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蔡趣事】学堂的故事(谢波夫)
西蔡趣事
——学堂的故事
作者: 谢波夫
西蔡村子虽小,却有一所学堂,别看只有初小三个年级,也足以傲视附近的村庄了。
三年初小也能出人才,西蔡的大队会计便是佼佼者。一手算盘,成千上万从不错帐,本村无人能敌。平时中山装上兜里别支钢笔,远远一看便知是干部,历来是村里众多学弟、学妹心中的偶像。
名为学校,其实只有一间教室、一间办公室,规模和旧时的私塾差不多,所以称之学堂。办公室兼教师宿舍,三个年级共三个班,三、四十人在一间教室上课。一年级上课,二、三年级做作业,以此类推。教师原本一人,校长兼校工,上课带打钟,所有的课一个人教、所有的工作一个人完成,倒也井井有条。
老教师是公办教师,兴化城里人,家也在城里,独自一人在西蔡教了多年书。那时读书没出路,入学率很低,老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动员孩子们入学。虽然成效甚微,乡亲们还是很敬重他,中午派饭时,都尽量请他吃饱,遇到家境好些的,饭碗里还会埋个荷包蛋。首次见到,老教师的背已有些佝偻,花白的鬓发,人很瘦,一件整洁的旧中山装稍嫌宽大,很象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不过老教师既不抽烟喝酒,也决不会窃书,倒是每年寒暑假回来,要拎大包小包的练习本和铅笔送给学生……
前些年,学堂里添了个民办教师,本地人,称Z老师。
Z老师是农村知识青年,很容易交朋友。他对城里的事物很感兴趣,尤其衣作,喜欢以我们为榜样。兴化是水乡,出门就是河,人人都会游水。那时,每逢夏天,农村的男人下河洗澡都光着身子。Z老师见我们穿泳裤,照样也做了一条,穿在身上,站在码头上却不急下水,挺着胸脯左顾右盼,似乎展示“引领西蔡新潮流,舍我其谁?"
有一次,Z老师忿忿不平地找我们评理,数学课上教分数加减,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他等于四分之一,老教师说不对,他不服:“二加二不等于四吗?”明知他错了,却没法说服。同学老周灵机一动,将一根胡萝卜一分为二,拿起一半问:“这是多少”?答:“半根胡萝卜”。再问:“半根又是多少”?再答:“半根是一半”。老周想哭了:“一半是一的多少”?Z老师犹犹豫豫:“二分之一”。老周拿起两半胡萝卜合在一起:“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多少”?Z老师瞪大眼睛,半晌不出声,好不容易挤出个“一”字。那年月,知青想当民办教师很不容易,尽管老周会教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也只能靠私人关系混个教师幕僚。
七四年后,国家开始抓基础教育,西蔡学堂扩容,老周等一批知青终于有机会走上讲台。我们的母校江苏省扬州中学是百年名校,有着科学的教育方法和优良的学习传统,继承扬中的真传,发扬母校的治学精神 ,何愁桃李不盛开?几载耕耘,一帮扬州中学知青将西蔡学堂办成“扬中附小”。在这所简陋的乡村初小里, 启蒙出一位博士、大学副校长。
二0一八年七月于南京
作者謝波夫,江苏省扬州市人,扬州中学67届初中毕业,68年11月插队兴化县林潭公社,西蔡大队。
作品荐读
本文 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推文不易,读完文章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和转发。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