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招生】第七届“新媒体与全球信息社会的公正传播” 学术研究营

爱知学者 2019-05-11


第七届“新媒体与全球信息社会的公正传播”学术研究营


推送日期:2018年5月1日

报名截止:2018年5月30日

会议时间:2018年6月26日-7月2日

会议地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学楼201教室

会务邮箱:fdu_academiccamp@163.com

爱知推荐:硕博可参加


为把握全球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与传播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之脉搏和趋势,培养学生对文化工业、数字化与信息社会的结构感知与反思能力,增进青年学人对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及其背后深远的全球景观之关怀,深入提高新媒体语境下传播现象的阐释能力与传播理论的创新能力,拓宽青年学子的理论知识广度,复旦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在2012年至2017年连续六年成功举办“新媒体与全球信息社会的公正传播”学术研究营的基础之上,将于2018年6月26日(周二)——2018年7月2日(周一)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办第七届“新媒体与全球信息社会的公正传播”学术研究营(以下简称“研究营”)。本届研究营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研究所、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系、雅典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系联合主办。

 

办营宗旨:


迈入21世纪,巨无霸式的媒介集团的“全球扩张”正盛况空前,其突出的表征是:出版、广播、电信、信息服务日益交融,涵盖生产、营销、金融和会计诸流程的那些最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已渗透到媒介的各个层面,一个新形式的等级组织结构正在通过传播产业的渗透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媒介组织的赢利目标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文化特权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传媒产业已被卷入全球化进程而难以置身事外。传播新科技的普及与市场经济经济转型导致的社会变迁,渗透了城乡、性别、区域、国家、技术等若干权力体系再结盟的过程,如此社会情境制约之下的个体或者社群的日常生活分析成为传播学者聚焦的重要研究议题,新媒体的高度资本化尤其令研究者省思技术与经济力量带来的赋权抑或是“负”权。


研究营旨在提高相关专业青年教师、博士与硕士研究生等青年学术人才的传播学理论水平,拓展其研究路径,丰富其研究视野,从而反思信息传播新科技的社会控制、社会使用及文化生产。探索西方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前沿、传播与社会的批判研究、数字媒体与新消费主义、数字媒体与环境危机、传播劳动与数字劳工、社交媒体与危机时代等诸多为主流实证主义传播学所忽略和遮蔽的重要议题。启发学员的本土问题意识并开阔其国际视野,引介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与社会性别结合的理论路径;同时,通过研究营共同的学习和研讨,拓展国内院校与国际合作之空间,促进本土与海外青年学子之间的深度交流,开创国际国内新媒体与信息社会的公正传播研究领域青年学子的交流平台,努力构建跨学科的学术共同体。为此,研究营组建了跨学科、跨学校、跨国的讲授团队,规划每年暑期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或中国大陆其他高校举办一期。每届研究营结束后的总结报告将递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出版中心及海内外合作方的相关机构。六年来,来自海内外一百四十多所知名院校的学术营学员在学术研究营结识、彼此切磋、探讨、薪火相传,营造了良好的学风。

本届“新媒体与全球信息社会的公正传播”学术研究营已邀请到Graham Murdock(英国拉夫堡大学)、George Pleios(希腊雅典大学)、Wanning Sun(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牟岭(耶鲁大学)、曹晋、张双利、孙少晶、刘景芳、孙国东、姚建华、林曦、徐笛、沈玢等海内外著名学者。

 

研究营顾问:

米博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

 

研究营学术委员会主席:

曹  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出版研究中心主任、哈佛燕京学者、富布莱特学者)

Graham Murdock(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国际著名传播政治经济学家)

 

研究营管理委员会教学联络员:

姚建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加拿大女王大学社会学博士)

郑春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

 

研究营管理委员会外事联络员:

王  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

徐  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

 

研究营课程同步翻译:

林  曦(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

姚建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加拿大女王大学社会学博士)

 

研究营课程助管:

蔡润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

郑春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

王  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潘仁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滕梦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赵天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金冰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

陈  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

 

招生人数:

80人(80名学员,80%为在读博士和35岁以下且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20%为在读科学(学术型)硕士)

 

授课地点: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学楼201教室

 

学员费用:

本着培养青年人才、加强国际交流的宗旨,研究营一贯追求公益学术的理念,免收学员任何费用,往返交通和食宿费自理。

 

结业形式:

每位学员完成一篇学习报告,颁发第七届“新媒体与全球信息社会的公正传播”学术研究营结业证书。

 

报名方式:

请申请人下载报名表,填妥个人信息和导师推荐意见后,于2018年5月30日前(信件以收到日期为准)将扫描后的电子版发送至fdu_academiccamp@163.com,已工作的青年学者不需填写有关导师的信息。更多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爱知学者”(MrAizhi)。

 

报名表下载地址(或点击阅读原文)https://pan.baidu.com/s/1MQkyzSnKDjEEGbhEG10kLA  提取码:02lh


【公告】爱知 | 哲学政治学交流群前日解散!所有人都被移出群聊。加入新的交流群可加微信 idtebiechang


全 部 信 息


全部 | 近期截稿 | 一带一路


历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 | 政治学 | 法学

语言学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新闻传播学

经济学 | 管理学 | 社会学 | 教育学 | 艺术学


关于我们 | 入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