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堰故事:太和医生鲁军体之“医界战狼”

年初,人民日报发文“这一幕,比虽远必诛更加振憾!”,新华社发文“同胞有难,虽远必救,再难必援”,中央电视台也数次播出“农民工受重伤,医生跨五国救援”……国内外百余媒体纷纷对十堰市太和医院医生鲁军体同志跨越三大洲,行程十万里远赴海外救援受伤农民工的事迹进行了广泛报道。


这次生命营救被誉为医疗版的 “战狼”“孤胆英雄”“红海行动”。鲁军体同志从一名普普通通的神外科医生,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瞬间成为全城乃至全国瞩目的英雄人物。


面对媒体接连不断的邀约,同事、朋友间的赞誉不绝,鲁军体的内心却十分淡然。他仍像以往一样忙碌在神外病房,坐诊、查房、手术。不同的是,慕名而来的病人更多了,鲁军体也更忙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13437gpqab&width=500&height=375&auto=0

鲁军体同志在大学时期就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近20年党龄的老党员。


他政治立场坚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党的有关理论与著作,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病人为中心,用自已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职责、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乐于助人,扎根西部山区,服务秦巴百姓。


行医16年来,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深受广大患者的和同事好评,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曾多次被授予为先进个人、最受患者欢迎的医生、医院十佳青年、最美太和人等光荣称号。还被湖北医药学院和市卫计委道德讲堂邀请作为宣讲人对个人事迹进行宣讲。



敬业爱岗,时刻以病人为中心

1978年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的鲁军体,自小就受到南阳五圣之一的医圣张仲景的影响,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做医生的梦想。2002年作为河南省优秀毕业生、省级三好学生,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后的鲁军体入职太和医院,成为了一名神外科医生。


初为医者,鲁军体既感期待又充满忐忑。那时,年轻的鲁军体常被安排外出救援急诊病人,常常半夜还身处救援一线。鲁军体说:“那时不觉苦、不觉累,每天都干劲十足,当看到病人康复,自己也非常有成就感。”


让鲁军体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出诊,是十几年前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当时下着大雪,晚上10点多科室突然接到急救电话,说房县柳树桠发生一起车祸,有人头部严重受伤,急需接到太和医院抢救。”十堰人都知道,柳树桠地势险要、山高路陡,平时都是车祸易发地带,何况现在大雪封山、又是晚上,危险可想而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鲁军体医生毫不犹豫的立刻第一时间赶到急诊科和急诊科的同事们顶着风雪、乘坐带着防滑链的救护车,冒着生命危险把病人顺利的接回了医院。


这样的危险状况,鲁军体还经历过很多次,然而就是在一次次的急救中,他也积累下了丰富的外出救援经验。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上海昆山暴炸、SIRS肆虐、禽流感横行的危急关头,他都是毫不犹豫、积极主动的向党组织和医院递交了志愿书。


鲁军体对患者的真诚和用心,也深深触动着科室里不少年轻医生。武高医生与鲁军体朝夕相处了9年,在他眼里,鲁军体平易近人、性格温善,无论对同事、患者还是患者家属,总是非常耐心。“有一次鲁老师刚刚做了一天的手术,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一位患者家属向他了解病人情况,病人情况很稳定,也不是什么急事,完全可以等到第二天查房时候再作解释的,但是鲁老师还是第一时间跟家属作了细致的解释。”“前不久我们科室收治了一个很早就失去了妈妈的贫困家庭的小孩,鲁老师不仅给他们帮忙在网上筹集善款,还亲自捐款,并且在一个晚上带着自家孩子来看望患病小孩,还把自家小孩子的新衣服送给了患者。”武高医生说,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难一一列举。



精益求精,追求工匠精神 

随着医龄的增长,鲁军体对医生的认同感也日益加深,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到患者身上,科室里一间四平米值班室就成了鲁军体的“家”。


靠着这份坚毅和执着,再加上他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严谨的临床技能,鲁军体迅速成为科室中坚力量。为了更好的为病人服务,为了业务上更好的进步,2007年,鲁军体来到武汉大学攻读神经外科研究生。2009年毕业回到医院后,鲁军体开始主攻脑肿瘤、脑血管等相关疾病。从最初的主任带领到指导协作、再到独立完成,短短五年时间里,鲁军体已经是治疗脑肿瘤及血管病的佼佼者。2015年,医院派遣鲁军体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进修,他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回院后毫无保留地为同事传授,带领着大家一同成长。


善待患者、敬畏生命。这是鲁军体的十几年来为医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收治了很多其他医院不愿意收、或是病情危重的患者。特别是遇到家庭困难的患者,他总会想办法,让患者少花钱,治好病。


至今,让鲁军体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手术,做了22个小时。当时患者入院检查显示,颅底肿瘤且涉及脑干,肿瘤大、质地硬,包绕着神经和血管。患者家境困难,四处求医,很多医院都不太愿意接收。科室主任张力了解情况后,不仅将该患者收治住院,而且立刻研究患者病情,决定手术方案。


“那次手术前,科室做了充分准备,张力主任主刀,我和另外两位医生做助手,整整22个小时里,我们没吃一口饭,仅喝些葡萄糖补充体力,最终患者恢复良好。”鲁军体说,对于很多颅脑肿瘤的患者,手术是他们存活的唯一机会,只要病人来,我们就会尽全力救治,病人能够康复出院,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励和报答。


将心比心,大义无形。鲁军体经常说,作医生一定要对患者好,要尽可能的做到尽力而为,治疗要做到极致,手术也要做到极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才是一名纯粹的医生,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才能面对生死时问心无愧。有时为了做好一个手术,他会反复查阅资料,反复观看手术视频,反复和同行请教,甚至在实验室内在标本身上反复练习。


高强度的工作并没有使鲁军体放松对病人的照顾。无论多晚结束手术,他总是轻手轻脚地回到病区,把病人从头到尾查看一遍才安心休息。对于一些病情特殊的患者,他经常深更半夜还守护在病人的床边,直到病人情况稳定。第二天一大早,他依旧6点多起床,7点多就来到科室,先看看前一天手术的病人,再查看危急重症病人和当日即将手术的病人,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并叮嘱主治医生需要注意的治疗事项,随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循环往复。这种习惯十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来。



勇于担当,创造生命奇迹

2017年12月的一天,在值班的鲁军体接到电话,一家公司请求医院能够派医生把在国外受伤的工友接回国内治疗。鲁军体临危受命,面对救治路程长、病人病情危重等多重困难,他的心中也曾忐忑,但是面对来自家属的期望,医院领导的信任和身为共产党员的觉悟,为了海外落难的同胞,鲁军体毅然踏上了往返10万里、跨越三大洲的救援之路。



作为这次救援行动的唯一医务人员,他一个人充当了医生、护士、护工的角色,回国路上不停的给病人吸痰、雾化、喂流质、翻身、扣背、监测生命体征,注射抗生素和预防血栓药品,还要更换引流袋,更换纸尿裤。再加上突遇风暴天气、航班延误、语言不畅、各机组人员均不太愿意让患者登机等种种困难,整整4天4夜,鲁军体几乎不眠不休。


为了减少负重,尽可能带更多的医疗用品,他还丢掉了自己的皮鞋和部分衣服。凭着“家属期望,不能辜负,同胞有难,虽远必援,我一定要把农民工兄弟安全接送回国”的坚强信念,在国内外同胞的帮助和支持下,完成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救援任务,最终成功将病人带回到十堰市太和医院。


鲁军体的这次跨国救援行动,不仅体现了他的高尚医道和精湛医术,更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同时也是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实际行动对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做出完美阐释。鲁军体的事迹感动了成千上万的网友,被誉为医疗版的战狼和孤胆英雄,同时也被医院授予“最美太和人”的荣誉称号。



面对鲜花和荣誉,鲁军体仍然谦逊地说:“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的使命,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这也只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只不过时间长、路程远、情况有些特殊罢了。能够把病人成功接送回来,要感谢我背后有一个全心全力支持我的太和医院,感谢我们的背后有千千万万个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的国人,更要感谢的是在我们的背后有一个伟大的祖国!”


伟大与高尚,来自日常细行的积累和沉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作为一名外科医生,鲁军体没有一刻忘却以病人为中心、救死扶伤的天职。他一如既往、十数年风雨无阻、默默坚守、兢兢业业的奉献在临床一线上,以一颗医者仁心,矢志不渝守护一方百姓的安康。


来源/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太和医院

编辑/何磊  曹婧  责编/陆璐  终审/姚平

党建君特选(戳下方标题)十堰人注意!水费、电费、垃圾处理费将有重大变化,与你生活息息相关!事发丹江口!2岁女童走丢......家长千万别再这么做了!@十堰公务员,千万不要忽视你的个人信用,很“值钱”的!确认过眼神,这些行为真让人脸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