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胡十六国 乾坤大挪移 跟你有关系

张建安 商务印书馆文津读书会 2022-07-0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冷门文史哲



五胡十六国

出现在三国、西晋之后,

在中国通常使用“十六国时期”的说法,

日本学者一般将四世纪至五世纪之,

形成于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政权割据时代,

称为“五胡十六国时代”,

这个时代总是被人忽略

或者被故意蔑视,

长期被视为野蛮、杂乱、难以理清的历史阶段。



可是,

如果换一个视角,

切实地深入进去探索、再探索。

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



要知道,

五胡十六国间的民族大迁徙,

孕育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华大民族,



不过,在说这个新蓝图之前,

吾们首先要理清一些基本概念:

例如“五胡十六国”,

“五胡”啥意思?

“十六国”是十六个国家?



怀疑我?

你认为五胡当然不是五个胡子,

但是你认为五胡是指五个少数民族, 

对吧? 

还是来听听专家的说法:



认为“五胡”代表了五种少数民族,

是指三至五世纪从北方、西方迁移至中国的:

匈奴、羯族、鲜卑、氐族、羌族的观念,

几乎成为一种常识。

然而,

活跃于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还有:

丁零、乌桓、夫余、高句丽等

以及被称为巴族、蛮族、獠族、胡族之类的族群。

所以,笔者将把“五胡”与“六夷”一同视作

活动于三至五世纪的少数民族的总称。

“五胡”更多地用在表现军事力量与政治势力等场合。



那十六国呢?

史书上有这样的说法,十六国分别为:

成汉、前赵、后赵、前燕、前凉、前秦、后秦、西秦、后燕、南燕、北燕、夏、后凉、南凉、北凉、西凉。 

可是

那个时期还存在过冉魏、西燕、前仇池、后仇池等国家,

“十六”完全没有展现出准确的国家数量,

而且,《晋书》、《魏书》、《宋书》、《北史》中的认识各不相同,

咋整?



于是,《五胡十六国》一书的作者多方权衡和梳理之后,

又提出这样的观点:

没必要拘泥这一数字。

本书并不想限定于所谓的“十六国”,

而是希望网罗这一时代兴亡于华北的小国家,

并将“十六国”一词作为全面称呼这些小国家时的用语。

在这里,华北一词是较为模糊的地域概念,包括了前秦曾支配过得地区。

有些情况下,本书在使用“华北”一词时,也包含四川在内。



那么,五胡十六国与汉人有关吗?

当然有关。

这个事情可以从汉朝开始说起,

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的“汉朝”,

周围的一些民族把来自汉朝的人称为“汉人”,

产生种种情感,

羡慕,

友好,

嫉妒,

恨 ,

都有!

但最主要的,

他们要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于是,

到中国内地“打工”的人越来越多,

紧接着就是民族迁移,

和“汉人”有了很多的接触、交往

出现了很多融合,

有很多人还进入了军队。

三国时期,曹操便将20万乌桓人编入自己的军团

号称“天下名骑”。



但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摩擦,

甚至混乱,乃至叛乱。

到西晋时,

有人想用“徙戎策”,

将少数民族从中国内地强制迁徙回原住地,

但晋惠帝没采纳。



于是, 

更多民族的人与汉族人就在一起啦!

有争斗,

有和解,

有融合,

有拥抱,

拥抱后还会……



一个崭新的时代扑面而来!

这是不是就跟很多现在的汉族人有关系啦?



大家也知道,

给别人打工总是很累的,

迁徙到内地的少数民族,

一开始就想要与“高大上”的“城里人”平起平坐,

很难!

所以只好通过粗线条的打工方式,

逐渐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是,只要有耐心,

机会总是有的!



汉朝灭亡后出现了大混乱,

三国到西晋,

再到西晋的八王之乱, 

王爷们互相打仗,拼命争权,

只落得一个个或死或伤惨不忍睹,



低位打工的“原生态民族”们有机会啦, 

他们欢天喜地地拉上同族,

更加批量化地来到一个又一个新的聚居地,

原来不敢有的想法也可以实现啦!

学习汉人的文化,

与汉人通婚(自己的子孙也有了汉人的基因)

甚至统治汉人,重用汉人中的优秀人才,

还要统一天下哩!

前秦的苻坚就是最主要的代表,

悲催的是,

苻坚不仅被南方的东晋打败,

最终没能成就大业,

而且自己也被部下杀害,



北方的统一形势再次被瓦解,

伴随着新政权的不断出现,

民族大迁移也通过“迁都”、“流民”、“徙民”三种主要方式继续进行,

反过来,

民族融合也势必更加,

但有一个观念应该明确,

别以为“五胡时代”只是“少数民族”的舞台。


汉人仍举足轻重,

而且,

汉族与各少数民族除了矛盾、摩擦、对立外,

更有相互间的学习、调和、融合,

“五胡”各政权首领也多受汉文化熏陶,

多数情况下,他们的政权名称也依照汉人王朝的名称,

如最强大的“前秦”的国名为“秦”,更不用说“汉”“夏”了。



基于种种史实,

《五胡十六国》的作者认为: 

五胡十六国是一个包括汉族在内的多个民族

在中国大地上强调自我、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创造出新的社会与文化,

进而形成新的中国的时代。

还提醒读者重新看待这个时代:

五胡十六国并非只是秦汉与隋唐帝国统治中间一个不安分的阶段。

正是经过了“五胡”向中国的迁徙以及其与汉族间的融合,

才实现了隋唐时代中国的统一、国家体制的建立、胡服骑马的普及、佛教的渗透。

然而,与日耳曼民族相比,

对于“五胡”以及“十六国”的评价过低

本书所阐述的内容正是要指出应给予两者“正当”的评价。


笔者基本认同这样的观点。

同时推荐这本独特的、 能将非常混乱的历史条分缕析讲得很清楚

以人口的流动、迁徙为特色,

还将历史兴替、历史故事讲得津津有味的

以五胡十六国为主题的通史类书籍和基础类读物。



即刻扫码下单,折扣价基础上再减2元!


《五胡十六国——中国史上的民族大迁徙》

(世说中国书系)

作者:(日)三崎良章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作者三崎良章,1977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东洋史专业,1983年早稻田大学博士研究生阶段退学。历任北京大学客座研究员,群马大学、群马县立女子大学讲师,现任早稻田大学本庄高等学院教师。译者刘可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获学士、硕士学位,后赴日本九州大学人文科学府留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唐间历史学与考古学研究。


延伸阅读

热门好书 | 五胡十六国的融合与迁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