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绍 兴 路 往 事(孟繁强)

作者:孟繁强 知青情缘 2024-02-02













 绍 兴 路 往 事


作者:孟繁强

01

有声朗读



  已是花甲年龄,但经不住亲朋好友的一再“怂恿”,也抵挡不住来自方便快捷的网络诱惑,我也用上了微信。每天打开微信,各种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接连收到的“上海最幽静的十条小马路"、“上海夏季清凉的十条马路"的微信,让我眼睛一亮。因为两条微信中都提到的一条小马路——绍兴路,列入其中。这可是我出生及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看到自己熟悉的内容总会让人感到很亲切的。


  儿时对绍兴路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是不太清楚的,觉得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为只不过是一条在上海短之又短、一点都不热闹的小马路,连公交车也没有的。只知道沿路的弄堂长短不一、风格各不相同,一些单位都和出版、文艺相关。根本就没意识到这里的居民一直以来都和文化“沾边”,长期受到文艺的”熏陶“。以后有关这条仅长300米左右的各种风情的描述,也看到过不少报道,都称绍兴路是文化街、出版街倒是确切无疑。那些抹不去的记忆如今常像电影镜头般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闪现。

  记得绍兴路1号有一间门面屋是废品回收站,这是我们孩子最愿意去溜达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时可以捡到居民卖掉的废品里夹杂着的香烟壳子。那时候孩童们玩的游戏什么的是不用花钱的,有段时间男孩子盛行用香烟壳子赌输赢。趁回收站工作人员不注意,瞅到香烟壳子捡了就跑,运气好的,捡到牡丹烟壳的被同伴羡慕死了;绍兴路北侧人行道上圈住绿化的矮围墙离地不到一米,则成了我们孩子经常争先恐后、爬上跳下走行的独木桥;在绍兴路的中段,有一个不收费的儿童公园,占地很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袖珍公园,但确确实实是个为儿童设计的公园,在当时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里面有跷跷板、跳远的沙坑、荡秋千、爬竹竿等各种设施,大家在一起玩得可尽兴了。没有管理员,没有家长陪伴,却也没发生过什么危险的事,却锻炼了小朋友的意志,增加了大家的勇敢精神,公园真正成了儿童的乐园;许多小朋友在绍兴路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

  在大革文化命的10年动乱中,有着诸多文艺团体和出版社的绍兴路注定不能逃脱被造反的命运。各出版社的围墙上贴满了大字报。有一天傍晚,我亲眼目睹开来了一辆卡车,”文攻武卫‘押着周信芳和他的儿子周少麟在街上进行批斗。一代京剧大师挺起倔犟的身躯不肯低头,“文攻武卫”竟然别出新裁的扯着他下巴上长长的胡须硬往下拉,观看的群众一脸冷漠和迷茫,只听得那些“文攻武卫”自己大喊大叫打倒“封资修”之类的口号,随后闹剧草草收场。令人伤感的是那些人据说都是文艺界的造反派。作为“革命样板戏”发源地之一的绍兴路,上海京剧院的牌子就挂在9号门口,当时唱遍全国的几个样板戏的演员与这里的居民每天擦肩而过,更有演员与自己同住一条弄堂,潮起潮落,真是见证了历史戏剧性的变化。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实话,真正对绍兴路有了新的认识,还是离开上海,到外地上山下乡及工作后。那个年代,全国各地的出版社凤毛麟角,上海人民出版社就像“一枝独秀”般垄断出版着一些指定的书籍。全国各地读者读到的政治性书籍,大部分盖出于此。时间推移到了上世纪的80年代初,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青年一代>杂志,其销售量之多、发行范围之广、受全国读者欢迎的程度之大实在是现今任何出版物都会望其项背的。当时远在云南工作的我回家探亲时,知道我就住在上海绍兴路时,同事纷纷请我帮忙订阅。待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以后,绍兴路更是红火了好一阵子。至今还记忆犹新的是,当时出版的一本杂志《文化与生活》,如同久旱遇甘霖,排队购买此杂志的上海市民居然排队几百米,一直蜿蜒到永嘉路,场面蔚为壮观。这是多媒体多元文化、出版几千本书亦需要名人签名售书来招揽读者的今天,实在难以想象的 场景。回到上海工作以后  ,由于工作原因,有机会多次进出出版社。外面看来高深莫测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的出版社,其实空间并不是很大。但是这并不影响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出版人的编辑质量。看到这么有限的场所,想到这里进进出出来自全国各地的 著名作家,不由得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了真切的感悟。


  记得是1989年末吧,粮食的计划购买与议价购买实行双轨制。按当时的规定光有粮票没有户籍只能购买议价粮。我参加了对单位计划用粮情况的检查。上海昆剧团座落在绍兴路,有的演员是没有上海户籍的,理所当然的成了需要补差价的对象。当时团里的领导说了一句:“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这当然也是气话。结果还是补交了一部分差价。这事放在今天想起来真让人哭笑不得。不是吗?文艺团体是为人民大众提供精神食粮的,演员在上海居然因为没粮籍不能吃计划粮食,怎不是岂有此理?但当时只能无奈的按政策办事。


  绍兴路很短,以至于那个年代有时候住在远离中心城区的亲朋好友介绍方位时,不得不添一句,就在文化广场附近,对方就心领神会了。上海以前每年的大型干部会议都放在文化广场召开,这个时候我们便能看到绍兴路和永嘉路的人行道上停满了领导乘坐的小车 。清晰的记得有一年也是市里开大会,路边站着一个新闻记者,脖子上挂着照相机 ,突然就听到边上的一个小孩捂着右脸在哭泣,原来是记者打了小孩一记耳光。此举理所当然引起路人的愤怒,大家纷纷指责他打人的行为。记者非常激动的告诉大家,小孩是因为用手摸了照相机的镜头才被其情不自禁的打了耳光。看到小孩并无大碍,大家还能说什么呢?那年代一个普通国产照相机的价格,相当于一个工人三个月的工资,而记者使用的进口照相机的价格更应该是天价了吧!如果把记者的吃饭家什损坏了,他能不光火吗?当然打人总是不对的。如今望着街头巷尾几乎人手一个照相机或具备拍摄功能的手机、在旅游景点比比皆是的较上述记者更高级的单反相机 ,怎能不感慨万分!


   最近有媒体报道,上海的弄堂正在逐渐消失,保护石库门和新式里弄建筑的呼声不断。而绍兴路以其独特的风韵、丰富的内涵、浓厚的文化氛围保留至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十几年前曾有开发商欲将这条路上优秀保护建筑的弄堂推倒建造商品房,遭到了有识之士及居民的一再阻拦,才得以完整今天绍兴路弄堂原来的格局。如今徜徉在这条历经百年风雨被粗壮的法国梧桐遮天避地的小马路上,仿佛穿越着时光隧道。她明显有别于如今“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的马路。每次故地重游时,还是有着些许的遗憾。沿街破墙开出的一些小店,就像健美肢体上出现的疤痕,与这条文化街的整体氛围不相协调,显得美中不足。一条历史渊源深厚、文化积淀浓重、有着众多名人故居的马路,是难以复制的。真心希望绍兴路以不变应万变,就像年代愈久愈浓的绍兴老酒,以其散发书香的氛围成为传承老上海文化街区的标杆,不像某些所谓的“上海老建筑”旅游景点,充满浮躁及弥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让人感到乏味。保持“风景这边独好”闹中取静的绍兴路独有魅力,应该是市民的愿望所在吧。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推文不易,读完文章的朋友别忘了点“好看”和转发。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绍 兴 路 往 事(孟繁强)

作者:孟繁强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