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评论】特列宁撰文评价普京执政20年对外政策得失
点击“欧亚新观察”
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卡内基莫斯科中心主任特列宁不久前在《莫斯科时报》发表文章,对普京执政20年来对外政策的得失进行了点评。文章主要观点如下:
普京执政以来追求两个主要目标:维护俄罗斯的统一,恢复俄罗斯在全球舞台上的大国地位。目前二者均已实现,但为之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目前俄罗斯的政治体制尚不成熟,其主要服务于一个狭隘的精英阶层的需要,他们正在利用国家的资源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俄罗斯民众逐渐增长的公民意识使这一体制的延续性面临挑战。
在外交方面,俄罗斯大国身份的确认是在与美国再次发生冲突的背景下进行的,这预示着一场漫长而不平衡的斗争。
普京对外政策二十年之得
内政方面,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恢复了真正的主权。石油价格飙升使俄罗斯摆脱了对外部的金融依赖。石油工业的国有化进程为协调一致的能源政策奠定了基础。军事改革为克里姆林宫捍卫和推进国家利益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大多数俄罗斯人对普京的稳定支持确保了这个体系的稳定,垂直权力体系为总统实现自身意志提供了保障。
外交方面,俄罗斯重新夺回了大国的地位。俄罗斯是一个既独立又孤立的国家,大国地位至关重要。
俄罗斯以大国身份融入欧洲-大西洋体系,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俄罗斯精英和社会普遍不承认美国的领导,而这恰恰是融入西方体系的必要条件。俄罗斯也无法在欧亚大陆建立自己的权力中心,因为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精英们不愿意承认莫斯科的领导。
这样的双重失败导致了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转向。从外表上看,这看起来像是从大欧洲向大欧亚的转向,事实上,这是俄罗斯在转向自身。俄罗斯将自身视为欧亚大陆北部的主要大国,它直接与东亚、欧洲、中东和北美接壤。莫斯科不再倾向于任何一方,尤其是欧洲、美国或中国。它寻求同所有邻国互动。事实上,在俄罗斯与美国和欧盟对抗之前,转向东方的政策就已经出现。这给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带来了平衡,尽管目前这种政策还不稳定。
普京致力于发展与印度的关系,印度是堪比中国的亚洲大国,是莫斯科的传统战略伙伴;日本和韩国则是俄罗斯技术引进和投资的资源;东盟国家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上合、金砖等双多边外交形式为俄罗斯在自身实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保持同强国或发达国家的平衡,有效地维护自身利益创造了条件。
中东方面,俄罗斯外交政策动态平衡的特质展现的淋漓尽致。俄罗斯中东地区所有重要势力保持着富有成效的接触,占据独特地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首次被中东地区视为重要玩家。俄罗斯的行动集中自身利益而非意识形态。它拒绝将某种地缘政治模式强加给其他国家,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推行自身政策。
在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外交的最后机会是北极,由于气候变化,北极已成为俄罗斯发展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新舞台以及与对手对抗的新战线。
总体而言,俄罗斯正在重返全球舞台。与美国不同的是,俄罗斯无意将其模式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而是专注于寻找可以拓展自己利益的角落。最近一个时期,俄罗斯在中东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形象有所改善。
这里的主要挑战是,在追求战术收益的同时,要警惕战略上的失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各领域各部门协调行动,并必须忠于自身的原则和价值观。
普京外交20年之失
欧洲方面,俄罗斯从大欧洲转向大欧亚是痛苦的。与欧洲的合作由于乌克兰危机和价值观的根本分歧而停滞不前。俄欧合作的基础是欧洲期待俄罗斯逐渐接受欧洲的规范和原则,而俄罗斯则希望随着冷战的结束,欧盟离开美国主导的大西洋轨道,与俄罗斯一起建立一个大欧洲。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不可持续的。试图干预欧盟国家内政、协助民族主义和反建制派政治力量是俄罗斯的错误。
亚洲方面,俄印俄日关系均面临挑战。俄印关系自苏联解体后便停滞不前,两国合作水平正进一步下降,而印度的经济实力和国际雄心则迅速增长,这对俄罗斯在大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平衡造成了威胁。俄日间和平条约的谈判陷入僵局。普京试图使日本成为俄罗斯经济和技术现代化的重要伙伴,以及大欧亚平衡体系中的一个要素。俄日关系的困境可能进一步增加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为避免这种情况,与印度和日本建立更密切的关系正变得至关重要。
后苏联空间内,欧亚经济联盟是一个重要但目标有限的项目。它不可能在欧亚大陆转变为一个囊括经济、政治、军事元素在内的成熟的权力中心。俄罗斯的伙伴在维护自身主权和独立性问题上极为焦虑,包括俄最亲密的伙伴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欧亚经济联盟无法成为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欧盟、东盟或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或正式合作伙伴。独联体地区的进一步一体化必须考虑到这样的现实。
普京对外政策20年中的错误
普京的一些雄心壮志显然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普京执迷于改变现有全球秩序,即积极努力消除美国的全球霸权,这是有害的。仅仅因为反对全球霸权而支持美国的敌人并不能巩固俄罗斯的立场:它制造了更多的问题。对俄罗斯来说,重要的不是全球秩序本身,而是俄罗斯在全球秩序中的地位。在正在形成的全球新秩序中寻找有利有益的位置,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深思熟虑的战略。缺乏长期战略,单凭机会主义和战术策略会使外交政策面临重大风险。
普京曾多次表示,俄罗斯不希望与美国对抗,但事实上,两国已经陷入对峙五年之久。普京承诺不会与美国发生新的军备竞赛,但在军控体系瓦解的情况下,如果不大幅增加国防开支,俄罗斯将无法维持同美国的军事技术平衡。俄罗斯没有美国那样的财力,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应避免与对手正面对抗。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根本错误是执著于北约东扩问题。俄罗斯为应对北约东扩采取的措施反而加深了对俄罗斯的负面影响。莫斯科在乌克兰危机期间采取的军事和政治行动为北约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帮助重振了俄罗斯作为西方军事对手的形象,这是俄罗斯的战略失败。
这一错误的根源是过时的战略思维模式,源自对地理因素和战略纵深的过分重视。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所谓战略缓冲不再有意义。现在,俄罗斯的威胁并非来自西部边境,而是来自美国本身。同时即使某个亲美国家没有加入北约,美国一样可以在该国进行军事部署。
北约东扩受到的过分重视,对俄罗斯的乌克兰政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正是这一政策造成了过去几年俄罗斯外交最严重的错误。错误的根源还在于克宫对乌克兰意愿的误判。莫斯科认为,乌克兰的精英们愿意加入欧亚一体化项目,同种同源的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将支持这一计划。但事实上,乌克兰精英的独立意识与俄罗斯任何形式的一体化构想相冲突。
乌克兰危机的最严重后果是与美欧关系陷入僵局。同时,乌克兰已经成为俄罗斯一个庞大且敌对的邻国,而且这种情况将长期存在。不过对俄罗斯来说,唯一的安慰是乌克兰的内部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再是俄罗斯的负担。
(作者:蓝景林,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聘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