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985学子的平庸一生

管培圈 2022-10-0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热心市民樊阿姨 Author 田梅梅


 商业热点 ︱
名企职位︱  求职干货  ︱VIP求职

非985学子的平庸一生

本文转载自:热心市民樊阿姨

作者:田梅梅

编辑:樊小书


01


大家好,我是田梅梅,樊阿姨的合伙人。


别看我俩现在一起工作,但她写的有些稿子我是很难共情的。比如名校学子的痛苦和纠结。


说实话,我不太能理解这种描述。


“明明学校好就业好选择又多,怎么就一无所有了。”


没有说痛苦不应当的意思,大概是立场不同,所以看到的风景也不一样。


最近有个流行概念叫“985废物”。但我总是有个隐隐约约的念头:“能自称废物,是不是也是一种特权?”


因为大家开始在乎学历以外的事情了。就说明大家不会因为学历在实习、工作、甚至是相亲市场上受挫折。


学历不会成为他们的短板,因为他们早就跨越了学历的这道坎。


但我没有。




02


虽然虎扑和知乎都“人均 985 了”。


但你可能不知道,全国将近 400 所一本学校,其实只有 39 所985, 116 所 211 ,剩下70%全是普通一本。


我们有多没存在感呢?


你把昆明理工,湖南科技,肇庆学院,曲阜师范四个学校在一起,光看名字你甚至分不清哪个是一本哪个是二本。(没有冒犯的意思)


更让人心碎的是,你在读期间学校排名可能连年下降。


而那些争气的二本学校,已经悄悄升上一本了。



大部分考上普通一本的学生,不在上海,不在北京,甚至也不在成都和西安。


他们只是换了一个小城生活。


学校在三四线城市,没有地铁,没有罗森和 711 。


有的校区甚至在郊区,和县城也没啥两样。看个电影买件衣服,去最近的商场都要坐一个小时公交车。


同样地,也意味着没有大厂实习,没有那么多值得写进简历里的业余活动。


你可以过得很舒服,但是你等到毕业就会发现——


除了 985211 ,普通一本就业出路可能跟二本没什么差别。


宣讲会上建筑类公司喊同学去工地,金融类公司喊同学做销售。


我有个学姐当年不信命,非要去大厂做管培。


结果她坐了 2 小时长途汽车去省会某 985 的宣讲会,得到了 hr 的温柔提醒:


“我们管培生是面对 985211 的,要不你再看看别的”?


回来她特别自闭:


当年为了这个专业放弃了老家的 211 ,就换来这结果?




03


而我第一次迈进 211 学校校门,是我大三去北京暑期实习。


我发现湘潭没什么好实习,想要更进一步,只能咬牙往出走。


于是我揣着 500 块钱来了北京,而公司旁边最便宜的单间都要 2800。


我北邮的同学放暑假,她说可以把宿舍借给我过渡,我就去住了。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大学还有这么多活动,这么多开发大赛,还都是北京市高校联合的。


同宿舍的同学动不动就在美团头条实习,隔壁同学下课会去重点实验室帮忙。


知道我实习一天工资只有 20 块钱的时候,大家非常同情,有人问我想不想去信通某国企做手续盖章的工作,一天给 150 。


我才知道在 985211 学校里,很多机会是会被塞到手里的。


几天之后我在宿舍门口被阿姨拦下,她问我,你是这个宿舍的人吗?


除了被揭穿的尴尬外,我甚至松了口气。


我很郑重地向阿姨道了歉,接着就开始收拾行李。


那种不安感终于消失了。是的,这个地方本来就不属于我。




04


普通一本的学历,其实更像是买家秀和卖家秀。


在学校时你感觉自己还行,省内top,一出去就觉得不够用了。


我第二次实习是一家文艺杂志,老师问我为什么一个小女孩从东北跑去湖南念书。


我认真地解释:“因为省内的学校报起来分数有些浪费,去省外能报一个更好的 ”。


老师随口接了句:“湘潭大学也不是什么好学校啊”。


我哽了下,“是,不太行”。


不过第二天我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因为它是我能找到的唯一一份跟编辑相关的,在北京的,中午管饭的实习。


老师招我进去也没报太大期望,“我们正好缺人,你过来试试”。


所以第一天签实习合同的时候,面对HR姐姐的提醒:


“我们实习最少要保证3个月,想清楚了再签哈”。


我太想留在北京了,以至于我想都没想立刻回答。


我说:没问题,姐,能让我签一年吗?


我留下了。




05


当我有机会挤进比自己更厉害的人中间,我发现比起开心,更多是坐立不安。


第一天上班,同期三位实习生陆续到齐。


但开局自我介绍的环节我就知道我输了。


随便寒暄了下——你们住得远吗,在哪上地铁?


大家纷纷回应,“海淀、北大地铁站”、“传媒地铁站”、“我在圆明园上车,离学校西门近”。


我暗戳戳上网搜了一下圆明园旁边有哪个学校的西门。


一看是清华,我瞬间倒吸一口凉气。


我当然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那你呢”,但那一刻我就是很难启齿。


不过为了缓和尴尬,我还是说了。


结果大家点点头,陷入一种心照不宣的沉默——更尴尬了。


实习后我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配吗?


同样都是实习生,但清华的同学,会帮我审核我从外网编译的新闻。


这是老师建议的,因为她的翻译又快又准,不容易出错。


选题会我要详细准备选题理由,选题素材。


但中传的同学不用。


她会通过很多有不确定的采访题,因为她老师能帮忙联系采访对象,上课又学过采访技巧。


交到我手上的都是些最基础的杂活——看英文新闻和外网素材。


但当老师好不容易分配我写个英文邮件问作者要授权时,


我懵了,因为我发现自己连英文名都没有。




06


其实大家都很友善,会主动照顾我的自尊心。


同吃午饭时,老师跟我们实习生聊天。


大家会不经意聊到自己学校比较厉害的老师,学校食堂,谁和谁是同门师兄妹。


但到我这话锋会突然一转:


“你在湖南待了 4 年口味还习惯吗,能吃辣吗?”


开选题会时也会向我解释:


“你之前不知道水木社区吧,就是清华那边搞的一个论坛。”


我知道大家为什么不问,但我还是会纠结大家为什么不问。


哪怕他们每次跳过时,我都在心里松了口气。


就是这种温柔,让我有点难过。




07


好在这种失意并没持续太久。因为我真的努力了。


一个月后,我勉强争取到了一个独立成稿的机会。


它不那么被大家重视,只是紧急空了一个档期,需要人填坑。


我报了个热点选题,正好补上了。


选题会最后,老师填写排期表时特意向我确认了一下:


“你确定自己可以?”


我点了点头,他又说一句:


“不行就提前跟我讲哈。”


我那个时候特别怕失败,因为我觉得这次失败我就真输了。


本来就不被看好,失败了岂不是做实我什么都没有?


不想当最差的,所以只能硬刚一把。


那是个需要做图,需要绘画的选题。


当时我不会画画,不会做图,就连设计老师也约不上档期。


距离发稿时间只剩一天了,我还要继续往下做吗?


于是当天晚上11点,我求着设计老师和我通个电话,请教了最基础的几个功能,勾边矩形、选色、切图片。


然后从凌晨开始,我一张一张图PS,一条一条台词往上加。


凌晨4点,出租屋里安静得很彻底。我听到自己心脏扑通扑通跳得很快,大脑一片空白,手指在几个快捷键之间点出了惯性,但我什么都不顾上,只管继续往下画。


凌晨 6 点我把文章排好发给老师,是那个说湘潭大学也不是什么好学校的老师。


那是他第一次肯定我。


只有 5 个字:辛苦了,很好。


那条消息我攥着手机看了10分钟,眼泪差点要下来了。




08

这件事开始让我相信:只要多下功夫就还有胜算。


努力的人会有好结果。

虽然接下来的实习,我还是会被长篇英文咨询弄得晕头转向。

但我会用更笨的方法,把现有译本通宵速读,圈出重点资料整理出来。


找不到采访对象,我会去各个平台给几十上百个可能回复的人发私信,发到账号限流,争取一个采访机会。

半年后,我也不再是团队中那个不被看好的实习生了。

我是第一个实习期就写出好几篇 10w+ 的,第一个评级A+涨了工资的,第一个同期实习生里批准转正的。

就连老师开会时也会跟新来的正职同事放狠话:

“不要觉得这个工作很简单,我们的实习生也是很强的哦。”



09

但这些正面反馈有抵消我的学历自卑吗?

我原本以为有。

毕业季看到同学们还在为简历写不满一页而发愁时,我已经不愁工作了。

看到老家叔叔阿姨托关系帮孩子找实习时,我已经不让爸妈操心了。

只是这份骄傲没能持续多久,又被击碎了。

因为毕业后我入职了一家头部新媒体公司,我发现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努力的人。


我发现自己唯一一张底牌不再奏效了。

你为一篇稿子肝到凌晨 4 点,同事也会肝。你肯为一个采访付出全部的心血,同事也肯。

连续熬了一周之后,我半夜攥着手机躺在床上浑身乏力,心脏砰砰砰跳得厉害。
 
而大家依旧在群里一句接一句,没问题!马上!我再改下!

那一刻我开始反思,当初实习大家是不是根本没把我当对手,只是放了我一马?


最可怕的就是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那你还拿什么去拼呢?


10

我 10 点下班,985 毕业的同事 10 点也还在工位上。


等我开始接触采访的时候,对方已经能写软文,跟商务对接广告了。

周会复盘工作量的时候,她在汇报自己写了几篇稿子,数据有多高。

而我写了三个字:找素材。

等熬到能独立成稿的时候,老师让我学一下怎样写稿子会有讲话感。

她把同事写的文章发给我:“你可以参考一下这篇,找找感觉”。

同样是一起入职的同事,现在竟成了我要学习的标杆,努力的差距在这一刻特别明显。

他们还具备我所没有的底气。

面对编辑分配的活,我只想着一五一十地去做,尽力完成到最好。

但北大毕业的同事却敢举手发问——我为什么这样操作?理由是什么。


你很难说那全都是性格所致,但名校是会带来一部分自信的。

退一步讲如果是我,我敢去问吗?我是不敢的。

因为我会怀疑我够格吗?我的话有分量吗?


后来我们经常一起吃饭一起加班,慢慢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



但我一直觉得我们之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她会更容易被人看见记住。

名校生的痛苦,或许不是没得选,而是没法达到最好的,所以才会一直和自己过不去。

但普通一本生也不是不较劲的,他们的难题是:

没人在乎你的输赢,你只能把全部的苦工和时间放在一条路上对赌,并且只能赢,不能输。



11

我努力过的,我较着劲的努力过的。

别人写两版采访提纲我就写三版,别人采访 10 个对象我就采访 15 个。

我想如果这么努力都拼不过,那我还可以做什么?

最难过的一次我躲在公司洗手间搜,985 跟普通一本差别到底在哪?
 

热评第一条刚让我止住眼泪——人不要总跟别人比,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就好。

 
但紧接着热评第二就摊牌了:承认吧,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的时候就是没辙。


下班后我跟爸妈抱怨自己拼不动了。

他们说了句安慰的话,但却并没有安慰到我:
 
“别太往心里去闺女,好好努力吧。

人家要是不比你强,人家当初考那么好图个啥”?


我突然想,难道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还我四年以前欠下的债吗?


要一铲子一铲子土填下去,我才可能从谷底站上平地。
 
于是我哭得更大声了。





12

当初考上普通一本时,我是没意识到未来会如此残酷的。


我高考属于发挥超常的那波人,查完分听到571,我和我妈直接兴奋到从床上蹦起来了。

我是我们家祖宗十八代第一个考上一本的,以至于那个暑假我妈跟邻居说话,嗓门都高了50分贝。


上学之后我才发现,我们学校和我们老家也没什么区别。


但还好辅导员提早告诉我们:

学校虽然不在大都市,机会少,但是网络对于你们来说都是平等的。

于是我在线上找了一份远程实习,给青年媒体写了一年半的稿子,没有一分钱。

大三下学期项目组老师于心不忍:要不我推荐你来这实习吧。

第一份实习不光租不起房子,饭都要精打细算。


中午吃 9.9 烧茄子饭,晚上回学校吃 7 块钱的煎饼果子。


那是我往上爬的第一根稻草。


多年之后我还会感激着那一刻。

网络上的机会确实是平等的,因为相信着,所以我来了。




13

这个故事或许有另一种解释,就是向上应无快活人。

我每一步,都在可努力的范围内努力了,却是咬着牙的,过不去的。

每份工作我都拿得很不轻松,我不但要做简历,还会写自荐书列出很多对账号的运营思路和选提意见。

因为我要先给大家一个选我的理由,才能有那么一点点机会不被石沉大海。

我也会因为工作上的不如意泄气,失望,甚至发出这样的疑问:

我到底还要怎么拼,才能不被落下?

我知道大家爱看那种故事。

有人不焦虑,不彷徨,不自卑,不憋屈。他们提早和解,达成平静,目标清晰。

一切都想的清楚。你看他们像竹笋一样,静静埋伏一个冬天,然后在春天破土而出。


我原来也会羡慕这种人,你本能地相信只有坚定又不在乎成败的人才能成功。

但我不是的,我一直在乎。



14

我想看到这里的你,可能会有点失望。



因为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克服这种落差和紧张感。


我也不能告诉你怎么做才能消除这种紧张。

但我们坐在一起写稿的时候,小书告诉了我拉我入伙的理由。


她说在我们一起共事的 6 个月里,她一直把我当对手,我的努力给了她很大的压力。


她问我:

“你还记得我们写重庆那个稿子吗?


老板随口问了一句重庆人一年可以吃多少米鸭肠,结果你坐在那就开始算,


先查重庆人每年会吃多少公斤,再查鸭肠的平均长度,还会对着外卖上鸭肠的份量和克数算数据,摁计算器摁了一下午。

我当时都震撼了,这只是稿子里的一句话,怎么会有人做到这种程度啊。”

作为曾经让我害怕的名校生,小书说她也在害怕我:



“我一直觉得太依赖聪明的人走不长远。


但像你这种特别不甘心的人,憋着一口气的人,就算起点低,也始终没停下的人,才是最让人紧张的”。

我信吗?

说实话有点不太信。

我很想反驳她那是因为聪明的人也在努力,所以除了努力我没有别的选择。


但我点了点头告诉她,我努力了。




15


不能克服落差感的话,那就带着这样的情绪往前跑吧。


我不强求想清楚了。我想紧张也没什么。


每天挤在更厉害的人群之中,不亚于在没过脖颈的水池中行走。差一点就会窒息,差一点就会出局,差一点就会成为炮灰。

但是我想既然我还在继续努力着,那就说明这个水池还没有高到可以淹没我。


每当我拼不下去的时候,我会翻出实习老师给我发的那5个字:

“辛苦了,很好”。


记得那天收到这条消息,我来来回回点进又退出对话框看了好多遍,然后悄悄地加进了微信收藏。


凌晨做完躺到床上的那一刻,我呼了好长的一口气,看着外面渐亮的天竟然有点想哭。


之后很多次兢兢业业,我都会怀念那个在狭小的出租屋里,画条漫画到忘记时间的自己。


那一刻我没有想过要超越谁。

我只想拼尽全力把交到我手里的任务做到最好,想向那些给过我机会的人证明:

你看,我没有辜负你的期待。


你看,我会得到一个结果。



更多招聘信息关注管培圈

推荐阅读的求职干货〡商业动态

推荐关注的秋招职位〡求职社群

🌟冬招启动!20/21可投!5家名企招聘!
推荐 | 高薪!20/21可投!石药集团管培生!
央企 | 20/21可投!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
事业单位|北京日报社招聘!北京落户!
事业单位|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入境管理信息技术研究所校招!
高薪|20/21可投,16-21w!唐山银行招聘!
传媒|浙江广电集团校招,21部门需求!
医药 | 国企,中国医药,10类专业需求!
顶尖咨询 | Willis Towers Watson校招
顶尖| ThoughtWorks补录,20/21可投!
快消 | 法国达能校招补录!20/21可投!
实业巨头 | 三一集团校招补录!6类方向!
零售 | 永旺梦乐城综合类管培生!不限专业!
交通|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2021校招
央企 | 南光集团校招,21类岗位!
行业TOP | 天合光能校招补录,10类岗位!医药 | 19-21可投!朗致集团管培生!互联网 | Xmind21校招!零加班公司!
实习 | 汇丰银行2021暑期实习生项目
实习 | 英特尔实习生,可获得正式岗位机会!
更多职位,关注管培圈公众号

管培圈求职社群:无广告」,无负能量」

❶ 海归抱团取暖群:已启动,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备注:海归-学校-专业)

❷ 垂直行业群: 互联网 | 地产 | 快消| 医药

❸ 国企央企群

加群备注」国企央企-学校-专业-毕业时间,例如“国企央企-人大-管理-21.7。

温馨提示」进群后,请按照“学校-专业-毕业时间”改昵称。友商勿入,发外部链接者一律✈️。

「点赞」or「在看」,挑一个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