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港湾(薛东升)

点击关注👉 知青情缘 2024-02-02




港湾



作者:薛东升







    港湾,是船舶停靠的地方。船舶从这里挂帆远航,又回到这里休养生息。      


     一个和我一起在平度崔家集下乡的同学,他就业在一家大型机械制造厂,在工业战线上奋战了一辈子,退休后,和老伴一起,选在青岛港东村养老。把港东当成了安度晚年的港湾。



     港东村依山傍海,位于崂山以东,出海方便,近海漫滩宽阔,螃蟹,海螺,牡蛎资源丰富,是一个2000多户的大渔村。


     人民公社时期,这里的人们用打鱼挣的钱,投入农田建设,把海湾周边的农田都建成了水浇地,在以粮为纲农业学大寨时代,曾创出小麦亩产千斤的佳绩。不但是先进单位,还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改革开放以后,这里的人们慢慢的淡出农业,利用这里美丽的山光海色,着力发展旅游,民俗,海边建起了许多风雅别墅。使这里逐渐繁华了起来,到了夏季旅游旺季,不少游客来这里度假流连忘返。


   我和这对老夫妇是中学同学,曾一起下过乡,70年代就工各奔东西。在一个暮春时节的日子,我应邀去同学家做客。几经倒车,来到港东社区。正值果树开花的季节,虽初暖乍寒,可路边小院的樱花,梨花,桃花早已盛开,相继斗艳,一片花的海洋。海边独特的气味夹杂着花香,令人陶醉。


    来到同学家的小院里,全是石砌的房屋,院南面有棵颇大的柿子树,枝桠都探出墙外。院中央有一棵茶花,满树是花,花龄堪比下清宫的“降雪”。


    五十年没见的老同学,一阵寒暄是少不了的。人老了骨架犹存,只是多了些沧桑。进屋看看,几间老屋被同学收拾的井井有条,正屋的灶台已移至东厢房,变成了客厅,现代的物件基本都有,四月的阳光射进屋内,明亮而宽敞。


      同学开车拉着我环村转了一圈,正赶上落大潮,海水退了足有一两里地,辽阔的海滩上三三俩俩拾小海的人忙得正欢。据说,小波螺,蛏子多的是。



      回来后,女主人已准备好一大桌菜,我们在客厅畅聊了起来。几杯酒下肚,大家对桌上的珍馐美味早已失去兴趣,离别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不知有多少话要说。我们谈到在农村的蹉跎岁月泪眼婆娑;谈到为共和国竭力奉献的时候激情满怀。

   我同学在厂里是干数控机床的,属引进国外精密设备。那年代数控机床在国内应用还不多,即便大型国企也很少。数控机属精密机械加工设备,加工精度高,是制造高端机器零件的关键设备。在哪个时代,变频数字控制技术还没成熟,数控机床都采用伺服模拟控制,虽加工精度高,但操作技术复杂,工人们都叫“加工中心”,能熟练操作的人趋之若鹜。可见我同学技术水平不一般。



      倦鸟归林,远航的船回港,人累了要找个肩膀靠靠,漂泊四海的人老了也该回家歇歇了,我们歇息地方就是我们的港湾。为我国工业现代化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工人,退休后在这平静的港湾,眺望世界风起云涌,坐看我国机械制造业蒸蒸日上,一步步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为自己曾经奋斗过的事业而欣然陶醉。


    大家不知有多少话要说,聊起来没完没了。人老了都喜欢怀旧絮叨,也许怀旧是一种幸福。我们有故事,谁有酒?大家一起醉!


     一天的畅聊圆了多年的思念,恋恋不舍的离开,期待以后再见。


 2021年4月



作者简介

  

薛东升,男,1966年毕业于青岛第十六中学,1968年上山下乡到山东平度崔家集公社。1972年回青岛就业,历任企业车间主任、科长、总工程师。


作品荐读


回城知青相亲记(薛东升)

相见不如怀念——知青回乡看望乡亲们(薛东升)




本文 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港湾(薛东升)

点击关注👉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