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举世无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是无与伦比的旅游圣地(陈党耀)
西藏,举世无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是无与伦比的旅游圣地
作者:陈党耀
2008年6月14日,我们一家三口怀着崇敬向往探险的心情向神圣神秘的西藏出发了,彼时女儿大学毕业尚未进入职场。
尽管已过了十三年,但借助残存的记忆和照片,还能想起旅程中的点点滴滴。
从上海到拉萨列车行驶48小时,我们晚上8点多出发,一路途径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省,第三天晚上近8点到达拉萨。进入青藏高原开始,沿途窗外的景色越来越漂亮。
那曲,是终点站前最后停靠的一站,趁停车的几分钟间隙,我们下车留了个影。
随着列车进入高原,原本瘪瘪的速食袋慢慢鼓起来了。这意味着我们体内的血管是否也会出现如此反应。出发前的半个月里,我们都服用了红景天,但是高原反应因人而异,到西藏头几天,我的反应最厉害,晚上头痛欲裂,半夜醒来很长时间睡不着。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西藏,四十年前在农场备战高考时,从借来的历史和地理教科书上,初步了解了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及沱沱河、念青唐古山、百万农奴、藏传佛教、吐蕃王朝……这些虽然熟稔与心,但还是梦想着哪天能实地瞻仰雄奇壮观的布达拉宫,朝拜历史悠久的大昭寺、看看充满了藏族风情的八廓街和圣洁的纳木错……这些世上独一无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西藏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年过五旬的我终于圆了梦。
布达拉宫建在红山山坡上,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
西藏,以其举世无双的高原美景与独特的民族风情闻名于世,换句话说,就是无可替代性。这里有雄奇的高山雪域奇景,有广袤的沙漠和草原,还有茂密的莽莽林海;西藏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藏东“三江流域”旅游区、藏西特色旅游大区,都是世界级山水资源;这里有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还有世界第一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除了秀美的自然风光,西藏神秘而绚丽多姿的藏文化更是让人赞叹不已。古老的建筑将西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展示在世人眼前。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西藏这片土地上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创造出灿烂的民族艺术。
我们是散客,每天坐大巴同行的不是前一天的游伴,住宿的宾馆也隔日换,每个酒店的大堂显眼处都有个一公尺长三十公分宽的木槽,里面放着米、青稞等粮食。
拉萨晴天多,到此没有不留个影的。
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兴建;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气势雄伟。
布达拉宫分红宫白宫,宫内不能拍照,出来再转到宫后面走走看看。
布达拉宫中收藏了无数珍宝,堪称一座艺术殿堂。1961年,布达拉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庄严肃穆的大昭寺也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也是松赞干布时代建造,距今1350年,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建筑,经历代多次整修,形成了如今占地2.5万平方米的宏伟规模,大昭寺是座供奉众多佛像、圣物的殿堂,其中要数释迦摩尼12岁等身佛像最为著名。
在大昭寺的正门入口处,有三根石柱。一根石柱上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着公元823年签订的唐蕃会盟书。
藏民们手持转经筒,一脸轻松恬淡。
大昭寺外的八廓街,随处可见匍匐着磕长头的信徒。
拉萨市内有条著名街道,也是拉萨历史上最早最繁荣的街道,其正确译音为“帕廓”街。帕,意为中;廓,意为转。按西藏佛教徒的说法,以大昭寺为中心,沿着长方形的街道绕一圈称为“帕廓”,意即“中转”,表示向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朝拜,现在都写成八廓街。
藏传佛教影响到每家每户,僧人每天的功课就是学佛念经辩经。
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外。
日喀则,西藏第二大城市,道路干净整洁,有些建筑明显有内地援藏的标志。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寺院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500多年前,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兴建,后来四世班禅加以扩建。寺中大殿有释迦牟尼像,可容2000人诵经,大殿两侧为弥勒殿与度母殿;寺的西侧有大弥勒殿,高30米,十分宏伟;另有历世班禅灵塔殿,藏有舍利肉身 ,我们一般游客是看不到的。
我们在扎什伦布寺内瞻仰佛祖正值午后,阳光斜射进来,
游途中恰逢白居寺举行法会,到处人山人海。
白居寺,藏语意为“吉祥轮大乐寺”,位于江孜县城东北边,海拔3900米。白居寺始建于1427年。它是一座塔寺结合、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寺塔天然浑成,充分代表了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位于在西藏江孜县城区。1961年,国务院公布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纳木错水天一线,令人心旷神怡。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700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崇明,是西藏最大的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在西藏人心目中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每逢藏历羊年,朝圣者不远千里来参加纳木错盛大的转湖节。
羊卓雍错简称羊湖,距拉萨不到100公理,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令人陶醉。这蓝色太漂亮了,是我无数次心驰神往的蓝,是与天空交相辉映的蓝,第一次真实见到蓝得纯粹的水面,此乃神仙之地啊!
巴松错曲里拐弯,在雪山映衬下分外圣洁。
巴松错又名错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之意,湖面海拔3700多米,位于距林芝工布江达县50多公里的巴河上游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
在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河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主体瀑布落差都在此,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的大巴士没有进去。
林芝被称为“小江南”,植被郁郁葱葱。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海拔3000米的沿江河谷,是巨柏自然保护区,这里生长着数百棵千年古柏。有棵2600多岁“世界柏树之王”十分亮眼,塔形的树冠,挺拔的树干,高50米,胸径5.8米,需12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被当地人以“神树”保护着。
羊八井水库碧绿的水堪比九寨沟。
利用地热建造的室内游泳池。
在世界屋脊,有一座给拉萨带来光明与希望的新兴城镇,这就是羊八井,它位于青藏公路和通往尼泊尔公路的交叉点上,是西藏第一个地热开发试验区,已建有热电站、地热温室和温泉浴室。它所处的羌塘草原是个高寒地区,一年有八九个月冰封土冻,然而方圆40平方公里的热地却绿草如茵,温泉雾气腾腾,往温泉边放几只鸡蛋,三五分钟便可煮熟。
藏族学生在画唐卡
导游一路是说了很多西藏的文化和风俗禁忌。唐卡是悬挂墙上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内容涉及藏族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的作品,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这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听导游说,还有人皮唐卡,即用人的皮肤做的唐卡,此处暂且不表。
同样不能展开的还有天葬。这是藏族传统的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地点让秃鹫等鸟类、兽类吞食。天葬的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之分离,是异次空间的不同转化。西藏人推崇天葬,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
游途中听到一个故事,在青藏线上公路上成群牦牛慢慢行走。开车的没有注意到,转弯时撞死了一头牛。当地牧民们闻讯赶来,车主被索赔上万,同行者说一头牦牛能值得一万块钱吗?而在虔诚的藏民看来,牦牛不仅仅是牲畜,还是他们的精神信仰。藏民中有句谚语: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牦牛已经和藏族同胞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了。
一直以来,牦牛作为神圣的动物是藏人生存的依靠,人们在牦牛的头骨刻上经文作为献祭,还把牦牛骨作为独特的装饰品;牦牛角是上好的工业原材料,十分稀有。牦牛全身是宝,无论奶、毛、肉、皮、角,还是粪便都有较高的价值,藏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称,既可用于农耕,又可作运输工具;牦牛内脏、骨、血等可加工成许多药品和工业用料;牦牛体内培植的天然牛黄是名贵药材。随着野牦牛进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单,要想再得到牦牛制品已是不容易的事了。
如今的牦牛又多了一个功能,加入旅游行业。
除了牦牛,羊和猪也是旅途中常见的家畜。
西藏地域辽阔,一个乡的面积可能比东部地区一个地级市还要大。除了拉萨市内游,每天在路上八九个小时,纯游览仅一两个小时。说是纯玩团,但有游客提出购物,要买冬虫夏草,这正合导游心意。从日喀则游览回拉萨途中,一个来自江阴的私企老板买了几万元虫草,导游一高兴,晚上给全车游客加菜。
专程在牧民家访问体验,也是行程中快乐的一项。
我们手持相机和藏家主人一起席地而坐,当被邀请合影时,藏族姑娘欣然配合。藏人非常客气,脸部表情很是单纯。最后每个进入民居的游客都得付参观费5-10元。
瞻仰松赞干布出生地。
这是不对外开放的普通藏民家庭外貌,真实的藏民生活我们这些游客应该是看不到的。
西藏到处异域他乡的风景,在山间、路口、湖边、江畔,有经幡飘飘,还有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各种吉祥图案是藏民用来祈福的。导游告知千万不能用脚踩踏、不要拿下来把玩!但是可以捡一块石头放在上面,意为添福添寿。
在拉萨机场,结束了十多天的西藏之旅,我们从缺氧的高原返回上海这片富氧地,心灵受到了一次极度的净化和洗礼,收获满满,超越了旅游本身的意义。
作者简历
陈党耀,出生于上海的50后,17岁到奉贤星火农场当了九年知青。文革后考入复旦大学分校,毕业后分配到宝钢。1997年获聘新闻系列高级职称,退休后喜读书健身。
作品荐读: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