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榜样 | 支部堡垒强在哪?这5个支部交来了答卷,请审阅!

近年来,我市有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充分发挥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用忠诚与担当谱写了一曲曲时代颂歌。


今天,小编选登5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事迹,以激励全市基层党组织为十堰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党旗闪耀潘口河

竹山县潘口乡潘口河村党支部

近年来,竹山县潘口乡潘口河村党支部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村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


立足规范,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村干部和党员凝聚力。潘口河村党支部充分运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健全村干部和党员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了《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党员履职尽责管理办法》等制度,每季度对村干部和党员进行测评考核,将测评结果与绩效报酬、“双十星”争创挂钩,充分调动和激发了村干部和党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村干部和党员的凝聚力。


立足实际,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在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工作过程中,潘口河村党支部以当好脱贫致富“领头雁”为准则,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结对帮扶的“贴心人”。严格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注重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建立党员干部联户抓帮扶、党群结对促脱贫的机制,长期针对困难党员、贫困群众、特困学生、困难学生等群体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树立党员队伍良好形象,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动力。在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工作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劲头,加班加点入户核查、完善档案,严格按照程序精准识别出贫困人员306户972人,及时准确完成了贫困户认定工作。在脱贫产业发展上,潘口河村党支部积极帮助贫困户选准致富项目,因地制宜制定脱贫计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充分发挥了“第一书记”把关定向、整合资源、攻坚拨寨的关键作用。


立足发展,提升党员能力。如何在新时期、新机遇下解决村级发展问题,提升党员综合能力,是潘口河村党支部着重解决的课题。潘口河村有着丰富的山林资源,但林特产业效益一直不够明显。为打破产业发展瓶颈,该村党支部积极转变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做好“山水文章”,大力发展板栗、核桃种植,并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跟着干,共享扶贫成果。


立足长远,助民致富,带动村级经济大发展。潘口河村党支部将开展“双培双带”活动作为提升党员综合能力的重要抓手,重点落实党员“一人一卡制”、党员“一联三”(每名党员联系1名外出能人、1名技术能手和1名青年人才)、村干部 “一扶二”(每名村干部扶持1名贫困党员和1户贫困户)和党员、能人大户“一帮一”四项制度。通过着力舞好农村专业协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两个“龙头”,积极开展“党员学科技”活动,创建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形成了“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可喜局面。


立足服务,深化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早在2000年,潘口河村党支部在竹山县率先开展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实行党员代办服务制度。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不断拓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范围,延伸代办服务工作触角,在辖内9个村民集中居住点设置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点,真正实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的目标,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的生活殷实了,党员群众都愿找党支部办事了,村民称赞党支部的话语也多了。潘口河村呈现出以乡村振兴为核心,“群众跟着党员干,党员跟着支部走”的共同建设美好富裕新家园的喜人气象。


  

村企共建美家园

丹江口市蒿坪镇余家湾村党支部

丹江口市蒿坪镇余家湾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7人,下辖5个“五型党小组”,2017年新发展党员3名。近年来,余家湾村与丹江口市润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姻”,成立农乐种养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以企带村助产业,村企共建靓乡村”的新路子。目前,该村已脱贫127户544人,剩余79户228人将于今年实现脱贫出列。


培育生态产业,努力创建生态农业观光示范村。在余家湾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以农乐种养合作社为载体,以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为依托,以发展绿色产业、生态产业(黑猪养殖和核桃基地为主导产业)为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绿色产业富民”的理念,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力建设村企共建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近年来,该村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兴建了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技术培训大楼、3000多平方米的黑猪养殖场、20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膨化饲料间。截至目前,该村共饲养种猪500余头,年出栏黑猪可达6000头;全村核桃总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果园养鸡、生态养鱼、野生葡萄、蔬菜大棚等辅助产业也同步发展。该村已建成生态鱼塘4座8000平方米;葡萄基地100亩,银杏基地300亩,“突尼斯”软籽石榴基地1000亩,其它小杂果采摘园300亩。


推进村企共建,实现整村脱贫。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余家湾村党支部始终坚持“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通过五种帮扶方式实施村企共建。“四四二”土地入股分红方式。即在核桃、银杏、葡萄等种植产业发展中,贫困户以土地、荒山入股到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委托丹江口市润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经营效益按照“4∶4∶2”比例分成,丹江口市润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占40%,主要用于人工支出及扩大再生产;合作社占20%,主要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占40%。截至目前,该村已有110户贫困户加入农乐种养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即贫困户通过在丹江口市润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领养猪崽,猪出栏后由公司统一回购的方式实现增收。“公司务工”方式。为实现该村核桃产业科学化管理,丹江口市润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了果园专业管理队,年均吸纳40户贫困户150余人务工,人均增收6000元。“发展乡村旅游”方式。即通过建设乡间别墅、完善旅游设施,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培育适宜发展乡村旅馆、农家乐等旅游产业的农户,实现旅游产业扶贫。“低保五保”救助方式。即通过落实低保五保政策、采取村集体经济兜底的方式,实现贫困户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在“规划优先,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余家湾村党支部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改善村容村貌。在土地流转、项目施工、村级事务管理上,村“两委”与丹江口市润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高度一致,针对该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现象,丹江口市润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投资达65万元,共修建下水管道2000余米,清理垃圾19000平方米,组织村民在村边、路边、沟边植树50000余棵;大力实施“一基地”“两中心”“三社区”建设,投资600余万元修路、修建蓄水池及铺设自来水管道,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和饮水难问题。目前,该村改厕、改水、垃圾处理项目也在同步进行。


2016年6月,余家湾村被市直机关工委确定为“十堰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



党建引领促发展

竹溪县中峰镇双河口村党支部

近年来,竹溪县中峰镇双河口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思路,以基层党建“整县推进”为抓手,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采取“农旅结合,企业带动”的模式推动整村脱贫出列,实现了“产业发展,村民致富”的目标。


夯基础,强堡垒,支部引领促发展。谋发展、促脱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关键。双河口村党支部严格按照基层党建“整县推进”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围绕组织、队伍、活动、制度、保障五个要素,抓牢“支部主题党日”和“双十星”创建两个载体,严肃组织生活,严格村干部专职化管理,抓好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强化党员作用发挥,为该村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该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同时,积极培养品德优秀的年轻人作为后备干部,为该村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勇革新,争先进,打造务实干事队伍。在“创先争优”过程中,该村党支部坚持以党的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 “实事承诺,设岗创星”活动,将 “创先争优”各项内容作为党支部公开承诺之一,并要求党支部15名党员结合 “创先争优”活动实际公开承诺为群众办事内容,改 “要我服务”为 “我要服务”。同时,该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务村务公开为重点,落实党务村务公开责任制,实现党务公开与政务、村务公开相结合、相促进。积极推行 “一会两票”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党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党员议事、村民决策制度,切实保障村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在 “清洁家园”项目实施上,该村党支部 “肯动脑、敢动手”,通过分类施策,促进全村环境整体改善。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全村现有农户家的厕所及畜禽养殖圈场进行改造。建立生活垃圾转运体系,实现垃圾专人回收、定点堆放、按时处理。


抓机遇,谋发展,特色产业带民富。该村凭借紧邻竹溪县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优势,依托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旅游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竹溪县绿之恋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在该村流转土地近3000亩,鼓励村民以土地和技术参股、入股。两年来,实现产业帮扶306户、就业帮扶103户。2016年,竹溪县绿之恋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共发放工人工资600多万元,其中该村贫困户189户243万元,户均增收1.2万元。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基础上,该村主动谋划乡村旅游项目,以竹溪县绿之恋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为龙头,先后开发了绿之恋游乐园、亲子葡萄采摘园、中心花卉苗圃等旅游休闲胜地,村级旅游经济收入大大增加。近两年来,该村先后发展农家乐8家、乡村民宿5家,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120多人,贫困户脱贫任务提前完成,2017年 “整村出列”任务顺利实现。


下一步,双河口村将继续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总揽,抢抓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机遇,向着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阔步前行。



阳光党建聚合力

张湾区汉江路街办阳光社区党支部

近年来,张湾区汉江路街办阳光社区探索推行“阳光党建”工作法,即营造“阳光环境”,打造“阳光组织”,锤炼“阳光队伍”,构筑“阳光体系”,丰富“阳光活动”,提供“阳光服务”,以党建创新建设和谐社区。


建强阵地,营造便民舒适的“阳光环境”。阳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占地2000平方米,集社会管理和便民服务为一体,内设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党员“E课堂”、说事谈心室、志愿者服务站、综合文化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四点半学校”等,为辖内居民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是辖区居民的 “第二个家”。近年来,该社区党支部坚持“一星期一小活动,一月一大活动,传统节假日必有活动”,吸引辖区居民定期参加,实现了社区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分享,人人受教育”的工作目标,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


凝聚合力,建立共驻共建的“阳光组织”。该社区党支部通过“党建工作联创,共同开展党员活动;公益事业联动,共兴社区服务;治安环境联治,共建和谐家园;文体活动联谊,共创文明新风”的“四联四共”活动机制,建立了以党支部为主体,由辖区707名在职党员、12家行政事业单位、“阳光”“万达”两大商圈400多家商户以及社区工会、妇联、团支部共同组成的“阳光组织”,通过资源共享推动区域共建,激发了社区党建新活力。


广纳贤才,锤炼朝气蓬勃的“阳光队伍”。社区工作,方向在支部,关键在干部,力量在党员,主体在群众。该社区积极引导辖内党员干部参加专业执业资格学习考试,已有2人取得专业社工资格证书。大力发展社团组织,广泛吸纳充满活力、乐于奉献、工作能力强的青年组建各个类型的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居民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使其成为社区建设的主力军。


竭尽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阳光服务”。该社区党支部通过对辖内常驻党员、流动党员以及侨胞侨属、委员代表信息进行详细登记,绘制“党情群情一览图”,根据辖区居民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地服务和活动。在该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辖内每名党员争当社区文化传播志愿者、文明建设先行者。


建立健全,构筑公正完善的“阳光体系”。该社区党支部不断制定完善支部党员、社区居民各项活动制度。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社区重大事项通过“一会两票”进行决策;每季度对党务、社区事务进行公开,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的良好环境;创新建立小区民生事项听证体系,对辖内居民反响强烈、意见突出的问题,通过组织召开听证会进行民主决策,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的理念,构筑群众信任、企业支持、公正完善的“阳光体系”。


共同参与,开展激发活力的“阳光评议”。该社区党支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紧密结合“十星级党员争创”活动,要求党员结合实际进行服务事项公开承诺,并将党员承诺内容进行公示,接受辖内居民监督,大大激发了党员创“十星”的热情,切实让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项家河畔党旗红

房县门古寺镇项家河村党支部

近年来,房县门古寺镇项家河村党支部在该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村民大力发展食用菌、烟叶、核桃种植和山羊养殖等特色产业,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7660元。项家河村党支部也被省委授予“省级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发展产业,是实现“造血式”扶贫的关键所在。为加快实现房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年整体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目标要求,该村“两委”充分发挥班子模范带头作用,立足现有资源,瞄准市场需求,坚持把养殖山羊、白羽乌鸡和种植烟叶、食用菌作为产业扶贫主导项目,实现了“家家有项目,人人有事干”的精准扶贫工作目标。


项家河村烟叶产业起步于2006年,村民最初的态度多半是观望。为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该村党支部书记方必春把自家5亩土地全部种上烟叶,同时动员3名村干部及部分党员种了350亩烟叶,并承诺“每种植一亩烟叶,补助200元”。当年,烟叶丰收时,亩均收入达到2300元。第二年,该村20多户村民抢着种植烟叶,全村烟叶种植面积发展到1500多亩。村两委因势利导,实行村干部包户责任制,加大奖励力度,强化技术服务,村里烟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一举成为房县烟叶种植大村。目前,全村有28户贫困户通过种植烟叶实现脱贫致富。


让合作社把贫困户连接起来。2013年,村党支部书记方必春组织该村32户养殖户成立了房县春润山羊养殖合作社,按照“养殖在户、服务在社、销售在社”的发展理念,为养殖户提供包技术、包种羊、包饲料、包销售“四包”服务,对入社养殖户统一供应疫苗、统一防治病害;对缺乏资金的养殖户,以“投母还崽”的方式提供母羊,收益归养殖户所有;精饲料由合作社统一采购、统一配方,青饲料由合作社收购农作物秸秆,经过加工后以成本价供应给备料不足的养殖户,确保养殖户饲料充足;合作社与收购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购销协议,分季节集中组织销售,销售收入全额向养殖户兑付,合作社不分任何利润。通过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经验共享,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缺资金、缺技术、愁销路等难题,推动了项家河村山羊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养羊户46户,其中30户150余人成功实现脱贫致富。


让党员干部把村民凝聚起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项家河村党支部始终将基层组织建设放在最重要位置,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确保产业发展方向始终不偏离、工作重点始终有目标。该村党支部在村内人口最集中、最显眼的地方设立党员公示栏,公开党员姓名、工作职责、监督电话等信息,督促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和服务意识,带头干好本职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该村党支部以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和服务水平为重点,要求党员干部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目前,全村党员干部自发争当政策宣传员、市场经济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产业建设技术员,一心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脱贫致富的成果告诉项家河村人,再贫困的村也有土地、山场等资源优势,只要找准路子、看准方向,真正把劲使到点上,劣势就会转化为优势,脱贫致富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下一步,项家河村“两委”将以打造特色种植养殖品牌、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力争把项家河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来源/十堰日报

编辑/何磊  曹婧  责编/陆璐  终审/姚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