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试读丨水涛著《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增订本)》

冷门文史哲





本文选自《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出版,水涛著。




环境因素对西域史前文明发展的影响


西域地区远离海洋,境内高山纵横,沙漠遍布。总的来说,这样的环境条件对于人类生存是非常艰难的。苏联学者拉诺夫曾经探讨过石器时代人类入居亚洲高山地区问题 ,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原始部落离开地势较低、适宜生存、交通便利的富饶谷地,到群山之中去做那种艰险的旅行呢?


除去狩猎部落随兽群迁移、社会组织发展后产生的部落分化等解释,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自然生态方面。苏联学者西多罗夫认为,在更新世早期,帕米尔高原尚未上升到现在的高度,在山间地带,在河滩地,到处都生长着土盖林,山坡上桧柏林、棱狐茅草原广泛分布。高原的植被变成现在的样子为时不久,已经进入了有历史记载的时期,相应地,至少在更新世的前半期,由于高度较低,气候是温和湿润的。


西域高山地区生态条件的一个特点是,这些山系中存在有不同的地貌形态和动植物群落,从山脚下向上依次为:平原;山前地带和大的低洼盆地,如希沙尔、费尔干纳等地;严重切割的高山地带,高度为海拔500-4000米;升高的、微弱切割的谷地-高山地区的下部沉积,如天山的山梁、帕米尔高原等地;山脊剥蚀作用,即现代冰川作用的区域,海拔4500米以上。


从宏观上看,原始部落进入这些高山地区是一个逐渐的过程,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在整个旧石器时代,原始人不仅是在冰川作用的间歇时期居住在西域山区,而且,他们曾经生活在更加严酷的条件之下,即山地冰川作用加剧的时期。


实际上,在第四纪没有遭遇覆盖性大陆冰川作用的西域山地,可以划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保留山地冰川作用遗迹的山区,一个是未受冰川作用的区域,这包括海拔低于2000米的所有大盆地和谷地。据拉诺夫研究,现今所有可靠的旧石器时代遗存,都分布在未受冰川作用的地带,直到更新世结束,进入西域高山地区的活动才有所加强。


在西域境内,所有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基本都集中在山前地带,或者大的山间盆地和谷地。这是因为,对于早期的狩猎、采集、渔捞等经济类型来说,这种山前环境提供了最为丰富多样的、可利用的动植物资源,最典型的例子出现在科佩特山的山前地带。当人们掌握了定居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后,山前的河流又成为灌溉必不可少的水源地。人们首先是从山前地区学会了灌溉农业,然后才开发了河流下游的三角洲,正如从安诺、纳马兹加捷别到捷詹河三角洲的吉奥克苏尔遗址所反映的文化发展进程。由于山前地带集中了最多的原始部落和人口,这一地区的资源很快便出现了问题,我们看到,纳马兹加捷别、阿尔滕捷别、亚兹捷别、吉奥克苏尔等一大批非常重要的遗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荣以后,都遭遇了被废弃的命运。就单个遗址来说,可能各有各的原因,如河流的改道,土地的沙化,人口的压力,等等。


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许多学者注意到,公元前二千纪的上半叶,西域西南部的纳马兹加捷别、阿尔滕捷别这两个古代文化中心同时开始荒芜起来,以纳马兹加Ⅵ期文化为代表的这时期文化十分明显地出现了粗俗和衰落的现象。几乎在同一时期,伊朗北部的丘连捷别、沙赫捷别、捷别吉萨尔等遗址也无人居住了。阿富汗南部的蒙地盖克城址变成了一片废墟。在偏南的某些地方,许多绿洲荒芜了,印度的信德和旁遮普等地的城市文明衰落了。对于这一现象,有的学者认为,土库曼南部古代农业文化的衰落与畜牧业作用的增大有关,此时一些农人转而主要从事畜牧活动。但是,这种解释没有说明为什么畜牧业作用会突然在这样大的范围内持续增强。我们以为,这种变化应该从环境变化上寻找答案。


从20世纪初期到现代,一直有各种理论试图说明公元前二千纪初叶开始的西域各地的沙漠化进程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相关研究,这种认识始终得不到深化。


近年来,对于全新世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中国学者已经发现,在中国西部地区,从公元前2000年前后开始,有一次明显的寒冷期气候作用时期。这种气候变化对于中国西部青铜时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寒冷期气候同样在西域的大部分地区有所表现,如有的学者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时期,西域的大部分地区是处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干燥环境之中,在公元前4000-前2000年期间,里海水位持续下降,直至历史最低点。而当寒冷期到来,西域的气候条件得到改善,湿润程度大为增加。对于从事定居农业的部落来说,冬季降水的增加未必是一件好事,但对于从事游牧业的部落来说,草场面积的扩大,使他们可以长驱南下,进入许多原来的农业区。在一些定居农业的中心,如阿尔滕捷别等地,长期的繁荣使得人口增长过快,对于水资源和植被的消耗、破坏等都可能导致环境的恶化。


所以,一方面,游牧经济得到了大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农业经济面临着发展中的许多问题。这种时候,一部分农人不得不转而从事畜牧业,使农业区域内的畜牧经济成分得到进一步加强。当然,大范围的民族迁移活动,其原因必定是非常复杂的,不是一两种解释就可以全部说明的。也就是说,在这种时候,环境变化所起的作用可能是重要的条件之一,但更深刻的原因,或者来自于社会组织结构内部的部族分化趋势等方面。




新书推荐


《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增订本)》

ISBN:978-7-100-17353-7

开本:16开

作者: 水涛

定价:98.00元


作者简介


水涛,男,1960年生,甘肃兰州人。1978年入北京大 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后又在北京大 学考古系读硕士和博士,199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长期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任职,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早期中西交流考古,以及长江流域青铜时代考古研究。已发表各种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作者关于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的论文集。原收录21篇论文,此次增订时又加了4篇。


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新疆地区,共15篇论文,主要探讨丝绸之路开辟之前的新疆早期文化的类型、分布、渊源和总体发展格局,特别是对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对骑马民族的东进过程、塞人文化的确认、塔里木盆地文化与境外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做了专题研究,对中外文明比较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和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二部分为甘青地区,共10篇论文,主要分析了该地区青铜时代九种文化遗存的时空分布、结构体系和经济形态等问题,特别着重考察了青铜时代文化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提出了由于环境变化而导致文化和经济形态发生一系列相应变化的认识。本书许多观点对于推动中国西部考古学文化研究、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环境考古研究、边疆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书可供西域史、边疆史地、中西文化交流、考古学、民族学、环境变迁等方面的研究者和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延伸阅读
他用行走记录了中国,命名了“丝绸之路”,鲁迅也知道他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