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院之声丨讲座回顾:《从意象到灵视蒙太奇:电影艺术对H.D.中后期诗歌创作的影响》会议纪要


2022年5月19日19:00-22:00,由浙江大学文学院(筹)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观通学社共同主办的文学跨媒介研究系列讲座之一《从意象到灵视蒙太奇:电影艺术对H.D.中后期诗歌创作的影响》在线上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杨国静主讲,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张逸旻主持,共计有170余名师生在腾讯会议室在线参会学习。

杨国静教授专攻英美诗歌和批评理论研究,对自白派、客体派诗人群体以及西方伦理批评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此次讲座讨论的是美国诗人希尔达·杜利特尔(H.D.,1886-1961)从早期到晚期创作的诗学嬗变,旨在回答“诗人为何深度涉足电影创作与批评,以及这一切如何影响她此后的创作?”这一核心问题。讲座过程中,杨教授力图梳理灵视体验、电影艺术等多重因素对H.D.摆脱“意象派”诗学限制、转向史诗创作的重要影响,并与在线师生共同细读了H.D.的部分诗作与影评文本,再度印证了跨媒介视角运用于诗歌批评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讲座共分四个版块,前两个版块主要介绍H.D.早期创作的诗学特质以及诗人漫长的艺术转型过程;后两个版块则解析诗人如何以电影艺术为契机,以“意象”与“灵视蒙太奇”为突破口,趋向了诗学的成功转型。

H.D.向来被标举为实践意象派诗学纲领的重要典型,其诗作体现为一种“希腊式的硬朗”(Hellenic hardness)。而当意象派其他诗人都转向程度各异的诗学更新后,H.D.却囿于其“意象派”身份的根深蒂固而难以突出重围。从H.D.本身的诗学理想而言,她始终渴望摆脱“意象派”的诗学限制而走向史诗创作。早年在布林茅尔学院攻读希腊文学时,H.D.就对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和埃及神话抱有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由于1915-1930年间多位以意象派起家的诗人都转向了长篇史诗的尝试,这种文学内部的风潮也深刻刺激了H.D.的创作观,其中最主要的诗学观念变化在于对“意象”的认识。正如庞德在融汇了哈特的理论后所做的论述:所谓“意象”,是指那种能够在一瞬间展现智力和情感复合态——对某个“复合态”的即时性再现让我们产生那种突然解放的感觉,那是一种突破时间和空间边界的自由感,一种突然成长的感觉,它只在面对最伟大的艺术品时才能被我们体验到。庞德将其界定为一种“时间切片”,然而“时间切片”最大的风险就在于通过锁定时间而弱化乃至取消了诗歌的叙事性,让诗歌的时间维度萎缩,不利于叙事推进。

H.D.在这一点上与庞德的理念不谋而合。她认为意象的“画面感”产生了一种视网膜的暴力(retinal violence),“如画”的效果会使读者耽于视觉审美快感而放弃思想的创造性参与,从而引发“锁死思想”的风险。于是,此后H.D.一方面不断借助心理分析开发灵视的心理深渊,另一方面也借由电影艺术来探索“新灵视”的媒介学特征及其对文学表达的启示。

1926年,H.D.与友人共同成立了先锋电影机构“POOL集团”并合办了影评期刊《特写》(CLOSE UP),旨在探索和推广独立电影制作;不仅如此,她本人还出演影片角色。这段时期的作品较为集中地体现了诗人对彼时文学与视觉艺术的跨媒介互鉴、精英文化和大众娱乐的冲突交融等复杂话题的思考。

从电影艺术中,H.D.感受到了“空间并置”、“时间叠化”、“外在意象的主观化”这些“灵视蒙太奇”手法。这是一种“意象随意向而动”的个人情感的注入,她开始尝试心灵意向的事件化等艺术手法,旨在让诗歌叙事通过多视角回忆、冥思、对话等方式来推进,使得作品在抒情性与叙事性、历时性“意向”和共时性“意象”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在看似片段化事件的长镜头背后,始终隐藏着一个高度意念化的主体,一种对“灵视体验”的主观言说。

在细读了部分H. D.的诗作与影评文本后,杨教授总结道,尽管H.D.拒绝“意象派”的标签,但并没有完全放弃早期的意象派创作技巧。通过对电影艺术的借鉴,诗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独具女性化视角的新变,产生出不同于传统男性史诗表达的新写法,这既是H.D.的晚期风格,也是美国现代诗歌的一个特例,值得学界继续关注和探讨。

讲座尾声留有半个多小时的在线问答交流时间。在此环节中,主持人张逸旻老师就H.D.作为“诗人的诗人”而对20世纪50年代新诗群体——尤其是罗伯特·邓肯、丹尼斯·勒弗托夫、艾伦·金斯堡和罗伯特·克里利等人的影响进行了追问,并就此问题与杨教授进行了探讨。此外,多位师生就H.D.打破早期“意象派”风格的自反性意义等问题与杨教授请教切磋,互动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许多话题有待后续进一步交流探讨。

编辑:姚雨眠
审核:楼煦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