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真正的上海人?(3)
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
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徐汇区委宣传部联合推出的“东方讲坛·汇讲坛”文化上海主题系列讲座,精彩连连。本期由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主讲的讲座,带领我们溯源历史文脉,感悟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与特质。经授权本版摘登讲座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上海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上海于1843年开埠。开埠前,只是中国一个普通的沿海城市。西方人讲到上海时,常常会讲,“上海是西方人来了以后才发展起来的”。这个话,也对也不对。1843年的时候,根据量化研究的结果显示,上海在中国城市当中处于第12位,不算太大,但也不算很小。
开埠后,上海人口快速增长。到1900年后,人口超过100万;1915年后,人口超过200万。我们都说上海是近代中国户籍大城市,那么,具体来说上海在近代中国城市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呢?1947年时,上海有430万人口,差不多是天津﹑北京﹑南京三座城市的人口总和。在1949年以前,人们在讲到中国城市时,一般不把上海跟其他的城市相比,因为它跟其他的城市不是一个等级。
总的来说,上海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从20多万人一直发展到500多万人,他们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绝大多数是从外地来的。
那么,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
1950年1月的统计数据,大体上能反映当时上海人口的比例。在当时的上海人中,占第一位的是江苏人,第二位是浙江人,两者都超过100万人。然后是广东人、安徽人、山东人,均在10万人以上。再是湖北人、福建人、河南人、江西人和湖南人等等。
上海也有国际移民,最多的时候超过15万人。在1915年前,以英国人为多;1915年后,日本人占的比例大一些。那时候上海总共就几百万人口,所以当时外国人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今天。
通过黄浦江和苏州河,外地人由水路来到上海
清朝政府禁止人口流动,很多人一辈子的活动范围不超过本县内四五十里的路程。
而当政府控制失效的时候,人口流动开始变得剧烈起来。
上海崛起的时候,正好遇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历时十多年,对江南一带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江南这个地方,近代以前很少打仗,但太平天国运动造成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一带战争频繁,战争的结果使得这里的人口锐减,人烟荒芜,原来的城镇都破败不堪。这一切,却给人口流动带来了契机。
人口流动从社会学角度来讲需要两个动因,一个是推力,一个是拉力。推力就是离开的动力,拉力就是有地方吸引你去。太平天国运动和小刀会起义,正好构成了江南人口移动的推力和拉力。
推力就是那个地方打仗了,人口就外逃,上海人中有很多是从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来的,因为那些地方在打仗。而拉力是上海正好在发展,因为战争的缘故,很多人跑到了上海的租界。租界原来是外国人居住的,中国人不能进去居住,但是难民都向租界跑,于是租界在短时间内暴涨了十几万人,一下子繁荣发展起来。上海周边江苏苏州、无锡、常州,浙江宁波、杭州、绍兴、湖州这一带的人,发现上海这个地方有发展机会,就移民到了上海。
他们怎么来的?江南是一个水网,在铁路兴起以前,人口都是从水路过来的。铁路兴起以后,因为费用高,穷人大多数还是从水路过来。
我们常常讲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因为无论从什么地方来上海,这两条河都是必经之路。
来到上海的是些什么人呢?有穷人,有富人,80%以上都是普通农民。
只有先后之别,没有主客之分
那么多人来到上海,谁是上海人呢?
要解读上海人,有这样一句话:上海人,只有先后之别,没有主客之分。大家都只有先来后到的差别,而没有主人和客人的差别。在近代以前,上海是一个码头城市,码头城市的典型特征就是流动。
我举几个例子。清末上海推行地方自治,那个时候全国各地都实行地方自治,地方自治就是当地的人自己出钱,筑路造桥,进行地方管理。上海的地方自治大多是由福建、广东、江苏等地来到上海的商人主办的,他们理所当然作为上海人的代表进行这些活动。更主要的是,这些福建人、广东人、江苏人,都天经地义地认为自己是上海人。1903年,清政府表彰一批在上海办学的有志之士,他们也全部都是从外地来的。
最有典型意义的是,在上海领导辛亥革命起义的领袖陈其美是湖州人,上海光复后担任第一任沪军都督,相当于上海最高的军政长官。全国其他地方领导当地起义的人士,都是出自当地,只有上海领导起义的是外地人。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在上海沪军都督府里做官的,也大多数是外地人。除了陈其美,伍廷芳是广东人,王一亭、虞恰卿是浙江人。
还有中共一大代表。当时代表上海参加会议的李汉俊和李达,一个是湖北人,一个是湖南人。他们两位到上海才三个月的时间,房子也刚刚盖起来不久。
所以说,所谓上海人,只有先后之别,没有主客之分。上海是一个大城市,人们来的来,走的走,能够在这里留下来的人,就变成了上海的居民,就会对这座城市有很强的认同感。
经不起竞争,在上海滩就立不了足
在我看来,这些来到上海的移民,大多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刚健有为。所谓刚健有为,就是不安于现状。安于现状的人不会移民,只会呆在原来的土地上;而想流动又敢于流动的人,无论去到哪里,都希望改变现状。
二是年轻人居多。年轻人因为想闯出一片新的天地,所以乐于来到未知的世界,而年纪大的人则比较安于现状。
三是男性为多。因为,那个时代是男性为主的时代。
这些新来的移民都敢于竞争。你来到上海,无论是拉黄包车,还是开理发店﹑开饭店,都一定要经得起竞争,如果经不起竞争,在上海滩就立不了足。这使得有才华的人才能在这座城市里生存下来。
不同地方的人﹑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流,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发展,也成为促进一个人能力提升的极好的环境。
交流对于一个民族﹑对于一个人有怎样的价值呢?教育本身就是提供差异性,每个人都不一样。差异性让你找到差距,你会发现自己什么地方不如别人,就会去追赶,因此,移民社会一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社会,也一定是一个勇于创新的社会。
我在这里特别强调创新,因为上海在近代史上创新是最大的特色。
除了竞争刺激创新,环境也促进创新。上海连通全国各地,信息快捷,机会多,成本低。比如,三友实业社、天厨味精厂,没有一个不是在创新中独辟蹊径、脱颖而出的。
上海人具有双重认同感
上海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双重认同感。
上海的移民,跟香港、天津的有很大不同。我们知道香港也是移民社会,但是,因为那里的移民是以广东人为主,构成了讲广东话的氛围,后来的人去了以后,都不能不服从那里的语言习惯。天津也是移民城市,但主要是华北地区的人,天津话跟北方官话没有太大的差异。
上海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上海除了有来自苏浙皖这一带的移民,还有来自广东、福建等更远地方的人,因此它的移民异质程度更高。异质程度高,就使得人的差异程度更大,从而使得文化交流的机会更多。并且,这还造成了上海人的双重认同。
老上海人都知道,以前我们到单位里都说上海话,说大家都认可的上海话;但回到家里会说家乡话,会跟自己的老家保持比较密切的关系。这种既对上海又对家乡的认同性,就是所谓的双重认同。
老上海人的双重认同的特点非常明显。在一般情况下,你问他是哪里人?他通常会说自己是宁波人、绍兴人、淮安人什么的。但是当他到外地去的时候,你问他是哪里的,他会说我是上海的。上世纪60年代上海知青到外地去,在上海的时候他还认同自己是宁波人或淮安人,但一插队落户到外地,他就变成了上海人,说一口上海话,而别人也会认同他上海人的身份。
这种双重认同,使得上海在近代史上一直保持着跟全国各地有机联系的突出特点。举几个例子,比如说老上海人都知道的“四大百货公司”——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大新公司,它们都是广东香山人开的。曾担任上海总商会会长的虞恰卿是宁波人,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营银行,还成立了宁绍、三北、宁兴、鸿安四家轮船公司,便于从上海到宁波之间的贸易往来。过去,在上海做山东生意的通常是山东人,做福建生意的通常是福建人。
双重认同,对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关联。以前讲上海人,常常说上海人崇洋媚外,但是我要说,上海人是崇洋的,崇尚西方现代化的东西,但是上海人从来不媚外。上海人天生都有爱国的根基,因为双重认同的特点,使得上海人对于中国各个地方的事情都很关心。
1905年,作为美国《排华法案》的补充,中美关于《限制来美华工条约》的续约谈判在北京举行。对此,上海总商会做出了抵制美货的决定,通电全国,大商人们签字不订美货,老百姓们高呼保证不买、不用美货。其实细查一下,上海抵制美货运动的领导者,不是福建人就是广东人,因为他们跟美洲华人的关系非常紧密。这个事情很典型地反映出,在一个移民社会中“双重认同”带来的巨大影响。
自我批评,是上海文化的一个可贵之处
上海的文化是多元的,在上海要吃什么菜都有,要看什么戏都有,什么样的风俗都有。我是苏北人,我爱听淮戏;你是绍兴人,你爱吃绍兴菜,但都不能排斥别人。因此从文化整体来看,上海能够包容各种各样的文化。
文化宽容和文化多元同时存在,给上海的文化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那就是上海的文化比较容易自我批评。
我经常参加有关上海主题的会议,在会上看到一些激烈批评上海文化的人,你去问他,他可能就是在上海出生的,他父亲也可能是在上海出生的。我反复琢磨这种文化现象,发现这是上海文化最可贵的地方。
全世界的文化,只有纽约文化跟上海很像。你去纽约就会发现,怎么骂纽约人,纽约人都不生气,说骂得好,我们改进。这跟上海差不多。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北京的文化人骂上海海派文化。后来,鲁迅先生出来讲话,他写了《“京派”与“海派”》一文。鲁迅先生是怎么说的呢?对于京派和海派,他各打五十大板。至于鲁迅先生自己,他也从不承认自己是海派,因为他也是自外地来的。
同样,当有人对海派进行批评的时候,上海的文人都一转身,上海没有一个是海派文人。因为大家其实都从五湖四海而来。
这种特质,使得上海的文化经得起批评,并不断在批评声中向前走。
移民文化与创新有着天然的联系
经常有人问我,海派文化到底有哪些特点?
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点。第一,趋利性和商业性。这跟利益有关系,因为是商业城市,人们要赚取利润。第二,世俗性或大众性。第三,灵活性或多变性。灵活是因为要适应市场不断的改变。第四,开放性和世界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跟西方保持密切的联系,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渠道。
以上四点都与上海这个移民城市有着密切的关联。
外地朋友还经常说,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这是凭空捏造的吗?不是。这是事出有因。
上海的移民传统,曾经在一段时间里中断了。中断的时间大约是从1958年到1990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上海由原来的商业城市变成一个工业城市,由原来流动的城市变成相对静止的城市,由原来市场经济的城市变成了计划经济的城市。当时的上海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城市,全国各地输送到上海的农副产品是低附加值的原材料的产品,而上海走向全国的是高科技的高附加值的轻工业产品,利润比较高。这造成的结果是,上海人能干。
当时国家在其他地方发展,需要技术人员,常常是从上海抽调,因为上海人有技术、会管理。物品匮乏的时候,大家也喜欢来上海买东西,因为上海的东西质量好又便宜。正是在这种差异化的状态下,渐渐形成了一个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的观念。
在改革开放后,上海又一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上海人搬迁到了上海。今天,上海一共有2400多万人口,其中有1000万人,也就是40%左右的人是新上海人。
如今,创新创业是当下的热潮,国家大力提倡建设创新型城市,上海理应担当起领头羊的角色,因为,从历史到当下,上海的移民文化都与创新有着天然的联系。
扫一扫加小编微信
法海湖边:爸爸和女儿用四十载打卡人世间
中俄曾约定:海参崴1995年归还中国,斯大林亲笔签名同意,为何黄了?民间故事:陆游与唐婉的千古虐恋
真的要打仗了么?
1940年林彪在莫斯科,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
蔡澜:人心不古,我决定以貌取人,从这几类人脸上就可以看出深浅好坏。
这30句都堪称是千古绝唱,还原整首诗,看看它们有着怎样的风采?
人民日报:把领袖个人的作用夸大到极端的程度,就会出现对个人的迷信
语音短篇:蔡澜《男女之间》
秋天的回忆:59张名人与母亲的珍贵瞬间
钱钟书犀利语录秒杀所有段子手:跟谁结婚,都会发现对方变了。
女性摄影师眼中的美女
100张照片讲述:唯一富过15代华人家族的贝聿铭100岁人生
民国五大才女,留下真实又扎心的五句话,看完后让我们能活的通透,看的深远。
从笑声到质疑:惊人蜕变的“海派”周立波突然回归,何去何从?
民国故事:上海滩首次“上海小姐”选美大赛
名人夫妻合照,稀世罕见,实属珍贵!
揭秘历届政治局常委的不同命运
形形色色:美女行长和情色院长的魔幻人间
骑驴带你朝鲜深度游
只有在上海,才懂的50种神奇体验,真的怀疑你在窥视我的生活!
周日书摘:人生有六个坎,跨过去路就顺了,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断亲现象”正崛起: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不和亲戚来往!
漂亮女子下乡说话太难听?被灾民拖进洪水中,底裤扒掉狡辩是路人。
刀郎的娱圈恩恩怨怨
比芯片断供还可怕!32000名科学家正式移籍,背后什么原因导致?
“咱还是分房睡吧,我实在受不了你了!”姚明的妻子叶莉抱怨
全球10大混血美女,每一个都很惊艳!
催人泪下的66张照片,一次次被感动!
不去感受世界,怎知世界如此奇妙!
外蒙独立的千古罪人博克多格根:4岁成活佛,42岁称帝,43岁成盲人,55岁被毒死
这个国家为啥讨厌中国人,路牌上贴满警示牌:碰到中国游客就打?
中国两千多个县城生活实录:除了性生活,只剩打麻将?
看《罗刹海市》的连环画,品刀郎的神曲!
"今夜有暴风雪"--黑龙江农场知青大返城
看了文革后果,只有改革开放,奋起直追!
118张珍贵的老照片,看看哪一张,值得收藏?
69届知青:一个史无前例的特殊群体
尴尬的上海人
聊一聊刘亦菲。
民国时期消失的中国九所世界一流的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骄傲
惊奇!偷走亿万富翁用过的避孕套人工授精勒索两千万美元!
人世间殷桃,二度被封金鹰视后,迷倒七个男人,她的故事真不简单。
盛恩颐:民国第一“败家子”,一晚输掉上海一条街。
40年前的恶魔之夜:内蒙古红旗沟农场血案的背后故事
难得一见,清朝小学的语文课本,简直美得不得了!看看与我们小学课本的差别
江南美女俞飞鸿的“丈夫迷”:我有固定伴侣,他陪了我20年。
28岁健身教练娶50多岁上海富婆,获赠套房和保时捷,网友:我不想努力了!
1949年,一张汉奸被枪毙照片的故事。
压在老百姓身上“四座大山”不搬走,30年后出生人口将被美国超越。
那一年的卢湾区,被称为“上只角”,全上海最舒适的地方。
美国官方曝光抗美援朝真实数据,令人震惊!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不是吵,而是这几点!
微信号:TellJiangnan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支持本号打赏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