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哲学研究杂志社2023年度重要选题

爱知学者 2023-02-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哲学研究 Author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杂志社    2023年度重要选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


党的十八大以来,哲学研究杂志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为了更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现实问题带动基础理论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和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哲学研究杂志社下辖《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年鉴》等期刊,在创新与传承的基础上将2023年度重要选题胪列如下: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脉相承,又具有反映和引领新时代的新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研究,是哲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且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以及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都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了途径。如何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如何深刻理解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的内在关系?如何在“世界历史”意义上看待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及其超越是什么?这些重要问题亟待我们作出理论阐释。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简称“两个结合”)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探讨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共通性,激活中华文化的内在力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继承、传播、弘扬作为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中国自本自根的思想智慧,构筑起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示新时代中华文化新气象。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

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原理,是哲学研究者的重要职责。本刊设置“两创”选题,旨在引导学界努力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厚资源,深刻理解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作为中华民族根和魂的重要作用,融汇中华文明的思想智慧,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积极促进中华文明新发展,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哲学力量。


五、中华文明特质与形态的中国哲学基础研究

从哲学角度研究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及其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探索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建构的理论机制,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哲学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七、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建设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和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是新时代赋予哲学界的神圣使命。拓展深化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问题研究,积极建设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的内在要求。我们要立足当代实践,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深厚土壤之上,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锻造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的主体性,创发出凝聚中华文明价值和中华民族力量、回应全人类共同命运的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提出中国的哲学方案。


八、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丰富成果,要求我们作出新的理论探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表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是什么?功能是什么?特征是什么?如何在凸显“中国性”中重新书写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如何在“两个结合”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化阐释?通过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等研究,积极构建中国自主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进而推动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建设。


九、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哲学作为在思想中把握到的时代,对于时代具有能动的反映,国际国内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需要集中人类的智慧进行解决,呼唤哲学研究者进行深入研究。本刊旨在引导对重大现实问题,譬如文明比较视野中的现代化、金融资本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人工智能、共同富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展开哲学讨论。


十、马、中、西哲学对话中的中国道路研究

“中国哲学”为中国道路提供思想根据,马、中、西哲学如何形塑中国思想的面貌?又在何种意义上相互融合而锻造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追求?创造了什么样的区别于其他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需要我们从哲学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西方哲学中国化、中华文化的“两创”进行深刻思考。本刊旨在引导学界对马、中、西哲学对话的展开方式和融通内容进行学理上的分析,深入探讨马、中、西哲学的深度融合之于中国道路的影响。


十一、世界哲学版图重绘与西方哲学中国化

全球化时代要求多元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以平等、包容的文明观共筑人类文明共同体。在这一新视野下,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和文明冲突论的狭隘格局,探索重绘世界哲学版图的路径。西方哲学中国化体现了以文明对话促进思想创造的可能性,也构成了世界哲学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刊将聚焦相关成果,立足中国传统和中国现实,展示当代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的新诠释,以及在中西思想交汇融合基础上实现的理论发展与创造。


十二、文化哲学与文化基础理论研究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关注从哲学层面探讨文化形成、发展基本原理的相关研究;强调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国外文化理论的精华,在明确的时代意识和现实意识中发展中国特色文化哲学与文化基础理论。通过对各种文化范式、文化形态、文化批判理论、文化实践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推动文化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融合发展,为提升中国文化形象贡献力量。


十三、当代美学与美育研究

中华美学源远流长,塑造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崇高的志趣品格。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博采国外美学理论众长,在美学基础理论和审美实践指导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为进一步发展当代中国美学,我们聚焦以下选题:对美学理论的当代阐释,当代美学前沿理论研究,中西美学的对话与融合,中华美学的核心精神,中华美学的价值导向和教育作用,中华美学对于当代艺术实践的引领作用等。通过对当代美学与美育的研究,我们希望凸显中华美学的审美理想,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


十四、关于人工智能、生命(基因)伦理的研究

今天,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同时也促使人类重新展开对人本身、对生命本身的理解。我们聚焦对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底层逻辑的思考,也关注人工智能与基因技术在本体论层面的哲学变革,人工智能与基因技术相关伦理规范的探讨与制定,人工智能与基因技术对人类本质的影响,哲学史视角下的人工智能与基因技术,人工智能、基因技术与其他前沿科技的融合等。通过相关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对人类的未来发展作出哲学性的审思与展望。


十五、科学思想史与当代科技观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技术、区块链、自动驾驶、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等当代技术的发展与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使我们获得了重新理解科学思想史、评估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视角。一方面,我们聚焦科学思想史,旨在探索当代科技发展的思想史渊源;另一方面,我们也基于思想史纵深,及时思考科技发展前沿动向,探讨当代科技观的实质及其可能为人类带来的深刻变革。




投稿网址:http://zxyj.cbpt.cnki.net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今年持续更新…

点击期刊名称跳转阅读详细内容


CSSCI+北大核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江苏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探索东南学术社会科学研究·专栏理论与改革中州学刊

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国际观察国际论坛东北亚论坛太平洋学报伦理学研究政法论坛行政法学研究大学教育科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外国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当代财经税务研究证券市场导报统计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现代情报社会保障评论中国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


理论月刊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专栏)、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消费经济国际商务研究语言战略研究比较教育学报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长白学刊学习论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党政研究教育与职业职教论坛四川戏剧铁道运输与经济档案与建设


CSSCI(扩展版):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经济与管理当代青年研究


普刊:


南海学刊阅江学刊岭南学刊特区实践与理论中国西部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惠州学院学报三明学院学报安顺学院学报·“屯堡学研究”专栏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成都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四川旅游学院学报广西财经学院学报浙江警察学院学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山东行政学院学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邓小平研究统一战线学研究山东工会论坛中国医学伦理学大学图书情报学刊文献与数据学报治理现代化研究经济论坛东北亚经济研究改革与战略计量经济学报中国煤炭新文科教育研究教育传媒研究数字教育终身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探索职教通讯世界教育信息基础教育参考教学与管理中国教育信息化中华家教辽宁教育上海课程教学研究早期儿童发展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创意设计源风景园林


其他(集刊、内刊等无CN刊号的刊物):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教育治理研究学报编辑论丛上海视觉社科大法学





【46本】C+核: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江西财经大学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江淮论坛中州学刊人文杂志社会科学辑刊学术界理论探索上海行政学院学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治理研究管理世界管理学刊旅游学刊经济评论经济纵横财经研究财经科学当代财经外国经济与管理统计与信息论坛行政法学研究妇女研究论丛民族研究新闻与写作教育与经济

【1本】C: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本】C扩+核: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河北经贸大学学报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流通经济国际商务研究

【3本】核:长白学刊科普研究中华文化论坛

【9本】C扩: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探索当代青年研究台湾研究集刊财政科学社会政策研究

【33本】普:船山学刊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商业大学学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宁夏党校学报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决策与信息思想政治课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邓小平研究山东工会论坛财经智库海关与经贸研究中国社会报、中国社会工作

【1本】集刊:中国经济学

【1本】其他:问学

【2个】课题:教育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其他专栏征稿启事

(不定期更新)


您可能还想看:
【合集】学术会议信息合集(1.2更新)
【核心】第九版核心期刊(2020年版)名单
【CSSCI】CSSCI(2021-2022)目录与分析
【C扩】CSSCI 扩展版目录(2021-2022)
【TSSCI】台湾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
【期刊】非法期刊目录(含鉴别方式)
【期刊】在学术期刊发论文前必读!
【期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学术期刊
【投稿】研究生有机会发表的期刊列表
【投稿】推荐几本CSSCI期刊,投稿可以重点关注
【投稿】文史哲专业硕士易投中的社科核心刊物
【投稿】论文常见骗局与防骗措施
【投稿】如何查找刊物正确的投稿方式

【投稿】7万多篇CSSCI论文高频关键词分析

【搜索】如何搜索以往推送过的学术信息?
【投稿】近百种中国社会科学院刊物最新投稿方式

【双一流】两轮双一流名单及对比

【双一流】第二轮“双一流”入选学科与学科评估结果对比

CSSCI录用经


1.如果想获取会议更详细的内容或者有疑问,请根据正文里的联系方式咨询主办方。爱知学者并非主办方,对会议的了解程度不会超过本篇通知。2.爱知学者只是分享信息,没有发表论文的特殊渠道。3.正文如果没有附件,可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或联系主办方索取。4.欢迎提供信息,我们免费发布,邮箱:mraizhi@163.com (非论文投稿邮箱)5.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