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院学览丨观通学社54期新文科学术对谈系列第3讲暨语言学前沿与汉语史研究讲坛第十三讲成功举办

编者按

浙江大学文学院秉承“文以化人,学通古今”的育人理念,积极构筑师生学术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增强学术素养,助力学院教学、科研建设和发展,“浙大文学院”特开辟【文院学览】专栏,及时回顾学术交流、讲座等相关信息,努力为师生打造高层次、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

2023年6月1日下午,观通学社54期新文科学术对谈系列第3讲暨语言学前沿与汉语史研究讲坛第十三讲——“上古汉语‘己’的疑似局部照应与长距离照应”,在成均苑4幢900报告厅顺利举办。讲座由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张敏副教授主讲,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程工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董秀芳教授、挪威奥斯陆大学何莫邪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华建光副教授、浙江大学文学院汪维辉教授参与对谈,浙江大学文学院史文磊教授主持。

本讲的主要问题——上古汉语“己”的疑似局部照应和长距离照应,由生成语法的约束理论,以及现代汉语复合形式反身代词“自己”的复杂照应属性引发,张敏教授对上古汉语的“自”“己”进行详尽考察,希望做到以古鉴今、以简驭繁。

上古的“自”只受局部约束,是完全符合第一约束原则的反身词。“己”与“自”大体互补,多是长距离约束,是代词而非反身词,但是“己”但在简单句中 (作宾语时) 却有大量疑似局部约束的例子。

张敏教授聚焦两个主要问题:

照应性的“己”是否有局部约束用法?

长距离“己”的性质为何?

在考察《尚书》《诗经》等48部先秦传世文献后,张敏教授发现,上古汉语看似局部照应的“己”是一个特殊的类指名词,因此无关约束,其疑似先行词仅能类指,本身具有强烈的对比性。“自”“己”严格互补:在照应属性上是局部与非局部照应的互补;在制约因素上是局部性与显著性的互补。

这一结论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1、疑似局部“己”几乎一定是非实指的,且大多含强烈对比性,故不可能是反身词;亦即“己”其实并没有局部约束的用法。

2、多项句法证据显示疑似局部“己”是由代词实体化而来的名词,本身无照应性,其疑似局部照应性来自语用推理,其词汇论元结构可用二元的转喻性关系描述。

3、就词汇论元结构的细节而言,“自”可解为简单的一元等同函数,而“己”是在二元反等同关系上界定出的反反等同函数,这是其非实指性(即类指性)与对比性的来源。

4、“己”是原生的类指代词,由指代词“之”带上小称后缀“-x”形成,其代词性源自“之”。“己”的第一身指向使之具备在特定环境中发展出逻各语及移情语这类长距离照应用法的潜能。在局部域内宾位上的“己”则由代词通过实体化变为名词。

5、长距离“己”没有阻断效应,它既是上古汉语无真正局部“己”这一论断的逻辑推论,亦在上古全部传世文献的范围内得到经验验证。

6、具有阻断潜能却未能实现阻断效应的长距离“己”用例均出现在内涵语境,而外延语境中的长距离“己”用例均在句中排斥第一二人称;因此实指的长距离“己”在内涵语境中是(不兼作移情语的)逻各语用法,在外延语境中是移情语用法。

对于名词“己”,张敏教授从“‘己’作领属语时能否有带‘之’的潜能”、“‘己’在否定句中作宾语时能否前置于动词”、“‘己’与其他表自身的名词之间的平行性,及其与先秦汉语代词的不平行性”、“长距离‘己’是否有阻断效应”四个角度进行进一步论证。证明了局部“己”能带“之”,但是长距离“己”不能。否定句中局部“己”不能前置,而长距离“己”可以。局部“己”与“我”“身”等自身指名词平行。疑似局部约束的“己”完全是非实指的,且有过半语例具有对比性,而长距离“己”则具有鲜明的非对比性。最终证明:“自”和“己”是完美互补的。



专家对谈 



程工教授回忆了自己受到何莫邪教授影响,研究上古汉语“自”“己”问题的经历,对张敏教授研究之完善给予高度评价。

董秀芳教授用深刻、周密、充满热情形容张敏教授的演讲,认为张敏教授的研究是从形式上区分名词和代词的范例,并就张敏教授的讲座提出如下问题:

对比和非对比、实指和非实指这两对范畴,哪一对在“己”的问题中占据根本地位?

上古汉语的“己”为何是在兼指的“之”后加小称,而非在近指或远指形式上加小称,除语音因素外是否还有其他解释。张敏认为“我”可能带有小称后缀,具有对比性。小称属于评价性形态,稳定性较差,容易模糊消失,“我”一词沿用千年,很是稳定。如何解释两者之间的矛盾?

对于对比性和实指性的问题,张敏教授指出,“己”的类指性是最重要的证据。长距离“己”绝大部分实指,是非类指性;类指性、非实指、对比性都是疑似局部“己”的特点,其中最坚实的统计证据是非实指。

对于小称问题,张敏教授指出,小称的确不稳定,上古第一第二人称有一批指代词,最后只留下“你”“我”两个。“你”“我”来自小称,但后世的说话人意识不到小称的存在,如“子”在中古是小称,磨损以后就变成了具体名词后缀。

何莫邪教授认为张敏教授广泛考察第一手资料的方法论很值得提倡,提出历史语言研究要精读材料。

华建光教授认为,张敏教授的研究显示出理论可以照亮材料。并就类指的统计问题、名词“我”多见于道家文献、“己”的长距离照应、“使”的兼语句和双宾语句等问题提出疑问。

汪维辉教授指出,张敏教授证明“己”是类指性名词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并对“己”产生之前汉语的自指代词、传世文献的时代等问题提出疑问和意见。

本次讲座线上线下结合,共吸引超过150名学界同行和同学参与,持续三个小时,现场气氛热烈。讲座的最后,史文磊教授以“材料之光与理论之光交相辉映”作为结束语。

文字:刘金翔

图片:刘金翔

编辑:房美妙

审核:严晓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