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之声 | 讲座回顾:《楚简书法浅谈》会议纪要
浙江大学文学院(筹)观通学社
“古文字之美”系列讲座
郭理远:楚简书法浅谈
新发现能带来新学问,王国维先生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惟晋时汲冢竹简出土后,即继以永嘉之乱,故其结果不甚著。然同时杜元凯注《左传》,稍后郭璞注《山海经》,已用其说;而《纪年》所记禹、益、伊尹事,至今成为历史上之问题。然则中国纸上之学问赖于地下之学问者,固不自今日始矣。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见有三:一为孔子壁中书;二为汲冢书;三则今之殷虚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此四者之一,已足当孔壁、汲冢所出,而各地零星发见之金石、书籍,于学术有大关系者,尚不与焉。故今日之时代,可谓之‘发见时代’,自来未有能比者也。”
新发现也能带动艺术的发展。学术与艺术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百年来,古文字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与书法艺术相辅相成。
古文字对书法的积极意义,可以从“新的艺术风格、形式、内容”“文字考释的正确意见”“字形分析的基本理论”“用字习惯等基本概念”等方面进行探讨。
书法对古文字的积极意义,可以从“甲骨文的分组、分类”“战国文字区系特征的判定”“竹简的分篇、残简拼缀”“字迹(书手)的深入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量的竹简出土,如长台关竹简、望山竹简、九店竹简、包山竹简等,现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郭店竹简、上博竹简、清华竹简以及安大竹简。
战国时代文字异形,楚简文字有着自身的特点。
有些材料中,秦楚文字特点夹杂,可相比较。
在保持整体书法风格的基础上,楚简书手也会求变。
目前,楚简书法创作受到了不少书法家的喜爱:
以下是郭理远老师作品:
❖
撰稿:王挺斌
编辑:邵瑞敏
审核:楼煦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