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征文选登】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中国人才杂志社 大国人才 2024-05-08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中国人才杂志社、“大国人才”微信公众号举办了“人才工作四个面向的生动实践”征文活动,展现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奋进风采。欢迎关注,欢迎来稿。


来稿选登3:


苏州工业园区坚持以“四个面向”为引领,以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为核心,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为主线,深入推进“产才城”融合,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园区绘就“强富美高”现代化新图景筑牢人才之基。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着力引育顶尖科创人才


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实施“金鸡湖人才计划”,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以高能级平台在全球范围引聚帅才型科学家和一流科技领军人才。放眼全球汇聚顶尖人才。坚持驿站引才,在海外重要城市、关键节点布局多家海外商务中心,构建“基金打底、实体运作、本土协同”运行机制,实现“一站引一城”;坚持以赛引才,深化“全球城市伙伴计划”,以“飞地”办赛理念,连续组织十届金鸡湖创业大赛,实现“一赛选一批”;坚持以才引才,深挖域内高校、人才海外校友资源,开展“全球引才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实现“一人荐一才”。目前,园区已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219人、创业类占全国7.5%,引进国内外知名院士团队72个。对标一流提升平台能级。瞄准世界科技最前沿,树立全球视野和最高标准,充分发挥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国家级科创平台作用,不断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积极参与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争取落地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平台。目前,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已被列入首批“江苏省实验室”,全球最大的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投入使用,苏州超级计算中心成为全省新基建项目亮点;累计引进大院大所40多家、中外知名院校33所,成为国内中科院系统分院分所最集聚的区域之一。

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制度。坚持“制度创新、以软制硬”,迭代升级“金鸡湖人才计划”,建立“领军登峰”“企业撷英”“青春园区”三个层次支持系统,打造开放政策体系。出台外国人才工作生活便利化服务19项举措,在长三角外国高端人才互认、放宽就业年龄限制等方面改革突破,提供集成式服务。创新海外人才评价方式,推出全国首个以产业分类的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职称资格目录,20余名海外人才通过比照认定获得了相应职称。目前,园区共集聚各类领军人才近2600人,有来自日韩、欧美等地区的外国专家近3800人、约占全省1/6,外国高端人才1600余人、位列全省第一。



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

聚力打造产业创新集群


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对接、耦合裂变,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集群,形成集群竞争新优势。建立产业人才开发体系。开展重点产业人才需求调研,摸清人才“家底”,动态更新产业细分领域人才图谱及人才数据库,建立“一份需求预测、一张人才图谱、一套专属服务”的产业人才开发体系,支持领军型企业发展,助力科技企业家培育,推动卓越工程师集聚。打造产学研创新共同体。更加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多主体协同配合的创新联合体,围绕基础科研、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等重点,推动项目、技术、资本等要素精准对接,高效支撑人才成长发展。推进产教人才共育,探索“引校入企”,推动高校教师进企业做“访问工程师”、领军人才进高校做“产业教授”, 联合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建西浦药学院。构建成果转化最佳通道。围绕“创新要素集聚、知识技术扩散、产业信息溢出”三重定位,相继建成生物医药产业园、纳米城、人工智能产业园等科技创新载体,创新推出苏大天宫、独墅湖青创港等青年创业平台,着力打造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和产业园为一体的企业培育全链条。2021年,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增长20.3%。其中,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215个园区排名中跃升第一,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三个分项均列全国首位;纳米新材料集群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园区获批首批“江苏软件名园”培育试点、江苏省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区。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坚决服务科技自立自强


苏州工业园区以“一区两中心”建设为牵引,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聚合各类创新资源,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聚力突破一批关键通用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高位推进“一区两中心”建设。立足国家级平台资源整合和辐射带动优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主动承担“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会同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出一批原创性成果。积极对接科技部、工信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争取联合设立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领域重点专项计划,共同凝练科技需求、共同设计研发任务、共同组织实施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级研发项目立项名额的支持。重构科研项目形成机制。大力推行“揭榜挂帅”“赛马攻坚”制度,建立广泛“张榜”、规范“揭榜”、诚信“履榜”、科学“评榜”、有力“奖榜”的闭环运作体系,有效保障多主体协作、多学科交叉、多路线并行。目前,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针对核酸、基因、细胞、抗体四大门类,已面向全球发布17个“卡脖子”技术攻关榜单;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功率电子、微波射频、新型显示等领域重大需求和前瞻应用技术布局,建立3亿元资金池,规划500亿元项目计划总投资,发布了8个首批“揭榜挂帅”项目。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鲜明导向下,旭创科技“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关键技术及成套工艺”项目成果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纳米微球等十余项技术填补纳米技术应用领域国内空白。

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


苏州工业园区明确提出将生物医药作为“一号产业”,致力建设世界级产业地标“中国药谷”核心区。完善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政策支持。出台《关于加快集聚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的若干措施》,生物医药人才可享受创新创业资助、人才安居、高端和急需人才奖励等优惠政策。在全省首创《生物医药工程专业技术资格条件》,首开生物医药工程高级职称评审通道,首认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职称,全面打通海内外人才评价体系对接通道。联通长三角生物医药网络。成立“沪校苏企联盟”,共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实训中心,推动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与园区科技型企业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挂牌设立金鸡湖(上海)路演中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路演中心,推动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要素跨区联动。构筑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探索“SIP生物医药生态圈激励计划”,高标准举办苏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博览会、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金鸡湖科学家论坛等,打造园区版“香山论坛”。引进生物医药产业专业服务机构,建成百拓生物技术服务平台、独墅湖医院转化创新(特检)平台、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服务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在各类创新要素持续加持下,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首位。(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工委组织部)


2022年中国人才杂志社两项征文活动火热进行中
详情请戳↓↓↓
【征文】2022年(第七届)全国人才工作新闻摄影暨短视频比赛征稿启事
【征文】人才工作“四个面向”的生动实践征文启事



编辑:肖潇 牛睿彬

投稿邮箱:zgrc18@163.com


温馨提示:点击“大国人才”公众号首页左下角“杂志官网”,可跳转至中国人才杂志网站(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中国人才杂志频道),查看杂志内容、征文活动、订阅办法、杂志动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