每人限购一份)

每月课程长期优惠价:299元

包年课程长期优惠价:2180元

名额有限,有兴趣请随时咨询

抢购入口!!!

点击底部原文链接即可前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魂系故土(王小玲)

王小玲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