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居老人报假警,真相扎心:孩子,是父母的奢侈品

富小书 富小书 2021-07-28



文|安娜贝苏
我们应该花心思去穿过唠叨和误解,看见爱的真相。

父母的懂事
是对孩子最深沉的爱

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有点心酸。

黑龙江绥滨一位独居老人给警察打电话,说有秘密要告诉他们,还总说有人敲她的家门,她在电话里声声催促:“你们快来啊……”。

民警上门后,老人却一脸的难为情,承认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太寂寞,想找人聊天所以报了假警。

对着镜头,她有些内疚:“我对不起你们……”

老太太的孤独隔着屏幕似乎都能溢出来。

当被警察问到:“你的孩子们呢?”

老人有些腼腆和无奈地笑了:“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事情嘛,不能老是麻烦他们……”

看到这里,不免泪目。

生活中这样的父母,还有很多。

我们羽翼未丰的时候,他们奋力托举,而我们能独当一面的时候,他们却活成了最懂事的样子。

看过一个令人泪目的新闻:夫妻疑似感染肺炎,但怕远在国外的子女担心,于是每次都把温度计冷却之后,再传照片给女儿。

照片中的父母一切都好,殊不知孩子眼中的“都挺好”,是父母精心编织的谎言。

在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金玟岐说起自己“懂事”的父母,也是一度哽咽。

妈妈因病需要做个小手术,她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

如果不是医院要求必须直系亲属签字才能手术,可能她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事。

她问妈妈:“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妈妈却笑着摆摆手:“又不是什么大事情……”

是啊,父母的眼中,只有孩子的事情才是大过天的,自己的思念、心酸、艰辛,都算不得什么大事。

有人曾这样形容中国的父母的一生:

年轻力壮的时候,倾其所有,为孩子撑起一片天;年老体弱时,竭尽全力,为自己撑起一片天。

活到最后,仍在努力为子女发挥余热,不愿意自己成为你前进的绊脚石,而选择了把眼泪和孤单自己吞下。

他们不是不疼,不是不思念,只是在忍。

为人父母以后,他们都成了最好的演员,扮演着岁月静好万世太平。

可他们的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盼望你归来的身影。



父母永远比你想的更需要你回家

在知乎上看到一则来自@阿鹿先生的故事:

“自从我妈学会用微信,就经常给我发消息,有时候消息跳出来,一看到总是我妈,就觉得有点心烦。

某天的晚上,我妈又发消息给我,一如往常问我“吃了吗,冷不冷?”

我答得有点敷衍,妈妈感受到了,便回说,“那好,你忙吧”。

手机沉默了一会,又跳出一则消息:

“今天午睡,梦见你还在读小学,我骑车去接你放学。天特别冷,把我给冻醒了,心里有点不舒服,就想跟你唠唠嗑,好了没事儿了。”

看到这里,瞬间泪目。

爸妈的唠叨,背后是无言的思念,他们永远比你想的更需要你。

年前有一则短视频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董先生和女友一直在国外工作,四年里只回过两次家。

临近年关,他回家过年,因为到家已是深夜,不忍心吵醒父母,便在门口等了几个小时。

早上父亲一打开门,便看到等在门口的儿子,他先是一脸的难以置信,然后小心翼翼地走过来,喊了一声:“儿子!”

这声儿子,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牵挂和企盼,惊喜又有点哽咽的声音,看得人泪如雨下。

父母永远比你想象的更需要你回家。

韩剧《请回答1988》里有个经典的桥段:

长大后的孩子们很少回家,但每次回来,父母都会像过年一样费心张罗,备下丰盛的饭菜。


他们忙前忙后,最大的心愿,无非是家人团聚,好好坐在一起聊聊天。

可孩子们呢?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要么忙着跟小伙伴聚会,要么回到房间倒头就睡。

无奈的父母,为了多看孩子们一眼,便有了一个“可怕”的爱好:蹲在孩子旁边看他们睡觉。

那些殷切思念孩子却无法表达的父母,他们望向孩子的眼神,充满爱与不舍。

小时候,父母把我们捧在手心,视若珍宝;

长大后,他们又把所有的思念和艰辛担下,放你远行逐梦,他们无时无刻,都记得怎么去爱你。

他们一遍一遍跟你说多喝热水,天冷记得多穿衣,他们不厌其烦地给你转发朋友圈的养生链接,一次次帮你塞满车子的后备箱。

可我们却总是走得太快,忘记回头看一看父母的亦步亦趋的身影。

为人子女,我们有义务,花心思去穿过唠叨和误解,看见爱的真相。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走得太快,偶尔记得回过头,好好拥抱他们。


趁来得及,从容尽孝

看成人版《爸爸去哪儿》时,被徐锦江给逗乐了。

银幕中的他:
是《鹿鼎记》中凶神恶煞的鳌拜;
是《倚天屠龙记》里霸气侧漏的金毛狮王;
是《仙剑奇侠传》中心狠手辣的拜月教主。

可到了现实生活中,却化身“缠人宝宝”,最多的时候,一天能给自己的儿子打30个电话。

在节目中,他几度崩溃:“我一个人简直活不下去了,我也不合群,不够坚强,我什么也不会,太没用了……”

他的儿子徐菲却相反,性格开朗乐观,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对父亲的夺命连环CALL,也保持极大的耐心一一回应。

徐锦江在后来的采访中说,其实自己的故意的:“我想他多关心我,多给我一点陪伴,其实我内心很孤独。”


说到这里,一个营造了无数硬汉形象的男人,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但生活中,像徐锦江这样能够表达自己需求的父母,其实是很少的。

大部分的父母,都是隐忍的,沉默的,言不由衷的,但他们无一不需要孩子的关注与安慰。

孩子对他们的一点关心和暖意,都能让他们偷着乐好久。

今年过年的时候,表姐给舅舅、舅妈买了一台新的电视,老两口一听说价格连连摆手,让表姐给退回去。

在表姐的坚持下,这台电视挂在了两人卧室的墙上,舅舅舅妈嘴上念叨着这也太奢侈了吧,脸上却是遮不住的笑意。

出门更是逢人便说,我女儿孝心好,给我们买了电视,你说我们这把年纪了,用得着这么好的电视嘛。

言语之间却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父母总是这样,最舍得给孩子花钱,最不舍得花孩子花钱,他们活得很懂事,但我们也要穿过唠叨和误解,去看见爱的真相。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一文中说道: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对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

岁月总是无情,它让学步的稚子瞬间长大,也让年壮的父母人间衰老,我们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却能在那之间挤出一点点时间,拥抱他们,回报爱。

人生不长,陪伴无价。

正如颜如晶在《奇葩说》中说: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的观众,孩子也是父母后半生的观众。

你们已看过我们的前半生,余生换我来看你们,你们托举过我看这个世界,余生,换我来陪你们看世界。

 ▼想看更多优质文章,欢迎翻阅往期佳作
人生最顶级的实力,就是不要败给情绪
为什么我们容易受人影响?
64岁的陈道明,凭什么出演钟南山:你的自制力,撑起了你的光芒
90岁老爷爷确诊放弃治疗,澳洲女要跑步:真正的善良,是为他人着想
作者简介:安娜贝苏,富书亲子写作实战营入门班第5期学员,富小书的人,富书专栏作者,相信孤独和思考的力量,漫漫人生,慢慢走,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商城

你若喜欢,为富小书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