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群雄中亚博弈及其给中亚国家带来的利弊

赵常庆 欧亚新观察 2020-09-08

点击“欧亚新观察” 欧亚资讯一手掌握



2020年初,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对中亚国家进行访问,并与中亚国家外长召开“C5+1”会议,此后不久美国推出了“中亚新战略”,美国的中亚外交再次引起各方关注。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赵常庆研究员近日专门撰文,对大国的中亚战略和外交博弈及其对地区国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一、中亚成为世界大国博弈的场所


中亚作为拥有400万平方公里土地、7500万人口,自然资源丰富、战略重要的地区,世界大国对其争夺日趋激烈。


2020年1月底2月初,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访问乌克兰、白俄罗斯之后,又到哈萨克斯坦走了一趟,2月3日还在塔什干与中亚国家外长开了一个“5+1”外长会,宣讲了包括六项基本内容的美国“新中亚战略”。美国这一举动被认为是美国又想更多插足中亚事务。


其实,美国与中亚国家召开“5+1”外长会并非首次。2015年就开过,2019年美国副国务卿戴维·黑尔与中亚五国外长还于8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市举行了“5+1”会议。除美国外,与中亚国家开“5+1”外长会的还真不少。仅2019年就有:3月27日欧盟在塔什干举行“5+1”会议,5月1日日本在阿什哈巴德举行“5+1”会议,1月13日印度在撒马尔罕举行“5+1”会议。有些国家例如俄罗斯、土耳其、中国虽然与中亚国家没有“5+1”会议机制,但在各种场合会晤并不少。这表明,位于亚洲腹地的中亚五国对大国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各大国对中亚国家各有诉求,中亚国家则予以迎合,因为多个大国有求自己并非坏事,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安全考量,还是从提升国际地位考量,都是利大于弊。


二、大国利益诉求之同与不同



先说说俄罗斯,这是对中亚影响最大的国家。俄与中亚国家的关系表现为多方面:历史、地缘、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军事、安全、人文等,应该说,参与中亚博弈的大国与俄罗斯相比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俄。俄与中亚国家曾长期为一个国家,国土相连,铁路、公路、管道等设施相通,且有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历史;政治体制大体相似,都是独联体成员国,哈、吉两国还是俄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成员,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与该联盟关系也不错;经济联系非常密切,尽管不如独立前,但俄仍是中亚国家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例如,在哈的合资企业中,俄罗斯数量占第一位;至今在哈萨克斯坦仍居住着400多万俄罗斯族,在其他中亚国家也不少,其中不少精英;中亚国家都在推行“去俄化”政策,但俄罗斯文化的影响目前仍是其他大国难于超越的;位居世界军力第二位的俄罗斯是中亚国家军队的模板和武器主要来源,俄在塔、吉两国设有军事基地,俄是整个中亚地区的核保护伞,从安全角度来看,中亚国家不太担心外来势力的入侵,因为有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存在。俄罗斯将中亚视为自己的后院,谋求经济甚至政治一体化,通过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增强与敌对势力抗衡的能力。俄罗斯还想将“大欧亚战略”通过中亚逐步扩大到中亚以外地区,把中亚国家视为助其推行这个战略的“硬核”。


其次说说美国。美国曾是推动苏联解体、中亚国家独立的主要外力。中亚国家独立后,美国又将中亚国家脱离俄罗斯和中国影响作为主要目标,为此,曾搞出个“新丝绸之路”战略。在经济上以投资能源领域、出售产品和技术为主,但经济合作并不是美国中亚战略的主项。美国在中亚南部的阿富汗打了10年仗却难于取胜,自己想“撤军”,想让中亚国家接过这个烂摊子。蓬佩奥此行抛出的“新中亚战略”的六个重点之一是“支持和加强中亚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这只不过是离间中亚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的技俩,人们不会忘记,2005年是美国在中亚地区搞“颜色革命”,推翻了阿卡耶夫政权,挑起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内乱,扬言在哈萨克斯坦也制造类似事件。那时候,美国何曾关注中亚国家的“主权”。美国的所谓“新中亚战略”不过是它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的一部分,是为对付俄中两大“战略对手”下的一步旗。


欧盟对中亚也很“关心”。它曾制定过几个“中亚战略”,关注的重心有三点:能源、安全、民主价值观。民主价值观基本上与美国一致,在2005年中亚“颜色革命”中它与美国有很好的配合。但它的表现不像美国那样露骨,因此,中亚国家对它的看法还是略别于美国。欧盟在阿富汗问题上也远没有美国那样“热心”,是“陪太子读书”而已。欧盟最关注的是中亚的能源和投资,因为欧盟国家多数缺乏石油天然气,因此,控制中亚能源开采和投资石化与其他加工领域,保证投资安全是它最主要的目的。在欧盟国家中又以德国对中亚国家影响最大。2020年2月13-15日哈总统托卡耶夫借参与慕尼黑安全会议之机访问德国就说明彼此关系有一定的热度。


日本并不像美国和欧盟那样关注中亚国家的价值观问题,而是更多关注经济合作,尽可能多的打入中亚市场。迄今,中亚国家的石化大项目很多是日本公司设计和承建,城市中到处是日本商品的广告。当然,为保护本国投资安全,日本也关注其他方面特别是中亚安全形势,它与中亚国家也开过几次“5+1”外长会,但会议内容与美欧明显有别。


土耳其自中亚国家独立后就积极进军该地区,想利用历史和语言的相近性搞个组织,当个“草头王”。无奈它实力不够,自身问题多多,中亚国家并不买账,没有搞出名堂。近几年,由于时任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支持与活动,几个讲突厥语的国家搞了个“突厥议会”,纳扎尔巴耶夫还当了名誉议长。实际上是土、哈两国想借此抬高自己的国际影响而已。


印度近年来对中亚地区的兴趣也明显增长。如上述,去年开了首次“5+1”外长会。印度最关心的是从中亚地区拿到自己缺乏的石油和天然气,以及销售自己的产品。由于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严重对立,而巴基斯坦又与中亚国家同属伊斯兰教世界,因此,与中亚国家搞好关系也是对巴基斯坦的牵制。印度近来经济发展较快,有对外投资的能力,加大对中亚地区的投资也是印度的诉求之一。


最后谈谈中国。中国与中亚国家是邻国或近邻,与其中三国有3300多公里边界线。中国的发展对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需求很大,中亚地区可以给予提供部分,中国强大的对外投资和服务输出能力,也是中亚国家需要的。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亚是中国西出的必经之地。中国和中亚国家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该组织在打击“三股势力”方面的合作有力地保障了地区安全,促进了经济合作,在人文合作方面,中国与中亚国家互有需要,特别是中国接收了来自中亚国家的大量留学生,对中亚国家很有帮助。中国希望中亚地区安全,尽可能助力它们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对其国家主权并不干预,并不将其作为开展经济合作的前提条件,这与某些进入中亚的大国的明显不同。


从上述大国对中亚的诉求来看,无论是真是假,做与不做,都会提到经济和安全两大项。如果真的为中亚安全着想,希望中亚国家能快速发展,中亚国家自然会欢迎的。


三、大国博弈带来的利弊与中亚国家的态度



大国中亚博弈对中亚国家有利有弊。


有利系指:


第一,经济上得到很多帮助。哈萨克斯坦自1991年独立到2019 年共得到3300亿外国投资,主要还是来自世界大国。例如,参与田吉兹油田初期开发的主要是美欧国家公司。中国为哈建设了和准备建设252个大项目,很多填补了哈国内空白,帮助它实现进口代替。哈正在发展汽车制造业,但多为组装大国公司产品。乌兹别克斯坦实行改革开放后,除让外资进入外,还大量举借外债,其资金主要还是从西方国家和美西国家控制的金融机构得到的。土库曼斯坦这几年修建了几个大型天然气加工企业,也是日本和欧洲国家公司设计和修建的。中亚几个较落后的国家每年都会从大国那里得到一些无偿援助和长期贷款。俄罗斯直接援助不多,但每年接纳中亚国家的剩余劳动力也是对它们帮助的一种形式。


第二,在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方面,大国介入比完全倒向一个国家使它们更有安全感。它们清楚,外军入侵的可能性不大,这使各国有可能将有限的国防和维稳经费用于国内最需要的地方。


第三,以独立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更容易为世界所注目,提升国际形象,土库曼斯坦的中立和哈萨克斯坦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就使它们的国际知名度有明显的提升。


第四,中亚国家向大国派出很多留学生,对提升本国科技和教育水平也有所帮助。


当然,任何事情都会有利有弊。大国在进入的同时,无疑会将西方的价值观和其他异己思潮带进来,对国家稳定有一定威胁;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会挤压本国企业的发展;本国精英学生出国学成不归,造成人才流失,等等。但总的来看,大国博弈给中亚国家带来的还是利大于弊,这就是为什么中亚国家不反对大国进入,甚至不希望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塔、吉两国仍保留俄罗斯的军事基地。


下面简要谈谈中亚国家对进入中亚的大国的态度。


对待俄罗斯,总体上是推行“去俄化”政策。这也成为以斯拉夫民族和德意志人大批居民移民国外的原因之一。仅哈萨克斯坦一国,俄罗斯族居民从1989年时有622万人,到2019年仅剩下400多万人。大量移民国外特别是精英出走导致中亚国家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受到很大冲击。不过,中亚国家与俄罗斯毕竟有过长期生活在一起的经历,加上地缘政治和经济联系,特别是文化更不是一道命令就能切断,何况一些地区性国际组织,如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亚经济联盟确实也对中亚国家有一定帮助,因此,俄罗斯迄今作为中亚国家第一合作伙伴的地位还是客观存在的。托卡耶夫刚就任哈萨克斯坦总统就表态:俄罗斯、中国和中亚国家是哈外交的优先方面,这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和地缘形势使然。其他中亚国家对俄态度基本上也是如此。特别是乌、吉、塔三国有数以万计的人在俄罗斯打工,每年赚取数十亿美元外汇,是各国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部分解决了困扰各国的劳动力剩余问题。这个问题是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替代的。此外,俄罗斯对中亚国家做出的安全保护特别是在打击“三股势力”方面也使中亚国家对俄存在依赖。


中亚国家与美国的关系也在逐步加强。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与中亚国家没有历史纠葛,能从美国获得先进技术和经济援助,同时,又可以利用美国平衡俄中的影响,驻阿富汗美军阻挡塔利班对中亚地区的威胁,何乐而不为?不过,美国露骨的政治干预和文化进入,影响到本国政治和社会稳定,则是中亚国家防范的。乌兹别克斯坦曾一度与美国关系紧张就与此有关。最近美国提高了对吉签证的限制,吉对美很不满。美还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000多美元的吉移出“发展中国家”名单,不知出于何种考虑,美此举怎会使吉对美有好感。美国常把保护中亚国家“主权”挂在嘴上,可是2005年它在中亚策动“颜色革命”,最近当乌兹别克斯坦表现出与欧亚经济结盟接近还没有说要加入时,美国就表示,如果乌欲加入欧亚经济联盟,它就不会让乌加入WTO。一个国家加入哪个国际组织属于本国主权范围,美国却横加干预,还侈谈什么“支持和加强中亚国家主权”。由于中亚国家国内资金不足,需要国际金融机构帮助,而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大多数掌控在西方国家和日本手中。因此,它们对于美国的霸道行径敢怒不敢言,有时也不得不做出点让美国满意的事表示表示,对此可以理解。


中亚国家对欧盟、日本还包括印度,基本重经济合作,轻政治关系。因为中亚国家与上述国家较少政治纠葛,虽然存在“5+1”外长会晤,但彼此政治关系也是一般,经济合作是会晤主题。在事关俄罗斯的问题上,中亚国家都不会在这些会晤中做出不利于俄罗斯的表态,甚至完全回避这个题目。


中亚国家与土耳其的关系则属于另类,这是由于历史和语言等因素决定的。中亚国家中除塔吉克斯坦外,其语言都属于突厥语族,存在历史渊源。最近几年,几个讲突厥语的国家合作有所加强,目前还是以经济和文化合作为主,国际影响有限。中亚国家本想在经济上借力土耳其发展,但土耳其自身能力有限,帮助有限。


中亚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基本就像哈总统托卡耶夫所说的,是它们发展对外关系的优先方面。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各方面它们与中国都有密切的合作,在外贸、投资、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中国都是合作的重点。“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定位是彼此友好关系的反映。


总的来看,中亚国家与大国奉行的是“多边平衡外交政策”,与各国保持友好合作,经济和安全是合作的重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各大国都同等对待。俄罗斯迄今还是中亚国家第一合作伙伴。尽管它们之间也存在矛盾和分歧,但仍是“盟友关系”。美国想通过几次“5+1”外长会晤,包括蓬佩奥此行,就达到离间中亚国家与中俄友好关系的目的,显然是徒劳的。


最后,笔者多说一句,在谈论大国中亚博弈时不必回避中国参与。国内学者通常讲“俄美在中亚的争夺”,而中亚国家学者则认为是俄美中三国在中亚竞争。中国确实是世界大国,在中亚有自己的利益所在。只要我们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理念,正确处理与所在国和第三国的关系,就可以也必须大胆参与博弈或者说是竞争,勇于迎接挑战,发展与第三方的合作关系。中国对中亚国家奉行的是“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希望生活在大国博弈环境的中亚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避免中亚地区出现中东那样的乱局,并为此尽力而行。


(作者:赵常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