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策划丨12本适合文科老师读的书

教师节快乐!


尊师重教历来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年10月5日为“世界教师日”。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今天,文津编辑部教师节特别策划——文科老师必备书单,送给需要ta的你。


文学类


01

汉字浅说



本书是作者刘毓庆教授给研究生开设的“小学”课内容的一部分。后来为了培训中小学语文老师之需,便作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正。虽然是普及性的小书,但在写作过程中,却参考了大量学术著作。像清儒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等《说文》四大家的著作。


把高深的知识通俗化,并与文字解读中,注入了文化的内容。为了便于学生学习语言和培养人格,还于行文中嵌入了古人的嘉言警句。


部分目录

 

一、与整体人形有关的部首...... 9

1. 人...... 9

2. 勹(bāo)...... 17

3. 匕...... 19

4. 儿...... 20

5. 卩...... 21

6. 大...... 23

7. 尢(wānɡ)...... 26

8. 尸...... 27

9. 巳...... 29

10. 子...... 29

11. 女...... 31

12. 比...... 34

13. 文...... 35

14. 母...... 35

15. 疒(nè)...... 36

16. 立...... 37

17. 老...... 37

18. 走...... 37

19. 赤...... 38

20. 身...... 38

21. 長...... 39

22. 鬼...... 39

23. 鬥...... 40

24. 黄...... 40

25. 黑...... 41

26. 邑...... 42



02

中华诗词名篇解读



本书与众多古典诗词选本的“别裁”不同,他不再细分古诗、近体诗、乐府,五言、七言,律诗、绝句,而且干脆打乱诗词曲的界限,纯以诗人和诗作的艺术水准、思想高度、个性光彩、审美品格、艺术感染力为标准,在几千年的诗歌发展长河中选取百余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传世佳作,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中国古典诗词的精粹选本,一览博大精深美轮美奂之古典诗词的全貌。


部分目录

 

古歌(一首)
  卿云歌
诗经(六首)
  周南·关雎
  秦风·蒹葭
  邶风·静女
  郑风·溱洧
  小雅·鹿鸣
  王风·黍离
屈原(四首)

九歌·山鬼
  九歌·国殇
  九章·橘颂
  九章·涉江
项羽(一首)
  垓下歌
刘邦(一首)
  大风歌
曹操(三首)
  短歌行
  观沧海
  龟虽寿



03

菅茶山:赖山阳汉诗研究



日本汉诗是日本人运用中国古诗形式所创作的诗歌,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产物,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艺术瑰宝。


本书分13章系统研究了日本江户时代后期最著名日本汉诗人菅茶山(1748—1827)和赖山阳(1870—1832)的汉诗创作。前10章是菅茶山汉诗研究。最后三章则是对菅茶山的后辈和学生赖山阳的汉诗的研究。


部分目录

 

第一章 学术研究史视野中的菅茶山研究.... 1


一、菅茶山《黄叶夕阳村舍诗》前编卷一汉诗和菅茶山的

初期文人特质.... 5

二、“文人画”对菅茶山诗风的影响.... 10

三、菅茶山汉诗与《文选》.... 15

四、中国汉诗的日本文学化—菅茶山汉诗的俳谐性..... 19

五、中国国学大师俞樾对菅茶山汉诗的评价及修改.... 35

第二章 菅茶山汉诗选注本研究...... 43


一、新注本对《茶山诗五百首》误注的更正..... 44

二、新注本未更正的误注...... 48

三、《茶山诗五百首》因误字引起的误注...... 50

附 录....... 54

第三章 《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66—菅茶山•赖山阳诗集》

中的菅茶山汉诗注释研究.... 56

一、《吉备公庙》一诗中的“荐将苹藻泪先垂”.... 56

二、《偶成》一诗中的“占断鹩枝栖息安”.... 60



04

文学通化论


本书从文学原理变革的角度看,文学通化是在应对亘古罕见的思想文化挑战。如何继承和更新华夏的文论传统?如何贯通中外人文学术,特别是熔铸西方近百年来的后现代思想资源?如何走出比较研究汗漫类比却比而不周的局面?文学的通化求索是化解这些问题的深度尝试。 


本书作为华夏文学思想的创辟性设计,旨在领悟文学造化,櫽栝文论寰宇,重整审美时空,别开学术生面。


部分目录

 

第一部 文学天地 / 1
第一章 文学疆域论 / 4
第二章 文学根器解 / 22
第三章 文学视脚说 / 37


第二部 文学经纬 / 47
第四章 古歌三章 / 51
第五章 诗学缘域 / 65
第六章 文艺学系谱 / 85

第三部 文学辟思 / 95
第七章 辟文学缘起 / 99
第八章 辟文学通解 / 112
第九章 辟文学别裁 / 127

 

第四部 文学他动 / 153
第十章 文学他化论 / 158
第十一章 文学他化说 / 176
第十二章 文学他化疏 / 196



05

小说类型与“当代叙事”


本书依次从改革题材类、农村题材类、城市题材类、反腐题材类、社会风俗与综合反思类、市场经济题材类等类型入手,具体探讨新时期三十多年来的长篇小说创作在反映“现世生活”方面的成败得失,及其在现实和现世之间的矛盾和动摇,藉此努力建构一种文学类型学意义上的“当代性”叙事美学。


部分目录

 

导言:“当世叙事”与“现世主义”写作..... 1

第一章 改革题材类..... 4

第一节 改革小说的现实与“现实性”...... 4

第二节 《乔厂长上任记》与改革文学...... 9

第三节 时间和数字的神话能走多远.......11

第四节 两种改革及其合法性问题.......16

第二章 农村题材类......22

第一节 想象农村的现实及其多种可能......22

第二节乡土社会现代转型中的缩影及宿命.....27

第三节城乡二元对立的全球化想象及其悖论....35

第四节 全球化进程中的乡土寓言写作.....40


第三章 城市题材类....52

第一节 想象都市的形象与镜像 ....52



历史类


06

史记纪年考


司马迁作《史记》,创作了系统的历史纪年法,即历史年代学。《史记》十表编年摘要,列载帝王、诸侯相承,贯通古今,划分历史断限,详今略古,为全书之经络。《史记纪年考》专门考证《史记》中的纪年问题,共分三卷:卷一为综合年表,列举周、秦、鲁、齐等十八国年表,以干支为纲,在各国下列出本纪、世家和十二诸侯年表中的纪年;卷二为各国纪年考,考证各国的总年数和各代王公纪年的矛盾所在,并列表说明;卷三为考定年表,列出十八国的纪年对照表,作为综合结论。三卷互为贯穿,使三卷中有关部分相互参照。


目录


卷一 
綜合年表      /     一


卷二

唐虞夏商紀年考    / 九七

周共和以前紀年考  / 一〇三

周共和以後紀年考  / 一〇六

秦紀年考       / 一一八

魯紀年考       / 一三一

齊紀年考       / 一四三

晉紀年考       / 一五〇

楚紀年考       / 一六九

宋紀年考       / 一七〇

衛紀年考       / 一八八

陳紀年考          / 一九七

蔡紀年考          / 二一一

曹紀年考          / 二一四

鄭紀年考          / 二一五

燕紀年考          / 二二四

杞紀年考          / 二二七

吴紀年考          / 二二八

韓紀年考          / 二三〇

趙紀年考          / 二三一

魏紀年考          / 二三一

漢紀年考          / 二三三


卷三 

考定年表          / 二三五



07

中国近代教科书中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



本书通过对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主要教科书出版机构编撰的教科书的调查,探讨从清末到1945年中国的中小学教科书如何向学生们讲授日本,围绕中国教科书中关于日本的记述两国之间曾经发生过怎样的冲突,在中日关系中产生了何种影响等问题。


部分目录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形成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教育和传统教科书中的问题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和近代教科书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科书与日本


第二章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人的日本认识

第一节 从古代到甲午战争
第二节 由“征倭”到“师日”的嬗变
第三节 甲午战争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近代教科书中的日本人形象

第一节 清朝末年(1900--1911)
第二节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期(1911-1927)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1927-1937)——中日关系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方针
第四节 卢沟桥事变爆发至抗战结束(1937—1945)


第四章 近代中日教科书冲突



08

天地会的仪式与神话:创造认同


“天地会”这一组织,并非艺术创作中的虚构,而是真实存在的,是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帮派组织,也是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秘密结社组织,亦黑亦白。荷兰著名汉学家田海的这本书,详细阐述了中国历史上一势力颇大的秘密结社——天地会(三合会)的创建过程、入会仪式、会规、行话等,作者对该秘密结社进行了深度剖析,为读者展示了一部不同的、真实的三合会历史。


本书可以说是近二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关于天地会、中国秘密结社以及民间文化史研究的一部杰出著作。该书采用了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兴起的另一种秘密社会史研究路径,即文化人类学,本书主要从文化人类学而非政治的角度来解读天地会的仪式、符号和话语,重在阐释这些元素如何建构起天地会作为一种共同体的内部认同。


本书正在火爆预售中

先买先读,专享优惠

原价76元,优惠价57元


哲学类


09

北京大学哲学学科史


韩水法主编的《北京大学哲学学科史》总结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现代中国的奠基、演变和发展的历史。本书作为一个整体,从不同的侧面来观察和描述的,同一个人物,同一个观念,同一个事件,在不同作者的笔底,出于不同的学科视野,会呈现出不同的面目,获致不同的描述和评价。


部分目录

 

前言

第一节 哲学

第二节 哲学学科及其历史

第三节 哲学学科在西方的演变史

第四节 中国现代大学与哲学学科

第五节 北京大学哲学学科史的对象和内容

第六节 北京大学哲学学科史的范围

第七节 北京大学哲学学科分期

第八节 哲学学科史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章 中国哲学学科史

第一节 引言:地位、传统和特色

第二节 近现代学术转型中的中国哲学(1912—1951)

第三节 意识形态化时期(1952一1977)

第四节 自主发展时期(1978—2012)

第二章 西方哲学学科史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西方哲学学科前史(1911年之前)

第三节 西方哲学的初步译介和接受(1912一1924)

第三节 西方哲学的学科自觉(1924一1949)


10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


本书采取文、史、哲打通的研究方式,具体考察阳明心学在历史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士人心态的影响方式与影响结果。其主要研究途径为,探讨阳明心学产生的历史前提与发生契机,指出阳明心学的实质特征与对阳明本人人生存在的意义,梳理出阳明心学在中晚明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对士人精神生态所造成的实际影响。


部分目录

 

第一章  明前期的历史境遇与士人人格心态的流变
  第一节  道与势之纠缠——明代士人境遇的尴尬
    一、方孝孺之死——明代士人悲剧与尴尬命运的序曲
    二、成祖朱棣的政治策略与永乐士人的无奈
    三、仁、宣士风与台阁体
    四、于谦之死——士人的尴尬与绝望

第二节  理学、八股与明代前期士风
    一、八股科举制度的选择与理学意识形态的确立
    二、科举与圣学:手段与目的的颠倒
    三、理学流行中的士人人格与心态


第三节  白沙心学与明代士人人格心态的变异

    一、江门心学的内转及其时代印痕
    二、内在超越与江门心学的价值取向


11

人生智慧箴言


本书深入探讨了幸福生活的艺术,指出人生面对两大敌人,一是窘困制造的痛苦,二是富足产生的无聊:“既无痛苦,也不觉无聊,本质上就实现了人世的幸福。”


该书是叔本华六十三岁发表的两卷本《附录与补遗:哲学小品》(Parerga und Paralipomena:Kleine philosophische Schriften)上卷的后半部,由于思想智慧深刻,文字优雅形象,很快就被单独出版,成为他流传最广的作品。


全书由导言和六章组成。第一章指出,对于幸福人生,最重要的是人之所是,尤其是健康;其次是人之所有;最后才是人的形象。第二至第四章分别讨论人在追求健康、美貌、财富、地位、名声时经常犯的错误,指出克服错误的方法。第五章用散文诗般语言阐述了53条忠告与格言,教导人们如何律己、如何处世、如何应对命运的方法。最后一章讨论了年龄对人生境界的影响,分析了人生四季的特点。


目录

 

导言.....2

第一章 基本分类......5

第二章 论人之所是.......17

第三章 论人之所有.......47

第四章 论人的形象........57

第五章 忠告与格言.....123

  一 总论......125

  二 如何律己.......136

  三 如何待人.......174

 四 如何应对世道与命运.....201

第六章 论人生的不同时期....215


译后记.....240



122

外国哲学第32辑


本书包含“学至乎没而后止”、“中世纪哲学研究”、“近代哲学研究”、“现代哲学研究”、“日本哲学研究”、“印度哲学研究”、“青年之窗”和“海德格尔《黑皮本》”等八个栏目,收入论文十篇,译文两篇。


部分目录

 

学至乎没而后止

    《西方哲学研究——陈启伟三十年哲学文存》研讨会纪要

中世纪哲学

    徐龙飞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的历史哲学与历史神学(下)

    惠慧  在爱中追求完美——托马斯•阿奎那的修道思想*

    尚新建  中世纪基督教是希腊科学的摆渡者——以六日创世为例

近代哲学研究

    刘哲  德国新《康德词典》出版与中国康德研究之再启航——兼谈康德哲学transzendental概念

现代哲学研究

   安娜·勒高芙著 孙明译 安靖校   将对所与的神话之批判进行到底:麦克道威尔与塞拉斯之异同

日本哲学研究

    王颂   日本华严宗传承谱系考

    王杰   关于贝原益轩的神儒一体论思想



更多精彩:

新书预告丨一部揭秘中国第一帮天地会的惊艳之作


冷门书单丨从700本文史哲书堆里挑好书给你(二)


商务印书馆

文津读书会

微信号:cpwenjin


更多惊喜,

请至微博搜索

商务印书馆文津公司

长按扫码

进入淘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