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之声 | “《唐宋词通论》与中国当代词学”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2022年10月30日,值吴熊和先生仙逝十周年,“《唐宋词通论》与中国当代词学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华北饭店举行。会议由浙江大学文学院(筹)主办,浙江大学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共同承办。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吴先生家属陆兰芬女士及三十多位学界知名学者参会。
开幕式
开幕式由浙江大学陶然教授主持,浙江大学文学院(筹)院长冯国栋教授、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奚彤云编审分别致辞,强调《唐宋词通论》在词学研究史上继往开来的经典性地位,该书既传承了夏承焘先生词学研究学脉,又为后来者提供了治学范式。开幕现场举行了《唐宋词通论》典藏纪念版新书发布仪式,上海古籍出版社向吴先生家属及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赠书。陆兰芬女士发表感言,向上海古籍出版社及浙江大学文学院表示感谢,并表达了对吴先生的缅怀。
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阶段,多位学界专家围绕吴熊和先生的学术道路和《唐宋词通论》展开。复旦大学王水照、朱刚教授回忆和吴先生的合作往事,表达了深切的缅怀之情。浙江大学朱宏达教授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对吴先生的文品和人品作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学问兼收并蓄,既有浙东学术特点,又吸收了浙西词学传统;既以清儒方式治词,又在词学理论方面有所超越。浙江工业大学肖瑞峰教授回忆毕业留校后为吴先生做助教的经历,指出《通论》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历久弥新。四川大学王兆鹏教授认为吴先生抱有强烈的学术使命感,《通论》不仅是词学研究过去时代的结束,也是将来时代的开始,它占有材料的深度和广度给后人树立了标杆,研究视野的转型也启示着后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朱惠国教授肯定了《通论》在总体思路、结构布局上都涵盖了词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兼顾本体研究与文献研究,并特别从词乐词调的角度重点阐释吴先生的贡献。江苏师范大学张仲谋教授回忆向吴先生问学的过程,认为吴先生具有厚积薄发的学术个性,而《通论》则是海内外公认的词学经典,拥有高度完满自足的体系,彰显着优良的学风与文风,更反映出吴先生沉潜内敛、不事张扬的个性。温州大学诸葛忆兵教授点明吴先生的研究开拓深化了龙榆生提出的词学研究之八方面,从词派的角度构建词史,以时间为线索、作家流派为坐标,建立起了完整的词学体系。北京大学钱志熙教授分享了自己学习《通论》的体会,认为吴先生的通论授课和写作是具有典范和启示意义的。浙江工业大学李剑亮教授回顾和梳理了吴先生的治学经历。《通论》纪念版责编龙伟业编辑则报告《通论》再版的情况,新版在旧版基础上修改引文瑕疵和个别文字错讹,其余部分完全尊重吴先生原意。
学术研讨
其后,与会学者围绕《唐宋词通论》与中国当代词学展开讨论,分别由浙江大学徐枫教授、周明初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沈松勤教授主持。沈松勤教授回顾了中国词学发展史,指出吴先生明确了词学研究的边界和对象、使词学研究更具科学性、全面建构词学学术体系的贡献。浙江大学胡可先教授总结了《通论》的三大贡献:一是系统化建构词学;二是词学研究理论化的提升;三是提高词学研究的品味,扩大词学研究的规模。浙江大学楼含松教授回忆了吴先生往昔授课风采。杭州师范大学张兴武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方勇教授分享了吴先生指导学生的往事,强调了思想与材料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方勇教授还传达了吴先生要求学生建立扎实的学术功底、不要迷失方向、要有人文关怀的教诲。闽南师范大学肖庆伟教授感怀吴先生文史打通观念对自己学术研究的启示。广西师范大学沈家庄教授则回忆跟随吴先生撰写博论的温馨经历。浙江省图书馆谷辉之从吴先生对创调研究的重视谈到其对词学批评研究的突破性。周明初教授认为吴先生的著作体大思精,研究方向和方法上都给后人提供了示范。北京大学叶晔教授以其治明词体会谈论其在《通论》影响下的词史研究,认为明词是通词学古今之变的环节、千年词史的中间阶段,在词学系统中具有中介功能。浙江省社科院吴蓓研究员介绍其所藏《通论》不同印本以及包含吴先生手迹和沈松勤手抄稿本的面貌,体现了新老学者携手共襄词业的传承精神。浙江大学黄杰教授回忆吴先生生前的教导,要求写论文必须有证据、出思想,强调文史哲不可分家且须要有诗词创作根基,勉励后学建立自己的研究品牌。厦门大学钱建状教授从官制角度切入,厘清再谈李清照改嫁问题的历史疑案。武汉大学谭新红教授从《周词订律》谈周邦彦词句式格律,指出其创作更多受骈体文影响而非近体诗,启示了南宋词研究新角度。上海古籍出版社查明昊编审从版本比勘角度谈清代文集编纂。浙江大学李越深教授分析吴先生词派研究路径特点,强调词派是词史的骨骼。浙大城市学院姚逸超从《夏承焘日记全编》切入,详细回顾吴先生的治学渊源。上海师范大学胡秋妍由《通论》启发考察“拍”的概念生成和“依曲拍为句”的倚声实践。闽南师范大学博士生胡悦考述了两宋之际南渡入泉文人群体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会议总结阶段,周明初教授代表浙江大学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感谢与会学者对吴先生的深切缅怀及富有价值的专题报告,感怀吴先生任教浙大46年对教书育人和学术科研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希望浙江大学的词学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摄影:梁思诗
文字:陈玄
编辑:邵瑞敏
审核:楼煦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